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北平国际青年旅舍 北平国际青年旅舍在哪个街道

北平国际青年旅舍 北平国际青年旅舍在哪个街道

时间:2019-01-21 20:37:41

相关推荐

北平国际青年旅舍 北平国际青年旅舍在哪个街道

1938年1月,军统北平站站长冯延年,带着终于找到了他,南方派来督导他们行动的高级特工岳仲乾,一起进了房间,杜阿成也跟了进来。冯延年吩咐秘书谁也不准靠近。

“按照约定时间,你这个时候应该在大奎元旅社。”冯延年冷冷的冲着岳仲乾说道。

杜阿成笑嘻嘻地好像不在意的样子,站在了门口,脚下不丁不八,一只手背在身后。岳仲乾身手高超,这在整个军统都是出了名了,杜阿成不敢丝毫大意。

岳仲乾知道现在不是要面子的时候,这两个都是经验丰富的老特务,自己敢有一句假话,估计就出不去这个房间!于是他原原本本地将情况给他俩说了一遍。

冯延年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神色,整个环节若合符节,没有一起破绽。

杜阿成脸上憋着笑,面部通红。岳仲乾也看到了,不满的看了他一眼。

“侥幸啊!幸亏你碰到了那个陈,陈什么?”他把脸转向岳仲乾,满脸都是询问的神色。

“具体名字我也不清楚,好像上次他们都叫他陈小二。”岳仲乾说道。

“这个陈小二不是叛徒,于德彪就可疑了!”冯延年手指轻叩着沙发扶手,缓缓地说道。

“也不一定!万一是他们的移花接木之计呢?陈阳为什么会正好出现那个地方?难道这里面没有鬼吗?”杜阿成考虑了一会儿,突然说道。

“我也有这个顾虑!但是他们怎么知道岳兄会去小酒馆呢?这可是因为岳兄失窃后的突发事件,之前可是没有安排啊!”冯延年眉头皱的像个川字。

杜阿成默然,停了一会儿,才说道:“也可能就是一次正常的监视,但是没有想到岳兄会撞网!”

冯延年点点头,说道:“这样似乎能解释过去了,但是陈小二这样做,无非是为了回到我们身边,那么他怎么又会不见了?他到底想干什么?”

杜阿成突然像想起什么一样,说道:“既然岳兄安全回来了,大奎元旅社咱们就不用去了吧!”

“去!干嘛不去啊!”冯延年眼神阴冷,看了一眼杜阿成和岳仲乾,接着说道:“让于德彪去!”

杜阿成一愣,马上明白了过来。他意味深长的看了冯延年一眼,这下子他明白了为什么这么些年,冯延年的官总是比他稍大一些的原因了,就是因为冯延年比他狠!

前门内大街,大奎元旅社。这是一栋中式建筑。楼高两层,雕梁画栋,大门外面居然还有上下马石。旅社看上去生意不错,时不时的有人进出。

大奎元对面就是聚源酱菜的门市。门市二楼的一个窗户前,窗帘半掩。渡边太郎和大田正雄在窗帘后面静静地看着大奎元旅社。窗帘拉开的那一边,火车站那个麻脸小贼,仔细地看着进出旅社的每一个人。

“课长,”大田正雄脸上露出一丝不好意思说道。

渡边没有说话,只是把耳朵向着大田正雄靠了靠,意思是让他接着说。

“已经一整天了,看来那个人不会来了。我看我们是不是该撤了。”大田正雄终于鼓起勇气说道。

“嗯,有道理,看来是鱼儿脱钩了。”渡边太郎点点头说道。

“那我就通知人撤退了?”说完这句话,大田正雄站起了身子,就准备出门。

“不,不,不!”渡边太郎回头阻止住大田正雄,嘴角挂了一丝恶毒的笑容,说道:“就算鱼儿脱钩了,那咱们也可以抓到接头的人!”

大田正雄一脸疑惑,问道:“咱们不知道他们在具体哪个房间接头啊?”

“这有什么难的?今天晚上,带走这里所有的住客!每个房间都住进我们的人!这样接头的人无论进入哪个房间,等待他的都是我们的人!抓住了接头的人,就可以摧毁他们的所有网络!”渡边太郎胸有成竹地说道。

大田正雄一脸崇拜的望着渡边太郎,宪兵队终究是宪兵队!比起警务段那真是大手笔,这种动作,自己可是连想都不敢想。

渡边太郎轻轻地拍了两下手掌,房门应声而开。一个黑衣青年走了进来。渡边冲他耳语发布着命令,黑衣青年不住的点头,“嘿嘿”之声不绝。

最后渡边太郎说道:“小林君,你素来谨慎,但是我仍然要叮嘱你一句,深夜的干活!悄悄地不要惊动任何人!”那个黑衣青年小林重重地鞠了一躬,说道:“渡边君请放心!一定完成任务!”

校尉营胡同大杂院。

于德彪手里拎着一条红锡包,走了进来。这一次于德彪还真是去买烟了。于德彪认为自己就得要出去的勤一些,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让他们搞不清楚,几次正常出去里面夹杂一次和俞晋和的会面,这样就谁也发现不了。

“老于回来了?冯老板让你去找他一趟。”一个小特务从门房中探出了头,冲着于德彪喊了一句。

“什么事啊?”于德彪问道。“不知道。”门房里的人答道。

大杂院中,大家称呼冯延年为“老板”,称呼杜阿成为“掌柜”,以示区别。其他的人也是不分职务,无论大小,一律称之为“老某”。比如于德彪,就被称之为老于,即使于德彪不老,那也是老于。

“明天上午你去大奎元旅舍接一个人。”冯延年给于德彪倒了一杯水,推倒了于德彪面前,看着于德彪的眼睛,慢慢地说道。

于德彪心中一动,眼睛避开了冯延年的直视,说道:“怎么接?”

“217号房间,敲门三短一长,进门后直接说是三叔让你来接人的就行了。”冯延年说道。

谍战小说《谍影1938》正在起点读书连载。喜欢可以去看看。

1938年1月,北平煤渣胡同宪兵队。永定门警务段顾问大田正雄说完之后,渡边太郎没有说话,默默的打开箱子,把里面的东西一件件地取出来。

现金、衣服、洗漱用具,一件件地拿出来摆在办公桌上,不一会儿,东西都拿完了。

渡边太郎仔细地检查着这些东西,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每一件衣服除了检查每一个兜之外,还将衣角、领子都仔细地摸了一遍。

检查完衣服,大田正雄想着这样就检查完了,谁知道渡边太郎又将洗漱用品一件件拿出来,摆在桌子上。

渡边太郎每一件物品都不放过,仔细地搜捡着,肥皂没有问题,牙膏也没有问题,牙刷…?

