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中国画的前途宽阔 画家应该好好珍惜机遇 开放思想 努力创作!

中国画的前途宽阔 画家应该好好珍惜机遇 开放思想 努力创作!

时间:2019-01-24 10:56:13

相关推荐

中国画的前途宽阔 画家应该好好珍惜机遇 开放思想 努力创作!

【编者按】穆家善长期在海外推介中国文化,曾应邀到哈佛、耶鲁等大学演讲,举办国际巡展,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穆家善早年拜齐白石弟子陈大羽为师,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后在美国大学任教十八载。回国,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南京大学中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李可染艺术馆艺术顾问等。在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旧金山世界画廊、洛杉矶世界艺术画廊等地举办50余次个人画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美国肯辛顿图书馆等机构收藏。穆家善秉持着在国际弘扬中国画艺术的理想,跑遍世界名山大川写生采风,广吸博纳世界艺术的精华。如今,这位归国的海外游子,带着他独创的“焦墨千毫皴”技法,迎接着中国山水画新的时代。在他接受连云港市委宣传部邀请返乡举办“碧海连云一沙鸥——穆家善中国画国际巡回展故乡连云港展”暨“大红袍”《中国当代名家·穆家善》画集公益捐献之际,本报记者来到北京九霖轩画室,就中国画革新等问题采访了穆家善。

中国美术报:20世纪初的中国,深受西方思潮的影响,一大批文化巨匠提出了中国画革新改良运动的倡议,深刻影响了中国绘画的发展,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那么,您是如何看待革新改良运动对中国画所产生的影响?

穆家善:对中国画的改良,这个提法我觉得是对的,因为中国画要往前发展,它就必须创新改良,但是创新改良不等于混血,更不代表要革了中国画的命。其实,创新改良说的是我们在原有的文化基础上使中国画变得更有高度和深度,让更多人欣赏它的时代之美。在作品中融入更多当代中国的精神风貌,使中国画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成为新的典范。

甲午战争的失败,让一些国人开始盲目相信西方的民主、科学如同坚船利炮,能够战胜一切,“德先生”和“赛先生”深刻影响了彼时中国文化的进程。康有为、陈独秀、鲁迅等文化巨匠最早提出了中国画要参照西方的写实画法或者光影素描等手法来进行革新的倡议。人们看腻了传统八股文式的绘画样式,那般陈词滥调的绘画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审美需要。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探索、创新、改良与思考,我们回过头来不难发现,这样的创新改革使中国画走上了一条崎岖不平的路。以西方的审美尺度来评判中国画,则把中国画慢慢变成了西方艺术的附庸。中国画也随着失去了所承载的中国艺术精神与文化价值。

中国画发展到今天,显而易见,西方光影素描、焦点透视法和科学艺术的写实观抑制了中国画的发展,以致将中国画从高山大河引至土坡小溪。虽说中国画改革大潮延续至今方兴未艾,出现了不少以西方写实光影素描为先导的优秀造型艺术家,但他们也离中国文化意义的元素渐行渐远。我曾多次写文章指出,中国画的意境与气韵生动在西方字典中没有对应词,中国画在唐代王维时期就使用了后现代主义表现手法。西方绘画的写实观革了中国画的命。

中国画是一门追求意境、意趣、意象之美的艺术。特别是写意追求的形神兼备,以及工笔的装饰性和绚丽色彩不以追求具象为能事,不以西方科学的透视法去求似光影素描的视觉效果。中国画推崇的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发挥人文情怀和主观性的浪漫手法。中国画发轫的线性表现和凹凸结构法与西方绘画的光影色彩表现,形成了不同造型审美认知的两极发展。中国画不能在被“改良”“改造”中迷失自身的艺术品格。

中国美术报:您在美国生活工作了20多年,这样长的海外旅居生涯,好像丝毫没影响您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那份自信。您的作品所展现、流露出的,也大都是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吸收与传承,似乎没有受到太多西方文化的直接影响。您是怎么做到的?

穆家善:十多年前,《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梁永琳写过一篇文章,他说:“离开故国越遥远,却越能发现中国艺术深远的美,这便是穆家善艺术对我们的启示。因为当他站在世界的角度看中国,……因此中国艺术的优缺点,自然会看得比较明朗。”有人认为我作品中带有浓厚的传统气息,源于我对前贤绘画手法的学习。其实不仅如此,更多的是因为我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以及长期从海外回望中国艺术时对美的不同领悟。如果你细细看我的绘画作品会发现,每个局部都充满着现代的元素和手法。其实,我花了大量的时间研究21世纪现代艺术,应该说,西方艺术给了我超乎想象的养分。

对中国画的学习,李可染先生提出要“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我从6岁开始学画,这么多年一直在传统里面往深里打。传统创新的冲动开始强烈地往外反弹,50岁时,我找不到创新的出路,痛苦的时候甚至想放弃绘画,无意间找到了“焦墨千毫皴”绘画技法,突破了我的绘画瓶颈,也开拓了中国画的疆界。中国画以书立骨,墨法有浓、淡、泼、破、积、焦、宿七法,这七法虽不是每位画家都能灵活掌握运用的,但浓、淡、泼、破是常法,是一般中国画用墨的基础。

