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爸妈必读!父母不懂成长教育 足以毁掉孩子的一生

爸妈必读!父母不懂成长教育 足以毁掉孩子的一生

时间:2020-01-27 06:45:31

相关推荐

爸妈必读!父母不懂成长教育 足以毁掉孩子的一生

文 | 张永军 编辑 | 金雀儿

撰稿人:张永军博士,知识成长与知识创新资深研究专家,未来之音科技有限公司联席CEO,兼任北京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著有《知识成长论》、《超越知识管理》等20余部专著和译著。

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T是我的初中同班同学。在上初中时,他跟我一起玩泥巴,一起弹玻璃球,一起追逐打闹;印象中最深的一次,我们一起把石子和扫帚夹在门缝上缘,想捉弄下一个进入教室的同学,没想到这时班主任推门进来,然后我俩在所有同学幸灾乐祸的目光中,被叫到办公室接受了一晚上的教育。

T高中毕业后去了一所北方的985重点大学,大四考研时没有考上自己理想中的名校,于是去了另外一所普通大学读研究生。T的爸爸是我们中学时的副校长,一直希望他能出人头地,对他考研时的成绩很不满意,经常数落他。而他当时心里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为怕自己变成父亲口中平庸的孩子。结果在T读研究生三个月后,发生了惨烈至极的一幕——他在一个雨天从学校坐火车回到家乡,在自己从小长大的小河边上吊自杀了。

记得我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时,完全惊呆了。直到后的今天,当我在电脑上敲下这些文字时,我的双眼依然忍不住变得湿润。

还曾在网上看见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

一位叫王猛(化名)的30多岁的青年,写了一封措辞激烈的万言书,记录了他与父母之间近三十年的感情纠葛,前几年在网上广为流传。

高考理科状元、北大优秀本科生、留美硕士……这一切的光环背后,是他千疮百孔的亲子关系和内心世界——自卑、动手能力差,害怕人际交往;没回家过年,6年前拉黑父母,被诊断为创伤应激障碍。

“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控制孩子,那我父母真的是出类拔萃的模范。”——王猛如此说道。他认为,父母的感情控制是造成这一切后果的元凶,自己与家庭决裂的根源在于父母从小对自己的“过度关爱”。

控制型父母

上述两个故事中,孰对孰错我们不下定论。但无需讳言,孩子成长中遇到的很多问题,经常会源于父母。问题父母养育出问题孩子,问题孩子长大成为问题父母,我们经常会见到这种恶性循环。

是啊,几乎每个人都是这样认为的——小时候觉得父母不是一般人,长大后觉得自己不是一般人,生娃后觉得自己的孩子不是一般人。

上述情况,是人之常情。但是,有些父母从孩子呱呱落地开始,就会将无限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甚至孩子还没上学,家长就已经为孩子规划好了未来。

你让这样的父母,怎么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平庸?

在心理学上,经常把这样的父母,称之为“控制型父母”。控制型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关爱”,本质上是对其成长和生活的过度干预和控制。以爱之名,满足自己的意志,置孩子的真实需求于不顾,抹杀孩子的自尊自信。以上状况,是部分中国家庭的常态。

那么,为人父母者究竟要怎样教育孩子,才能让孩子既能顺利成长,又能拥有幸福、健康的人生?

下面,我将结合家庭教育、知识成长、心理学等方面的文献和理论,为所有注重家庭教育方法的家长,提出孩子成长教育的一些观点。

一、内心不渴望的东西,它不可能靠近自己

日本著名企业家和思想家稻盛和夫说——根据我自身的人生经验,我坚信一个信念,那就是“内心不渴望的东西,它不可能靠近自己”。

他认为,个人成长和成功的基础是强烈的愿望。在要做的事情不能清晰看见结果之前,如果事先没有强烈的愿望、不经过深思和实践,那么人是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长和成功的。

两度荣登《时代周刊》封面的美国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 (John G. Roberts),在自己儿子的毕业典礼做致辞时说:“经常有人告诉我们说要学会‘做自己’,但如果连你都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是不可能‘做自己’的。”

但是,我们不要曲解这些伟人的话,他们所说的“强烈愿望”、“做自己”,并不是现实中很多人强调的“兴趣”。如果是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去教育孩子的话,你会很苦恼地发现陷入了自己所设下的“陷阱”——因为孩子的兴趣经常变化,或者他们经常以“不感兴趣”作为不努力的借口。这时,你应该怎么办呢?

