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洛阳游亲子游:参观天子驾六博物馆 理解孔乙己为什么坚持穿长衫

洛阳游亲子游:参观天子驾六博物馆 理解孔乙己为什么坚持穿长衫

时间:2021-02-13 22:36:33

相关推荐

洛阳游亲子游:参观天子驾六博物馆 理解孔乙己为什么坚持穿长衫

上午八点多坐k81公交车出发到龙门石窟,两点左右结束游览还是坐81路公交回市区。回城途中经过号称洛阳第三大景点的关林,传说关公“头枕洛阳,身在当阳,魂归故里”,关公的头葬在洛阳,这就是关林景点著名的原因了,洛阳还和关公故里运城共同申请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关公信俗”,很多游客从龙门回程就直接去了关林,因我们刚刚去过关公祖庙解州关帝庙,关林就不去了。

简易洛阳示意图

我们坐车一直坐到王城广场站下车,这里的之所以命名为“王城广场”,是因为2002年通过考古发掘在东周王城东部,即今周王城广场,发现了397座东周时期的墓葬和18座车马坑,这是21世纪重大的考古发现,我们要紧接着要参观的就是“天子驾六博物馆”。

天子驾六博物馆

天子驾六博物馆坐落在东周王城广场地下,但在广场中心有一组巨大的雕塑很是显眼:六匹恣情放纵、奔腾向前的骏马拉着一辆古车,展现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非同一般的地位。

天子驾六博物馆

天子驾六博物馆是在考古发现的车马陪葬坑原地原址修建的遗址型博物馆,门票告示栏上标识的是全票30元,半票15元,但实际购买发现各打了五折,全票15元,半票7.5元。

天子驾六博物馆门票

从入口进入参观,赫然发现博物馆并不大,首先看到的一部分是“王城、王器、王陵”的精美展览,介绍了东周王城概况,东周王陵的发现与探索,展示了鲜为人知的王陵秘密。

天子驾六博物馆游览示意图

东周王城是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后,至周悼王及周赧王共14王的都城,时间达300余年(周敬王至慎靓王共11王皆居成周城)。列国争霸,群雄逐鹿,是中国历史步入春秋战国时期最突出的特征。王城作为“天子”之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在列国都城中享有最高的规格。东周王城发现了气势恢宏的城垣、巍峨高大的宫殿、排列井然的仓窖、规划有序的手工业作坊和规模宏大的王陵等。

周王城图

彩绘陶豆

青铜器

铜列鼎

玉龙形璜

编钟

铜马

玉龙形璜

因为是狗年,发现博物馆推出了以“狗”为主题的专题展。

狗的文物展

狗的文物展

紧接着是一组关于古代车马的专题展,非常有利于拓展这方面的知识面。

车马具名称

车马图

最后的重点就是博物馆的主体,考古出土的规模最大的一座车马坑,也就是罕见的天子驾六马坑。只见车马坑内整齐地排列着两排车马,共18辆车,在车子的前面,还有若干卫兵开道的单骑,有若干士大夫坐驾的二马拉车,还有若干诸侯坐驾的四马拉车,最后是天子坐驾的六马拉车。

天子驾六大型车马坑

《礼记·王制》载:“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器用,皆有等宜。”也就是说周代实行礼乐制度,详细地规定了不同等级的贵族享受不同的待遇,涉及政治、军事、文化、个人生活,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大到国之大事,如都城建设、军队编制等,小到个人生活用品,如服饰、乘舆等,通通纳入“礼”的范畴。比如下面两图,分别为西周一般贵族服饰,据《周礼》记载,衮服是西周统治阶级的最高一级礼服。

西周一般贵族服饰

衮服是西周统治阶级的最高一级礼服

而在乘舆方面,根据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原本这只见于文献记载,于是自古一直存在古代天子驾六、驾四的争执,随着洛阳天子驾六车马坑的出土,以实物的形式,印证了古文献“天子驾六,诸侯驾四,士驾二”记载的正确性。

天子驾六

诸侯驾四

士驾二

整个大型车马坑再现了恢宏浩大的周天子车马出行仪仗列队,整个车队呈南北纵向两列摆放,车头向南,车尾朝北,驾二车和驾四车呈众星捧月之势分别排列在天子驾六的前后,天子驾六表现出唯我独尊的王者气势。

应该说东周王城遗址的考古挖掘对研究东周时期的乘舆制度、丧葬制度以及王城陵区的确认提供了全新的考古资料,但为了配合当时的城市建设需求,只保留了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座车马坑即罕见的天子驾六车马坑。其他的墓葬和车马坑因年代久远,保存状态较差等原因,进行了回填保护,博物馆只占广场一部分,规模很小,参观用时很短。

可能有很多人会对这么小的景点不屑一顾,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了解“礼乐制度”的一个很好的切口,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礼”,其中“礼”指的是“克己复礼”,强调的就是恢复西周的礼,所以礼乐制度并未伴随着周朝的灭亡而消失,相反,这个制度从周朝开始经历了1000多年的演变并在唐宋之际彻底成为为政治服务的工具,封建统治者将这种制度广泛用于国家重大事件的方方面面以及日常生活中,最终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例如我们非常熟悉的成语“衣冠禽兽”,其实这个成语开始是一个褒义词,来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明代规定:官员服饰,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所以从服饰上就可以看出谁做官,官有多大,做官的因此也被称作“衣冠禽兽”。直至明朝中后期,因政治腐败,文官武将为非作歹,百姓视之如匪盗瘟神,于是,“衣冠禽兽”一词才开始具有贬低的含义,并一直沿用至今。

衣冠禽兽

再比如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为什么即使穷困潦倒,也要坚持穿长衫呢?这是对自己作为“读书人”,作为“士”阶层中一员的身份认同,“士农工商”,严格的等级制度通过外在服饰轻而易举展现。

孔乙己

再比如朝堂上大臣要行三跪九叩的大礼,奏的音乐要庄严、肃穆,这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权威。现实生活中开追悼会的时候,人们要行礼,这个时候的音乐要低沉、凝重,让人们的神经感到一种沉重感。

处处留心皆学问,带着小朋友旅游,很多时候不在于求全求大,而在于联系所学,启发思考。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