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从故事主线 人物视角及情感关系解构《八月》的独特魅力

从故事主线 人物视角及情感关系解构《八月》的独特魅力

时间:2019-10-06 12:28:22

相关推荐

从故事主线 人物视角及情感关系解构《八月》的独特魅力

文|每日说彩

前言:《八月》是一部由张大磊编剧执导,孔维一、张晨、郭燕芸等主演的剧情片。影片讲述了九十年代初期的内蒙地区,国家开始实行国有企业转型,铁饭碗被打破,在呼和浩特的一个制片厂家属院里,似乎厂里每一个家庭的生活都被改革所影响着,而少年张小雷就这样在经济变革与家庭改变之间懵懂成长的故事 。

《八月》是一部有温情、不娇柔、清新自然的电影。尽管几乎全篇都是以黑白画面呈现给观众,但它是有色彩的,它的黑白质感很生动地表现出了那个年代。张大磊的这部处女作非常精彩,他抓住了年代电影的重点,还原了不那么容易被复刻的90年代 。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下岗潮”中,作为电影厂剪辑师的父亲工作难保,却坚信在新规下依然能够“凭本事吃饭”而依然清闲自若。母亲则为了小雷能上一所好中学东奔西走,成为家里的经济支柱。故事还穿插了一些碎片化的情节:邻家三哥被警察逮捕又被释放,对面的邻家女孩成为幻想中的对象,姥姥与舅妈重归于好,昙花含苞、开放……

在我看来,这部影片最巧妙的地方,就在于把所有的疑问都停留在了孩子的似懂非懂中。故事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出发,在那个年代,小雷也只能算是一个当局者,并且还处于懵然无知的年纪。他很难弄清这些变化在后来的人生中会给经历者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影片也随着孩子的视角,放弃了通常的宏大叙事,只把目光投向细微处,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展示出难得的克制。

01、故事主线:三条故事线,通过三个年龄层的人物描绘了那个时代的人物群像

实际上,这三条故事线的主题是一致的,那就是“变”。影片中,人物经历的波折并不乏宁谧与美好,这是因为人物最终都走向了好的结局,过去的波折变成了一种有价值、有纪念意义的历练。

虽然小雷一脸稚嫩和童真,到哪都会带着上双节棍的他总是学着李小龙的动作耍双节棍;在面对母亲对自己小升初考试分数没过线表现出愤怒与不满时,他还会煞有介事地说出“不以成败论英雄”、“我还是要上三中”这样的话;看着对面拉小提琴的的年轻姑娘,他会不由自主的地做起梦来;目睹社会青年三儿自由、潇洒的生活,他会发自内心的羡慕、憧憬。

这个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从心理到生理都在经历着孩子向成人的过渡,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身心在慢慢成熟,逐步构建自己的价值观,并试图表达自己的想法。小雷经历的“变”,其实就是成长。

小雷姥姥的这条线在影片中间断性地连接,它体现的“变”是衰老。身体变差,年纪变大,人最终面对的就是死亡,尽管姥姥在剧中没有一句台词,她静静守候在太姥姥的病床前,比较冷静地面对这种生命消逝的过程。而后来,小雷的太姥姥走了,目睹了生存与死亡的姥姥,也变得豁然达观起来,原谅了一直与自己关系不良的儿媳妇。八月很热,姥姥家小院里的葡萄树下,却很阴凉,这是一种安然、松弛的感觉。

遭遇国企转型的小雷爸爸,面临着再就业的考验,吃惯了铁饭碗的他,可能需要一下子就完成社会身份的转变,这条主线体现的“变”是经济体制的改革。小雷爸爸是一个电影剪辑师,他不但具备高等的专业技能,还有着很好的电影审美和相关文化修养。要知道在潜意识里,知识分子总会有些许优越感。当遭遇了失业的困境、邻居的施舍以及妻子的讽刺时,小雷爸爸的内心经历了剧烈的震动,痛苦、憋屈、不解......

