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直击青海绿色产业发展!省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精华全在这儿……

直击青海绿色产业发展!省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精华全在这儿……

时间:2020-08-07 00:47:16

相关推荐

直击青海绿色产业发展!省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精华全在这儿……

9月25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召开联组会议,就“绿色产业发展情况”开展专题询问。11位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代表围绕省委“一优两高”战略部署、紧扣绿色产业发展主题提出询问。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等10个部门负责人一一应询。询问人提问直击问题实质,应询人坦诚认真答复。

1、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主任委员王新平:“一年多来,我省在推进绿色产业发展方面出台了哪些政策和措施,取得了哪些成绩?还存在哪些问题?”

省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党晓勇回答

一年多来,省委省政府围绕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牧业绿色发展实施意见、推动各类产业园区改革创新发展意见、加快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意见等40项政策措施。其中,农牧业、工业、服务业领域分别为14、17、9项。

取得的成绩,一是新兴产业加快成长。新能源、新材料发展势头良好,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86.5%,比亚迪锂动力电池一期等项目建成投产。

二是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加快。企业技术改造进程加快,锡铁山铅锌选矿回收率达到94%以上、晶硅电池效率达到21.8%,成为行业领先者。特色农牧业释放新潜力,建成全国最大有机畜牧业、冷水鱼、有机枸杞生产基地。

三是绿色服务业活力不断显现。旅游名省建设成效显著,旅游业年均增速在20%以上,青海旅游关注度列西北之首、全国靠前。

存在的问题,首先是产业结构层次不高。受外部市场影响较大,工业转型升级艰难;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低,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整体竞争力不强。

二是实体经济困难增多。传统产业受市场需求不足、出厂价格回落等影响,总体情况低迷。工业增长后劲不足,投资大、带动性强的项目少,10亿元以上项目仅有26个。

三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我省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不到0.6%,有科研活动的企业仅占10%。

四是营商环境亟待改善。营商环境九项核心指标全国排名靠后,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进展缓慢,企业负担较重。

2、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委员王继卿:“省政府在组织实施‘高原特色轻工业振兴计划‘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我省轻工业在高质量发展中处于什么地位?下一步怎么办?”

省工信厅厅长洪涛回答:

在组织实施“高原特色轻工业振兴计划”方面,首先是着力构建产业体系。积极推动轻工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以中藏药、特色农畜产品加工、藏毯为代表的特色轻工产业。

二是着力推动项目建设。以来,统筹安排工业转型升级等专项资金8720万元,支持轻工重点项目205项,组织实施创新攻坚项目36项,改造提升项目64项,累计带动投资119.8亿元,有力推动了轻工产业加快发展。

三是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藏医药产业发展;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认定2个国家级、14个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种中藏药单品销售过亿,金诃藏药成为全国藏医药行业首家通过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定企业。

四是着力增强创新能力。安排专项资金2.9亿元,支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173项,培育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家、企业技术中心12家、高新技术企业52家、科技型企业80家。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降糖新药“梓醇片”实现我省新药零突破。

五是着力推进示范引领。建成3个国家级外贸转型示范基地、2个省级外贸转型示范基地,创建3个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认定1个国家级绿色园区、3个国家级绿色工厂、1个省级绿色园区、6个省级绿色工厂。

六是着力强化招商引资。第十九届、二十届“青洽会”签订轻工业项目48个,签约总额108.58亿元,到位资金35.13亿元。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峰会系列活动期间,签订轻工业项目29个,签约总额36.09亿元。

我省深入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快发展食品、生物医药、纺织等轻工产业,特色轻工产业园区基本形成,轻工品牌初具规模,具有青海特色的轻工产业体系逐步形成。底,全省规上轻工企业167户,占规上工业企业总数29.3%;实现工业总产值201亿元,占全省规上工业总产值8.4%。食品制造业投资增长6.2%,牛羊肉、牛奶、乳制品产量分别达到26.3万吨、32.57万吨、8.58万吨。

下一步,一是以规划为引领,编制“十四五”消费品工业发展规划,围绕青稞酒、高品质牛羊肉、枸杞、藏毯等特色优势产业,谋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推进轻工业高质量发展。二是以创新为动力,建设一批创新平台,支持行业龙头企业主导和参与产品标准制定;加强产品联合开发,突破关键共性技术,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三是以市场为目标,继续深入实施“三品”工程,培育“青”字号品牌,实施企业集团培育战略、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企业培育计划,培育认定一批行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做强发展主体。四是以问题为导向,加快轻工行业智能化改造,加大新兴轻工产业培育,提升发展质量。五是以招商引资为手段,开展精准招商,进行点对点对接,招引实施一批轻工业延链补链项目,打造我省轻工业开放发展新格局。六是以政策为支持,研究出台支持轻工产业发展政策,完善金融支持,优化要素配置;综合运用投资补助基金注资担保补贴贷款贴息股权投资等金融工具,支持轻工产业发展。

3、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委员姚琳:“省政府在贯彻新政的同时,采取了哪些措施保持我省光伏产业良好发展势头?”

