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邓愈此战与诸葛亮唱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的做法 有异曲同工之妙!

邓愈此战与诸葛亮唱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的做法 有异曲同工之妙!

时间:2024-03-10 02:12:04

相关推荐

邓愈此战与诸葛亮唱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的做法 有异曲同工之妙!

汉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率军攻打魏国。他派魏延等各军东进,自己仅率万人守阳平。魏将司马懿率兵二十万,直逼城下。诸葛亮令守军偃旗息鼓,大开四门,洒水扫地。司马懿见状,怀疑有伏兵,领兵退出。

这个史料,后来被《三国演义》演义得更加神奇,并美其名曰“空城计”。空城计中,诸葛亮用以吓退司马懿的战术,在兵法上叫“兵以静胜”。

兵以静胜,语出《尉缭子·攻权》。《淮南子·兵略训》说:“兵静则固。”《草庐经略·尚静》也说:“夫三军之事,嚣则乱,静则治,必至之理也。”在这里,兵家所谓的“静”,并非保守的消极等待或观望,而是要坚定沉着,在未知敌之前不可轻动,更不可妄动。兵以静胜,强调的是以静制动,以静胜敌。

晋建武元年(3),晋元帝派豫章太守周访率兵征讨起义军,当时,起义军锐气正盛,所向披靡。

为安军心,周访自领中军,于阵后射雉,以示闲暇,胸有成竹,临危不乱。待交战激烈之时,周访又选精骑八百,自行饮酒,并命令他们不得妄动。当起义军将领杜曾率兵离周访仅三十步远时,周访才亲自鸣鼓,命将士出击赴战。杜曾部被这突然的行动吓得溃不成军,败走武当。

此战,周访之所以能一举打败起义军,关键就在于之前在“静”字上面所下的工夫。他于阵后射雉,于阵前饮酒,目的都是为了安定军心,以静制敌。

在兵以静胜战术思想的基础上,又有虚而虚之的战术,其思想实质与兵以静胜一脉相承。所谓虚而虚之,就是指我方军队本来很空虚,却在与敌对峙时,故意对敌人显示空虚的样子,令敌人反而怀疑我方军队有备。

1357年7月,朱元璋令邓愈受徽州,胡大海南下攻打婺源。8月,邓愈到达徽州,不料元将杨鄂勒哲自杭州率兵十万前来,企图重夺徽州。

这时,徽州城的守兵不多,一切守备尚未完工,同时胡大海又分兵南下,救援不及,情况相当危急。邓愈无奈,只好一面激励将士暗中做好战斗准备,一面下令像平常一样敞开城门。

元兵来到城下,见满城安静,毫无守备,反而疑惑起来,以为城中伏有重兵,不敢轻进。就在元军犹豫不决时,胡大海兼程回兵驰援。邓愈见援军来到,即刻引兵出战,与胡大海内外夹击,大败元军。

邓愈虚而虚之,令元军犹豫不决,不敢攻城,撑到胡大海回军驰援,从而大败元军,与诸葛亮唱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常言道“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但历史的作用可能真的不是让我们遇见未来这么简单,读到深处的人一定明白,读史只不过让我们有更大的自由和能动性去创造未来。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在高晓松的歌词里,我们除了体验了一把文艺情结,更重要的是追求内心的自由与情怀。诗歌为我们缔造了一个精神的乌托邦,而史哲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现实,我们不仅要活在现在,更要活在未来。跟着这些经典,遵循着历史的足迹,一点点掀开面纱,还原真实的场景,感受时光的流逝,追逐着哲人的思想,一点点探究人类的精神世界,一天天遇到更智慧的自己。

喜欢小编的文章就关注我吧,欢迎评论或者吐槽!谢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