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中国旅游新闻客户端】甘肃:多彩演艺助推文化和旅游融合

【中国旅游新闻客户端】甘肃:多彩演艺助推文化和旅游融合

时间:2023-07-04 12:40:04

相关推荐

【中国旅游新闻客户端】甘肃:多彩演艺助推文化和旅游融合

今年4月,在甘肃省艺术创作工作会议上,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卫中表示:“甘肃省艺术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实施陇原文艺高峰攀登工程,依托甘肃地域特色和文化资源,借助省内外优秀文艺创作力量,坚持守正和创新,既要合纵又要连横,主动汲取优秀传统文化营养,创作具有‘中国范’‘甘肃情’的经典传世之作。”

近年来,甘肃艺术创作和文艺演出以鲜明的主题、市州齐发力的格局、“旅游+文化+创意”的演艺模式,取得了丰富的舞台艺术创作成果,把艺术写在了陇原大地上,把文化送到了百姓心坎上,通过演艺助推文化和旅游融合,助力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民族舞剧《大梦敦煌》剧照

一个主题一套经典演艺

多年来,甘肃演艺以不同形式的经典剧目,展现着甘肃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及“交响丝路·如意甘肃”的品牌形象。作为世界级文化殿堂,敦煌以丝路文化为底蕴、以敦煌壁画为背景的民族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彩虹之路》成为甘肃开拓文化和旅游演出市场的三大品牌。其中,《丝路花雨》自1979年创排以来,共演出3720场,先后出访40多个国家和地区,观众达500多万人次,被称为“中国舞剧史上里程碑”。《丝路花雨》旅游版累计演出776场次,接待海内外游客35万人次,成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典范之作。《大梦敦煌》主要讲述青年画师莫高和少女月牙的动人爱情故事,自2000年4月首演来,已巡演全国31个省区市及海外20余个国家,累计演出1800余场。8月,以“一带一路”历史为题材的《彩虹之路》,以汉使者张骞为原型,开启跨越时空的“凿空之旅”,唱响了丝路千年文明的动人交响,获得各方面好评。

民族舞剧《丝路花雨》剧照

近两年,甘肃省立足黄河文化积淀深厚、丰富浩瀚的实际,挖掘黄河题材,演绎黄河故事,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演艺市场也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新局面。今年7月,由甘肃省话剧院创排的话剧《八步沙》赴京演出,收获好评如潮。该剧以“时代楷模”——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群体先进事迹为题材,集生态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三位一体,反映了三农发展的巨大成就,被首都文艺界称赞为展现我国脱贫攻坚奋斗历程的史诗之作、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的划时代之作。今年9月,甘肃省话剧院始排于的话剧《天下第一桥》复排成功,围绕彭英甲历时3年、几经波折修建黄河铁桥的故事展开,用艺术手法展现了100多年前黄河铁桥波澜壮阔的修桥史,是甘肃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黄河文化的经典剧目。今年10月,甘肃省陇剧院创排的陇剧《大禹治水》首演,其以中华文明探源为主线,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传播了大禹治水过程中公而忘私、甘于奉献、以身为度的律己精神,是黄河文化和地域特色高度统一的优秀剧目。

此外,甘肃作为红色资源大省,红色文化演艺也好戏连台。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加大整合红色资源力度,打造红色演艺品牌,话剧《七先生》、陇剧《江姐》、红色题材皮影戏《陇原第一枪》等备受好评。

文化旅游演艺带动景区发展

近年来,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把文化旅游演艺作为省内重点旅游景区丰富业态、加强供给、吸引游客的重要途径,挖掘景区文化底蕴,投入真金白银,以“旅游+文化+创意”的演艺模式,初步实现了5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演艺覆盖。

