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中国历史故事:上古至战国——我国天文历法情况小结

中国历史故事:上古至战国——我国天文历法情况小结

时间:2023-12-24 22:22:44

相关推荐

中国历史故事:上古至战国——我国天文历法情况小结

夏、商、西周时代,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中一个重要阶段。由于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作为指导农业的天文历法也相应的迅速进步,为后世天文学奠定了坚定的基础。至西周末年,奴隶制开始趋向崩演,周王室衰微,拉开了春秋战国时代的序幕。

战国时代,是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代。奖励耕战是各诸侯国进行变法时采用的重要政策之一。农业生产是各个诸侯国的头等大事,大规模水利灌溉工程的兴建更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而对天文历法则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前代对天象观测长期积累知识的基础上,天文、历法有了广泛而迅速的进展。同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促进这个时期天文历法进展的关键,即周室衰微后,天文世家子弟流散各国,得到各诸侯国的重用,从而发挥了天文学家们的作用。正为《史记·历书》中所叙述的:“幽厉之后,周室微,陪臣执政,史不计时,君不告朔,故畴人子弟分散,或在诸夏,或在臾狄。

畴人子弟指的是天文学世家子弟。这一段话说明了当时周朝的天文学专家学者们分散于各地,为各诸侯国的天文观测研究充实了力量。据《晋书·天文志》载:“鲁有梓慎、晋有卜僵,郑有裨灶,宋有子韦,齐有甘德,楚有唐昧,赵有尹皋,魏有石申。”天文、历法的专家辈出,各家并立竞争,对天文研究无疑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其中最著名的是甘、石二家。甘德著有《天文星占》,石申著有《天文》八卷。

原著早已失传,但在《史记》,《汉书》,《开元占经》等书的引文中,还可知其大概。甘、石测定了金星、木星的会合周期的长度;定火星的恒星周期为1.9年(比现代观测的数据1.88年,仅差0.02年。木星为(比现代观测的数据11.86年只差0.)这些足以证明当时对五星的观测研究已相当深入。以上各章叙述了我国上古天文从最初的萌芽阶段发展至夏、商、周时代,天文,历法科学已初具规模。在一系列重要问题上,如星象的规划,四时的确定,闰余的推算,千支的组合等等,为后世天文学及历法体系奠定了基础;也更为人类从棒还进入文明铺开了道路。

夏、商、周时代,是我国天文、历法发展史中一个重要的阶段,但是它的大部分工作仍是昔重于经验的积累与前代知识的分析整理,也就是说基本属于感性认识的阶段。至春秋战国时代,由于社会制度的改变,农业生产的跃进,促使天文学从原始的定性描述向着定量化的方向发展。它是以天文学为首的各门科学迅猛向前发展的伟大时代;也是为全世界文明奠基铺路的伟大时代。为此,作为我国古代天文、历法简史,我认为有必要对先秦时代作如上较详的叙述;此后的天文、历法的发展就可以扼要的叙述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