省发改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车军平回答:

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充分发挥全国人大、政协直通车作用,研究提出支持青海打造清洁能源革命综合试点省等提案,呼吁国家层面支持我省光伏等新能源发展;加强顶层设计,省政府制定了青海清洁能源示范省实施方案,安排部署了4大类15项工作任务。

二、结合新能源发展实际,编制完成《海南州特高压外送电源配置规划》《乌图美仁光伏光热园区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开展了“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中期评估。

三、研究编制《青海建设国家能源革命综合试点省方案》,初步衔接国家能源局领导同意,近期拟上报审批;开展了“531”新政对我省光伏产业影响、光伏平价专题研究;研究制定加快清洁能源发展指导意见;开展储能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提出了新能源+储能的开发新模式,推进黄河上游大型储能工厂课题研究,形成拉西瓦—龙羊峡等5个建设方案。

四、多措并举,拓展省内消纳空间,组织开展光伏等新能源电力直接交易,同时,积极开拓省外电力市场,推动清洁能源走出去。省政府与重庆市政府签订了框架协议,初步达成青电入渝意向。

五、强化调度,推进项目建设:加快光伏领跑基地、多能互补示范项目、村级光伏扶贫等42个项目建设进度,完成了300万千瓦光伏、200万千瓦风电招标工作;上报了实证基地二期工程项目,争取国家批复了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启动了哇让电站前期工作。

六、在晶硅技术改造、电池切片工艺等八个光伏组件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取得突破,光伏电池转换效率提高至23%;加强行业领域技术交流,成功举办清洁能源发展国际高峰论坛,新建2个院士工作站;建成国内首个能源大数据中心,实现了大数据信息技术与光伏产业深度融合,降低了光伏运营成本。

4、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农牧委委员苏荣:“省政府在培育‘青’字号特色农牧业品牌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工作举措?对推进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高原牌’‘绿色牌’‘有机牌’等品牌打造方面有什么设想?”

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玉虎回答:

今年3月,省政府与农业农村部签署了共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框架协议后,我厅及时跟进,与相关司局衔接,共同制定了《共建青海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工作方案》,即将由省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共同下发实施。启动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在7个市(州)19个县(市、区)及11个国有农牧场开展试点114万亩,化肥使用量比上年减少24.4%,农药使用量减少20%以上。启动建设牛羊可追溯体系,建立牦牛藏羊追溯管理平台,力争3至5年内建成较为完善的牦牛藏羊可追溯体系,在全国走在前列。把打造“青字号”品牌作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创建的六大任务之一。

在具体工作中,重点抓了四个方面:在顶层设计上,出台了品牌强农实施意见。去年,省政府安排3亿元资金,支持牦牛和青稞产业发展,掀起了加快牦牛、青稞产业发展和品牌打造的浓厚氛围。完成了青海牦牛第一公用品牌高端策划。在工作抓手上,相继成立了牦牛、三文鱼、优质农产品等产业联盟,形成抱团发展的合力。在品牌培育上,评选发布祁连藏羊、柴达木枸杞等16个农产品品牌为青海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省林草局局长李晓南补充回答:

以来累计投资15亿元专项资金,有力推动枸杞等特色林产品向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建成枸杞生产基地74万亩,年出口有机枸杞超过400吨,为全国最大有机枸杞出产地;在全国率先开展有机枸杞认证,17万亩枸杞、5家企业取得国家认证,均为全国最多;组织企业参加全国会展,35种枸杞产品获得金奖,柴达木枸杞入选中欧地标互认产品名单;制定实施了有机枸杞基地认定办法、种植技术规程等14个技术标准,推广先进生产和加工技术30多项。

除枸杞外,我们还打造了藏茶、沙棘等品牌产品,培育发展了特色经济林、生态旅游、林草种苗、中藏药材、特种动物繁育、林下种养业等六大林草产业体系,林草产业已成为农牧民增收脱贫奔小康的富民产业。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强化原产地商标注册、优化产品形象设计、加大产品宣传推介力度、完善有机生产标准体系、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增强行业协会引领作用、加快新产品研发推广等措施,打造一批林草特色产品知名品牌,推动绿色富民产业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跨越。

5、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主任委员左旭明:“请问,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加快建成民族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国家生态旅游目的地、丝绸之路新兴黄金旅游目的地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对大力发展自然生态游、民俗文化游、高原健体康养游方面有哪些考虑和举措?”