“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告诉我们说——只有当所有事情都从自己的长处着眼,人们才能真正做到卓尔不群;我们必须学会自我发展和自我管理,必须知道把自己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上,才能做出最大的贡献;而且,还必须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和专注。

你看,德鲁克告诉我们,要学会用“长处”代替“兴趣”。但是,大多数人至少要在二十五岁后,才知道他们的长处和自己合适的位置。因此,父母在此方面对于孩子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

所有的父母,都要懂得这个道理,即如果不能教会孩子,或者让孩子自己去找到做事的愿望和自己的长处,那么所有对他们的强制要求和期望,都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

这是成长教育的哲学基础。

二、教会孩子找到突破自己的动力

我们常常听到一句话——“只要坚持就会成功”。这是真的吗?如果这是真的,为什么现实生活中那么多人,在坚持了很多年后,并没有取得自己预想中的成功?

肯定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上世纪60年代,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几年后发表了博士论文《成功并不像你想象得那么难》,从一个侧面揭开了坚持与成功的秘密。

这位学生在采访剑桥大学的很多成功人士时,发现他们普遍表示——自己并没有想过一定要坚持,但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时,自己也都觉得害怕,不知不觉居然做了这么多;倘若再来一次,很多人也会被这些巨大的任务吓倒,而难以再坚持。

在外人看来,他们是因为坚持而成功了。可是他们自己知道,他们是喜欢做一件事,并且在做的时候是因为感觉到快乐、刺激,从而一直在做,于是最终变成了“坚持”,直至成功。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指出——“人不仅渴望自我实现,更渴望超越自我。”

如果你设定一个目标,然后你达到了并展现了你的价值,那么你的自我价值就得到了实现。这时候你还想更上一层楼,超越自我。马斯洛称这种感受为“高峰体验”。人们在超越自我的时候,能感受到发自内心的颤栗、快乐和满足,由此获得的心灵满足和成长体验,会吸引他们不断前行。

所以,坚持并不一定能带来成功。但是,如果一个人的成长和成功,是因为体验到了“高峰体验”,从而不自觉地坚持了,那经常会带来出人意料的结果和快乐;相反,刻意坚持或者被父母要求坚持的人,却很难取得预期中的成功和成长,只会为其本人带来无尽的挫折和坎坷。

刻意的坚持是无效的。孩子要想获得不断的成长,必须找到突破自己的动力。所以,父母要引导孩子找到自己擅长的方面,并让他们自己学会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不断获得高峰体验和自我实现的动力。

这是成长教育的心理基础。

三、打破固有观念,让孩子学会成长型思维

我们经常听说或提到“别人家的孩子”。人们总是觉得有些人好像生来就是赢家,做什么事都很顺利、成功;而另外一些人则一直很背,好像这辈子注定是个失败者。

斯坦福大学教授卡洛.杜威克(Carol Dweck)也发现了这一点,而且她针对不同类型的孩子,进行了长时间的实验和研究。

杜威克教授发现,成功的孩子和失落的孩子之间,主要的差异在于思维模式。

那些在实验中表现不佳的孩子通常认为,一个人的能力是一成不变的,面对世界中的挑战,你只能被动应对或接受,这被称为“固定型思维模式”;而那些成功孩子的观念恰恰相反,他们认为所有的事情都离不开个人努力,而这个世界上也充满了帮助你去学习、成长的有趣挑战,这被称为“成长型思维模式”。