渡边太郎拿起牙刷反复的看,甚至对着灯光查看,终于他嘴角露出了得意地冷笑,“中国人有句古话,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渡边太郎得意地说道。

渡边太郎从办公桌的抽屉里拿出了一根绣花针,慢慢地从牙刷底部掏啊掏的,随着他手一点点的抖动,一张卷着的纸慢慢被他掏了出来。

渡边太郎得意地将纸展开,上面是一串数字,看上去像极了一组电话号码。

渡边太郎拿起电话,拨通了纸上的电话,仅响了一声,那边已经接通了电话。渡边太郎没有说话,那边传来了一个青年男子的声音:“喂,您好,大奎元旅社,您需要订房间吗?”

啪嗒,渡边太郎挂下了电话,说道“大奎元旅社!24小时监视他!”随后又冲着大田正雄说道:“你现在去把那个小偷带来,我要让他描绘出那个人的样子,然后画出他的样子,必须找到他!”

“大奎元旅社现在是不能去了。”岳仲乾坐在洋车上想到。哪怕有万分之一暴露的可能,也不能再去了!而且还要通知冯延年,也不要再去大奎元旅社接头,时间不等人,明天就是接头的地点了。

“现在能去哪呢?”岳仲乾不由得想到,自己在北平人地两生,就是在几个月前路过过一次,想到这里,岳仲乾不由得心中一动。

岳仲乾记得上一次路过的时候,负责自己自己交通安全的人,把他带到了一家小酒馆中住了一夜,第二天离开。那家小酒馆好像在东城,想不起哪条胡同了,不知道它现在还在不在。不管他,反正现在也没地方去,不如去东城碰碰运气。

“去东城。”岳仲乾想到这里,吩咐车夫说道。

“哎呦,这位爷,你可甭使唤傻小子似的使唤我,东城地界可大,你可得认准了地方,我好拉您。”车夫说道。

“废什么话啊,让你去你就去,跑多少路给你多少银子,少不了一分,今天我要是高兴了,给钱让你绕着北平跑,你能不跑?麻溜的东城!”岳仲乾虽然不是北平人,但是说起北平话,你丝毫听不出一点外地口音,这可能就是一个特工的潜质。

车夫摇摇头,说道:“得嘞,这位爷,算我嘴欠,您只要给钱,八大胡同我都拉您,甭说东城了。”

岳仲乾心想要是小酒馆找不到的话,今晚也只能八大胡同了。

岳仲乾不知道凭着自己的记忆,能不能找到那家小酒馆。他的记忆方式和别人不一样的那也是无奈之举,因为那天他在去的时候,眼睛是被蒙上的。

岳仲乾远远地望见了鼓楼,叹了一口气,闭上了眼睛。“一、二、三……一百一十七,”他默默地数着,当数到一百一十七的时候,他说道:“左转。”

“好嘞!”车夫爽快的答道。

“看来这个方法还挺管用。”岳仲乾稍稍放下心来。他一路闭着眼睛指挥,基本全对,偶尔就算有一点小差距,最多在10米左右的附近,也能找到相应的路。

“右转,”岳仲乾再次命令车夫,“再数到七就到了,”岳仲乾想着,随后睁开了眼睛。

“停车!”岳仲乾的声音带着兴奋!马路斜对面正是那家小酒馆!岳仲乾长出了一口气,下了车,拿出了仅有的两角零钱,递给车夫。

陈阳远远地看见岳仲乾进了二荤铺小酒馆。这个人怎么有点面熟?陈阳动着脑子想着。忽然眼睛一亮,原来是他!随后又想到:他来这里做什么?

陈阳是小酒馆门口,是为了等王东。那个出卖魏大头的王东!没有人可以让同胞流血而不付出代价!

陈阳知道,现在的小酒馆只要开门,里面的人就基本上都是特务!王东就在里面,陈阳隔着一条马路,都能看清他那张得意的脸!

陈阳不着急,他现在蹲在小酒馆的对面正兴致勃勃的看几个老头下棋。他就在这里等着王东,等他从小酒馆一出来,找个僻静的地方,就把他给做了!

岳仲乾抬脚进了这家二荤铺小酒馆,眼睛一扫,马上意识到了不对。里面的人全换了!联络站不可能随便换人,如果突然换人,可能性只要一个,那就是他们暴露了!这些人八成是特务。

岳仲乾不动声色的坐下来,他看到门边的那个人有点面熟,好像上次自己来的时候,他也在这里,好像是一个巡警,今天不知道为什么穿了身便装。

“伙计,来个拌三丝,二两莲花白。”岳仲乾尽量让自己像一个正常的酒客。

“砰”的一声,一个锡酒壶重重地撂在了桌上,随后一盘子菜也扔在桌上,伙计转身而去。腰后面鼓鼓的,显然是别着家伙,这更加证实了岳仲乾的判断。

谍战小说《谍影1938》,起点读书正在连载,喜欢的话可以去看看。我的主页小说中有一部《回到明朝当侦探》,是古代侦破故事,喜欢的也可以去看看。

为《黑龙江日报》题写报头

1949年9月中旬,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启龙和宣传部长富振声找到时任省委宣传部理论教育科科长的张向凌。他们说,中央即将在北平召开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省委决定由你作为黑龙江日报社特派记者出席这次有历史意义的会议。要求要做好中央领导人的讲话记录,回来向省委转达。张向凌非常高兴地接受了这个光荣任务。

张向凌在省委接受任务后便回到黑龙江日报社,报社社长殷参给他开了证明信,同时还交给他一封给毛泽东主席的信,并一再叮嘱,要设法将信亲自交给毛主席,请毛主席为《黑龙江日报》题写报头。

到了北平,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场里,张向凌坐在记者席,天天能见到毛泽东。但毛泽东坐在主席台上,距离较远,无法接近。休息时间,总有

许多人围着毛泽东谈话,他又不好挤上去,更不愿打断中央领导同志对国事的商谈。

张向凌这时想起了出席会议的黑龙江省政府主席于毅夫,于毅夫有太多机会接近毛泽东,只好请他帮忙来完成这个使命。

于毅夫也很希望毛泽东为《黑龙江日报》题写报头,他沉吟了一会儿说:“毛主席很忙,不好打扰,最好利用休息时间,当毛主席从主席台下来到会场休息时,你就过来,我们一同和主席谈。”他又让张向凌在休息时不要走远,随时注意他的招呼。

