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青团含有青蒿素?别被骗了 让屠呦呦获奖的青蒿素并非提取自青蒿

青团含有青蒿素?别被骗了 让屠呦呦获奖的青蒿素并非提取自青蒿

时间:2018-07-05 02:40:27

相关推荐

青团含有青蒿素?别被骗了 让屠呦呦获奖的青蒿素并非提取自青蒿

清明时节雨纷纷,南方很多地区都有清明前吃青团的习俗。说到吃青团这个习俗,有很多不同的传说。

青团习俗的来源

相传远古时期,因为春雷经常引起山火,古人每到这个时期就要熄灭火种,并举行祭祀活动,之后再重新钻燧请新火。慢慢地,就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时间从3天到7天都有。没有火的日子里,食物没办法加热,所以叫做寒食,“寒食节”因此而来。

到了清代,传教士汤若望将“寒食节”定在了清明前一天,现在的二十四节气也沿用了下来。因为不能生火只能准备冷食,青团就成了最受欢迎的食物,也成了清明传统文化之一。

青蒿的误会

因为屠呦呦凭着青蒿素拿下诺贝尔奖之后,青蒿素就成了热词,谁都想来蹭一把热度,而最为迷惑人的就是号称含有青蒿素的青团了。

且不说制作青团的材料是艾蒿,不是青蒿。就算是青蒿吧,也是没有青蒿素,因为青蒿素来自于黄花蒿。黄花蒿微微浓烈,一般人不太能接受,如果制成吃食,更没有多少人能下得了口了。

更甚至,即使用黄花蒿制成青团,他也不会“富含青蒿素”,因为黄花蒿在加热的过程中,青蒿素早就被分解了。

1972年底,多家研究所就发现,在温度不超过60度的情况下,青蒿素的有效成分就被破坏了,后屠呦呦也因此陷入过提炼的困境。《神农本草经》、《圣济总录》、《温病条辨》,一直到东晋时期葛洪的《肘后备急方》里,“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

也正是这句话给了屠呦呦灵感,为什么古人用“绞取汁”,屠呦呦决定尝试用沸点34.6度的酒精来提取青蒿。过程也并不是那么顺利,在试验了191次之后,屠呦呦才成功地让世界瞩目!

背锅侠李时珍

最开始的时候,青蒿就是黄花蒿。

追溯到《神农本草经》,里面对青蒿介绍““味苦寒,主疥搔、痂痒、恶创、杀虱、留热在骨节间,明目。一名青蒿,一名方溃,生川泽。”

而后到了给屠呦呦灵感来源的《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唐代苏敬的《唐本草》也有记载“草蒿处处有之,即今青蒿,人亦取杂香菜食之……此蒿生挪敷金疮,大止血,生肉,齿疼痛良”。

以上一切都很正常对不对,马上,分歧就要来了。

北宋寇宗奭《本草衍义》记载“草蒿今青蒿也,在处有之,得春最早,人剔以为蔬……有青色与深青色两种。”

沈括《梦溪笔谈》记载:“青蒿一类自有二种,一种黄色,一种青色……如松桧之色。”

沈括的这种青色与黄色之分为以后我们青蒿与黄花蒿的混淆“打了基础”。

真正的麻烦来了,李时珍的巨著《本草纲目》里,先是认定以往本草书籍的青蒿。但是,李时珍在青蒿之后又新立一个“黄花蒿”的名目。介绍也很简单,“(又名)臭蒿……此蒿与青蒿相似,但此蒿色绿带淡黄,气辛臭不可食”并且与青蒿“通可名草蒿”。

自此之后,青蒿与黄花蒿成了两种植物。

所以,好好吃青团,不要追求其他功效,我们的目标只要好吃就行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