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北京故宫介绍 北京故宫介绍英语作文

北京故宫介绍 北京故宫介绍英语作文

时间:2022-12-16 15:46:16

相关推荐

北京故宫介绍 北京故宫介绍英语作文

桂子香园图轴#北京头条# #域见北京# #我的京彩时刻# #书画#

作者:明 项元汴

样式:立轴 纸本 水墨 104.5x34.8厘米

藏于:故宫博物院

介绍:

此作花香橘一枝,依石而生,虽非故意栽植硕果累累,却天养成珍橘红果香。长款自题:

“圆同三五夜,香并一枝芳。

项元汴戏为客写桂枝香圆图并题,二美交胜,两间造化,生物之妙有如此者,吾不得而知,亦无得而言,请看手眼无隐乎耳。”

此题虽无风雅高范,但自然有趣,长题自话,别有真情。

另,图中鉴赏收藏者题“皋谟鉴赏”字样。项皋谟字懋功,嘉兴人。为项后世子孙。

项元汴 (1524-1590年),明嘉兴 (今浙江省嘉兴)人,字子京,号墨林山人,别号香岩居士、鸳鸯湖长、退密斋主人,收藏家、画家。富藏书画等古名物,在明代私家收藏中堪称巨擘。

柏鹿图#书画# #北京头条# #域见北京# #我的京彩时刻#

作者:清 朱耷

样式:立轴 纸本 水墨 185x76.6厘米

藏于:故宫博物院

介绍:

画的前景是一棵遒劲的古松和一块嶙峋的怪石,古树和石块浓墨皴擦、凝重坚硬:中间一头小鹿,淡笔勾勒、略加渲染,显得轻灵而敏感易惊。小鹿举头向上望去,不知是对松枝的突兀、狂劲感到惊诧莫名,还是对前路感到困惑难决。它的眼神直指人心,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正是八大山人对这个世界的诘问,也是他自我心态的写照。八大山人绘画成就主要在大写意花鸟画,尤能表现他的忧愤和世恨。在他的笔中似有怒骂声,墨中似有愤恨气,鱼翻怪眼,鸟睁怒目,张口鼓肚,一种求生不得生,求死不得死的痛苦煎熬之状跃然纸上,皆是他精神状态的自然流露。

八大山人晚年好作松鹿图,有人以为是其取长寿多禄之意,其实不然。八大山人曾做过这样一首诗:人道难驯鹿易降,百花开落漫盈麟。如得月里丹青手,定是凡间白玉堂。

“人道难驯鹿易降”一句寓意极深,鹿拥有着与生俱来的高贵和清雅之态,“降鹿”似乎是一和自喻,八大山人是在感慨人生的道路难以驾驭,还是在追问人间正道在何处?诗中的“白玉堂”是古人对虚幻仙居的称谓,也许只有“沉溺”在丹青里,才能保持洁净,暂时

摆脱世事纷扰、凡尘喧嚣,这里面含有几多期许和向往。这位亦僧亦道疯癫无常的“怪人”,虽生不逢时,颠沛流离身世飘零,却终是未能被历史厚浊的云烟遮蔽,留给后世一缕别样色彩。

重林叠嶂图#书画# #北京头条# #我的京彩时刻#

作者:清 王翠

样式:立轴 纸本 水墨 129.7x44.1厘米

藏于:故宫博物院

介绍:

王翠的山水画在仿古中求变,这幅重林叠嶂的取名,不由得让人联想到王蒙最有名的深林叠嶂轴,两相对比,不得不提一句,王翠从“师古而不泥古”中得到继承与发展,挣脱了山水画仿古(王蒙)只求外形相似的樊篱,追求内在意蕴与外在形式恰到好处的结合。

这幅重林叠嶂轴远不及他的重江叠嶂轴来的有名,但细细品读,老辣笔意、变幻无穷的皴、密密麻麻的苔点在接近一米三的画纸上徐徐铺开:远心如水托沧浪,点染轻绡意兴长。写到云壑最深处,一回清玩一回凉。凉亭里的古人颇为放松的姿态,更让人意犹夫尽。