张向凌后来回忆说:“大约在9月23、24日这样,毛主席从主席台下来往休息室走时,正路过于毅夫的座席旁,于毅夫立即站了起来,我也立刻走到跟前。于毅夫向毛主席介绍我是《黑龙江日报》的记者。”毛主席微笑同我握手,看了《黑龙江日报》请求题写报头的信后说:“你是《黑龙江日报》的,好吧!我晚上写好,让人送给你。”我连忙说:“谢谢主席对我们报纸的关心。”随后,毛主席和于毅夫便到休息室休息去了,我兴奋地回到记者席上,如释重负。等不得回到旅社,便当即写了一封信,向省委和报社报告了这一喜讯。

1949年9月29日,毛泽东的秘书将写好的报头送给了于毅夫,并转达了他的话:“报头写了几个,由报社任选一个。”

10月初,张向凌回到黑龙江省,先向省委做了汇报,省委领导非常高兴,让报社将毛泽东的题词珍藏好。

《黑龙江日报》也从1949年10月17日起开始用毛泽东题写的报头,沿用至今。

1976年,中央办公厅发出通知征集毛泽东手稿、手迹等文物,当年11月,黑龙江省档案局将毛泽东为《黑龙江日报》题写的报头手迹,连同其他手稿、手迹等珍贵文物送交中央档案馆收藏。

(作者:王玉利。如有侵权,告知侵删)#哈尔滨头条# #我要上 头条#

1949年6月23日一大早,北平市公安局侦讯处侦察四队副队长何汉华“特情”关系张跃辉的电话,说有重要情况需要当面报告。何汉华知道这一定是张跃辉发现二人潜伏的特务,这才会和自己见面,于是他就和张跃辉约定半小时后,在铁狮子胡同“金梦汉茶馆”见面。

半小时后,何汉华和张跃辉在“金梦汉茶馆”见面。两个人都是一副生意人的打扮,坐在那里聊天,就像谈生意一样。“昨天晚上施德中约我见面了。”张跃辉轻声说道。

何汉华心中一动,他知道施德中是潜伏隐藏很深的原保密局北平站行动科的特务。“具体讲讲情况。”何汉华喝了一口茶水说道。

“昨天下午,他约我晚上7点在崇文门“通源旅社”见面,说有点事情相商。我去赴约了。”张跃辉说道。“嗯,然后呢。”何汉华接着问道。“到了那儿之后,没有在旅社,而是在旅社对面的小酒馆中喝酒,他找我借钱,我答应了。”张跃辉说道。“需要我们给你提供什么帮助?”何汉华问道。

“暂时不需要,关键是昨天我们碰到了一个人。”张跃辉说道。何汉华明白了,今天张跃辉约他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个人。“说说情况”。何汉华轻声说道。

“那个人施德中认识,我不认识。施德中说他原来是保密局的行动教官,已经是上校了,还说他之前已经逃到了南方,不知道为什么又跑回来了。”张跃辉简单地介绍情况。何汉华听了很感兴趣,接着启发张跃辉说道:“老张,你好好想想细节,他有什么和别人不一样的特征。”“他并没有到我们那一桌喝酒,只是和施德中远远地说了几句话,我看的不老真切。他大概40来岁年纪,个头不算高,一米七差不多,肩膀很宽,一看就知道是一个很有膂力的人。看样子是练过武术。”张跃辉努力一边思索,一边回答。

“他具体穿戴是什么样子的?”何汉华问道。“上衣是白色衬衣,裤子是黑色真丝裤子,对了,他裤子的脚管很大,看上去不太合适。”张跃辉想了想说道。

“你再想想还有啥不一样的地方。”何汉华再次启发张跃辉。“对了,那人的头发乌黑浓密,而且湿漉漉的,应该是刚洗过头吧。”张跃辉说道。“头发没有干?看来他在附近有落脚点。”何汉华轻声说道。

何汉华回到公安局后,立即将情况汇报给了上级,上级决定,立刻抓捕这个特务,任务就交给何汉华来完成。何汉华想这个特务身穿白衬衣、黑裤子,而且裤脚很肥大,这些衣服不像是会客穿的正装,倒像是吃过饭出来散步时穿的衣服,而且此人刚洗过头,头发尚且未干,这都证明他在附近应该有落脚点。但是也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他有可能是在附近澡堂洗澡或者理发,也会洗头的可能。

何汉华想到这里,就决定先排查通源旅社附近的澡堂和理发铺子。随后消息反馈过来:通源旅社附近,没有澡堂,只有两家理发铺子,但是他们晚上都不营业。澡堂和理发铺子被排除了,剩下的就是宾馆和旅社了,何汉华马上派出了侦察员前去侦察,侦查的重点就是通源旅社旁边还有没有其他的旅社。不一会儿消息就传了回来,就在距离通源旅社300米的地方,就有一家“好世界饭店”的旅社。何汉华想到,看来那个教官特务,就在好世界饭店里了。

好世界饭店。三名警察匆匆的进了饭店。大堂经理连忙迎了上来。

“我们是崇文分局的,”一边说着话,那名中年警察一边摸出了证件让经理看了看,“来检查一下你们这里的登记情况。”中年警察接着说道。

何汉华唯恐打草惊蛇,所以就没有派侦查队的侦察员去,而是派了崇文分局的警察前去。

“欢迎,欢迎。”大堂经理赶紧到柜台中拿出了登记簿。三名警察拿着登记簿挨个房间的核对。逐渐就核查到了三楼。

警察在312房间,发现了和张跃辉描述的很像的人。而且穿的也是白衬衣黑裤子。

“叫什么名字?”中年警察问道。

“余中,这是我的介绍信。”这个人拿出了一张介绍信,一脸谦恭状说道。

中年警察接过介绍信,仔细看看,没有什么破绽。于是就又问道:“做什么职业的?”

“郎中,给人看病的。”那人说道。他说着话间眼神飘忽,中年警察想着,就是他了!

