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生态旅游让永登县吐鲁沟村民走上致富路

生态旅游让永登县吐鲁沟村民走上致富路

时间:2022-11-12 12:40:11

相关推荐

生态旅游让永登县吐鲁沟村民走上致富路

生态旅游让吐鲁沟村民走上致富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中,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在永登县连城镇政府的带领下大力实施旅游富民工程,积极推进旅游扶贫项目建设,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为经济增长、群众增收致富开辟了新途径。

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地处永登县连城林区腹地,距兰州市、青海省西宁市均为160公里,属祁连山脉的东麓,总面积5848.4公顷,海拔1998至3165米。沟内因峰奇石怪,林木青翠,终年常绿而又名“吐绿沟”。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保护”一直被连城镇的居民视为生命线,峰峦叠翠、森林广袤、天然氧吧……这些都是来过吐鲁沟的游客对这里的第一印象。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守护“绿水青山”,且让“绿水青山”转换成“金山银山”?绿宝盆成为聚宝盆,并不是一个伪命题,而是连城人从上到下探索把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有效结合的一道真题。

永登县连城镇党委副书记贾泽峰告诉记者,为了能让吐鲁沟内的农民脱贫致富,同时又保证沟内的生态环境不受破坏,从永登县到连城镇都制定了不少措施和规定,首先是把严格治理与绿色发展相结合。大力实施生态教育普及工程、生态法律宣传工程、生态文化保护工程,要营造出人人爱护环境、人人保护环境、人人都与破坏环境行为作斗争的浓厚氛围。按照“面积不减少、功能不弱化、约束不降低”的要求,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精确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加强红线管控,筑牢生态保护坚固屏障。“这些规定保证了沟内的生态环境不受破坏,但在此基础上,我们也要保证沟内农民的生活,让他们能依靠吐鲁沟独特的自然环境脱贫致富。”他告诉记者,为此,他们制定了以绿色发展为目标,运用吐鲁沟特有的绿色资源,发挥养眼、养身、养心、养神的乡村旅游特性,打造绿色、生态、特色旅游精品。以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为依托,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打造集原始森林、土司文化、宗教文化、温泉度假于一体的八宝川特色文化生态旅游品牌,打造集休闲娱乐、民俗宗教、观光度假于一体的玫瑰文化生态旅游品牌。充分利用田园、草原、鱼塘、水库等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态,着力打造集生态观光、田园休闲、农家餐饮于一体的乡村文化生态旅游品牌。

“四年前,我们全镇农家乐只有四五十家,到了现在我们全镇有农家乐70余家,吐鲁沟内有农家乐10家,而且不少村民们看到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前景,把自己的土地流转给了吐鲁沟周边的农场和林场,再到农家乐来打工,这样流转土地有一部分收入,打工再有一份收入,在他们收入增加的同时,连城镇和吐鲁沟的旅游资源得到了有效开发利用,也受到更好的培育护理,实现了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互利共赢。”贾泽峰说。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孙理

蹲点日记

日期:5月22日晴

地点:永登县连城镇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连城镇牛站村

春风送暖,绿意盎然。走进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极具特色的农家乐掩映于花丛中,或坐落于古树旁,一幅新农村生态画卷徐徐展开,记者也借着这难得的机会亲近了一次大自然。

“以前,吐鲁沟附近的村民会到沟内挖冬虫夏草和羊肚菌,虽然有了收入但是破坏环境生长,而且毕竟这些东西是时令性的,时间过了就没有了,所以收入也不稳定,近年来,随着市、县加大对连城镇和吐鲁沟路网、村庄美化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来这里的游客逐年增多。我们加强了对环境的保护力度,引导村民保护好沟里的一草一木。同时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养殖以及农家乐等产业,让大家依托生态环境吃上旅游饭,逐渐富裕起来的村民意识到,只有保护好绿水青山,才能留住游客。”永登县连城镇党委副书记贾泽峰告诉记者。

连城镇牛站村紧邻吐鲁沟,李玉虎是该村的支部书记,同时也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8年前还在经商的他放弃优厚的生活条件回到老家,希望可以带领家乡的父老乡亲共同致富。他看准牛站村紧邻吐鲁沟的地理优势,几年间共投资数千万元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承包700亩土地,种花种树、兴办农家乐,雇佣的工人都是本村村民。“我刚来的时候村上有贫困户200多户,每户只有几分地,每年的收入除去农药化肥,基本上就没剩下多少,因此不少地都撂荒了。看到这个情况我们决定把这些土地高效地利用起来,采取支部加公司的方式,有地的村民把地流转给公司,每亩土地给村民800块钱,流转之后人可以打工,没地可以入股,年底给予分红。通过这种形式,8年下来,200多户贫困户已经降低到60户左右。未来我希望能够依托吐鲁沟的生态文化、农业文化、金牛文化、九天圣母遗址、河景文化,把这里打造成让游客来了有看头、有住头、有吃头的旅游胜地。”

75岁的王兆柱就是牛站村打造生态旅游的受益者,他说:“以前我们家吃饭都困难。自从李书记搞起生态旅游,我把土地流转给他,每年能一部分固定的收入,这样儿子就可以出门打工,我还可以在林场做管理员,每个月也有上千块钱的收入,一家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前两年就已经脱贫了。我现在就希望村里的生态旅游越搞越好,我们的收入能越来越多,多过几年舒心的好日子。”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孙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