而积、焦、宿三种墨法,则是在前述基础墨法上的奇墨巧用,是使基础墨法发生风格变异的酵母。焦墨山水,从明末清初的程邃开始,之后有戴本孝、黄宾虹、张仃,当代纯以焦墨作画的画家并不多,画得有品有格,形成流派和学说的更少。几十年来,我一直在不知不觉地为创作焦墨山水画探索、研究和准备。回国工作后,我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担任焦墨山水画研究生导师,这就是中国画赋予我的历史使命,我希望自己的焦墨山水画能成为一座桥梁,以期实现从西域之境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跨越。

中国美术报: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史上,皴法是其中最重要的笔法特点,而您对当代山水画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创新、探索出了“焦墨千毫皴”,所以就想让您谈谈您的“千毫皴”同古人的皴法相比,有什么不同?

穆家善: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皴法的发展史就是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史。我们常常会因为某种皴法想起某个画家,甚至想到某一个时代的代表作品。古人的皴法是山川地貌的一种映射,比如说南方的山水用披麻皴、折带皴、米点皴,北方的山水多用豆瓣皴、斧劈皴等。我的皴法不同于古人之处,首先在于用笔,古人主要将中锋、侧锋合成一股力量来运笔,而我则是将毛笔揉散开来,使每一根毫毛都在发力,从而形成千毫齐发的力量感。我不只用手、腕、臂来发力,更是将自己的身体作为轴承来转动,所以笔下力度就显得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

画面因此显得力量饱满、雄强;再者,一般的皴法,它就用单线来画,随着人的主观意识支配皴法线条的表现。而我的千毫皴,就不像古人的皴法那样能够完全控制每一根皴毫,因此主观的和自然的笔触融为一体,更有一种天人合一之美。当然,我的皴法不同于传统皴法之处在于,古人皴法只适用于某一地区的山水或某一地区的特征。千毫皴在画任何山时都适用,因为我不再强调地貌的差异性,而是更加注重作品所能体现出的中国精神、民族自信与正大气象。

中国美术报:您不仅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也是一位学者型的画家,还是一位热心公益的慈善家。9月20日,“碧海连云一沙鸥——穆家善中国画国际巡回展·故乡连云港展”暨“大红袍”《中国当代名家·穆家善》画集公益捐赠即将举行,能就此谈谈您的想法吗?

穆家善:“碧海连云”是指我的家乡美丽的连云港,“沙鸥”则指我这海外游子离不开故乡的大海。展览同时,我将“大红袍”画集和部分作品捐赠给家乡的中小学、博物馆以及社会各界,以期向家乡父老汇报,画家用艺术回馈社会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连云港是一个山海文化的城市,我从小受充满传奇的山海文化的影响,不论是孔夫子周游列国讲经说道、徐福东渡求长生不老药,还是李汝珍的《镜花缘》、吴承恩的《西游记》,这些文化底蕴都在我的身心成长与生活中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渗透和影响。让我从小就向往到外面去开阔视界、增长见识,而今我已走出家乡数十年,我希望能通过展览还有捐赠的形式,把我50多年来的文化思考向父老乡亲们做以汇报。这不仅是我对家乡这方水土养育之恩的感念,作为从这片土地走出的艺术家,我希望能够借此与家乡深度交流,也渴望着能为故乡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这么多年在海内外,做了一些慈善的工作,我认为那是每一个艺术家应有的社会责任。

中国美术报:从上面的谈话中,不难看出您对家乡、对学界、对社会自觉担负的学术责任、文化责任,都令我们后学非常敬佩。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文化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尤其是中国画也在不断地向前推进,现在基本上形成了多元包容的局面,那么您对自己未来的艺术创作,以及对于中国画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期许?

穆家善:我觉得大多数的艺术家都有这样的责任心,虽然很多艺术家生活艰辛,要成功很难,甚至不被社会所理解。但是不管怎样,我认为绝大多数艺术家都是善良的,责任心是发自内心的。不是说一定要担当什么大任,我只是做了一个艺术家应该做的事情而已。

当下,国家的创作环境比较宽松,而且中国画在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探索和改良后,我们越来越清楚中国画应该往哪里去。中国画的前途非常宽阔,我们当代画家应该好好珍惜机遇,开放思想,努力创作。由于长期旅居海外,在国内很多人眼里,我是个山水画家,实际上世纪80年代我的书法作品就曾获全国大奖。与此同时,最早我还是一个人物画家,我的人物画作品也在国际上屡次荣获大奖。山水画是我自己琢磨的,所以我能够大胆地探索出“焦墨千毫皴”的绘画技法。或许正是因为我没有被条条框框所囿,才使得我的焦墨山水自成风貌。我希望日后能有新的突破,但愿余生不负丹青。■

穆家善 风云起惊涛拍岸 焦墨 51cm×98cm 年 中国美术馆藏

文化自觉与艺术修养

穆家善的中国画创作

邵大箴

穆家善君在海外拼搏十多年,从彷徨、苦闷、寂寞、焦虑到自信,到取得成功,饱尝人生五味。在 1991年完成南京艺术学院国画专业研究生学业之前,穆家善做过工人、军人和教师,又经历了“85 新潮”和新文人画波涛的洗礼。他在学期间,中国社会中激进文化思潮开始沉寂,复归传统文化的思想显示出崛起的势头。南京是金陵画派的发源地,有深厚的传统文人画渊源。穆家善受明末石涛、梅溪和金陵诸家的影响是明显的。也正是在金陵绘画的传统中,包含着不拘成规、敢于叛逆和创新的基因,这种基因肯定也流淌在穆家善的血液中。