“好的,没事了,看管好自己的物品。”中年警察又叮嘱了一句。

“谢谢,谢谢。几位慢走。”那人如释重负,一边送三人出去。

中年警察冲着其他两个人使了个眼色,三人转身准备出门,一名警察故意走慢了一步,落在了那人后面。

“再见。”中年警察伸出了右手,那人连忙握住,还摇了摇。但是就在这时候,中年警察反臂一拧,那人感觉不好,待要反抗时,后面的那位警察,已经搂着了他的脖子,用力将他摔倒在地,然后就把他铐了起来。

随后搜查房间,搜出了一个旅行皮箱,内有人民币1000万元(旧币)、手枪两支、子弹60发、小型高性能带杀伤力的烟雾炸弹两颗、烈性定时炸弹两枚、伪造的假证件、空白介绍信3份。

经过审讯,原来这个人正是保密局的上校特务!名字叫做余公图。1946年4月至1948年9月曾担任过军统局和改组后的保密局特工训练班行动术教官。

余公图此次回到北平是伺机搞暗杀和破坏活动的。没想到还没有动手,就落网了。

1938年1月,军统特工岳仲乾为了和北平的军统组织接上关系,他来到了曾经经过的一个交通站小酒馆。他进了酒馆就发现,这个酒馆被日伪特务控制了,他只能装作普通的酒客那样,要了点酒菜。“砰”的一声,一个锡酒壶重重地撂在了桌上,随后一盘子菜也扔在桌上,伙计转身而去。腰后面鼓鼓的,显然是别着家伙,这更加证实了岳仲乾的判断。

“今天差不多了,不行就到这儿吧。”说话的是王东。

小酒馆掌柜厌恶的看了一眼王东。他是顶看不起这个臭脚巡,但是没有办法,青木荒服也不知道和他哪点对上眼了,还特别重用这小子。就拿刚才来说,怎么能当着外人说这路话?你知道他什么跟脚。

王东站起来,一副泼皮的样子,说道:“每天在这儿坐着,也不成,忒累,是该活动活动了。”

他走到岳仲乾的身边,说道:“怎么着伙计,跟我走一趟吧!”

掌柜和伙计都愣了,岳仲乾知道这个人认出自己了。他一副被吓傻了的模样,弱弱地说道:“去,去哪,我不认识你啊。”说着话,就慢慢地站起身子。

掌柜经验丰富,已经察觉不对,大声喊道:“小心!”

岳仲乾一伸右手已经抓住了王东的手腕,左手抓住他的胸襟,用力向身后甩出,同时身子一躬,已经向店外冲出。

陈阳在外面看的清清楚楚,店里打起来!他迅速动着脑筋。圈套?不像!这戏能演给谁看?看来是有人无意间撞网了!

陈阳来不及多想,就从暗处冲了出来,反手抽出了腰中的手枪。

“砰!砰!”枪声骤起,不是陈阳开的枪,是酒馆掌柜。陈阳抬手就是两枪,掌柜没想到会有人支援,当时中枪倒地。

伙计和王东吓得着地滚开,滚在了一旁。伙计手拿一把南部十四式手枪,频频射击,但是由于角度不好,全部放空了。

陈阳快步追上岳仲乾,伸手拉住他左手,岳仲乾手腕一翻,就挣脱了。陈阳一怔,马上意识过来,不再拉他的手,轻声道:“跟我来!”

陈阳带着岳仲乾朝着小胡同跑去,身后传来凄厉的警笛声。

陈阳带着岳仲乾没跑几步,听见对面沉重的脚步声,他连忙一拉岳仲乾,避到旁边的小胡同。这一次岳仲乾没有反抗,随着他进了小胡同。一对日军宪兵齐刷刷的跑过去。

“往那,太君,他们往那跑去了!”是王东的声音,但是看不到他手指的方向。

随后就听见了叽里咕噜的日语,然后就听见不住声的“嘿!嘿!”的声音。

陈阳听不懂日语,但是岳仲乾速度听得清清楚楚,日语中说要总部增援,对这一片要彻底搜查。

“要尽快离开这里,他们在调兵,要全面搜查这边,不走就来不及了!”岳仲乾话语中带着焦急。

陈阳冲着岳仲乾撇撇嘴,意思是我也知道要快点离开,关键是怎么离开,出胡同可能就碰见日本兵了!两个人一把枪,能不拼就先不拼吧。

胡同那边也响起了沉重的皮鞋声,有了上次的经验,两人马上意识到,那边也来日军宪兵了!

陈阳二人对视了一眼,坚决的点了点头,陈阳双手握紧了枪柄,岳仲乾左右环视,想要找个趁手的拚命家伙。

两人身后的角门轻轻一响,露出一条缝,一双漂亮的大眼睛探了出来,然后是头发齐颈的娃娃头,“快进来!”

声音不大,却似天籁之音,二人连忙闪身进去,大眼睛左右看了看,悄无声息的关上了门。随后皮鞋声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

门背后陈阳握枪的手垂了下来,岳仲乾也放下了门栓。

“从我家后墙翻出去就是大街!你们快点走!”大眼睛说道。

“婷婷,和谁说话呢?”屋里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问道。

“啊,爷爷,没谁,我的两个同学!”那个叫做婷婷的女孩答道。

婷婷一边说着话,一边冲着两个人打着手势。示意他俩跟过来,然后转身向后院跑去。

看不出婷婷家里还挺大,看来也不是一个普通人物,进了后院,婷婷指了指那堵墙,就要跑过去搬梯子。

陈阳摆手制止了她,摇摇头,两步助跑,右手搭上墙头,身子随后翻了上去,他在墙头上看看下面左右无人,就朝着岳仲乾招了招手,又冲大眼睛婷婷挥了挥手,转身跃下。

岳仲乾也是两下助跑,扒住墙头,翻身跃下。陈阳见岳仲乾也跳了下来,立刻猫着腰沿着墙壁,向前跑去。远远听见那边一片嘈杂之声。

两个人飞快的转过几个胡同,声音越来越远。陈阳在前,脚步很快,岳仲乾后面紧跟,和他一步之遥。

“我见过你。”岳仲乾低声说道。

“你回来干什么?”陈阳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

“有任务。”岳仲乾想了一下,回答说道。

“你到小酒馆干什么?”陈阳接着问道,这个问题他必须弄清楚。

“唉,”岳仲乾叹了口气,他知道这个问题他必须要说清楚:“出下火车的时候箱子被抢了,什么都没有,安排好的旅社不敢去住,又找不到接头地点,北平只记得小酒馆一个地方,只好抹去了,你们那是怎么回事?”

