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全球生物医药创新论坛 圆桌论坛:肿瘤治疗领域创新药市场策略

全球生物医药创新论坛 圆桌论坛:肿瘤治疗领域创新药市场策略

时间:2023-02-02 18:03:44

相关推荐

全球生物医药创新论坛 圆桌论坛:肿瘤治疗领域创新药市场策略

9月20-22日在深圳举行的GBAS 第六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暨全球生物医药创新论坛,着眼全球生物医药前沿趋势,聚焦免疫治疗、整合医疗、精准医学、转化医学等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有效推进生物制药产学研的快速融合。同时,论坛搭建政府、特邀嘉宾以及有意向合作企业深度互动交流平台,打造产学研投一体化发展新模式。

主持人:医疗投资人 肖恩大侠

对话嘉宾:

深圳海王医药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 于琳

深圳市医诺智能科技创始人/总裁 李强

深圳市一体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丹宁

梧桐树资本副总裁 李睿宸

以下为"全球生物医药创新论坛"之“圆桌论坛:肿瘤治疗领域创新药市场策略”的精彩演讲实录。

主持人:现在肿瘤也是比较热门,竞争也是比较激烈的,今天来的嘉宾都是非常专注在这个领域的不同的几个方向,目前在这方面各位有什么样的一些布局和想法?

于琳:海王药业有一个专门的制造领域,这个领域里我们的产品线有两条主线。第一条就是抗肿瘤的治疗药物跟辅助治疗药物,主线就是心脑血管的用药。在一线抗肿瘤用药是有比较完整的产品系列的,在研的也是注重于抗肿瘤的系列产品的研发,目前自主创新的一类的抗肿瘤药已经有一个在美国拿到了IND,现在在做一期临床,在研的也有两个还在进行中,进行的有所不同。

主持人:其实肿瘤治疗从市场实际的角度,有比较有效的点,包括刚才提到的放疗,这个业务真的是非常稳定的。一旦医院有能做放疗设备的条件,以及你有医生,那再把这个市场的患者,整个的市场策略做好,基本上这是非常稳定的事情,也极大的说明了在很多市场,除了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以及有一些三四线城市很多的患者,实际上原来并没有去做这些放疗的需求把它给激发出来了。于总您能不能给我们讲在肿瘤产品开发选择过程中具体的一些策略和筛选,是怎么考虑的?

于琳:我们现在目前在市场上销售主线看肿瘤药,一般常用在医疗临床上多一线抗肿瘤药。比如说紫杉醇等八个这一类别的,在辅助用药有八个产品是市场上销售,对于我们来讲目前是做小分子的比较多,大分子也有一些分工,可能未来跟人合作的一些目标,本身在是美国NDA批准了奈卜替宁(音译),随着阿帕替宁、阿罗帕宁(音译)大家也看到了它极大的商业意义,耐普替宁是有我们自己产权的号在里面,它本身也不是一个完整意义的创新药,从拿到FBA的NDA,我们是想着两边同时,还是在一个国家开始做,这个决定现在还在讨论中。

我们也看到了市场很多的变化和不确定的因素,所以在这一点,我觉得我们还是仍然会在目前现有的品种中,还会在这一条线上继续做,今年年底也还会有一个创新药,仍然也是围绕抗肿瘤的,是来自海洋活性物质的小分子合成属性的药物,我想应该我的体会,我觉得我们做创新药到目前中国药企和资本方也好,大家都有明确的共识的一定要做创新,但是真正对创新药的理解上还是有一些偏颇的,刚才正好是投资人,我觉得他们讲的非常能够让我有共鸣的,一个是要有情怀,一个是要有钱,这两者都是非常非常重要,因为真正意义的创新药,未来的风险是非常大的,而且国内现在所谓的创新药,PD-1,PDL-1,其实抗CDE已经批出来的是有八十几个做临床批件,你说这一类未来出来的结果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我们讨论下来,我们觉得还是要乐观谨慎,作为我们现在不再去进入,还是会在熟悉的领域,而且我们已经做过的这样的体系里面,去把它挖掘,充分的利用,在这上面来提升,这是我们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主持人:现在假想这个产品已经出来了,跟放疗机构做合作肯定会用到很多药,包括一些传统的仿制药,一些创新的生物新药,在这么多的品种里面,现在他们就能开发出来了,您作为一个旁观者,您也不是药品的生产商,也不是药品的研发者,作为旁观市场的感受者,对这些创新的厂家、产品出来之后,具体推广的时候,有没有一些建议,他们该怎么去推广他们的产品,有没有一些策略上的选择?