这位在中国受过传统艺术熏陶,在专业上训练有素的青年画家,90 年代中期满怀憧憬和抱负,到被誉为西方现代艺术中心的美国纽约发展自己的艺术事业。到美国闯荡之后,他心中不仅交织着眷恋国画传统的心情与满怀革新的抱负,更为如何使西方人接受中国水墨画而奔波劳碌。出乎他意料的是,对东方艺术尤其是对中国传统艺术不甚了解的美国社会,在气势如虹的观念性前卫艺术氛围中,水墨画艺术很难有插足的余地。传达诗性和讲究笔墨情趣的水墨画,被认为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在后工业的科技信息时代早己是“明日黄花”,不适时宜了。

也许正是与传统中国艺术观念、形态迥异的西方前卫艺术,促使穆家善苦苦思索,也迫使他认真研究艺术的本质、原理和功能,研究中西文化和艺术的同与异。他逐渐从不解、愤慨转向冷静地面对现实,一面梳理和认识西方现代艺术的脉络和走向,一面回过头来深入探究传统中国画文脉,由此增强了他的文化自觉:应该更深地扎根于传统,传承和发扬它的精神与技巧,使之具有现代的意识和风采;同时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艺术的创造,适当地从中吸收有益的营养,为我所用。颇有意思的是,他到美国之后不久,他的画风逐渐在发生变化。他在国内曾经一度迷恋过的“新文人画”也被抛在脑后,更倾向于从元明清时代的画风中寻求创造的资源。

综观西方艺术发展史,它的风格面貌变革交织着渐变与突变两种方式。进入现代后,突变成为主要方式。而自古至今的中国艺术,始终处在渐变的过程之中。这一方面与中国漫长的农业社会历史有关;另一方面也是由中国古代先秦以来崇尚天人合一的和谐哲学观所决定了的。传统中国画不以直接描写客观物象、反映当前现实为宗旨,而是传达一种经过沉淀、提炼的观念、思想和感情,含有隐喻性和象征意味,它是深具诗性原则的艺术。它存在着远离现实的“出世”观念,但细细品尝,它的根仍扎在现实的土壤之中。因为处于现实环境之中的艺术家,在作品中表达的心性和真情实感,不可能不具有现代的文化情结。

正是传统文人画这一自身矛盾的特性,它在中国现代社会变革的过程中不断受到质疑、批评和“改造”,同时它又顽强地在逆境中破土而出。试看 20 世纪,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等大师,无不是在迎着逆风从传统中走出一条新路来的。中国文人水墨传统在自己的本土既然还受到种种的质疑和诘难,在西方陌生的文化语境中不能受到人们的承认,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了,何况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还有我们对外传播工作不力的责任。在理清了思绪之后,穆家善开始从容地进行艺术实践的探索,同时通过讲学、授业、学术交流和作品展览,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使自己的艺术创作在国际画坛上争得一席地位,从而扩大了现代中国画的影响。

穆家善采用的是借古开今的方法。古代传统是中国画的根,它浸润着不同于其他民族的中国文化精神。文人水墨画的写意体系和意象造型,传统山水画对待自然的“游观”方式,由黑白对比和笔墨变化所造成的情致和神韵,是它永恒的艺术魅力所在。实际上,文人水墨的这些特质是与西方现代艺术的审美理念相通的,而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在许多方面受到了包括中国传统绘画语言的影响。

只是西方特定的社会环境和一味求新求异的思维模式,把反传统和追求表现、象征和抽象的趋势推向了极端。中国绘画崇尚渐变,不走“突变”“激变”的道路,但也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如果我们一味迷恋前人的创造成就,忽视时代的变化和人们新的审美需求,不力求开拓水墨画的新局面,那么水墨画仍然要被时代抛弃。对此,身处美国的穆家善,比在国内安定环境下生活的中国画家感受尤深。可能正是这种“中国传统”与“美国创新”两种思维碰撞所产生的张力,给穆家善以智慧和激情,驱使他在绘画创作上奋力拼搏,而有所作为,从而打开了新的局面。

读穆家善近几年的作品,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风格面貌的变化。他放松了自己的心态,力求使自己的创作自由地抒发内心的感情。他反复提醒自己:“水墨之变化应顺其自然,方气韵生象,得法于道。”所谓自然,就是不做作、不矫饰、不戴假面具,真实地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与此相关的是,在格调上他力求脱俗,不用作品讨好观众,不画为人人称赞的所谓好画。他用黄宾虹的话“画须令寻常人痛骂方是好画”自勉。我们看到,他摆脱了早期作品对画面布局和笔墨完善和全面的追求。在布局上,他往往涂写山水之一角,在取其整体势的基础上,注重笔力、笔势的动感与节奏,以及墨的气韵。