“你需要和谁接头?”陈阳还是没有回答的话,仍然反问道。

“冯延年。”岳仲乾到了这个时候,也顾不了那么多了,直接说道。“跟我走。”陈阳说道。

谍战小说《谍影1938》,目前在起点读书连载,喜欢的朋友可以过去看看。我的主页小说中,有一部《回到明朝当侦探》,喜欢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1949年1月,潜伏在保密局北平站的地下党员王敬贤,为了除掉北平市警察局的电侦队长孟宪海,和保密局北平看守所的地下党员许振东定下了计策,故意的激怒段云鹏,使得他暴跳如雷,一心想找孟宪海报仇。可是在这个时候,王敬贤反而劝住了他。正在此时,看守所的副所长黄光走了进来,正好看到几人的大笑。于是就问道:“有什么高兴的事啊,笑声我在里面都听到了。”

王敬贤的计划里,不能让黄光知道事情真相的,所以就一副要帮着段云鹏隐瞒的样子,说道:“哈哈哈,不提了,刚才老段讲了个笑话,其实是挺无趣的,是不是老段。”

段云鹏感激的点点头说道:“对对对,就是挺无聊的。”

王敬贤不等大黄再发问,就先问道:“怎么样老黄,问出来点没有。”

大黄其实对讲不讲笑话也不在意,只不过随口一问罢了,他现在最为关心的,当然是自己的金条。他听得王敬贤发问,就回答道:“倒是问出点东西,但就是不知道管不管用。袁金宝说曾经在南池子附近的看到过这个人,但是他叫什么名字,真是不知道。”

王敬贤听了,一摆手说道:“成啊,能问出这个就不错,这就省不少功夫。得嘞,现在就去办事。”王敬贤说到这里,拍了拍手,站了起来,说道:“黄所长,我这就办事去,老许借给我使会儿成不成?”

大黄一听,头点得像鸡叨米一样把王敬贤等人给送了出去。出门之后,王敬贤对段云鹏说道:“回去老实呆着,有信了我让人找你,事不宜迟,争取明天就办他!敢惹我段兄弟,我整不死他!”

段云鹏听了这话,高兴地只拍胸脯,说道:“王哥,只要能办了孟宪海这个狗东西,你让我当牛做马都行。”

王敬贤哈哈一笑说道:“扯什么淡啊,谁愿意骑你啊,说真的,你像个没尾巴鹰一样,我上哪找你啊。”

“大春旅社,今天哪也不去了,就等您的消息了。”

王敬贤冲着段云鹏挥挥手,和许振东一起径直向前走去。拐弯过了胡同口,眼睛看不见段云鹏时,王敬贤开口说道:“咱们去找一个人。”

王敬贤要找的人当然是他的运用人员秦胖子。王敬贤毫不费力地从赌坊中把秦胖子拎出来的时候,秦胖子身上的银子也扔得差不多了。三个人在胡同口找了一家小食铺坐了下来,一人要了一碗炒肝,又要了两笼包子,边吃边聊。

王敬贤自从上午和秦胖子分手后,还没有吃一点东西呢,早上的豆汁和焦圈早已消化得干干净净。他连吃了两个包子,这才说道:“帮我找个人,真名不知道,应该是千门的,本事不小,做活的时候自称郭副官。”王敬贤说话间,就将大黄复述的那个骗子的体貌特征向秦胖子说道。

“这没根没底的,有点难找。”秦胖子面有难色地说道。

王敬贤根本就不理秦胖子的这个茬,接着说道:“今天晚上必须找到,找到后你带人把他给我带到袁家胡同5号的那个大杂院里一个名叫小桃花女人的家里,我有用。”

秦胖子见王敬贤根本就不理自己,忙说道:“哥,哥,您慢着点,这事儿不一定能办得成,太急点了啊。”

王敬贤接着说道:“你让人看着那厮,然后你去大春旅社找一个叫段云鹏的人,报我的名字,把他带到袁家胡同,让他看着那个骗子,你给我看好他俩,不能让他胡来。”

秦胖子一副欲哭无泪的样子说道:“大哥,真的是太急着点了,这哪能成啊。”

王敬贤接着说道:“这些活必须明早8点之前完成,8点你给他打电话。”说着王敬贤一指许振东,又说道:“干完这些,你的活完了,就等着我们来就行了。这件事办成了,北平站我给你整一张办公桌。”

秦胖子仍是一脸难色,耷拉着脸说道:“哥,真是不好办啊,找人简单,就是太着急点了,怕来不及。”

“啪啦”一声,王敬贤把筷子就扔在了桌子上,说道:“秦胖子,在我这装什么蒜,怎么着,现在看着我们保密局不行了,就想着另攀高枝给自己留后路了?告诉你天还没有变呢!”

秦胖子一见王敬贤发火了,连忙解释说道:“哥,哥,您这是怎么说话的,确实是时间太紧了。真的没有别的意思。”

王敬贤听了这话,脸色缓和了一些,从兜里掏出一盒烟,扔给了秦胖子一根,自己抽出一根,点着了火,然后把火柴扔给了秦胖子,这才说道:“北平城世面上还有张五爷找不到的人吗?再说这种人八成都是三点水的朋友,张老五要是找不到他们,还敢称老大?今天他刚欠你一个人情,他还能不给你办事?”

秦胖子听到这里,一脸的扭捏说道:“哥说的是金三这件事吧?”王敬贤冷笑着看着秦胖子不说话。

秦胖子把腿一拍,说道:“大哥,我给你说实话吧,这件事确实是张五爷托我办的,他知道我是你的人,他的关系现在都在炮局胡同,实在是找不到人了,这才找到的我。”

秦胖子喘了口气,见王敬贤冷冷地望着他并不接腔,就接着说道:“也怪我眼眶子浅,就和他谈价钱,一口价一千块大洋,钱人两清,这我还怎么好意思找人家帮忙啊。”说着话,秦胖子从腰中摸出了十几块大洋咣啷啷的撂到了桌上,满脸通红的说道:“您要是不拎着我出来,估计这会儿连这点都归了赌局了,这家赌局就是张老五来的,还他娘的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啊。”

许振东听了,心里不禁一个愣

1929年12月,唐生智在郑州突然起兵反蒋,在浦口的石友三马上响应,派炮兵隔江轰击南京。戴笠当时正在潼关,以军事杂志社记者的身份从事秘密活动,他听到唐生智反蒋的消息后,立刻前往河南,侦察唐部情形,并伺机联络唐部的黄埔军官,准备策反。

戴笠到河南后,在信阳结识的一个小学校长李某,帮助他打探消息。一天,戴笠到李家,李告诉他,唐生智已下令捉拿蒋从南京派来的奸细,并已封锁道路,清查户口,不许藏匿生人。

