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元宵节有个民俗猜灯谜 灯谜有三种主要猜法

元宵节有个民俗猜灯谜 灯谜有三种主要猜法

时间:2024-03-09 20:01:27

相关推荐

元宵节有个民俗猜灯谜 灯谜有三种主要猜法

百家号文史领域春节特辑独家供稿

如今,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种欢乐多样的新春活动也层出不穷,但元宵节猜灯谜这项传统的民俗还依然被保持着。从第一个灯谜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今天小编就来给您科普一番,看看灯谜到底该怎么猜。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灯谜源自谜语,它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在漫长的生活和生产劳作中总结出来的一种隐语,常用隐喻,借代或者暗示等方法,来含蓄的表达出自己的某种意愿,而这可也说就是灯谜最早的原型。

其中,有史可查的最早的“灯谜”,是《书经·汤誓篇》中记载的一个民谣,为“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因为暴君夏桀,曾把自己比喻为太阳,而且还说太阳消失了它才会消失,所以百姓就传唱这首民谣,说:“太阳你什么时候才消失啊,让我和你一同灭亡吧!”同时也隐晦的表达了人们对暴君夏桀的愤恨之情。

再到春秋时期,随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进步,尤其是百家争鸣期间,这种的暗喻的表达就更多了,比如在《韩非子》中记载:“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其实这句话就是比喻楚庄王的,说他在位三年都碌碌无为。楚庄王听到这话后,也说了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所以楚庄王自此励精图治,终成为一代霸主

虽然在春秋战国时期,隐语的使用已经很普遍,但是一直到秦汉都没有出现“谜语”这个名称,而最早出现的“谜”,则是在南北朝时期鲍照作的《字谜三首》中。然后到了唐宋时期,谜语或者猜灯谜逐渐成了一种文学艺术形式,不但得到了的空前的发展,而且还成了元宵节的一种固定活动。

尤其是到了明清两朝,人们对猜灯谜的喜爱与前朝相比,真叫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在制作与修辞方面也更加完善,另外还有固定的格式,即“灯谜三要素”(谜面,谜目,谜底),如:

“西施脸上出天花(谜面)。(打成语一句)(谜目),美中不足。(谜底)”

“五句话(谜面)。 (打成语一句)(谜目),三言两语。(谜底)”

而灯谜该怎么破解呢?想必这个应该是读者们最关心的,所以小编就给您说几个常用的方法:

第一:离合法。

离就是分离,合就是合并,顾名思义把汉字分离再合并。

如:如今分,别在断桥(打《红楼梦》人物一)。

按照谜面的要求,“如”分为“女”和“口”,“桥断”就是把“桥”分为“木”和“乔”,然后“别在断桥”,意思就是合并在一起,即把“女”和“口”,“木”和“乔”组成一个新的词语,还要是《红楼梦》中的人物,所以就只能是“娇杏”。

第二:方位法。

方位法就要注意谜面的方位词,如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等。

如:孔雀东南飞(打字一)。

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原则,谜面中的“飞”可以理解成消失或者去掉,所以“孔”去掉东(右)边的“L”就是“子”,“雀”去掉南边的“佳”就是“小”,因此“子”和“小”组合在一起,那谜底也就只能是“孙”。

第三:盈亏法。

盈亏法中的“盈”就是多,“亏”就是少,所以要注意谜面中对“多少”的指代。

如:心有余而力不足(打字一)。

谜面中的“余”和“不足”是关键,所以“心”多一点,“力”少一点,那么会是什么字呢?也许有的读者已经猜到的,谜底就是“忍”。其实,猜灯谜的方式还有很多,像是“通假法”,“会意法”,“残缺法”等等,所以方法不是唯一的,主要还是在于我们自己要多动脑,多思考才能又快又准确的猜中谜底。

再有几天就春节了,距离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猜灯谜活动也不远了,不知道您看完小编的科普后,有没有对这项民俗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其实我们中国文化中的“含蓄”,也可以说就是一种“灯谜”,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处处都有“灯谜”,而“灯谜”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