他作焦墨山水,既不同于黄宾虹用焦墨染画,也不同于张仃的焦墨写景,而在笔的顿挫上讲究骨力,讲究气韵,进而表现心性。穆家善鄙视崇洋的思想,坚信中国画在现代有广阔的天地。同时,他又有开阔的胸襟,敢于吸收某些洋画技巧为我所用,又不失国画的传统精神。例如在表现空间和画面构成上,他便是这样做的。在一幅山水画的题款中,他这样写道:“中华绘画水墨为上,自王维多重诗境与书性,而绘画的构成少了些深入表现的立体思想,现代社会东西方艺术兼而并重之,乃立新法之道也。”

画,不论中西,均有精神与技巧两个层面,只有它们的完满结合,方是真正的艺术。穆家善的中国画创作之所以能受到国际画界的关注,是由于他有高度的民族文化自觉,有丰厚的艺术修养和开阔视野。他以自己的睿智和悟性运用水墨技巧,表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正是科技信息文明社会所缺乏的。他向人们贡献的是不落俗套、有创新锐气和开放气魄的水墨艺术。这一点,对我们当今画界颇有启发意义:不论我们的作品是服务于国内大众,还是面向世界,艺术家必须具有民族文化的自觉精神,必须十分重视艺术品格的纯正,而归根到底必须要有全面的艺术修养。

( 作者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导,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名誉主任 )

▲ cctv短片 | 千毫凿空——穆家善焦墨画展

焦墨 写意 家园

穆家善中国画观感

薛永年

看穆家善的山水画,就会想到传统,想到传统的活力,想到传统的生长点。

近百年来,中国画的传统有二,一谓引西入中,二谓借古开今。前者无论中体西用,还是西体中用,都在积极学习西方,却没有完全隔断传统,只是重视科学意识,改变视觉观念,也改造了语言方式,在世纪的变革中渐成主流。后者则拉开中西距离,稳步与时俱进,不是绝然不吸纳西画因素,而是注重可以兼容的一面,更关注艺术的人文价值,大都中体西用,坚持民族文化精神、传承民族艺术思维方式,发展笔墨语言的特色,虽时有升沉,但在近三十年来,更加引人瞩目。穆家善就是“60后”年龄段中发扬借古开今传统,最终在焦墨山水领域卓然自立的佼佼者。

他是上世纪90年代中叶旅居美国的,出国之前,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接受的教育,既有写实观念主导的西画素描速写传统,也有被齐白石等近代大家平民化了的借古开今的传统。不过前者是主导的,以至他的速写,也注入了气贯神流的笔意。他早期的中国画创作,属于新文人画。新文人画既是对西潮袭来的因应,也是对创作意识政治化的反拨,更是传统文人画的新变。穆家善的新文人画,无论人物还是山水,一开始就都致力于诗情与笔趣,意兴闲适、笔姿轻松、墨韵淡荡。攻读研究生阶段,他开始由借鉴近人转入追踪古人,风格渐渐变灵动为苍茫,寓轻松于沉厚,论者称之为新水墨。

旅居美国初期,他沿续着新水墨的探索,开始更多地画心中的山水。接着,他一方面更直接地了解西方的现代、后现代艺术,思索中西艺术之异,研究人类共同的视觉美感,包括构成与色彩对视觉的强化;另一方面则把乡情升华为一种救赎城市躁动灵魂的山水精神,借径石涛的昂藏、徐渭的恣肆、龚贤的浑厚、齐白石的简拙,画“神游千载,视通万里”的山水,注入儒道释合一的精神,发挥“一画之理”的整体性与书写性,创造了一种不同于传统文人画与新文人画的穿越历史时空的山水:宁静而朴茂,凝重而苍茫,简约而浑厚。在美国的多元化文化中,传播了中华文化。

新世纪以来,据友人张子宁著文评说,穆家善可谓两条腿走路。一是更深入地领会传统的精华,从题画看,他对于石涛、董其昌、王原祁、黄宾虹的画论都能心领神会,得其要妙。二是更进一步师法造化,到美国的大峡谷、黄石公园、优胜美地,中国的黄山、齐云山写生。创作则以中国的艺术精神,实地的观察感受,熔铸古今,旁参西画,水墨淋漓、墨色交辉、磅礴活脱。近年,他更化繁为简,推出了苍茫浑厚一片化机的焦墨山水。此前,他固然极重用笔,但一律发挥“水晕墨章”,此时则自觉地以焦墨代水墨,正如他题画中所说:“变法水墨,焦墨可开蹊径。”于是,他的独具个性的艺术从此臻于大成。

焦墨山水难度极大,减少了用水,行笔就滞涩,易于刻板,难于气韵流动,但却为发挥用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颇得书法运行妙谛的穆家善开辟了新的空间。我曾经指出:“了解‘墨分五色’者都知道,‘焦浓重淡清’的墨色之别,无不有赖于墨中含水量的多寡。只用含水量极少的焦墨作画,一方面对用墨提出了更精微的要求,以干求湿,将浓作淡,用笔代墨,化繁为简,艺术语言无疑更加纯净了。另一方面,对墨法的弱化,又势必为解放笔法开辟了新径。仍然大体服从‘应物象形’的用笔,却因不刻意表现空间层次的纵深与光影的明灭,实际上也在一定程度上从西法写实风格中超拔出来,为能够相对独立地形成有助于表达心情意绪的笔法律动而去‘精骛八极,神游万仞’”。