感谢你对故宫的介绍。

阿扒聪明生活

故宫,紫禁城全景欣赏#北京故宫#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让你一直坚持下去的信念是什么#

04:29

《明皇幸蜀图》

唐 李思训作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仿佛一场演出中的舞台剧,沿着画面下方的两座桥梁望去,蜿蜒的河谷将观者的视线引向白云缭绕的天际,由此分割出三座壮丽的山峰。右侧的山岭间,身着红色衣袍的唐明皇骑在马上,领着一队骑旅自后走出,正待过桥;画面中段有一部分人马在山下的空地上歇息,而更前方的队伍则已深入左边的峡谷之中。

——台北故宫博物院《明皇幸蜀图》介绍

故宫里的房子很多,据传有9999.5间的房子。故宫的雄伟让人叹为观止,不过对于它的房间数量,还是让人好奇,为何还有个半间的房子呢?当初修建时为什么不修建成整数呢?

故宫是明清两代皇族成员居住的宫殿,故宫1406年开始建设,14建成,距今已有600年的历史了。故宫的东西宽为753米,南北长为961米,占地面积达到了72万平方米,而它的围墙更是高达10米。

不过,故宫的房子数量为何会这样呢?

其实,对于房子的数量,古人也是经过仔细研究的。故宫本就是皇帝的家,而皇帝又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利,那皇帝所住的宫殿,自然是越大越奢华,才能彰显皇家的气势与威严。

可在古人的神话传说里,天上的玉帝住的宫殿就是一万间房屋。而玉帝不仅掌管着天庭,还能掌管着人间的一切事物,就连谁做皇帝也是玉帝说了算,因为皇帝被称作“天子”,这就寓意着皇帝是玉帝的儿子。

所谓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玉帝住的房子只有一万间,那么皇帝所住的房子自然不能超过这个数字,所以修建9999.5间是最合适的,既没有越级,又相差无多,既体现了皇帝对玉帝的尊敬,又让皇帝得了体面。

而那半间房就是文渊阁的一个楼梯间,房间很小,只能放下一个小梯子,所以才将这间房子记成了半间。不过这个楼梯间实用性并不大,修建它也只是为了让文渊阁更美观。

参观过故宫的人,相信对于故宫还有另外一个疑问,那就是故宫的房间很多,却没有厕所,难道古人不上厕所吗?

古人对于排泄物是很排斥的,认为这些都是污秽之物,而皇室代表着高贵圣洁,怎么能容许这些污秽之物存在呢?

再者,为了更好地伺候皇室成员,故宫里也住了很多的宫女太监,人数更是高达上万人。

若是给这么多人修建厕所,不仅占地多,工程大,更重要的是厕所太多,对皇室的威严也是玷污。并且当时人们并不会修建下水道,所以修建固定厕所还是比较麻烦的。

不过为了让这些宫女太监可以更好如厕,皇宫各处都放置了恭桶,可以解决人们的解手问题。

然而恭桶的味道很大,为了掩盖它的气味,恭桶周围会放置沉香木屑,以沉香的气味来掩盖恭桶的气味。若是解手完了以后,还要将香碳铺在恭桶上,这样恭桶的气味就不会散开。

若贵为皇室,解手的时候都有宫女太监在旁伺候,不需要自己动手。清朝的慈禧太后,还制作了传官房以供她如厕。

传官房是用檀木制作,恭桶下还放置了烧焦的枣,它们可以迅速遮盖异味,这样慈禧在解手时,就不会闻到难闻的气味了。

为了确保皇宫内没有异味,恭桶都是一天一收,然后再运出宫外进行处理。所以故宫里不需要厕所,也解决了他们的如厕问题,而他们为了掩盖气味,也做了很多功课,也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如今的故宫依然璀璨壮丽,吸引了中外很多游客前来观赏。故宫也见证了中华民族600年的兴衰变化,传承着中国的文化,这也是让国人骄傲的地方之一。

