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来自中国古代的“积木” 揭秘斗拱的故事

来自中国古代的“积木” 揭秘斗拱的故事

时间:2021-09-16 14:00:03

相关推荐

来自中国古代的“积木” 揭秘斗拱的故事

三大问题,一个对策

斗拱(dǒu gǒng)

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

从柱顶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

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

合称斗拱

斗拱位于屋顶和立柱之间

起到将房檐的重量传递到立柱的作用

重要的或是纪念性的建筑

大都有斗拱存在

(北京·天坛 祈年殿)

(大理·古城 五华楼)

(韩国首尔·景福宫 兴礼门)

斗拱之于中国古建

如大熊猫之于中国

令梁思成、林徽因夫妇都为之倾倒

他们与斗拱之间

还有一段不得不说的故事

佛光寺斗拱

20世纪30年代

几位号称对中国文化颇有研究的日本学者

得意洋洋地对外宣称:

中国大陆已经不可能找到唐代的木构遗存了

要想看只能去我们京都、奈良!

这个狂妄的臆断,

让国人颜面扫地,

却得到当时世界范围内

绝大多数古建筑学权威的认同

最古老的中式木建筑结构

竟然只存在于日本?

研究中国古代建筑

竟然只能由日本人完成?

梁思成夫妇彻夜难眠

一日,他们看到

《敦煌石窟图录》中披露的

敦煌第61号洞窟两张唐朝壁画

“大佛光之寺”

这几个字就像一道闪电

一下劈开了茫茫暗夜

事不宜迟

梁思成夫妇带上助手

一个拖着伤腿,一个忍着肺病

用上各种交通工具

风尘仆仆赶赴山西

“快看那!”

林徽因突然大叫一声

余晖映照的苍山林海间

竟然露出了雄伟的半边斗拱

“斗拱高度约等于柱高的一半”,

“屋檐出跳深远”···

为了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斗拱

梁思成还忍着腿伤

搭起高高的架子

爬到屋顶上一探究竟

林徽因在大殿尘封千年的大梁上

找到了和殿外经幢记载相同的

佛光寺修建年代

以及寺院的出资建造者

斗拱是东大殿绝对的主角,

它虽然只有檐柱的一半高,却有着威压之势,

它纵横恣肆,是美木的精魂。

在这里,是斗拱而不是屋顶塑造了建筑的形象,

中国古典建筑中的斗拱艺术在佛光寺发挥得登峰造极。

——梁思成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斗拱只是建筑装饰物

而研究证明

斗拱是榫卯结合的一种标准构件

而榫卯结合是抗震的关键

这结构技术迄今至少已有近7000年的历史

遇有强烈地震时

采用榫卯结合的空间结构“松动”却不致“散架”

通过消耗地震传来的能量

使整个房屋的地震荷载大为降低

实现“墙倒屋不塌”

从而起到抗震的作用

四川平武县报恩寺广场

在 年5 月12 日震后

成了平武县城居民的临时避难所

它建于1460 年(明天顺四年)

历经1536 年、1618 年、1657 年、1786 年

以及1976 年的数次大地震

再次遭遇汶川地震的影响时

它的木构造脱榫,墙体开裂

但没倒塌,更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山西应县木塔(佛宫寺释迦塔)

全塔没用一颗钉子

整座木塔耗尽3000立方米

2600多吨红松木料

全部以榫卯结构相接

54种斗拱遍布塔身

在近千年的岁月中

应县木塔曾遭受了多次地震袭击

被两百多发炮弹与枪弹击中

木塔曾大幅度摆动,风铃全部震响

仍巍然屹立

小小斗拱,立鼎万钧

技术上构思巧妙,制式缜密

美学上神秘莫测,夺人心魄

是集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于一身的特殊艺术

代表中华古典的建筑精神和气质

可称是中国古建筑的灵魂

是中国古建筑独有的魅力

在历史舞台上散发着瑰丽的光芒

了解古建筑、榫卯结构和斗拱的相关知识

亲手解构和重组一个清代斗拱

体验和感受这个结构的魅力

小巧精致的斗拱

质感古朴,造型奇特

与外国人交流时拿出来互动展示

提起中国时不再是陈词滥调的

四大发明、京剧熊猫、北京奥运

还有真实可触的古建斗拱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