在古代,众所周知的焦墨山水名家,是新安派的程邃,但他那干裂秋风的焦墨,画的是地老天荒的遗民感情。而且在“笔中用墨”,受到一定局限。近代发展焦墨的大家,除去90岁后的黄宾虹之外,就是晚年的张仃。黄宾虹的焦墨山水,小幅为多,筚路蓝缕,未能全力以赴,克尽其才。张仃的焦墨山水,一定程度上受到写实观念的束缚,描绘对象,精微有余,写心抒情,畅达不足。穆家善的焦墨山水,既不同于程邃、黄宾虹,也有别于张仃。比起程邃来,他的意境化枯寂为苍茫;比起黄宾虹来,他的境界更大,笔墨形态也更丰富;比起张仃来,他的丘壑位置都经过了内心感情的熔铸,删拨大要,留其精粹,气脉贯穿,情韵流动。如果说,张仃的是趋于写实的,那么穆家善的焦墨山水则是写意的。

穆家善的焦墨山水,多画高山大壑,跌宕起伏,山奔云走,浩渺苍茫,时而也有梯田的旋律,雁阵的节拍。他画的不是眼前的风光,而是雄奇而苍茫的胸中丘壑,是一腔浩瀚蓬勃的阳刚之气。从意境境界而言,他自称林泉高致,但不是古人幽寂枯老、萧条淡泊的情致,而是万象森罗中的浩然正气,是一种无言的大美。从画法而论,他彻底摈弃了色彩,代之以极尽变化的渴笔焦墨,以笔法的主导,在笔法中实现墨法,既有大笔钩勒的恣纵畅达,又有小笔皴斫的精到细微,还有焦墨渴染干擦的浑茫与含蓄,而且他充分发挥了黑与白,大笔触与小笔触、笔法线条与凹凸块面的对比,这一切又都化入一气呵成的笔势中。他在题画中曾经强调“构成”,并指出“现代社会东西方艺术兼而并重之,乃立新法之道也”,道破了他在焦墨山水也不回避吸收西法以为我用。

经过40年的实践与思考,穆家善终于在焦墨山水中“立定脚根,决出生活”,把焦墨山水在建造精神家园中推向了更高的境地,这既离不开他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的自觉,也离不开他在画内外从容修练的心态。尽管他的焦墨山水刚刚确立,还大有丰富完善的余地,但至少提供我们两点启示:一是中国画传统的生命力远远没有穷尽,而中国艺术的写意精神,具有普世意义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工业化信息化社会中尤其值得重视。二是传统需要发展也必然发展,对于借古开今的画家而言,深入领会中华民族的哲思文化、诗意文化和书法文化自然是基础,而把握自由浪漫而整体的思维方式,结合当代视觉经验,以中国画语言为体,借鉴西法以丰富中国画语汇,还可以开拓出各种新的发展空间。

(作者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名誉主任)

▲ 江阴电视台短片 | 悦墨·穆家善

苍茫化境穆家山

尚辉

中国画的跨文化现象在当代已屡见不鲜了,特别是那些通过借鉴西画力求中国画变革的艺术探索更是比比皆是。但是,当代从中西融合的角度推进这种中国画新变者大多生活于本土,这种跨文化是从本土的文化经验对于外来艺术的择取。值得注意的另一种现象是,生活于国外的中国画家有时更执著对于中国画传统的坚守,他们的变革并不是从跨文化的角度进行异质文化的融合与变异,而是从传统中国画自身的发展逻辑进行演变和推进。按理说,他们长久地生活于国外,对于异质文化的接受远比在本土的中国画家更具有深刻与切身的体味,但从他们创作的路径审视,反而更加明晰中国文化艺术自身的品质与特征。不论是从眷恋的角度,还是从排异的方向,他们的中国画创作反而更符合中国画传统自身的演变逻辑。这种现象再次在穆家善的艺术创作中获得印证。

或许是穆家善艺术人生最重要的一年。春节前后的短短数十天,他灵感骤降,数十年在中国山水画上的苦苦求索,居然于一朝完成自家面目的新变。这就是他从董源、巨然、黄公望、石涛、黄宾虹、刘海粟等追寻而来的新文人画一变而为焦墨枯笔山水,从而形成了强烈而鲜明的不同于艺术史上任何家、任何派的穆家山水。

穆家善1988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1995年赴美办展、讲学、定居。在南京艺术学院,他沾溉刘海粟、陈大羽等大师名家,并从这两家上溯南宗之源,在披麻、解索、牛毛、荷叶和折带等众家皴擦笔法中融会贯通,在南宗文人画的沉潜、静穆和飘逸中积学养气,试图在心境与意境上习得中国文人画之精髓。此后的金陵工作与生活,正处于上世纪 80 年代末、90 年代初新文人画在六朝古都新兴翻腾之时,他于此在传统的基础上追随时代之变而变,画风虽和早年不同,但加盟于新文人画之潮也大体不离新文人画之风。他于南艺打下笔墨功底、于金陵浸润新文人画的流风余韵,这是他定居美国后基本保留的一种山水画面貌。