这时,戴笠已感到危险来临,他心中大惊,但是表面上却不动声色,佯说晚上可能还要到李家住宿。回去后,戴笠脱去中山装,换上一件长衫,戴上眼镜,大模大样地住进军警督察处隔壁的佛照楼旅社。对方做梦也没想到眼皮底下就住着奸细。而这时戴笠已查清军警督察处处长叫周伟龙,湖南人,黄埔第四期毕业,原来是唐生智的特务营营长。

第二天一早,周伟龙正在办公,忽然有人报告,说东方白求见。东方白是周伟龙在黄埔时的同学,也是他的好友,于是马上吩咐快请。等见了面,却不是东方白,乃是一个素不相识的汉子。

周伟龙甚是惊怒,正要喊人,戴笠当即开门见山地说:"我是蒋校长的情报人员,到你这里侦查情况。你是校长的学生,和校长作对,必遭失败,不如弃暗投明,为校长效力。如执迷不悟,我今天就是自投虎口,你拿我这头颅去领赏,可名利双收。"

周伟龙沉吟着,他深知唐生智起兵看起来声势很大,打了南京方面一个措手不及,但是一旦老蒋缓过神来调遣部队,靠唐生智这点兵力,是成不了事情的。周伟龙认为,还不如趁此机会勾上南京,以图进退两全。于是,他将军事部署详情告诉戴笠,并设计助戴脱险。

当天中午,周伟龙在宴阳楼请戴笠喝酒,对人说是给朋友饯行,酒后送戴笠到车站上了火车。以后,在蒋唐战争中,周伟龙秘密提供了大量唐军的情报,并有部分唐军被策反倒戈,因而,唐生智迅速失败。两年之后,周伟龙成为戴笠麾下的大特务,以后更是升至交通警察总局局长。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戴笠更加繁忙,他一面派王孔安赴北平,以改组派代表名义参加扩大会议,一面搜集情况、研判各方动向,随时报告老蒋。

老蒋对各派系军阀的打法是:一方面陈兵布阵,击败对方;另一方面,更多的是收买对方的重要将领,称之为"策反"。这是成功的战略。而这其中,戴笠等人不仅要搜集对方军事驻地、装备、给养、战略、战术等情况,而且要洞悉各派系之间,每一派系内部各将领的出身、嗜好、弱点、彼此的关系等,然后对症下药,进行收买。在此方面,可以说戴笠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1931年底,老蒋的总司令部设立密查组,由戴笠任组长,这个单位虽然不列入公开编制,却有一定的人员和经费,有固定的办公地址。当时除戴笠外,还有马策、胡天秋、徐亮、赵世瑞、郑锡麟、张炎元、方超、唐纵、吴乃宪、王天木等,人称"十人团",办公地址就在南京鸡鹅巷53号。

1932年1月,老蒋召见滕杰、贺衷寒、康泽等人,听取详细汇报。3月1日,"力行社"在南京黄埔路励志社客厅内举行成立大会,正式宣布成立,并成立了中央干事会,由老蒋任社长,他指定了滕杰等人为常务干事,滕杰为书记。干事会下设组织、训练、军事、特务四个处。戴笠被指定为中央干事会候补干事兼特务处处长。

力行社的成员全由老蒋所信任的黄埔系人员组成,处于高度秘密状态。为了扩大影响,以其为核心,又成立了复兴社,复兴社下,还有许多杂七杂八的外围组织。

出身黄埔六期的戴笠能够被老蒋任为特务处处长,而出身一、二期的一些人,或早有较深资历者,如梁干乔、郑介民、邱开基等人却排名戴笠之后,可见老蒋对戴笠之信任。

老蒋之所以对戴笠如此支持,一方面是因为他对特务工作极为重视。老蒋青年时曾任军事参谋工作,深知情报工作的重要。老蒋早年还受盟兄弟陈其美的指使,参与暗杀过陶成章,而这也是戴笠主持的特务组织的主要行动之一。

另一个主要原因,则是戴笠符合老蒋对特务的要求。戴笠虽进入黄埔较晚,但在社会上混过多年,有丰富的社会经验,这是特工工作所必需的。戴笠能吃苦,头脑灵活,且又表现得极为听话,这都让老蒋感到满意。

老蒋用人的原则是一浙江,二黄埔,戴笠这两条都占。至于说戴笠资历甚浅,这其实正中老蒋下怀:因为戴笠资历浅,那么他每一个晋升阶梯都是老蒋所提供的,所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旦离开老蒋,戴笠就什么也不是,甚至连命都保不住。这就让老蒋感到,戴笠比那些资历较深,有一定根基的人,好统御多了。

因此,老蒋大力支持戴笠组建特工系统,给予了全面支持。1932年4月1日,力行社特务处正式成立,老蒋亲自到场,并训话。以后,一些重要的特务训练班开学、毕业,老蒋或亲自去训话,或亲自拟拍电报,颁布训词。这样,既增强了特务组织的向心力,也抬高了戴笠的身价。随着时间的推移,戴笠逐渐取代其他人,成为老蒋的头号特务头子。

武汉市第一医院(即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位于汉口中山大道465号。前身系汉口市立医院。1927年春,湖北省总工会致函汉口市政府,建议创设一所为贫苦市民诊治疾病的公立医院。6月25日,汉口市政府通过决议,委派留日医学博士李博仁为院长,负责筹建市立医院。李借得既济水电公司2万银元,购置医疗器械,选定汉口义成东里及模范区华阳旅社(今中山大道南京路口吉星里)为院址,10月正式开诊。建院初期有员工50人,病床100张。设有内、外、小儿、眼、皮肤花柳、耳鼻咽喉、产妇,牙等临床科室及相应的医技科室。1929年4月,该院兼并慈善会戒烟医院,改为市立医院院本部。1929-1930年8个月门诊2.4万人次。1931年武汉大水,全院医务人员轮流赴抢险地带施医送药。1938年武汉沦陷后,该院改为日军伤兵医院。伪市政府另选鄱阳街4号为院址,鼎安里两栋房屋96间作为病房,设立汉口特别市立医院。原市立医院医务人员拒不受聘,日籍医务长不得不从日本国内招聘,并派人到北平、天津等地招聘。1939年5月,三镇霍乱流行,伪汉口市政府指定该院在汉口、武昌、汉阳各设一个“移动诊疗班”施医送药。1940年,有医务人员和职员179人,其中华籍医务人员93人,日籍53人、月均门诊5000余人次,月住院100余人次。1944年秋,美军对汉口轰炸频繁,该院亦遭受一枚炸弹,此后医务人员逃散,病人吓跑。

