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我们在中央车站相遇 故事由此开始

我们在中央车站相遇 故事由此开始

时间:2024-05-26 23:29:25

相关推荐

我们在中央车站相遇 故事由此开始

这是一部被评为“全世界最好看的影片”之一的电影,关于寻找,关于信任,关于救赎。巴西在大多数人眼中可能是一个矛盾的国家,“足球王国”、远负盛名的狂欢节,巴西是充满活力和生机的;日趋低迷的经济、混乱不堪的治安,巴西是岌岌可危的。 而生活在这片南美大陆上的巴西人,或盲目乐观着,或消极等待着,又同时演绎着千千万万的故事。

《中央车站》正是关于两个人的故事,一个年老色衰的女人,一个早熟疑心的男孩。人潮涌动嘈杂混乱的中央车站是巴西整个社会的缩影,这里有一个女人朵拉,日复一日地帮不识字的巴西人写信,一封信一块钱,如果需要代寄,就加收一元。到了晚上,她便和朋友艾琳一起一封封拆开那些信,奚落取笑,把认为不重要的信通通扔掉,两人若意见不同,则放在抽屉里改天再决定。

对于朵拉来说,无所谓希望和梦想,生活早已把她磨出了老茧,让她变得刻薄又自私。她想的,不过是如何生存,如何换一台新的电视机。而男孩约书亚,没有大多数电影里孩子的澄澈天真的眼睛,一直用充满不信任的眼神警惕地看着周遭世界。 他随母亲一同来到朵拉面前给远方的父亲写信,而在写完第二封信后,母亲便倒在了马路中间的车轮下。朵拉成为了约书亚如今唯一认识的人,而她却把他卖给了人贩,换来一台全新的电视机。然而终于受不过良心谴责,朵拉最后还是决定把约书亚救出,并陪他走上了寻父的路。

这就是两个自此踏上旅途的主人公,老人不慈祥,孩子不可爱。一开始他们彼此是充满不信任的,对朵拉来说,约书亚是“让人讨厌的坏孩子”,而于约书亚,朵拉则是“面目可憎的老太婆”。朵拉试图在中途抛下约书亚下车,约书亚则保持警惕一直跟着朵拉。然而随着旅途中一件件事慢慢展开,黑暗之中便慢慢迸发出了人性善的光点,他们之间的感情慢慢发生了变化,开始互相依赖互相安慰,两人渐渐形成了母子般的情感。

谁不向往光明呢?朵拉亦然,即使在电影一开始时我们绝不会把她和“好人”这个词沾边,但其实她也不过是被生活打败了。所以当她遇到了一个无论年龄还是生活状况都看似合适的男子时,她第一次涂上了口红,如飞蛾扑火般奋不顾身地握紧了对方的手。但那个男人却逃了,剩朵拉一人木然站在窗前。此时的约书亚竟学会了安慰人,有些不自在地对朵拉说:“你涂口红漂亮多了……”

当旅途终于画上句号,朵拉换上了约书亚给她买的裙子,再一次涂上了口红胭脂,一封信,一场不告而别,而写信人的心情早已和当初大相径庭。影片到了最后,两人同时举起照片笑着流下了泪水,屏幕前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呢?以恶为始,以善为终。这两个人一路找寻,无论是爱和宽容,或是信任与同情。

如果没有朵拉,约书亚可能还会是当初那只对周遭充满敌意的小兽,或饿死街头,或长大成为社会最底层的混混之一。如果没有约书亚,朵拉就还是那个虚假伪善的老太婆,苟延残喘地过完这一生。他们如同生命的两极相遇,阴差阳错地一同走上了一条未知的救赎之路。电影在浓厚的宗教氛围里传达着原著和导演的悲悯之情,运载教徒的卡车上的歌声,耶稣像的特写镜头,民众集体的拜神,都将其赋予了一丝神秘的宗教色彩。

在《圣经》当中约书亚是摩西之后希伯来人的又一个领袖,正是他带领人们走进了迦南美地。而《中央车站》里的约书亚则是在朵拉的帮助下踏上寻找父亲耶稣的路,这似乎是电影的特意安排,冥冥之中渗透了真意。这是一个朴素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曲折,没有跨不过去的磨难,可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却赚足了观众的眼泪。或许正是因为它表面上的看似简单,才引起了观者内心最深处的共鸣。

也难怪,这部电影与《上帝之城》一并称为巴西电影的两张名片,并在上映当年一举夺得了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时至今日,也依旧好评如潮。我们不断与人相遇又分别,不知下一次再见还有没有机会是什么时候,而其中有个人或许就是那个改变你一生的人。所以请记住,不管眼前多么漆黑一片,总有什么是值得期待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