定居美国并没有为他的画面带来异质文化的新变,甚至于他也没有接受像现代水墨那样的观念更新。如果说美国文化给予他的文化与艺术的认知是对于文化血脉纯正性的守护,那么,这种跨文化在他身上的显现恰恰是拉开民族文化之间的距离。也即,在异域文化环境中,他从事的美术教育必须是纯正的中国画学,才能有其存在的文化空间与文化立场。这便决定了他的中国画不是渐渐地和美国文化相贴近,而是怎样加强中国画的文化独特性。在某种意义上,从异质文化的视角,他能够更深切地体味到中国传统绘画的独特性以及他如何纯化这种独特性。因而,锤炼与深化他的笔墨语言、文化语义和中国文化特有的积学养气,也便是他在美国这么多年做的中国画学功课。在这一点上,他的潜心修行甚至于超过了本土中国画家。

立于一朝之变的穆家焦墨山水,便是他数十年积学养气的结果,是他在异域文化语境中沿着古代画学之路自然而变修成的正果。在当代纯以焦墨画山水的画家并不多,画得有品格的更少。中国画用墨有浓、淡、泼、破、积、焦、宿七法,这七法虽不是每位画家都能灵活掌握运用,但浓、淡、泼、破是常法,是一般中国画用墨的基础。而积、焦、宿三种墨法,则是在前述基础墨法上的奇墨巧技,是使基础墨法发生风格变异的酵母。倘若抛开浓、淡、泼、破的基础墨法,而纯以后三种墨法中的任意一种墨法独立运用,势必要走一招险棋。因为,在物象表达和呈现上,积、焦、宿三种墨法都会相对受到限制,尤其是纯粹焦墨的运用,就必须滤除物象呈现的中间色调与前后关系,纯以用笔的变化调整画面的节奏。这不仅容易使画面单调、粗黑、缺少墨的透明感,而且韵味的生成也受到极大的限制。这或许是焦墨画家极少的缘由之一。

穆家善的焦墨山水却改变了这种易于僵硬的画面。他用笔特别灵动,山石的呈现既非线也非皴,而是逆锋起笔,一笔下去随着提按力量与方向的变化随意生发,或骨线、或散锋、或皴擦,用笔很简却意态丰富,恣肆纵横,妙趣横生。焦墨在他笔下不是黑墨一片,而是通过丰富的笔性与笔意的变化传递心象与胸次。他运用的是一种焦墨,但通过笔法的千变万化而形成层峦叠嶂的高远空间、巨岩深壑的山势陡转以及山涧流泉的烟云变灭。因而,他不是用干笔皴擦描绘表象的云雾腾生,而是以笔的灵变不断生发幻灭无常的山水意象。从白到黑的渐变,虽没有淡墨渲染,却依然通过用笔的使转完成层次的过渡。当然,干擦,也是他表现烟云与层峦交接的方式之一。但,即使是这种干擦,也是笔意丰厚,绝不像某些焦墨山水画家是以干擦描绘表象,失之于墨的意蕴。

穆家善的焦墨山水之所以能够在当代山水画坛异军突起、一朝之变而成自家风貌,便在于他这么多年在南宗山水上的积学养气。一方面他的焦墨并非漆黑一团,而是充满了金石之趣,从中不难看出吴昌硕石鼓文的笔线和黄宾虹苍茫而烂漫的墨意。另一方面,他的用笔的变化无不得益于南宗一系诸家诸法的神髓。如牛毛皴、荷叶皴、折带皴、解索皴,等等,但这些皴法都已幻化在他的焦墨之中,留其神似却化为穆家笔法。当然,穆家善的焦墨山水用笔绝不在于是一种皴法的集汇,更为重要的是,用笔使转的那种精神的贯注。这使他的用笔始终处于一种猛、狠、准的精神气场。

对于他而言,每幅画面都是他的一场战斗,一场生命与精神的战斗。他像石涛或像海粟那样,用笔驰骋于他的画面,将生命的豪情与精神的挣扎投射到山水之中。因而,他的焦墨山水不像张仃先生那样的写实,而是立意于象外,将苍茫化境融于画面整体的气象之中。唯其如此,他的焦墨山水才气象峥嵘、大气磅礴。这不是写实山水所能表现的境界,这才是穆家善焦墨山水对于焦墨的发展与开拓。如果说张仃先生的焦墨风景是中西融合的表征,那么,穆家善的焦墨山水则是从西域之境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跨越。

(作者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博导)

▲ 青岛电视台短片 | 艺术文献·穆家善

穆家善焦墨山水画众家评论

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穆家善作品十分明显的特征,是他继承了传统山水的基本精神,但又通过在艺术观念上的求新、求变和笔墨技法的实验与创造,形成了他艺术上宽阔的视野和新颖的面貌。他的山水画以焦墨体格为描绘方式,以书写式的用笔用线为集中的语言,以苍茫化境的画面格调蔚成中国当代山水画创作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田黎明(中国艺术院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画学会会长)