抗日战争胜利后,有日俘患者2000余人在利济路汉口市立医院内。1946年秋,该院附设高级护士职业学校。1947年3月,日俘患者遣送归国,市立医院原址复归。

解放后,1949年5月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派宋瑛正式接管该院,命名为武汉市第一医院。有职工242人,病床152张。1963年,有职工619人,病床460张。1970年,因支援三线建设,医院职工和医疗器械设备全部迁到湖北省十堰市创立张湾医院。同年9月,市卫生局决定由市中医院、市工人疗养院等单位在利济路原址组建成立市第一医院,并设想将该院办成为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医院。1971年后,组织中医、西医两个教学小组,开展互教互学。1972年,组织医务人员结合临床实际系统地学习、研究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对疑难病症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均取得较好疗效。1985年8月,经武汉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与武汉市第一医院为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同年经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是年,该院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有病床520张,职工109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767人,正、副主任医师18人,主治医师81人。有36个专科门诊,35个医技科室。肾病、泌尿外科、皮肤、肿瘤为该院重点。日均门诊量为2400人次,最高达3800人次;年平均收治住院患者8200人次。己成为省、市中西医结合医疗、科研、教学基地。

1978-1985年,共完成科研成果21项,其中15项获奖。“中西医结合治疗红斑狼疮”、“炔雌醇对急性放射性损伤的防治”、“针麻阑尾切除术临床研究”3项获1978年湖北省科学大会奖。“银屑病免疫萤光检查中排除角质抗原和类风湿性因子干扰的观察”、“慢性肾炎肾病型138例疗效观察及养阴合剂对动物阴虚造型的动态变化”、“三种尿酶活性测定方法及其值与泌尿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膀胱癌的尿路改道手术”、“末端输尿管补皮肤改口术”、“对肿瘤病人意外照射所致急性放射损伤的临床研究”等项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国际性和全国性刊物、学术会议上交流论文97篇,省、市刊物发表论文341篇。

图22 武昌伊丽莎白·布恩纪念医院(同仁医院)的格兰顿医生(左二)与3位中国助手(1898年)

1985年院长李恢樵。

1937年12月,高烧40多度的林徽因困顿在晃县的雨夜一铺难求。为求落脚之地,梁思成不得已冲进了一扇房门,不成想后来他们却与房内之人,结下了超越血缘与生死的家国之情。

是年8日,在炮火中劫后余生的林徽因一家5口,从长沙搭乘严重超载的汽车,继续往西向昆明逃亡迁移。

行至晃县(今湖南怀化市),长时间处在高压之下又颠沛流离的林徽因肺病复发,高烧40多度,病情险重。

福无双至,却往往祸不单行。

恰逢这日大雨滂沱,前行之路又遭日军炸毁,林徽因一家被迫滞留在晃县这个偏僻的小城。

城小而避难之人陡增,一时间小城里的客栈旅社都是人满为患,一铺难求。

拖家带口,又有重患在侧,单凭腿脚不便的梁思成,怎么可能在滚滚如潮的难民中觅到一席落脚之地。

纵然林粱二人再有天大的名气和声望,国难当头,却也与逃亡的芸芸众生一样无计可施。

就在一家人困顿雨中一筹莫展时,梁思成突然听到小城的一角传来了小提琴演奏的西方古典名曲。

梁思成瞬间福至心灵,能在这偏僻之地用小提琴拉出西方名曲之人,一定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若是去求求这人,或许能一解燃眉之急?

梁思成抱着最后一丝希望,硬着头皮冲进了那扇传出优美乐曲的房门。

房门一开,乐曲戛然而止,八双疑问的眼睛齐刷刷地望来,梁思成也很惊讶,眼前竟然是一群身穿空军学员制服的年轻人。

彼此自我介绍完,梁思成得知这群年轻人正是从杭州中央航校迁往昆明新校址的空军学员,他们也是被迫滞留晃县,等待道路复通后前往昆明继续学业。

当梁思成诚恳地解释了自己的唐突后,这8位青年立即腾出一个房间给林徽因养病,还热心地帮助梁思成搬运行李,搀扶行动不便的林母何老太太上楼。

正是因此机缘际会,林徽因梁思成和这群未来的飞行员们结下了超越血缘与生死的不解情缘。

1938年1月,林徽因一家终于抵达昆明,和昔日在北平的诸多好友重新聚首西南联大。

在晃县遇到的那8名空军学员也经常三五成群加入林徽因组织的周末大聚会。

这些20来岁的飞行员,在昆明没有家人朋友,未来的空战又极端凶险,以致于他们时常沉默寡言、心思沉重。

林徽因就像亲姐姐一样关心他们,带着他们划船、唱歌、念诗、野餐,让他们能得到短暂的放松和慰藉。

不久后,林徽因的三弟林恒也进入空军学校,成为这批飞行员弟弟们的同学战友,从此林徽因一家他们的感情羁绊越来越深。

一年后,8位飞行员弟弟毕业,他们力邀林徽因夫妇作为共同的“名誉家长”,出席了毕业典礼并致词。

飞行学员一毕业就要升空作战,他们所在的这所空军学校有个传说:从毕业到战死,平均只需要6个月,平均阵亡年龄不超过25岁。

所以按照惯例,他们每人出征前都要留下亲人的联系地址,以便处理身后事。但后方已没有亲属的他们,自然就留下了林徽因家的地址。

1939年的4月,林徽因第一次惊闻他们的噩耗。

8位弟弟之一的叶鹏飞,在第三次飞机故障中,试图力保飞机选择迫降而失败,摔死在重庆广阳坝。

而这让林徽因痛不欲生的噩耗,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1940年3月14日,日军飞机突袭成都,三弟林恒驾驶战斗机仓促起飞迎敌,激战半小时后寡不敌众,血染成都双流机场上空。