在很多人心中,故宫象征的早已不仅仅是它本身,而是我们的民族自信。

1933年,故宫前辈冯华先生编纂出一本官方定制的小册子——民国版《故宫日历》。为了传播文化,也为了亲近大众,后来故宫每年都会出一款《故宫日历》。

好的IP,经久不衰。《故宫日历》便是这样的一个“爆款产品”。每年精选百余件国宝的画册,组成日历,介绍故宫藏品,传播传统文化。

就要到了,故宫推出兔年《故宫日历》,选取故宫馆藏的表现兔与及大婚、家庭、婴戏相关300多件文物藏品,从不同角度呈现不同类型、不同材质的珍贵文物。同时融入现代AR技术,可以全方位近距离查看文物细节。

兔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有善、美、祥和的寓意,是美好和幸福的象征。因此,已经上线的版故宫日历,送长辈送朋友,或是放在自己家寓意深长,彰显品位。

贴心提醒:提前下手,才不至于到年底,抢不到哦!

故宫日历

《故宫100》之第二集:至大无外

片里前半部门介绍了太和门广场占地26000平方米,太和殿广场占地30000平方米,太和殿高35米,面积2377平方米。

太和门广场和它身后的太和殿广场是故宫的主要组成部分,这里经常会举行大型活动。

除了满足日常需要之外,这里也体现了皇家的权威和大家的信仰。

故宫说起来算是一个大的庭院,庭院本身就代表着一家人居住在一起互相取暖,照顾,家越大,庭院越大,皇帝作为一国之主他的庭院肯定是最大的。

以前是皇帝一个人的庭院,体现了天下一人的权威。

片子后半段拿现在的天安门广场做对比,这里是皇家的庭院,也是人民的广场,男女老少都可以在这里玩耍嬉笑。

我觉得把太和门广场、太和殿广场同如今的天安门广场结合起来,估计是想表达一种历史的传承,历史的进步。

#纪录片充电计划(暑期篇)# #致乘风破浪的自已# #每日一篇爆款美文打卡#

故宫里最小的宫殿[酷]江山社稷金殿。

乾清宫前东西两边,各有一个金色的宫殿,东边是“江山殿”,西边是“社稷殿”。江山社稷~意义重大!据说江山社稷殿在乾清宫殿前,就是为了让皇帝牢记江山社稷,虽然是宫殿,却小到不能住人[捂脸][捂脸][捂脸]

这两座最小的宫殿,小到什么程度呢?

底座石台高1.6米,宫殿实高1.4米,合在一起勉强三米,要知道故宫里最高大的宫殿是太和殿,也就是俗称的金銮殿,高达到了26.92米,连同台基高达35.05米,足足是江山社稷殿的十倍还多。

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宣传自己是天子,也就是代表天帝来管理天下的,但是从历代兴亡之中,他们也注意到仅有天子的名号,是不能保住千秋万代,只有重民保民才能长治久安。

所以,就在乾清宫的前面增加了江山社稷殿,社为土,稷为谷,所谓社稷就是土地和粮食,将社稷殿放到正宫之前,就是要让皇帝时刻提醒自己,要把社稷放到第一位。

按理说社稷比江山还要重要,但是清朝皇帝修建时还留了一个心眼,那就是江山殿的用料要远比社稷殿为好,当时还看不出来,但是几百年下来,风吹日晒,色泽材料差异就露出来了。

在这上面还玩小心思,足见清朝的皇帝格局也不过如此,忽略了土地和粮食,空有江山,又有何用?推翻这一切的正是被统治所忽视的“社稷”,也就是广大百姓需要的土地和粮食。

由此可见,清朝历代皇帝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理解社稷殿的意义,得民心则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现在故宫藏品有20大类,总数大约186万余件,占到了中国文物的六分之一,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精华都在其中,是普通民众了解中华文明的最好的载体,早在1933年,《故宫周刊》的主编冯华先生,就精选出故宫国宝,制作出第一期《故宫日历》,一时好评如潮,迅速成为民国名人朋友圈的头号社交礼品。