家善的黑白山水呈现空灵朴拙的审美理想,创造出笔中有象、墨中会意的焦墨山水新语境,更写出了浓郁而清润之意。这一方式呈现了中国传统思维的中庸之法,家善体悟其奥妙而化于焦墨之法。家善在焦墨山水领域追求着传统的美学理念,感知着时代审美境界。他的作品在焦墨山水语言里陈述着亘古时间与空间,他创造了焦墨新语境,丰富了焦墨话语体系,以纯粹的焦墨命题建构了自己的心象山水。

孙克(中国画学会副会长)

穆家善大画小画皆很突出!是一种奔放、淋漓,能把心理的激情画出来。现代人的激情和古人不一样,古人很含蓄,讲究总在不言之中,若有若无,似与不似。现代人可以淋漓一点,可以走到绝对化的这种感觉,比较激情。穆家善这点做了一个很好的实验,在海外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这样的一种文化的状态,文化的心理达到一种很饱满、酣畅是很难得的成就。

王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穆家善中年变法,各种元素都融汇在他的焦墨里,在美国画中国山水画能够获得成功,获得空前的成就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穆家善的焦墨山水是以高雅的形式传播中国当代文化,他用焦墨抒情,写胸中丘壑。作为一个中美文化交流的使者,能够为中美文化交流,为中国当代山水画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画四尺斗方金玉满堂金鱼客厅玄关书画作品纯手绘真迹字画挂画¥128淘宝月销3购买

刘骁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穆家善最主要的成就是大斧劈皴,把它解散、把它拉长、把它自由舒展开,我觉得这是他最成功的地方,也是最有个性的地方。他把大笔的笔法、笔意、笔境和山石结构,和他胸中的豪气结合成一体,一笔下来,全都解决了,这是他最成功的地方。他这最有创意的手法,让人觉得他的笔法更有力度,而且笔法更干净,笔法更有感染力。

李一(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导、《美术观察》杂志原主编)

他用了一种干擦法,用毛笔轻擦出比较淡墨的味道来。苍中有润,润不是个别作品用的湿画法,大部分是用干擦来表现淡的方面,這是穆家善的一个创造。从事中国画创作比较高、比较难的这种前沿性的开发真不容易,而且穆家善成就还相当的可观。

陈池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导、张仃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无论是张仃先生还是家善先生,用焦墨山水探索自然之本,探索宇宙之源。家善通过对焦墨探索、千毫皴创立,推动山水画的创新,这是空前的创举!因为山水画发展至今,向前推进确实是一个难题,而家善先生把张仃或黄宾虹的焦墨山水画向前又推进一步。

夏硕琦(中国美协《美术》杂志前副主编)

穆家善是用激情跟气化为笔墨,像舞动的草书作画,突然间给人感觉石破天惊,给人一种强烈的冲击。好像和天地对话的感觉,他的笔墨,舞动的草书,汪洋恣肆,很自由,狂放不羁,这么年轻这么有胆识,有魄力,前途难可限量。

赵力忠(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跟小穆认识20多年,我从他画里面看到南方那种温润的气韵和北方大气气势的结合,大气与秀润的结合,是很可喜的探索。

郑工(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导、研究员)

关于中国画书写性跟造型性的关系,这构成穆家善现在一种独特的面貌。我觉得他采取的方针和策略是逆向而动!

罗世平(中国国画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穆家善山水画当中的“穆家样”也好,还是独特的千毫皴也好,共同塑造和表达的一个境界,就是一个空灵的境界。

刘龙庭(人民美术出版社资深编辑)

穆家善先生在美国做了很多有益宣扬我们中华文化的工作,祝愿穆家善在艺术的道路上更加的精益求精,为祖国的文化艺术海外弘扬做出更大贡献。

马鸿增(江苏美术馆前副馆长)

穆家善50岁变法,找到了一条自己的个性化道路真是很不容易。从这批作品题跋里可以看得出他对中国画一些文化精神的本体,包括语言的一些思考,看出来他在读书方面下很大功夫,又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画万张画。如果要有人写焦墨画发展史的话,穆家善的作品应当可以说是已经展现出来中国画的最新成就被写进去,作为一个江苏老乡,为他感觉到自豪。

翁剑青(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导、教授)

家善的画从直觉看是偏向于传统,但因为他见多识广,超越了一般焦墨画家的范式,我必须真切地说,在焦墨画上,到今天为止,无论从笔墨还是到内在的精神意象,穆家善是我看到的上乘高手。

高天民(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穆家善的创作分为两大类型,一种类型是遒劲高古,另一种类型是氤氲天籁。他力图表达一种超越,一类更多地带有一种文化上的表达,后一类完全是在天地之间的一种表达和思考。

徐虹(中国美术馆学术部主任)

穆家善创作出来一种意境,这种意境是自然与他自己现有的野蛮的、雄强的力量,来对人的存在提出了一种挑战,这就是一种崇高感。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他必须有一群仰望天空的人”,在中国画的从传统走向現代;或者走向当代语境里面也是这样,从穆先生的作品里,我们看到了这种豪放,看到了这种激情的释放,是一种新的格局和新的中国画的气象。

王志纯(北京画院艺委会副主任)

