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青岛日报:青岛国际啤酒节资深顾问林醒愚:啤酒节始终扎根青岛的发展脉络

青岛日报:青岛国际啤酒节资深顾问林醒愚:啤酒节始终扎根青岛的发展脉络

时间:2019-04-28 07:03:39

相关推荐

青岛日报:青岛国际啤酒节资深顾问林醒愚:啤酒节始终扎根青岛的发展脉络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罗 震

从1991年拉开大幕,青岛国际啤酒节已走过30年岁月。啤酒节的30次成功举办,贯穿了青岛这座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脉络。林醒愚作为知名节庆文化学者,也是青岛国际啤酒节的资深顾问,从未缺席过啤酒节的“暖场”和“陪跑”工作。

在啤酒节30岁生日的节点,他回望过去,说自己很喜欢丘吉尔的一句话:“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你才能展望多远的未来。”

30年四个阶段:尝试、升腾、成熟、绽放

“我就像阿甘,一直陪着啤酒节砥砺前行。”回顾30年路程,林醒愚将啤酒节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

1991年,首届啤酒节应运而生。林醒愚认为,从第1届到第4届,是啤酒节的“尝试阶段”,在没有太多可借鉴案例的情况下,开始了一年一次的探索。

第7届到第12届,则是“升腾阶段”。从第7届开始,啤酒节的承办主体变为崂山区政府,有利于更好地协调各相关部门。在这一阶段,参节人数、外地和国外游客比例逐步上升。

“第13届到第24届,迎来了‘成熟阶段’,青岛国际啤酒节的名度、影响力和口碑进一步上升。到第14届,第一次引进了移动嘉年华设备,从此,国际公认狂欢节三大狂欢形式:饮酒狂欢、演艺狂欢、嘉年华狂欢,作为一种模式在啤酒节固定下来。”林醒愚说。

第25届之后,“绽放阶段”来临。西海岸会场和即墨会场的陆续建立,使啤酒节的体量达到了翻番式的增长。与德国慕尼黑十月节、美国丹佛啤酒节、加拿大多伦多啤酒节建立的国际啤酒节联盟合作机制,也使青岛国际啤酒节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上升。

回顾历史:啤酒节和城市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回顾30年的办节路程,林醒愚回忆,啤酒节一直和青岛的城市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首先是经济方面的对照——1991年,青岛的旅游人次为418万,旅游收入为1.9亿元,到旅游人数已达1.1亿,旅游收入超过2000亿元;1991年,第1届啤酒节举办之时,青岛啤酒的产量为20万吨左右,现在已经达到了800万吨。

从开始,崂山会场从“啤酒大篷”开始转向“花园酒吧”的模式探索中。到今年,9个啤酒花园、2个啤酒酒吧,一共11个单元组成了的啤酒城主会场,和三辅六区构成的新格局,串联起世纪广场周围的博物馆、商厦、购物中心、酒店,“节日已经完全街区化、生活化、常态化了。啤酒节和金融城、时尚城在精神方面和生活方式上有一种和谐的对接。”

林醒愚认为,从啤酒节的发展,可以看出社会进步的力量。对于青岛,啤酒文化是城市文化极其浓墨重彩的一笔:市民在大街小巷用塑料袋盛啤酒、坐在路边的马扎子上喝酒……这个现象在别的城市并不多见。“啤酒城内和啤酒城外也是融为一体的,它是一种文化的共生现象。”林醒愚说。

林醒愚认为,在青岛对外传递的多种形象中,如海洋城市、旅游城市、现代家电之城……最鲜亮的无疑是啤酒之城。“青岛的人文精神里有一种底蕴,它浸透在啤酒文化的氛围里头:热情、直爽、好客……在众多的‘名片’中,啤酒之城可以是城市文化形象的主立面。”

展望未来:推动啤酒节要素规范化

时间、地点、标识三要素,是节日的立节之本。提到未来,林醒愚希望能推进节日立法,在节日的三要素方面更加有所规范。不仅要有一年一次的详细办节规划,也可以有以几年为一个维度的中长期规划。

面对“如何创新和吸引年轻人”的问题,他认为不必排斥网红,但要先想着如何沉淀,并总结出专属于自身的可圈可点的文化范式。他提到去德国慕尼黑啤酒节考察时,发现当地传统保持多年不变,商家穿着自己爷爷的衣服进行表演,“我们的啤酒节同样不是为了打造城市网红,它是为了打造城市经典,它是在立起一座城市丰碑。”

“啤酒是风行世界的语言,节日是人类最大的共情仪式,这两者之间的结合是青岛国际啤酒节成功的最大因素。”走过30年岁月,初心恰恰最难忘记。林醒愚回忆起第1届啤酒节,也是历史上唯一一届在上半年举办的啤酒节,“举办日期是1991年的6月23日上午10点,那是一个永恒的时间。”

【来源:崂山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