只可惜只出了五期,到1938年山河破碎,《故宫日历》也不得不遗憾终止。

好在,文物鉴定大师单霁翔担任故宫院长之后,很快继承了这一优秀传统,并且把最新技术应用到了故宫日历上,比如AR技术,读者可以扫描就可以看到3D立体的文物介绍,并且移步换景,就像是在真的故宫中旅行一样,《故宫日历》成为故宫文创的拳头产品,每年都销售数百万册。

这两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很多孩子都没有机会亲临故宫,那家长不妨来一本生肖兔年的《故宫日历》。

笔者以为有三大好处:

一是让学生每天了解一件国宝,增加文化气质,这得省了多少补课钱啊;

二是这是故宫出品,所得利润可以为修缮故宫文物出一份自己的力;

三是贵气十足的元旦礼品,送给领导、亲戚朋友,绝对花小钱办大事。送钱几天就花光了,但是送日历,一年都记着你的好。另外,送给朋友和客户家的孩子,也能显示出你的文化品位,去年虎年日历,有位朋友一下子买了100套,都是发给员工的,这位老板非常有眼光啊!

相信,买书还是买肉,对于有文化的家长来说,这根本不是个问题,点击下面的【看一看】就可以下单了,《故宫日历》一书一码,只能第一个手机扫有效,盗版的故宫日历是没法用AR看国宝的,所以不要图便宜买盗版,本店故宫日历是故宫直发,假一赔十朋友们放心选购[比心][比心][比心]

#头条创作挑战赛##我要上头条##故宫#

【诗漫】故宫日历 故宫正版授权直发

#小组收藏馆#分享锦绣中华专题邮集首页~北京

以下文字为专题邮集对北京的地理位置、古今文化和名胜古迹的详细介绍:

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西北端,北依燕山山麓,具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中央直辖市之一,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和对外交往中心,是我国历史文化及国际旅游名城,中国七大古都之一。

北京主要风光名胜有:故宫、长城、颐和园、北海、圆明园,天坛等。现存明清宫苑坛庙建筑群和长城,居全国之冠。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祭天、祈谷大典的场所,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北京以其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展现出崭新的时代风貌,是中外游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有一次,记者问故宫院长单霁翔:“故宫有200多只猫,为什么不驱赶它们呢?喂养它们不是一笔小数目吧?”单霁翔说:“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些猫的粉丝比你都多!天天吃喝不愁,还有收不完的快递!”

去过故宫的人应该都会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在故宫里经常可以看到有猫出没,偶尔有游客会忍不住靠近一点看猫,这些猫也一点不惧怕生人。要知道,故宫的这些猫可不是普通的流浪野猫,它们有着非常高贵的血统,还拥有令人羡慕的故宫编制。

这些猫最早可以追溯到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当时定都南京,朱元璋就找了一批猫放在宫里,后来朱棣迁都北京的时候,也把猫一起带了过来,所以故宫的猫,才是故宫的原始居民。这些可爱的猫猫,晚上不仅值夜班,白天还得“忍受”游客们的宠爱。

有人会好奇:朱元璋为什么要在宫里放养这么多猫呢?因为拥有600年历史的故宫,全都是木建筑结构,最害怕虫吃鼠咬。有了200只宫廷御猫,保驾护航,大量古书籍才得以保存。不仅如此,这些猫还成了深宫大院寂寞人们的宠物。

这批猫入住紫禁城之后,就被专门驯养起来,在皇宫里还有它们专门的管理机构“猫儿房”。这些猫昼伏夜出,成为灭鼠的主力军。每日有专人投喂猫食,有鱼有肉,除了捉老鼠,小日子过得那是相当滋润。

明朝的嘉靖皇 帝更是爱猫,在修仙炼丹之余,养猫也是他的一大爱好。他养了一只狮猫,极通人性,嘉靖帝喜爱之极。后来这只狮猫去世之后,嘉靖不仅给它打造纯金的棺木,把它风光大葬在万寿山,还亲自给它的墓穴题名“虬龙冢”!