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张宁回答:

做的主要工作:

一是抓顶层设计。去年6月,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成立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的省旅游绿色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对全省旅游业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的旅游发展领导体制。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建设生态旅游示范省的创建方案、工作方案和发展规划。委托文化和旅游部编制我省“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拟将“三个旅游目的地”建设纳入总体规划。

二是抓基础设施。西宁新华联童梦乐园、平安驿袁家村、茶卡天空一号景区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运营;同时,加快推进祁连卓尔山阿咪东索旅游区、茶卡盐湖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

三是抓布局优化。积极推进海北州及祁连、贵德等5个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加强“数字文旅”大数据平台建设。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加强文化旅游产业与各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推广世界非遗“藏医药浴法”,开发冰雪游、特种游、户外体验游、温泉养生游等健体康养旅游业态。推出以“探大美奇景、赏大美冬韵、品大美民俗”为主题的冬春季旅游活动。

四是抓发展质量,深入开展旅游“厕所革命”。累计投资2.29亿,新建改造旅游厕所1497座,有效缓解了游客“如厕难”问题。开展了多轮次、多频次的旅游市场专项检查和综合整治。

五是抓宣传营销。成功举办“一带一路中的青海”文物展、青海文化旅游节、青洽会等近400项、超过1亿人次参与的文化旅游交流活动。开展“百景走百城”、对口援青省市文化旅游宣传推广周活动、自驾青海丝路行、“五客汇青海”等系列活动,充分展示“三个旅游目的地”形象。

下一步,我们将优化供给结构,坚持规划引领,丰富文化旅游业态;增强文化旅游公共服务功能;推进文旅产业整体快速提升;创新宣传方式;严格依法治旅,落实属地监管责任,构建旅游诚信体系,增强全社会文明意识。

6、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委员薛洁:“省政府在建设快递综合服务场所、解决电子商务配送难题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将怎么办?”

省商务厅厅长尚玉龙回答:

一是强化制度创新,出台《青海省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实施方案》,制定《青海省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多项政策措施。随着《实施方案》深入落实,政策效应逐步显现。设立快递分支机构477个,快递企业累计完成订单833.6万件,业务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二是加强规划引领,完善基础服务功能配套。统筹推进占地2.6万平方米的朝阳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二期电商物流产业园项目建设运营。分步实施牦牛及乳制品冷链物流建设项目,年内全省冷链运输率、流通率有望分别提高20%和30%。与阿里巴巴、京东集团等知名电商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广泛合作,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新动能不断释放。

三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快递末端服务能力。苏宁小店、稳当生活等200余家新型社区连锁便利店投入运营;圆通、韵达等快递企业在省内12所高校设立快递服务网点,快递收投率达100%;因地制宜推广智能投递设施,目前,各类市场主体已投放智能快件箱837组,末端投递服务范围持续拓展。

四是服务“三农”发展,构建农村电商物流体系。目前,已建成17个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72个乡镇级综合服务站、1151个村级服务点。同时,持续推进“快递下乡”工程,引导快递企业采取自建网点、邮快合作、交快合作、快快合作等方式“走下去”,全省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达到64.11%,特色小镇快递网点覆盖率达83.33%。

下一步,我们将完善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基础设施。推动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融合发展,鼓励传统物流园区适应电子商务和快递业发展需求转型升级;提升快递物流末端服务能力,鼓励电子商务企业、快递物流企业积极参与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服务站点建设。配合省邮政管理局、省交通厅等部门持续推进“邮政在乡”和“快递下乡”工程,进一步畅通农畜产品“出村进城”和消费品“下乡入户”双向流通渠道;深化与国内知名电商企业交流合作,围绕“双11”等重点网络购物节活动举办契机,开展“青海商品网上大集活动”,深入基层指导电商物流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供应链协同效率。

7、省人大代表周易:“省政府在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新能源技术应用方面的最新创新成果有哪些?下一步在推进我省创新驱动战略实施上有什么打算和举措?”