他在国外待了十几年,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还一直坚守中国画的传统,又是一个很优秀的文化使者这是很可贵。他的焦墨作品可以看出他深厚的审美积淀、修养有功力。他自创的千毫皴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发现,在一个画家数十年创作过程中,是突然的一个发现,突然上了一个层次,突然出现了一个新的面貌,这在画家的创作过程中是很了不起。

于洋(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研究部主任)

穆家善焦墨画展“千毫凿空”一词中,“空”本身既是一种意境;也是一种虚境。他善于题跋,这是作为当代中国画家对中国诗书画合一传统精神的高度体现;也是自古以来对宋元文人画核心内涵的一种传承,这样的丰富学养在今天画家中实属难得。

作品欣赏

▲ 穆家善 苍茫化境之二 焦墨 200cm×534cm

▲ 穆家善 秋水无痕玉镜清 焦墨 213cm×277cm

▲ 穆家善 造化在我心耶手耶 焦墨 217cm×277cm

▲ 穆家善 天雕地塑我耕田 焦墨 240cm×125cm

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 穆家善 屋后青山入画图 焦墨 69cm×46cm

▲ 穆家善 江山不夜歌 焦墨 37.5cm×63.5cm

▲ 穆家善 凌云伴我乐逍遥 焦墨 63.5cm×37.5cm

▲ 穆家善 渔歌唱晚 焦墨 69cm×46cm

▲ 穆家善 山高我为峰 焦墨 37.5cm×63.5cm

▲ 穆家善 树有灵性图 焦墨 37.5cm×63.5cm

▲ 穆家善 大禅午修图 焦墨 135cm×68cm

▲ 穆家善 烟涛微茫图 焦墨 37.5cm×63.5cm

▲ 穆家善 澄怀观道图 焦墨 37.5cm×63.5cm

▲ 穆家善 天地大观极游览,山林异致得清幽 焦墨 180cm×97cm

▲ 穆家善 石语图 54cm×76cm

▲ 穆家善 大音希声 178cm×96cm

▲ 穆家善 泉壑幽鸣赞怀抱 178cm×96cm

▲ 穆家善 松间开一径 178cm×96cm

▲ 穆家善 五子临风 178cm×96cm

▲ 穆家善 沂山之松图 50cm×34cm

▲ 穆家善 万壑千山岁月歌 212cm×143cm

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

▲ 穆家善 米芾拜石图 焦墨 63.5cm×37.5cm

▲ 穆家善 遥远的记忆 焦墨 37.5cm×63.5cm

▲ 穆家善 一扇清凉看世界 焦墨 63.5cm×37.5cm

海内外主要个人画展

9月,天地一沙鸥——穆家善中国画国际巡回展·连云港故乡展,连云港市美术馆

11月,大河向东流——穆家善焦墨画学术邀请展,江阴广电美术馆

10月,千豪凿空——穆家善焦墨画展,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馆

5月,穆家善中国焦墨画国际巡回展·安康展,陕西安康穆家善美术馆

4月,穆家善中国焦墨山水画国际巡回展·北京宋庄展,荣宝斋画院美术馆

3月,为祖国山河立传——穆家善中国画国际巡回展·焦墨写生青岛邀请展,青岛出版社美术馆

10月,大匠风范——穆家善中国画国际巡回展.IMF展,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部)

7月,日出东方——穆家善焦墨画国际巡回展·潍坊展,潍坊市十笏园

年6月,大道至简——穆家善焦墨画国际巡回展·青岛展,青岛宝龙美术馆

年12月,穆家善焦墨山水画学术邀请展·潍坊展,潍坊画馆

年12月,千毫万象——穆家善焦墨画国际巡回展·扬州展,扬州美术馆

年9月,东方欲晓——穆家善焦墨画国际巡回展·上海展,上海科学会堂

年1月,穆家善焦墨画国际巡回展·江阴邀请展,江阴市博物馆

年5月,苍茫化境——穆家善焦墨画展,中国美术馆

年11月,穆家善中国画国际巡回展·台北展,台北国父纪念馆

年6月,穆家善中国画国际巡回展·扬州展,扬州八怪纪念馆

年12月,穆家善中国画国际巡回展·旧金山展,美国旧金山《世界日报》艺术画廊

年11月,穆家善中国画国际巡回展·洛杉矶展,美国洛杉矶世界画廊

年10月,穆家善中国画国际巡回展·北京展,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年7月,穆家善中国画国际巡回展·徐州展,李可染艺术馆

年6月,穆家善中国画国际巡回展·无锡展,无锡美术馆

年6月,穆家善中国画国际巡回展·上海展,上海美术馆

年2月,穆家善中国画国际巡回展·华盛顿首展,世界银行总部(华盛顿)

,穆家善中国画邀请展,美国肯辛顿图书馆

1999年,秋天的诗——穆家善水墨画展,美国陶森大学亚洲文化中心

1998年,穆家善中国画展,美国亚太艺术研究院

1998年,穆家善现代水墨画展,美国费城彭艺术画廊

1996年,穆家善中国画展,美国亚洲艺术学院

1996年,遥远的记忆——穆家善中国画展,美国豪尔德学院画廊

1995年,幽微之谷——穆家善中国画展,美国马里兰美术学院

1994年,穆家善中国画展,香港中国画廊

1989年,江苏青年画家——穆家善画展,中国美术馆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美术研究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