在那些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看来,成功来源于证明你自己有多棒。当这些人找到了自己能够做好的事情时,他们就会想着重复它,以显示自己对这东西有多么在行。

而在那些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看来,成功来源于自我成长,而这当中的精髓就是努力——因为只有努力你才会成长。当你对某件事情已经非常擅长的时候,你就需要把它放在一边,并继续找更有挑战性的事情,因为这样你才能持续成长。

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会在自己不犯错误的时候,觉得自己很聪明;

而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会在自己为某件事苦苦挣扎、并最终找到解决方案时,觉得自己很聪明。

当事情不顺利的时候,前者会埋怨整个世界,而后者会想着改变自己。

而且,杜威克教授还在各个领域发现了上面的这种差异。比如,在人际关系中,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会寻找那些让他们变得更好的伴侣,而固定型思维的人则只愿意找那些允许自己停滞不前的爱人。

家长们要自己先理解和学会成长性思维,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地引导、启发和训练他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

这是成长教育的方法之一。

四、教孩子学会延迟满足,拒绝各种短期的诱惑

有一次在北大讲课时,有一位学生问我——“张老师,你说学习重要,还是经营人脉重要?”我当时解释说,二者的重要性我没法给你区分出来,但是我可以回答你,有效的人脉只会存在于对等的人格之间。

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人们往往喜欢并重视一种交换——“公平交换”。可是,如果自己拥有的资源不够多、不够好,那就可能变成“索取方”,而导致双方做不到“公平交换”,最终成为对方的负担。

有些人急于建立所谓的人脉,并全然不顾自己的情况如何。但是,只要一个人正常地努力,并且有耐心、花时间,总会成为至少一个领域的专家。那时人们会惊喜于真正意义上的有价值的人脉,居然会破门而入。

教孩子学会做时间的朋友,在多数人都醉心于“即刻满足”的世界里,懂得“延迟满足”道理的人,总会成长得更快、获得的更多。教孩子学会这一点,无形中会让孩子领先一步。

这是成长教育的方法之二。

五、让孩子学会区分不同事物,只关注自己能控制的事情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Festinger),提出过一个有名的“费斯汀格法则”——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换言之,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却是我们能掌控的。

费斯汀格举了一个例子。

卡斯丁早上起床后,将自己的手表放在洗漱台边,妻子怕被水淋湿了,就拿过去放在餐桌上。儿子起床后吃饭时,不小心将手表碰到地上摔坏了。卡斯丁心疼手表,揍了儿子一顿,又骂了妻子一通。一气之下卡斯丁早餐也没有吃,直接开车去了公司,快到公司时突然记起忘了拿公文包,又立刻转回家。可是家中没人,卡斯丁钥匙留在公文包里,他进不了门,只好打电话给妻子要钥匙。妻子慌慌张张地往家赶时,撞翻了路边水果摊,她赔了一笔钱才脱身。卡斯丁因迟到挨了上司一顿批评,下班前又因心情不好跟同事吵了一架。妻子也因早退被扣除当月全勤奖,儿子这天参加棒球赛,原本夺冠有望,却因心情不好发挥不佳,第一局就被淘汰了。

在这个事例中,手表摔坏是其中的10%,后面一系列事情就是另外的90%。由于当事人没有很好地控制好后面的90%,才导致了这一系列的后果。

教会孩子区分自己生活中不同性质的事物,以及学会管理他们成长过程中可以控制的部分,对于他们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长,是必不可缺的前提条件。

这是成长教育的方法之三。

布谷老师说

苏格拉底说:“未经自省的人生没有意义。”这句话的含义,正与我们经常所说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有异曲同工之妙。

为人父母者,首先要自知。不自知的父母是无明的父母,不可能教育出健康、出色的孩子。所以,把握住孩子成长路上的关键环节,对那些次要的方面适当地放手,会让孩子与自己都能更加快乐,并且彼此相处得更为融洽一些,这样不是更好吗?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