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机杼声声 苇杆编出“致富花”!——“足迹·决战脱贫攻坚龙江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机杼声声 苇杆编出“致富花”!——“足迹·决战脱贫攻坚龙江

时间:2018-10-03 02:27:18

相关推荐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机杼声声 苇杆编出“致富花”!——“足迹·决战脱贫攻坚龙江

00:50

咔嗒、咔嗒……循着这清脆而有节奏的机器声,“足迹”采访小分队一行走进了富裕县龙安桥镇小河东村。

58岁的村民刘春华,正在自己家中熟练地编织苇帘。

刘春华在家打苇帘。东北网记者 孙英鑫 摄

只见她双手将一根根芦苇杆交替着送进机器,一只脚不停地踩着踏板,“咔嗒”就是这么发出来的。不一会儿,一片崭新的苇帘就编了出来。“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坐家里打苇帘就赚钱了!”刘春华手中的活儿不停,抬头跟记者说。

刘春华是小河东村的一名脱贫户。一年多来,她凭借着手编苇帘实现了自己的脱贫致富梦。

在小河东村,像刘春华这样的人家不在少数。曾经被当成废物的芦苇,如今已经变成了村民手中发家致富的“宝贝”。

约8000亩的苇塘是小河东村独有的丰富天然资源。“耕地少,靠种庄稼收入很难尽快脱贫。村子周边遍地是芦苇,能不能想办法利用起来……”小河东村党总支书记、扶贫驻村工作队成员陈德忠一直在琢磨。早在上世纪70年代,村民们就有编织苇帘的传统,但基本上都是农户手工操作,不成规模,产量少,也卖不上价儿。于是陈德忠就想,苇编产业外省有些地方做得很大,而且销路很好,小河东村能不能在这方面也发展起来,走出一条致富路?

01:53

在多次考察的基础上,小河东村村委会决定依托该村芦苇资源优势,以“能人牵头领办,村集体以固定资产入股参与分红”的方式发展苇编产业,成立了芦苇编织合作社。

,陈德忠购进了50台芦苇编织机,免费发放给贫困户和村民,找来专业老师教授技术,做精芦苇产业,把芦苇“吃干榨尽”变废为宝,带动一家一户增收致富。

“农闲时我就弄这个,一天能编30多片,一年下来挣一万多,生活上宽裕多了,挺好!”刘春华说,“苇子没了就去村上苇厂取,苇厂一周左右派人下来收次苇帘,当场给钱。”

陈德忠在芦苇加工车间内挑选苇杆。东北网记者 孙英鑫 摄

坐炕头上就把钱赚,连村中的一些老年人也都加入进来。八十多岁的侯大娘就说:这活儿年轻年老都能干,打一片给1块多,一个月下来也千八的,没想到我这老婆子还有用啦!”

加工在镇,基地在村,增收在户。如今,富裕县在小河东村旁建设了芦苇扶贫产业园,购置机械3000台套,形成从收割、编织到销售的产业链条,年可生产苇帘400余万片,产品出口至日本、韩国等国家,产值达2400余万元。

陈德忠说,去年底村里花了20多万元购置了彩印设备,准备在苇帘工艺品方面精准发力,增加产品种类,提升级艺水平,并进一步拓展线上销售渠道,让这些以往只能做烧柴的芦苇杆华丽变身,成为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来源:东北网

记者:孙英鑫 那鹏翔 刘楠

编辑:聂睿

责编:吴琼

统筹:王刚、高长利

监制:陈宝林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机杼声声 苇杆编出“致富花”!——“足迹·决战脱贫攻坚龙江答卷”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