省科技厅副厅长许淳回答:

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了12.7%。在产业整体发展进入快车道的同时,实现了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关键技术点的突破,产出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新能源产业方面,在共和县、德令哈分别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的百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基地和50兆瓦光热发电站;建立了多能源电力系统调控模式,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850兆瓦水光互补并网光伏电站;建成了世界首条万吨级生产线;在格尔木建成世界首个集风光热储调荷一体的多能互补科技创新示范项目。

新材料产业方面,开发出高档铝箔、超级电容器用铝箔、特殊用高纯铝型材、车用铝合金轮毂、罐车材料用大规格镁合金和汽车用镁合金压铸件等系列新产品;自主研发“格尔木法”电解镁生产技术,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绿色电解镁生产线;开展光纤预制棒等光电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形成年产400吨光纤预制棒及650万芯公里光纤拉丝的规模化生产能力。生产出260公斤蓝宝石单体铸锭,是当时国内最大最重的人造蓝宝石晶体。

除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之外,在锂电产业、数字经济、生物医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涵盖的其他领域,也同样取得了长足进展。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特色突出,能够引领支撑重点绿色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积极贯彻落实相关人才支持政策,加强对高端人才的人文关怀;加大对我省绿色产业发展研发平台基地建设,完善科技创新功能,提升科技有效供给,力争突破产业技术链条“堵点”和“卡脖子”问题,推动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内甚至国际先进水平的核心技术,强化对我省绿色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支撑,切实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8、省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韦志义:“当前,在经济增长面临新的下行压力、全省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形势下,如何保持财政政策资金对绿色产业发展的支持?如何进一步提高绿色产业发展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绩效?”

省财政厅厅长侯碧波回答:

虽然财政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我们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多措并举筹措资金,落实财政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政策,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沟通衔接,积极争取更多中央资金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二是强化预算收入管理,为落实支持绿色产业发展财政政策提供资金保障。

三是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压缩一般性支出,继续严控“三公”经费、加强政策和资金统筹,腾出更多资金用于保障绿色产业发展政策落实。

四是转变支持产业发展方式,引导鼓励更多社会资本投资绿色产业。

五是继续落实好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助推绿色产业加快发展。继续全面落实好企业增值税留抵退税、国家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等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助推绿色产业加快发展。

六是强化资金绩效和监督管理,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完善优化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办法和业务流程,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同时,进一步严格财政监督,严肃财经纪律,依法查处违法违规问题,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9、省人大代表赵生茂:“省政府在增加绿色信贷供给、发展绿色保险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王平回答:

一是在全省层面建立“绿色信贷+美丽青海建设”“绿色信贷+精准扶贫”“绿色信贷+涉农贷款”“绿色信贷+政策激励机制”“绿色信贷+审批优先”五大机制,细化绿色信贷工作任务和完成时限。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陆续推出适合绿色产业发展的特色金融产品,如省联社的“绿色旅游贷”、农业银行的“高原生态畜牧贷”、“枸杞贷”等。截至6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2148.71亿元,覆盖率达32.19%。

二是在绿色债券方面。引导证券机构创新融资方式,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专业化服务水平,通过绿色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使资金向绿色企业集中,促进绿色产业发展。11月,国开行省分行完成了李家峡水电站1.6亿的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服务。12月,西宁农村商业银行以公开招标的方式在银行间市场发行青海省首笔绿色金融债1.7亿元。4 月,青海银行在银行间市场公开发行规模为15 亿元的“青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年第一期绿色金融债券”。

三是在绿色保险方面。全面落实相关文件精神,指导保险行业持续优化保险方案,逐步增加保障额度,进一步提高了全省环境污染风险防范水平。截至6月,先后启动三批次环责险试点工作,试点企业共计105家,参保企业50家,其中新增4家试点外参保企业。

下一步,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将完善绿色金融评价体系,强化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意识,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培育企业资本市场意识,提高企业运用资本市场工具的能力,扩大绿色直接融资渠道,以绿色金融助推绿色发展。

10、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副秘书长肖玉海:“请问,省政府在改善绿色产业发展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哪些工作?目前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下一步将采取什么措施?”

