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利用航班延误险获利构成犯罪吗?

利用航班延误险获利构成犯罪吗?

时间:2023-05-04 21:30:00

相关推荐

利用航班延误险获利构成犯罪吗?

近日,南京警方抓获一名利用航班延误实施保险诈骗的犯罪嫌疑人李某。经查,李某从至今,用亲戚朋友的身份信息,靠自己估摸成功的近900次飞机延误,累计获得了高达300多万元理赔金。针对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产生了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李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有人认为构成犯罪,构成保险诈骗罪或者诈骗罪。

我们知道李某并未利用虚假的保险事实进行诈骗活动,飞机延误是真实存在的,行为人不存在捏造事实的情况,更没有夸大损失,飞机延误不是投保人造成的,投保人只是通过自己的预测来决定是否退票,退票程序是合规的,索赔程序也是合规的,投保人使用的身份信息是真实存在的,是有效的,并且航空公司没有规定只能本人购票,不能帮助他人购票,或者让他人帮助自己购票,那么行为人购票等行为是被允许的,因此也不能认定身份信息是虚假的。

我们同样可以看出李某购买机票不是以乘坐为目的,是以索赔为目的,李某每次使用真实身份信息购买飞机票都完成了一个合法的缔约行为,既然每一个单一行为都是合法的,那么单一行为的集合也应该是合法的,并且李某是通过正常的索赔程序进行索赔的,所以不能认为李某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飞机延误真实存在,购票人的身份信息真实有效存在,因此不存在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使保险公司陷入错误认识。

李某使用他人的身份信息并没有对身份信息所有人造成财产或其他损失,没有产生严重后果,也不能构成犯罪。

不管是保险诈骗罪还是诈骗罪,都离不开虚构,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李某的行为不存在虚构,也不符合保险诈骗罪或者诈骗罪的构成要件,那么利用航班延误险获利的行为也不能认定构成犯罪。但在后来的警情通报中说李某多次伪造航班证明等材料,虚构航班延误的事实,那么李某的行为应当认定为犯罪,所以利用航班延误获利不构成犯罪的前提是没有虚构。

漏洞并不是只有保险公司会有,但利用虚假材料都可以骗取保金,这漏洞属实有点大,保险公司需要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把漏洞堵死啊。利用漏洞获取利益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在道德上是说不过去的,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钻空子的行为还是不要做比较好,法律和道德都是对社会进行调控的手段,“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每个人都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做有道德、有底线、踏实本分的公民。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