李强:我觉得从病人的角度来考虑的话,它其实对药的好坏是没有感知的。实际还是要听专家,或者是市场上面大家讲的事,跟放疗一样,美国为什么有69%的人选择放疗,中国只有20%,不是因为它有多懂,而是因为医生对这个技术,或者对这个药品有成熟的想法,或者是他们对这个药有想法,后来我们发现中国的肿瘤治疗,放化疗是议题的。

在中国医疗技术普及性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基本上像我去调研的时候,中国差不多有1800多家放疗中心。这个领域门槛太深了,实际上三分之二的放疗中心病人量是不足的,不足到很多医院到县一级、地市一级的放疗中心设备利用率是30%都不到,另外一方面很多大医院人满为患,同时只有20%的人需要做放疗,问题到底在哪?后来感觉到实际上是主要是专家,病人不是看设备,用什么药也不是他说了算。

实际上我们应该大力的让医生更多的去理解这种最新的药的一些应用,让他们在这个地方能把他的技术通过远程,通过互联网的技术也好,如果能够传达下面去, 自然能带动这个市场,很多中下级的留不住病人的核心原因不是在于有多高端的设备,更多的还是看专家怎么说,如果专家能通过一些技术让更广大的技术普及性到广大基层,我觉得也能带动药品,简单的总结就是药品研发当然很重要,新药对参差不穷的新药对癌症有很重要,但是我认为技术上的普及,让更多的医生掌握用法可能是更重要的人。

主持人:去年三四季度,4+7政策出来,整个仿制药公司的市值掉了一大片,这个反应创新药变化的格局趋势是明确的,但是创新药的实际使用,可能还是一个缓慢过程,不会一下子占了很大的市场,所以这些公司产品一旦出来,就是你创新的这些东西需要有一些落实的,也需要有一些相对偏策略层次的考虑。关于整个考虑会涉及到一个生态圈的打造,刘总刚才提到了0到1、1到0,如果说从研发到这个产品,到实际应用,应该有什么样的特点可能相对比较合理,或者是理想中想要变成的样子?

刘丹宁:现在的肿瘤新药,我感觉在国外这个赛道都是巨头的游戏,哪里像我们中国这么如此的百花齐放。今天,投资领域的人很多,在这个领域联盟的平台上有很多的前沿科技。但我还有一个很大的忧虑,我看到那么多的肿瘤靶向药,那么多的创新药,但是新的免疫疗法,它的进步是非常快的,我们现在还不能公布、看到的一些革命性的技术,已经在看临床的一些案例,它们带来革命性的结果,可能很多是颠覆性的,对很多药厂、技术是毁灭性的,我感觉这个领域的水是相当深的,即使我们在肿瘤领域,我们都不轻易去碰这个方向。

实际上医院最缺的不是专家,最缺的是管理型的人才,经营性的院长,缺一套好的机制,好的激励机制。其实医疗行业要做好,对要素资源和方方面面维度要求是非常高的。

主持人:问一下李总,您觉得接下来做这个领域的投资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挑战?

李睿宸:最大的困难应该是赋能。市场到底怎么搞,包括之前制剂的药,和原料药有区别,它在中间加一些其他的东西,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看不到这些问题,而且这些问题都很专业,可能只有内部的人和少数的人才知道,所以我们一般都会和产业方去聊一块儿来做投资。现在合作的医疗器械大概有30多家。同时也在寻找给主要是孕妇用的产品,好多痔疮要在说明书写的是孕妇慎用,但是蛋白多晶体又没有孕妇慎用四个字,遵医嘱,那么产品买了就自己吃了,确实药品不错,就谈合作,就谈到申并购了,传统的药企,它的中医药,或者是更传统的生物药技术比较高端两家谈不到一块儿,它逻辑是不一样的,生物药比较前沿,我觉得未来会比较好,而且我这个产品可能国内没有,我可能想比较高一点,然后做传统药其实没有,就是它对这个产品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很难谈妥,最后就是业务合作的,这么一点点来,其实这些小的事情,反应了整个医药行业很多做医药,做辅助用药的企业的上市公司的企业对生物医药是有差距的。

主持人:您们希望什么样的投资人投你们,你们有什么样的要求呢?

李强:我觉得做肿瘤这个领域,首先你必须要坚持,肿瘤无论是涉及放疗、化疗,它的技术要求特别高,尤其放疗技术难点。

我们对资本的要求就是选择公司,如果是干肿瘤的,起码是十年一小成,我觉得是需要非常长的时间积淀,而且这个时候也急不来,好多观念,包括接触新药的观念,时间周期也是漫长的,包括患者接受也是漫长的,不像普通的消费者,但是涉及到医疗,涉及到癌症治疗,就得有足够的耐心,所以无论在各个方面,包括技术的严谨性,包括越做越感觉这里面有很多有100%的把握,才能做到。比如说做远程,原来给大家解释的就是你这个远程很简单吗,我觉得高铁好像简单,但是高铁背后打了多少隧道,多少桥梁、多少车站,后台是怎么运营,安全管理是怎么管理的,但是这些活是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积累,最后才感觉高铁很方便,但是作为一个公司就必须要全部干完,才能给别人讲我是做了什么样的服务。

所以,最后我希望我的投资人能理解这些东西。它是一个长周期,你虽然要经过十几年、二十多年才能做出来,一旦这种模式让别人接受,你享受的红利也特别漫长。医疗一旦经过一二十年,最后让大家接受的时候,实际上它后面起码有一二十年会一直站立在一个高点,给你一个长期的回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