1940年9月13日,小提琴手黄栋权驾驶前的破旧飞机迎敌日本最新的零式战斗机,在空中被敌机打爆,黄栋权的身体和飞机散落在重庆的各个角落。

1941年9月,陈桂民在四川凤凰山试飞苏联新提供的新飞机时,遭遇发动机故障,为保住飞机选择迫降而失败,壮烈殉职。

从陈桂民牺牲后,每年七七事变纪念日的中午12点,林徽因都要带领全家,在饭桌旁起立默哀三分钟,来悼念三弟林恒、以及她们认识的飞行员弟弟们和不认识的抗日烈士们。

林徽因一次又一次收到部队寄来的阵亡通知书,以及弟弟们的日记本、钢笔、照片、喜爱的西洋唱片和留声机等各种私人遗物, 每每此时,她都心如刀割,泪如雨下。

1944年6月26日,林徽因最疼爱的义弟林耀,驾机飞临湖南益阳轰炸日军船队。多艘日军船只被炸沉,但他的飞机尾部也被击伤,在暴雨中飞机失去控制。为了保全这架珍贵的P-40战斗机,林耀选择迫降,不幸撞山而亡。

至此,8位飞行员弟弟和三弟林恒全部壮烈牺牲,那时又是林恒殉难3周年,林徽因在绵延不绝的哀伤中,于病床上写下这首长诗《哭三弟恒》 :

“弟弟,我没有适合时代的语言

来哀悼你的死;

它是时代向你的要求,

简单的,你给了。

……

今天你没有儿女牵挂需要抚恤同安慰,

而万千国人像已忘掉,你死是为了谁!”

与其同悲,与其同哀,

你们为谁而死,我们不能忘,也不敢忘!

——————

关注@含光书影君

为您讲述大师背后的故事

#林徽因##我要上头条##文化#

1927年,陈布雷三十八岁,在南昌,与蒋介石首次见面;一个月后,加入国民党,介绍人是蒋与陈果夫。南昌停留两月,即开始替蒋介石代拟文字,其中一篇重要文稿《告黄埔同学书》,就是蒋口授要旨而由他为之起草,“文胆”要务,于此而不可收。其时正北伐,陈布雷对国民革命一直有自己的看法,从内心是认同的,“中国必须以各阶级联合之力量,倒军阀而争回主权”,蒋君章认为“先生对革命,私淑甚早,他在革命运动中,没有实际参加,惟对革命运动,则赞助甚力”。所谓“赞助甚力”,即无论从政前或其后,无非是以自己的特殊才能“代大匠斲”,但事实上,仍不想从政,自谓“去旧业而入公务生活,常觉个性与任务格格不入”。当蒋问起今后的志愿,回答是回沪继续做记者。至次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蒋再次问起,愿任何种职务,交由他自己选择,回答还是愿以新闻事业为终身职业,“若不可得,愿为公之私人秘书,位不必高,禄不必厚……”蒋总算同意去办报,遂离开南京,回上海,进入《时事新报》任总主笔,主持该报的社论,其间,与戴季陶、邵力子、周佛海等人创办《新生命月刊》。

未料,一年后,蒋梦麟调任教育部长,浙江省政府主席张静江提名陈布雷接任浙江省教育厅长,并征求吴稚晖、蔡元培等人的意见,均表示支持,陈布雷坚持认为自己留在新闻界更为适宜,“自信以过去之成就”,“较之从政,功效必远过之”,甚至向蒋介石表示不就,蒋也赞成,他两次向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提交辞呈,“然均不蒙许可”,只有暂时赴任,“拟稍缓再续辞焉”。以他第二位夫人王允默的说法,当了省教育厅长,“自赁旅社以居,从不携眷,盖每以为不数月即可辞归也”。陈布雷就这样被强行征召而离开了中国新闻界,从此一去未返。当然,除被征召这一特定因素外,与他本人的政治立场也有一定关系。我一直有个看法,文人从政,即所谓“思出其位”,既有个人理念信仰追求、现实环境嬗变、实际能力等因素,同时更取决于政府的态度,也就是说,并非每一个想从政的人都可以从政,机缘与条件缺一不可。对陈布雷来说,则势所不能,蒋对他特别器重,甚至有点离不开他,陶希圣说过这样一个细节:1934年前后,陈布雷还在浙江省教育厅长任上,“蒋委员长要发表文告,一个电话或电报,布雷先生就拎着一个小包,带着他自个用的文房四宝到南京来了,写好了文章,他就悄然回杭州……”

从陈布雷与蒋介石的关系,或可透视蒋本人对待学术界及报界人士的基本态度。北伐期间,罗家伦就是与蒋介石有过一席谈话之后,才毅然应召从政;1935年,蒋在南京汤山官邸召见清华历史学教授蒋廷黻,命他出任行政院政务处长,不容推辞;抗战初始,在庐山,召见北大教授陶希圣,让他放北大教席,代表国民党中央前往北平指导言论工作,陶有所不解,陈布雷在一旁说:这是命令!所以,陶希圣一直觉得“蒋先生对学术界的人是一种态度,对文官与武官又有不同的态度,而对文化界的报人又是另一种态度,北伐之后,他与北平学术界的教授们有很深的关系,这中间的关键人是丁在君先生……”

至抗战前夕,陈布雷之于蒋介石,已是侍其左右,如影随形。蒋的重要讲话或文告,大都出自他之手,间或有程沧波等人代拟,定稿仍由陈布雷负责。抗战期间,蒋介石的文告较之前越来越长,他的任务也就越来越重,他在给张治中的一封信中说:“弟自二十四、五年以来,给事于领袖左右,平日谢绝一切酬应,屏绝一切家事……俾将全部时间,自早至午夜,全归领袖之支配”,这就是他当时的全部生活。不过,陈布雷以报人而从政,报人的本色,即有开阔的视野、客观的分析、独立的批判精神,进入权力中枢之后,往往体现在忠于职守,忠而不愚,保持头脑的冷静,一切非为做官而去,这一点,在陈布雷身上尤为突出,一般人很难做到。

陈布雷对“学人从政”有过自己的看法,抗战前数年,熊天翼(式辉)建议蒋介石宜在身边有类似智囊团的组织,陈当时力主慎重,其理由是“中国专家有限,有学问而又能以公心奉职、不植党羽、不存个人夸耀观念者更不多,智囊团云,谈何容易……”邵毓麟时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秘书,一次问陈布雷在蒋介石身边的作用和贡献,陈思考了一两天,才回答他:“委员长是全国领袖,系国家安危于一身,譬如说他是‘火车头’……有时速度太快,路基不平,左右颠簸摆动太猛烈的话,就难免没有危险。我的作用,就等于‘刹车’,必要时可使速度稍减,保持平稳”。邵认为“刹车作用”未免有点消极,陈反问了一句“消极吗”?之后,邵终于想明白,这种“看似消极其实积极的作用”,实为对国家和民众负责的一种心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