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光阴的故事》:用光阴雕刻“一带一路”的人与事

《光阴的故事》:用光阴雕刻“一带一路”的人与事

时间:2022-11-10 05:05:06

相关推荐

《光阴的故事》:用光阴雕刻“一带一路”的人与事

“这是一个中国瓷器,它上面还有一只熊猫和一些竹子,我们爱彼此,会和彼此更好。”

这是一位匈牙利小女孩在介绍自己设计的邮票。为庆祝中国和匈牙利建交70周年,匈牙利邮政局公开征集纪念邮票设计方案。最终,莫霍利·纳吉艺术与设计大学的马蒂·亚历山大在导师指导下,用中国红祥云花纹环绕匈牙利传统刺绣图案组成的70字样的邮票,和中国艺术家赵文洁团队以匈牙利海兰德瓷器与中国青花瓷为主体,装饰着中国牡丹花和匈牙利民族图案的邮票双双胜出。

前者代表两国文化和传统交织相汇,后者象征新丝绸之路深度合作,中匈两国设计师的构思理念不谋而合。

这一片段来自系列纪录片《光阴的故事》第五部——《光阴的故事—万里为邻》。该系列纪录片由中宣部对外推广局指导,五洲传播中心与多个国家主流媒体深度合作、策划制作。在宏大历史文化叙事背景下,系列纪录片讲述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合作,真实记录彼此的民间交往。目前,该系列已经播出了老挝篇、哈萨克斯坦篇、越南篇、柬埔寨篇以及匈牙利篇。

外交之路具象为民间记忆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以“外交”作为主题的《光阴的故事》,在具体呈现上没有采用宏观架构的方式,而是以普通人的故事为载体,在个体际遇和真挚情感中捕捉国家友谊的点滴印记。

老挝篇《青春无悔》中,宋猜以一场聚会的形式,重新触动了校友们的深刻记忆,陶红在辗转中老搜罗资料后,终于实现了编纂《中老友谊的历史见证》这本书的夙愿。在中老建交55周年之际,两国人民以各自不同的形式,或重温、或诠释着这段深厚的历史情谊。

同样,在越南篇中,也有关于不同年代两国之间教育互动的动人故事。无论是《鎏金岁月》中以刘少明老人为代表的中方老师和越南学生关于“越南学校”、师生往事的共同追忆,还是《继往开来》里,在中越教育交流中受到影响的老一辈和新一代,外交篇章在不断续写,文化交融在代代传承。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哈萨克斯坦与中国之间的“丝路情缘”到纪录片播出时的,已经绵延了25周年。这一篇章中,既有对中哈两国作家、艺术家对于哈萨克斯坦思想家阿拜的共同刻画,也有中国音乐家冼星海和哈萨克斯坦歌手迪玛希在不同时空下对两国友谊的相似共鸣,还有获得中国领导人称赞的哈萨克斯坦实习生鲁斯兰用“献血”灌注的情谊脉搏……从古至今,两国人民用心交织出了一曲曲动人的友谊之歌。

以历史沉淀为基础、当下交流为内容,《光阴的故事》在不同篇章中有着同样的情感内核,同时也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交往历程。考古发掘、语言学习、中医交流、建筑合作、体育外交……这些勾连古今的话题探讨背后,还有着不同国度土壤下孕育出的不同色彩,这也是丝绸之路在不同时间与空间下演绎出的交响乐章。

以当下为轴心,可以回溯过往友谊,也可以展望来日合作。哈萨克斯坦的“光明大道”、越南的“两廊一圈”、柬埔寨的“四角战略”……这些国家的方针政策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相融相契。正是在此背景下,活跃在国家之间商贸、能源、物流等产业合作前沿的人们,可以“和衷共济”“继往开来”,在实现个体价值的过程中,促进并见证着一段段友谊的长青。

“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系列纪录片从民间视角出发,刻画平凡人的不凡故事;也从民间视角出发,重新看见国家领导人之间的故交情深。“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由此,《光阴的故事》让宏大抽象的外交议题变得真实鲜活。

用“光阴”雕刻“故事”

“共同策划制作方向,共同挖掘故事和人物,共同实施拍摄,共同审片”,关于《光阴的故事》系列纪录片的制作模式,节目总制片人杨艳珺如是说。从收集故事,到根据主题内容甄选不同年代、不同特征的故事,作为一部讲述国家外交题材的纪录片,《光阴的故事》在正式拍摄前的案头工作需要合作媒体通力协作。

而作为创作者,不仅拍摄前期逻辑思路要清晰,后期制作中关于不同篇章中国家之间的内容比重也要合理平衡。“每个故事的考量,首先是具备两国人民交往的特征,必须是相互的”,对于叙事中如何做到动态均衡,杨艳珺进一步谈道,“人是点、事是线、国家是面,通过有机的点线面结合,既让每个故事辅佐大主题,又让整体内容展现出基于历史真实的完整性”。

柬埔寨一篇的逻辑章法便体现了双向互动,做到了形散神聚,上下两集均采取收尾呼应的叙事结构:“源远流长”的外交佳话由中柬联合打造的舞剧《吴哥的微笑》开启,在交织了丝绸贸易、皮影戏、吴哥窟考古修复等展现两国古往今来的不同领域后,最后在舞剧演出中收束全片。而“继往开来”则由两国画家萌生献礼中柬建交60周年进行主题创作的想法展开画卷,最后在长城脚下找到创作灵感为落点。

“从千年追溯到现在,《光阴的故事》最大的困难就是拍摄内容的选材”,在陌生的国度找到合适的研究者、见证者、亲历者,杨艳珺表示摄制组靠“执着”最终攻克了这些挑战。

作为一部跨越历史长河与地域疆界的系列创作,《光阴的故事》也在进行着不同层面的自我突破与创新,其中最明显的变化便是主持人元素的加入,对此杨艳珺解释道:“该片最初是无主持人的纯纪录片格式,从哈萨克斯坦篇开始加入主持人串场,到现在采用讲述者浸入式的探索、行走、体验的模式,纪录片的表达方式变得更加国际化。”

从电视台主播,到专家学者,再到卸任的驻中国大使,为了更好阐述友国的思维方式和体会感受,外景讲述人多从当地选择。随着匈牙利篇的播出,观众发现,讲述视角再次改变。

跟随记者出身的杜劳伊·巴尔巴纳的脚步,观众一路探寻了匈牙利建筑师拉兹洛·邬达克在中国留下的作品足迹,匈牙利医生沈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来到中国支援前线的感人故事,以及雅安地震后主动伸出援手,帮助中国儿童进行灾后心理康复的爱心举动……从往昔岁月里种下的友谊种子,到近现代开出的友谊之花,在主持人与受访者的互动交流中,中匈两国间绵延70多年的友谊积淀渐次显现。

以真实故事为基底的纪录片,是一种通过影像叙事实现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也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载体。《光阴的故事》系列纪录片便将“中国故事”延伸出了一条讲述新型国家关系的“丝路故事”。通过跨国合制、共同策划、联合推广、同步播出的合作方式,该片成为媒体在丝路文化中开创性的国际合作,开启了中外媒体间深度合作新的一页。

同时,把“一带一路”倡议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景和各地区的发展前景对接起来之外,该片还从文化角度阐释了“一带一路”不仅是经贸往来之路,也是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之路,更是和平相处、共建共享的幸福之路。

据悉,关于这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大合唱”,未来还将陆续制作并播出《马来西亚篇》《泰国篇》《缅甸篇》《意大利篇》等不同乐章。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