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让西部山区走上致富快车道

让西部山区走上致富快车道

时间:2021-09-15 19:49:24

相关推荐

让西部山区走上致富快车道

因地制宜,把旅游开发与扶贫攻坚有机结合

为了让生态资源变为生态效益,陈仓区多次召开会议,决定由宝鸡育才集团启动实施大水川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开发,依托生态助推旅游,以旅游带动群众脱贫。这一奇思妙想立马得到了宝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并要求各级部门要全力配合,以此为突破口,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多项目,帮助西部山区开发旅游,最终打赢扶贫攻坚这场硬仗。

为此,陈仓区专门成立了“西部山区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进驻项目工地,破解开发难题,为开发单位“零距离”提供服务,形成一个政府支持、企业建设的强劲合力。

“陈仓速度”,书写全省旅游项目建设新篇章

为了加快西部山区旅游产业发展,让更多的山区群众早日脱贫,陈仓区各级领导多次深入开发现场调研,认真制定规划,积极与省、市有关部门衔接,并把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善于和群众沟通的干部派到项目一线发挥其才华和作用。区委、区政府一把手始终把旅游开发抓在手上,把群众脱贫放在心上,每一个项目都与精准脱贫紧密结合,优先安排当地的贫困户上岗就业,鼓励和动员群众自己创业,政府做资金保障扶持。据了解,在项目启动初期,仅长安银行就向扶贫旅游开发项目一次性发放8000多万元资金,同时募集信托资金2亿元,助推景点、旅游专线、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的项目建设。

由于目标明确、措施得力、百姓响应,灵宝峡景区项目开工建设仅半年多时间就建成运营,大水川景区在一年后投入运营,九龙山扶贫景区在三年后建成运营。建设速度之快、投资额之大、游客人数之多、综合收入之高,创造了陕西省旅游项目开发建设中的传奇。

目前, 景区新建了60多公里生态旅游专线,配备了旅游巴士、电瓶观光车、观光小火车,方便游客。补偿当地群众拆迁、地面附着物等资金1.86亿元。在大水川景区内建成了跑马场、射箭场、山地自行车休闲骑行场、山顶滑索、房车营地、蒙古包帐篷营地、大型实景演艺节目、热气球等体验游乐设施。在灵宝峡景区,建设了水上娱乐、传统民俗大花轿唢呐娱乐等项目。在九龙大峡谷自然风景区,建成了漂流、索道、玻璃栈道、玻璃索桥、温泉等旅游项目。西山风情老街集聚从事餐饮、商店、住宿、娱乐、维修、休闲、度假服务的商户达200多家。大多都是当地村民和贫困户参与经营,享受政府优惠政策。景区为每家商户统一配备餐桌餐椅、统一制作服装、统一采购餐饮原料、统一办理营业执照、工伤保险,使300多名剩余劳动力得到解决。

旅游开发,让山区走上脱贫致富快车道

开发了一个景区、带动了一片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陈仓区在大水川景区开发中始终以发展为目的,以群众脱贫致富为主题,使西部山区的老百姓迅速走上了“生态+旅游+脱贫”的致富快车道。

陈仓区香泉镇南峪村贫困户贾改霞告诉记者:“我家共有6口人,父母都80多岁了,丈夫原来在哈尔滨打工,过去,全家人靠几亩山地维持生计。大水川景区开发后,我发现来旅游的人很多,就把丈夫叫回家开办了农家乐,没想到生意好得不得了,遇到节假日一天能来100多人,现在,一天收入比过去一月的收入都要多。”据了解,贾改霞的农家乐开办了4个月,每月收入都超过万元。与贾改霞同村的梁军军过去在浙江、河北、深圳等地打过工,日子过得艰难,大水川景区建设后,他应聘到旅游公司当上了司机,妻子也被安排到绿化公司当统计员,年收入超过4万元。石尧村贫困户王巧巧是家里唯一的劳力,以前仅靠种田养活家里的五口人。如今,她在灵宝峡景区当了保洁员,每月工资1600多元。和王巧巧同村的贫困户张林继有技术、能吃苦,在景区干起了维修工,解决了全家人生活问题。同时,大水川旅游公司还拿出100万元,为南峪、庵里、石尧、新民、前锋、王家庄、各河口、南山、码头、赵家山等10个村的农民创办的农家乐给予补贴。

生态+旅游+扶贫受到关注

7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位于陈仓区西部山区的大湾河村考察脱贫攻坚,对陈仓区实施的“生态+旅游+扶贫”模式予以肯定。仅仅过了一年时间,大湾河村李家窝组23户村民全部走出了山沟,搬进了属于自己的新房。

该村党支部书记洪四宝告诉三秦都市报记者,为了减轻搬迁户负担,区政府与宝鸡市育才玻璃(集团)有限公司协商,采取用土坯房置换砖混瓦房的方法,农户有7间土房可置换一座造价20万元、共计132平方米的新房子,不足7间的每间添补3900元,超过7间的每间返还3900元。农户根据人口多少可选择两室、三室、四室的不同户型。

目前,大水川、九龙山、灵宝峡景区正在以自己独有的生态美、天然美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已成为陕西旅游的一个新亮点。而在景区就业的贫困户就有2000多人。他们分布在基建、保洁、安保、客房、餐饮、售票、检票、维修、驾驶员等岗位上,带动景区的经济稳步增长;依托景区开办的农家乐达60户,使300多名山乡农民变成了“老板”。这种从“输血”到“造血”的新型精准扶贫模式,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使老百姓在家门口有了稳定的收入,实现了旅游强产业、产业助脱贫、脱贫奔致富的转变,达到企业、社会、贫困户的“三方共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