大型历史情景剧《回道张掖》

敦煌市借助敦煌山庄汉唐建筑群和鸣沙山月牙泉的优美景观,打造实景沙漠演艺项目《敦煌盛典》,用现代科技+艺术表演方式再现丝路人文历史。情景体验剧目《又见敦煌》,以史诗笔法传承丝路文化,以艺术形式展示丝路精神,全景呈现“文化圣殿、人类敦煌”的重大主题。以“赏七彩丹霞、观《回道张掖》”为主打的张掖市临泽县丹霞口文旅小镇,通过《回道张掖》剧目深入挖掘张掖市民俗民风,将霍去病西征、万国博览会等丝路故事一一展现。今年,张掖七彩丹霞景区又创排沉浸式演艺剧目《阿兰拉格达》,以裕固族神话故事为蓝本,将裕固文化与地质景观巧妙结合,丰富游客体验。

此外,嘉峪关市关城里大景区与陕西白鹿仓集团合作,把文化旅游演艺作为景区提档升级的重要抓手,精心打造首部以边塞文化为题材的历史情景剧《天下雄关》。平凉市创排舞剧《问道崆峒》,充分挖掘“黄帝问道”的典故,以崆峒山和平凉历史传说为背景,展示和谐自然的道家思想,平凉市还将在此基础上,重点打造展现平凉地域文化的演艺剧目。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副处长孙来军说,甘肃省内多个市州相继挖掘当地特色文化资源,打造文化旅游演艺精品剧目,填补了省内一些地区没有文化旅游演艺的空白,成为甘肃艺术创作及文化和旅游市场的新亮点。据统计,甘肃省5A级旅游景区旅游演艺项目已累计演出6000多场,接待国内外游客400多万人次,实现收入4亿多元,旅游演艺已成为甘肃省文化和旅游融合的重要引擎。

一个市州一部代表作品

为让甘肃演艺市场在艺术创作上“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甘肃省多个市州积极将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形成出作品、出人才、出效益的新格局。

近两年,天水市以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石窟文化、先秦文化、三国文化为题材的《伏羲颂》《一画开天》《麦积圣歌》《大秦文公》《姜维》等剧目,在旅游旺季连续展演。张掖市先后推出讴歌全国扶贫状元韩正卿的秦腔《民乐情》、反映爱国民主人士高金城营救西路军战士的秦腔现代戏《肝胆祁连》、重现汉王朝“张国臂掖、以通西域”盛世风采的情景剧《张国臂掖》,今年创作的舞台剧《宝卷印象》以音乐、舞蹈、说唱等形式,充分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河西宝卷”的魅力。金昌市推出的《焉支花开》,以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挺进甘肃永昌期间的战斗事迹为基础,采取革命浪漫主义创作手法进行再创作,通过音乐、歌唱、快板、舞蹈等表现形式,讴歌了红军将士与永昌人民的鱼水情深。平凉市指导创作的眉户剧《崆峒山下》,既以点带面地刻画了扶贫干部的精神与人格,又把党和国家的扶贫攻坚政策融入情节发展和人物言行,张弛有度,戏味十足。甘南州创排的民族歌舞《香巴拉之约》《白马印记》等剧目,展现了当地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临夏州推出的扶贫攻坚花儿剧《幸福像花儿一样》,展现了摆脱贫困、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

花儿剧《幸福像花儿一样》

为推动甘肃省演艺事业多出剧目、多出人才,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聚集合力、统筹考虑,以“站位高、标准高、品质高”为主攻方向,在主要领导深入剧院进行调研、现场指导工作的同时,积极解决演艺创排和具体困难,主动对接争取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发挥艺术基金“孵化器”的作用。目前,甘肃省共有65个项目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总资助金额5949.6万元,为文艺创作及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启动的“春绿陇原”文艺展演,今年以来已累计演出300场次,吸引现场观众39.8万人次、网络访问人数3960万人次,成为陇原大地最受欢迎的文化演艺品牌,创造了甘肃文艺展演的新纪录。

据悉,下一步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围绕“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时代主题,深化创作主题,拓宽演艺市场,为打造文化兴、生态美、百姓富的文化旅游强省贡献力量。(文/牛莹 谢晓军 张陇堂)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