清朝时期,慈禧太后最宠爱的是一只名叫“雪里拖枪”的大白猫,雪白的身子,只有尾巴是黑色的。每次一回宫,慈禧第一件事便是四处寻找“雪里拖枪”,直到看见它悠哉游哉的小模样,才会安心。

历史变迁,当年皇 帝妃子们宠爱的宫猫已经不知去向。目前故宫的流浪猫,一部分是当年这些“有编制”的宫猫后代,一部分则是自己偷跑进来的。在这座有600年历史的紫禁城,这些猫依然来去自由。

随着电视剧《延禧攻略》的热播,这些可爱的猫被广大观众熟知,尤其是慈宁宫和延禧宫的猫,有着大量的粉丝。单霁翔院长说:“故宫每天都会收到专门邮寄给猫的快递,里面往往同时特地添加了备注,诸如“请给延禧宫的猫”“慈宁宫的猫猫收”之类的。

这些故宫猫晚上保护故宫文物,白天则化身网红,为故宫增收,每天都有大量的粉丝直播、拍照、拍视频让它们进入网络,所得的收入也用来修缮故宫。这些猫有不少是当年帝后嫔妃们所养猫的后代,工作人员便将它们一一登记造册,还给它们取了名字。

现在登记在册的御猫有181只,单霁翔介绍:这些猫人气最旺的有 “鳌拜”“馒头”“黄爷爷”等,风头堪比网红。可别以为他们都很闲散,实际上他们白天、晚上都很忙。它们游迹于故宫大院,承担了抓老鼠、保护文物的工作。

这些御猫不但要守卫故宫,还要“社交”。因为它们要和故宫里的人和谐相处,那就免不了见面时要打招呼。而且故宫里的工作人员还主动掏腰包为他们囤猫粮,有些部门甚至设置了爱猫小基金,保证猫粮支出以及体检看病。

说起这些网红御猫,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那只叫“鳌拜”的猫走起路来昂首挺胸,四方大步,气场杠杠的,就连捉到老鼠也要故意跑到游客面前吃掉。可它发起嗲来,简直颠覆了在网友心中的彪悍形象,让人忍不住想伸手抱抱它。

还有一只名叫“黄爷爷”的猫是故宫年纪最大的猫,从小就和大家一起吃食堂,没事儿还爬到树上捉鸟打牙祭。两岁时,它外出找小女友,不料掉进电箱,多亏工作人员及时相救,小命保住了,耳朵却失去一角。

最近有一只很有趣的小猫非常火,它长得胖胖的,但是又比较怂,长着一副委屈巴巴的小眼神,大家给它取名“帕帕”,取谐音“怕怕”。或许是因为它看起来胆子很小吧!大家都被它可爱的样子萌到不行,导致很多人都想领养它。

每到一天结束,故宫闭馆的音乐响起时,御猫们不约而同从四面八方涌来,汇聚在中轴线上的大殿里。故宫有9371间屋子,1807556件文物,木制的古建筑群,极易受到老鼠的破坏。游客这么多,又不能下鼠药,就是在御猫的守卫下,鼠患才降为零。

御猫们的日常萌态,经常被人拍下来发到网上,可爱的御猫们,赢得了一批又一批粉丝。天南海北热情的粉丝给御猫们寄到了各种猫粮、猫砂、玩具等等,所以才有开头单院长骄傲的说:“快递都‬收到手软。”

单霁翔院长曾夸赞这些猫:“故宫人爱猫,与猫共生。为什么这些猫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因为它们有高尚的品格。故宫的猫都是靠实力赢得大家的喜欢和尊重的,我们都要向它们学习!”#我要上头条##头条创作挑战赛##故宫#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