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港珠澳大桥今天开通 致敬建设者!

港珠澳大桥今天开通 致敬建设者!

时间:2019-11-28 14:38:22

相关推荐

港珠澳大桥今天开通 致敬建设者!

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23日上午在广东珠海举行。

习近平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

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总长约55公里,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从12月15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工建设,到2月,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通过交工验收,具备通车试运营条件。春去秋来、潮涨潮落,数以万计的建设者在伶仃洋上造桥,在大海深处“穿针”,用9年的智慧、心血与汗水,构筑起这条全球最长跨海大桥。

横跨东西,飞架三地。港珠澳大桥通车后,香港至珠海的公路交通将由3个小时缩短至不到1小时。

今天,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让我们向港珠澳大桥的万千建设者致敬!

林鸣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总工程师

项目中,海上人工岛和海底沉管隧道是整个工程中实施难度最大的部分。其中,6公里的深埋沉管是我国建设的第一条外海沉管隧道,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公路沉管隧道和世界上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是公认的“当今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直面这个“最具挑战性工程”的,是一支中国的交通建设队伍。队伍的举旗人,是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总工程师林鸣。

目前世界只有极少数国家掌握外海沉管建设核心技术,在港珠澳大桥建设前,中国在此领域的技术积累几乎是空白,即便花上天价的咨询费用,也无法买到核心技术。于是,林鸣拿起带领团队开启了这项世界级顶尖难度的技术攻关。

在工程最难的环节——沉管安装的4年里,每天早上6点,林鸣就召集项目人员分析此前的技术数据,安排下一步的安装工作。33节沉管的安装,他全在现场。每节沉管有180米长,四层楼高,平均重达8万吨,相当于一个中型航母,在水下安装的困难可想而知。每节安装最长96个小时,最短近30个小时。

在林鸣的带领下,神秘的世界级难题的解答思路逐步成熟、日益优化,一部代表世界工程顶级技术的的《外海沉管隧道施工成套技术》方案记录了项目自建设至今进行的百余项试验研究和实战演练、自主研发的十几项国内首创且世界领先的专用设备和系统、获得的数百项专利,以及成功攻克的十余项外海沉管安装世界级工程难题。伴随着港珠澳大桥建造过程中创造的一个又一个“第一”,中国建设也又一次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蜕变。

不能说超级工程就超级态度,一般工程就一般态度。人生只有一个标准,只有一种态度,那就是不断奔跑,把每件事做好。——林鸣

胡从柱 港珠澳大桥项目生产经理

7月,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项目开工,7万余件钢结构构件,7206个焊接球,14万平方米屋盖面积,占钢柱总量70%的椎管柱、花瓣柱、梯形柱等异型构件,海岛型气候等等使现场吊装困难重重。

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华南大区综合工长、工程师胡从柱再次被委以重任。有着16个城市、31年、35项工程、40万吨总吊装量工程经验的胡从柱,一到项目现场就展开调查,每一台塔吊性能、每一处构件堆放、每一次吊装顺序,他都摸得清清楚楚,并针对每种构件制定了详细的吊装方案,为大面积吊装做足准备。12月正处大干快上时期,遇到了土建及各工序交叉作业的问题。胡从柱仔细研究工期计划和场地布置,时常一坐就到了下半夜,最后提出自主创新的“移动式拼装操作平台”方法,将原位拼装转变为地面一次单元拼装和楼面二次吊装,成功化解了难题。

干我们这一行,一点差错都不能有,否则就会发生意外。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自己对别人负责。——胡从柱

余烈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副局长

港珠澳大桥是“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界交通工程,是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世界级跨海通道。项目从启动前期工作,到建成,每一步都充满艰辛。前期办成立初期仅13人,其中技术干部8人,余烈是全程主要参与人之一。

“此前,我研究过大型工程的建设管理,很关注粤港、粤澳合作的跨境基建工程,而港珠澳大桥这一独特的建设模式,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与经历和宝贵的人生经验。”于是,,敢于接受挑战的余烈,主动申请成了这一超级工程的建设者。

“这么大的项目,这么长的工期,这么多的团队,这么复杂的条件,要处理好整个建设中的质量、安全等问题,真的很不容易。”余烈直言,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更多,过去的很多经验用不上,只能迎头而上,不断创新、突破。作为大桥建设者中的“元老”,不间断的工作笔记、两万多份文件、三四百页电子邮件……见证着他夜以继日的大桥时光,也记录了港珠澳大桥从筹备到完工的全过程。

在之后回过头再来看曾经的付出,如果能看到自己的工作带给大湾区经济腾飞和百姓生活品质的提升,就会感到非常骄傲。——余烈

刘春喜 港珠澳大桥桥梁工程CB02标项目部副经理

在港珠澳大桥建造现场,刘春喜面对的是一条“千里生产线”——CB02标负责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的钢箱梁采购与制造,合同段长7km,制造量达16万吨。钢箱梁的板单元在武汉总部生产后,运输到中山基地拼装,拼装好的钢箱梁大节段从中山经由海运到港珠澳大桥桥址安装。

刘春喜介绍,大桥建设期,武汉总部的生产车间有500多名工人,中山基地有700多名工人,海上桥址处有200多名工人,超级工程拉起来的“超长战线”和“超多人员”对本就是一个复杂体系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港珠澳大桥跨越白海豚保护区,施工船航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白海豚。刘春喜培养了20多位了解白海豚生活习性的观察员,每次航行都要配备一位观察员,看到白海豚马上停航让路。他还咨询了专家,在标段内普及了“敲竹竿”驱赶白海豚的方法。他叮嘱观察员:“敲的时候不能太重,白海豚胆小,一旦惊到它们反而可能会在惊慌中撞上船只”。港珠澳大桥施工以来,中华白海豚的数量有增无减,已从的1400头增加到约2100头。

作为港珠澳大桥桥梁工程CB02标项目部副经理,刘春喜主管HSE(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环境Environment)管理工作,在港珠澳大桥建设任务中,CB02标段做到了“零事故、零污染”。

从每个环节入手,从细微之处的“可能性”和“敏感性”分析,拿出细致可行的安全管理方案,不能松了“安全阀”。——刘春喜

来源|新华社、新华网、央视网、光明网、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网

编辑|薇拉

中华儿女

家国天下,民族脊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