这种坏的情绪,并没有直接被擦拭,而是用其他方式传递了出来。他站在楼道烦躁地踱了几步,回到房间对着空气挥拳,随后就恢复了平静,一切看起来波澜不惊。再后来,小雷爸爸去到了新的工作场地,表现地十分忙碌,他决定与时俱进,竞争上岗,一切仿佛又重新开始。

生活如此,一切都会改变。但即使这样,在合影时也不能忘记最亲的人。

虽然,三条故事线都在展现“变”,其人物也都经历着不小的内心起伏,但是影片却呈现出一派宁谧与平和。宁谧并非电影的风格,而是影片隐藏的主题。

02、人物视角:散文式的叙事,以小雷的视角,将周遭的不平静讲述得不动声色

①采用儿童视角并非为了借有限性来赦免叙述角度的偏颇与局限,而是一种有意的转移和传递

就故事而言,张小雷几乎没有做出称得上是叙事动作的行动,主要事件是“要上三中”,与其说是他的个人选择(理由是校服好看),倒不如说是父母的要求。兴味索然的张小雷独自一人来到父亲工作的“厂房”,经过平淡无奇的楼道,走进别无二致的剪辑室,看到正在工作的父亲——电影厂剪辑师。影片到这里,观众才忽然意识到,家属院里的那些人事实上都是“电影工作者”,这种创作方法的有趣之处在于意义的建构过程。

父辈们工作的电影制片厂也经历了国企改革,舅舅几十年的工龄换来一屋子毛线,父亲虽然嘴上说“有本事什么都不怕”,却也承受着等待下岗的苦闷。值得注意的是,影片并没有直接去展示社会变迁,而是从一个小孩的视角,淡然地折射出一个家庭的变化。

毋庸置疑,《八月》的真正主角是小雷的父亲。实际上,并不参与叙事的小雷,更合适的说法是线索人物。

父亲,是小雷成长过程中重要的镜像。小雷心中模糊的黑白界线因为父亲的一句怒斥而清晰。内心不安的小雷挑灯等候晚归的父亲,父亲的一句“还没睡呢”瞬间化解了两人之前的不快。父亲即将离家工作的前一晚,半夜两点,明知小雷已入睡,还是在儿子房里静静坐了一会儿。次日父亲离家,大巴走远后,所有人陆续离开,只有小雷仍待在原地不肯走,心中对父亲的依恋不言而喻。影片中父子之情的表达极为内敛,没有过多的言语,更多时候只是默默的陪伴。

②儿童视角所带来的日常生活描述,完成了影片最重要和最自然的价值判断

电影制片厂经历国企改革后,小雷和父亲和往常一样去看电影,而影片中出现的由哈里森·福特主演的电影《亡命天涯》正在上映,而这部电影,正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引进的第一部好莱坞分账大片,引起了观影狂潮。在当时,一张票的定价为15元,相对来说已经很高,但有的城市一票难求,竟然炒到了50元。这部电影也在全国创造了2500万元的票房奇迹,在中国电影产业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影片特意选择这部电影作为切入点,也可见细心之处。

影片中有三处关于皮带的情节。第一处是小雷目睹自己的偶像三哥在街头勒索学生皮带时羡慕的目光;第二处是小雷说要去八中的理由是因为校服好看,还发皮带,从而惹恼父亲;第三处则是父亲离家工作前,在儿子酣睡时悄悄在桌椅上摆了一条新腰带,顺便遮挡了一下台灯的灯光,怕吵醒儿子。这三处的前后呼应,将细节安排得恰到好处,把父爱展现得淋漓尽致。

父亲离家的那个早上,母亲拉着睡眼惺忪的儿子去送父亲赶车,相信很多观众看到这里都会引起共鸣,这种送别的场景几乎每一个人都有经历过,留住好时光,期待再相见。从这一刻起,小男孩将要扛起家里的更多责任,他明白许多,也成长了许多。

八月,看似是描述儿时的童年,但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父辈们对孩子的爱,对家庭的付出,踏实工作,赡养老人,照顾小孩,他们无比坚强。