省发改委主任党晓勇回答:

近年来,我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重点开展了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调查研究,夯实工作基础。扎实开展营商环境基础调查和专题调研,形成了“2+9”调研工作成果,为省委省政府提供了决策依据。

二是聚焦工作短板,完善政策措施。建立了以聚焦企业关切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为总纲,以优化营商环境若干举措为基础,在开办企业、产权登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领域分类制定优化措施为配套的“1+N”政策框架。

三是建立评价体系,组织开展评价。建立了包含20个一级指标和96个二级指标的青海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了各市州营商环境试评价,拟在年内形成评价报告。

四是推进示范引领,探索实践路径。制定《营商环境建设试点方案》,启动实施了格尔木市、乐都区营商环境建设试点。在西宁市创设4个“电力营商环境体验中心”,推出了掌上办理、电子认证、业务代办、自助审批等多元化服务。

五是突出特点亮点,创响工作品牌。制定了《优化营商环境“青海品牌”创建工作方案》,梳理总结基层首创经验和典型做法。

六是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全方位立体化宣传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效。

困难和问题:“一网通办、一事通办”个别部门参与度不够,数据信息共享交换存在壁垒;“放权”和“接棒”衔接不顺畅,存在“放权不彻底、承接不到位”的现象;行政审批流程复杂、材料过多、耗时过长,审批手续仍有简化空间;市场准入限制依然较多,政策执行存在“玻璃门”“旋转门”等现象;融资、人工、土地等要素成本较高,企业对成本负担主观感受依然较强;事中事后监管有待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不健全,重审批、轻监管的观念尚未根本转变等。

下一步打算:一是强化法治保障,加快推进的立法进程,提出立法工作建议,将《青海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列入地方性法规立法项目。二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的落地见效,进一步减少市场准入限制,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最大限度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成本,全力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三是强化考核监督,推进实施“互联网+”营商环境评价,以评价促优化,梳理查找营商环境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制度性障碍,倒逼相关领域改革,推动地方政府和部门形成合力,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11、“省政府在加快园区绿色化循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步伐,提升园区绿色管理水平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存在什么困难?下一步有何打算?”省人大财经委委员汪芙蓉追问。

省工信厅厅长洪涛解答:

一是以科学规划推动园区转型升级。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硅材料及光伏制造、新材料、特色化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和锂电、光电等新兴产业规模逐渐形成。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盐湖化工、新能源、油气化工、特色生物等主导产业稳步推进。海东工业园区装备制造、新能源、特色轻工等重点产业加快发展。

二是以绿色制造推动园区转型升级。制定发布具体实施方案,促进绿色制造相关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整合,不断建立和完善绿色制造标准体系。近年来,东川工业园、生物科技产业园、南川工业园、格尔木昆仑经济开发区被评定为国家级绿色园区,黄河鑫业有限公司、阳光能源有限公司、青海普兰特药业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被评定为国家级绿色工厂,高效、清洁、低碳、循环、智能的绿色产业体系正在加快形成。

三是以智能化改造推动园区转型升级。大力推进智慧园区建设,以工业互联网开发项目和企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为切入点,重点支持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低能耗电子级多晶硅智能工厂”、“德令哈智慧工业园区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等一批园区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两化融合项目,推动园区智能化建设和转型升级。

四是以技术改造推动园区转型升级。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依托各园区建成的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4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助推园区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五是以精准招商推动园区转型升级。通过青洽会、民营企业500强峰会等招商平台,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的企业和项目,提升园区发展内生动力。青洽会三个园区签订项目71个,签约金额222.4亿元,氢能源设备生产加工等一批清洁生产产业发展项目落户园区。民营企业500强峰会三大园区签订项目67个,签约金额534.9亿元,高纯氢氧化镁及镁系高温材料生产等一批强链补链项目签约落地。

存在的困难:一是园区规划缺乏前瞻性,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配套服务设施还不健全,园区服务能力有待提升。二是园区优惠政策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协调,招商引资吸引力不强,机构服务功能尚显不足,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三是人才支撑不足,技术研发能力弱,核心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下一步,园区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推动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引入补链企业,建设关键项目,推进园区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态园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建成一套“云上青海”数字经济发展构架,打造一个大数据产业园,组建一个产业集团,实施“九大工程”。全力支持智慧园区建设,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电子信息、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不断提升传统产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不断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鼓励园区提升全产业链绿色管理水平,全面打造绿色园区和绿色工厂;大力发展飞地经济,针对省内不同区域特点和产业集聚效应,开展深层次合作,实现共赢发展;依托对口援建省(市),谋划产业定位,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