03、情感关系:父子之间、夫妻之间、表里之间

①父子之间

在小雷成长的阶段里,父亲一直主动或者被动地向孩子诠释着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一件事情能否做好,取决于很多因素。父亲的自控力,认知水平,思维深度,表达方式,都直接影响到了孩子对男子汉的理解。儿子崇拜李小龙,儿子羡慕三哥的皮带,儿子喜欢打台球,儿子想去看电影,父亲虽然经济条件有限,但还是会想尽办法去满足孩子。

在临行的前一晚,爸爸蹑手蹑脚地走进了孩子的房间,把买来的皮带放在了他的桌子上,打开台灯,在微弱的灯光下,凝视着孩子的脸,似乎有很多想说的话,但却什么都说不出来。这是很多家庭父子之间的真实写照,也是我们这一代人需要面对和深思的课题。

在每个孩童眼中,父亲总是那么伟岸高大,是全家的顶梁柱,承托着一片天,在他的支撑下,我们都能安全、健康并且快乐地成长。父亲在困难的时候,选择了默默承受生活的压力,而他的眼神一直停留在他的孩子身上,关注着孩子的成长,在无言中传达着无尽的父爱……

②夫妻之间

小雷的母亲是个生活全能达人,在家里操持得一手好家务,在外面又有一份稳定体面的教师工作。她尽心尽力地帮助着家族里的每一个人,为家里的每一个人操着心,丈夫的前程,孩子的学业,老人的健康……小雷的母亲因为想让丈夫跟着韩胖子去挣钱,与“不愿低下高贵的头颅”的丈夫起了争执,赌气走回了房间。后来丈夫为了负起责任离家讨生活,妻子拉着还未睡醒的儿子去送别。这一幕场景贴合了现实生活,相信也能引起多数人的共鸣。影片中的夫妻,尽管过着平淡的生活,做着平淡的事情,吵着平淡的架,但却深谙夫妻相处之道。

夫妻的结合是建立一个独立的家庭单位,但并非置身于一个孤立的社会圈内。生活中,能够习惯平淡的夫妻,更容易长久。

③表里之间

当一个旧的时代结束,新的时代即将到来时,很多人都会出现表里不一的状态。

正如小雷的父亲,不停地在说,“有本事的人就一定没问题”、“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颅”。但他这样笃定的语气下,却难掩内心中的彷徨。最后,还是为了生活的“三斗米”,折弯了腰。

一天中午,小雷正在外面玩儿,听到妈妈在跟舅舅说些什么,于是他冲了进来,发现妈妈要给下岗待业在家的舅舅塞一些钱,但是舅舅不要。两人推来推去,甚是狼狈。年轻的小雷不懂,“你明明想要,干嘛还要半推半就的样子”。于是从妈妈手中把钱拿了过来,直接塞进了舅舅的口袋里。

小雷的父亲出行前的晚上,父亲的几个好朋友来家里做客,大家一起吃饭喝酒,席间聊起了韩胖子,每个人都表现得有些犬儒,对韩胖子这样的生意人嗤之以鼻。几口闷酒下肚过了不一会儿,却又开始盘算着,你那里效益怎么样,我现在才挣这点钱。先前对韩胖子的不屑一顾,在旁观者看来,更像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在我看来,妥协和不妥协的根本就在于能不能看到希望,每个人对生活的原则和底线不尽相同,多数时候人们都很容易妥协,有时甚至不需要压力。实际上,小雷父亲的妥协是值得肯定的。尽管他对工作做出了妥协,但在生活面前他没有低头。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所需,对于家庭而言,这种妥协,更多的是一种选择。

总结

《八月》,以男孩的角度去审视复杂的世界,让告别岁月的情感显得更加纯粹,而正是这些没有什么杂质的感触让时代的寒风显得更加凛冽。男孩总有一天会长大,会有自己的庭院和高楼,会成为别人的庇护。但在那个转瞬即逝,在记忆里却又特别漫长的八月,他的心好似旧时午后空荡的街道一样,时间滚过会有重重的回声。

电影的潜在主题是致敬父辈。这是一部温情且生活气息十足的电影,但它并非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只不过生活中的压抑和痛苦都被小雷的父亲挡住了。影片不仅仅是想追忆九十年代,更想要表达对父辈一代人的敬意。 我们的父辈仍在从容地生活,而他们的孩子,如今已长大成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