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扫墓的意义 扫墓的意义作文

扫墓的意义 扫墓的意义作文

时间:2020-12-20 16:41:30

相关推荐

扫墓的意义 扫墓的意义作文

#不能出门扫墓还能这么纪念亲人#头条热榜 清明节最重要的节俗就是祭扫祖先坟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所谓扫墓,顾名思义,就是要清理墓地,清除杂草,修补坟墓。

活着的人要去给逝去亲人扫墓,是因为至亲至爱的亲人尸骨在那里,哪怕是一捧骨灰。墓,帮生者留住了一点念想,有一个去处,能够去探望,去打扫,去整理,去祭拜。

墓,是今生和来世,阴间和阳间的连接。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因为有墓,逝者散开的气,就还有一个会聚的地方,生者积聚的思念,就还有一个搁放的地。

清明扫墓,不仅是为另一个世界的亲人们,更是为活着的我们。

如果不能亲自去扫墓,还能做什么呢?

我选择的是请家乡亲人和朋友代扫墓,和我亲如兄妹的大学同学,一直帮我照顾外公外婆的坟墓,二十年了。

我去,他们一家陪我一起去上坟,我去不去,他们一家年年都去上坟。

我的外公外婆,肯定是把我同学当做自己孙儿,一并在天堂时刻护佑着的。同学说在外婆保佑下,二十年日子和美,事业顺遂。不怕大家笑话我迷信,我生命中遇到的幸运,都和外婆有关,我坚信她在保佑我。

往年清明,我在头条说过同学代我扫墓,有网友批评我心不诚,走形式,有违传统,亵渎了扫墓的意义,批评有理,但应该也允许折中。以我外公外婆的为人处事,肯定会体谅我的,也会感知我的哀思。

包括现在的云祭扫,祖先也是能接受这种不得已的替代。尽管新的祭扫方式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祭扫方式,但不失为一种温暖的补充。

“送寒衣”,谁能说说上坟的意义[呲牙]

奔跑的Bill

十月初一“送寒衣”,姐弟几个一块去上坟,重访儿时熟悉的乡野

05:00

年年扫墓有意思吗?没有意义,太封建了

现在去扫墓,很多人当成踏青和拍照,越来越失去了扫墓的原本意义[捂脸]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又是一年清明时,很多人在这一天,放下一切工作,回乡悼念逝去的亲人。

似乎清明回乡扫墓,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而这简单的风俗习惯,表面上是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尽孝道,但其实背后也饱含了深刻得人生意义。

01.扫墓与生前尽孝一样是尽孝道,也是传递思念

我们都知道,亲人卧病在床,子女伺候在床前,这是天经地义的尽孝。

而亲人去世后 ,每年到坟前祭扫、松土、除草,对于子女来说,其实也是另一种尽孝。至于在坟前,心里和嘴里念叨的生活琐事,其实是表达对逝去的人的思念之情。

02.坟前尽孝千堆纸,不如生前一碗粥

常常看到很多人在父母亲人去世的时候,哭得痛不欲生、死去活来,可这些人却没有在父母生前,尽过一次为人子女的责任和孝道。

其实我就在想,如果真的那么心痛失去,为何吝惜在父母亲人在世的时候,多陪陪他们,哪怕只是聊聊天,喂一碗粥呢,也比这痛哭来的实在吧?

怪不得有那句谚语:

“坟前千堆纸,不如生前一碗粥啊!“

03.人生要懂得珍惜,不要等到错过,再追悔莫及

有很多人感叹时光的流逝,遗憾“子欲养而亲不待”。实际上,我们真的没有一点时间去陪伴父母亲人吗?

不是的,我们的错过,其实是源于我们总以为父母亲人就在那个家里等着我们。

而殊不知,时光流逝,流水无情。父母亲人,终有一天等不到我们回家,就被岁月带走了。

“珍惜”,这两个字是沉重的,因为反面就是后悔。人生啊,一定不要等到错过,再追悔莫及!

04.总结:

人生短短数十载,弹指一挥间,生老病死只是人生常态。

而死亡也并不可怕,因为它不能分隔亲人间曾经对彼此的爱,就像《皮囊》中表达的,其实生与死的距离只是皮囊。

在这个思念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祈愿:愿逝者安详,生者不留遗憾。

清明节,你会和孩子谈论“死亡”吗?

今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和其他节日的欢乐气氛不同,清明节是我们缅怀逝去亲人的日子,难免会带着一份哀伤和肃穆。

对成年人来说,我们清楚知道扫墓、祭祖的意义,当我们在亲人的墓前跪拜、祭祀时,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亲人在世时的画面。

但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既不知道地下埋着的是谁,更不清楚我们为什么要祭拜,不懂“死”是什么意思。

有些孩子甚至受电视、动画、游戏的误导,以为人死后是可以复生的,因而做出很多不珍惜生命的危险的事情。

小样妈觉得,清明节是我们教导孩子亲情、生死、感恩的好契机。

在扫墓的时候,我们可以带着孩子给逝去的亲人跪拜磕头,告诉他埋在地底下的是谁,我们小时候,他们是怎样疼我们的,发生过哪些有趣或感动的事。

也可以告诉孩子,死就是再也不会醒过来了,再也见不到他们的面了。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不做危险的事,珍惜时间,让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

还可以告诉孩子,虽然亲人逝去时,我们会伤心、难过,但我们会永远记住他们,记住他们活着时和我们共同经历过的事。

清明节,你会带孩子扫墓吗?会和孩子谈论什么是“生死”吗?欢迎留言告诉我。

假如你不知道如何回答孩子关于“生和死”的问题,小样妈特别推荐科普绘本《我的小问题》,其中《生和死》这本绘本就囊括了16个和生命、死亡有关的小问题,比如:

死去的人能听见我们说话吗?

为什么亲人死去时我们会伤心?

我的父母是如何将生命传递给我的?

人死后会到天上去吗?

我的小狗死后,我会忘记它吗?

活着有什么用?

……

通过生动的图画和简洁的语言,帮助孩子了解和生死有关的问题,从而懂得珍惜生命、珍惜时间、珍惜家人。

这套《我的小问题》一共10本,还包括天气、树木、情绪、吃喝、毛发、夜晚等内容,帮助孩子拓展自然、人体、气象、植物、动物等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一套10册只要54.8元,作为科普启蒙读物来说非常优质和划算。我的儿子小样已经读这套书整整一年多了,整天把“为什么”挂在嘴上,懂的科普知识比大人都多,希望你家孩子也能有这样的收获。

点击下方链接【看一看】即可下单购买。

#春日亲子时光#

#露天烧纸是民俗还是陋习#

清明时节要上坟,烧纸上香不忘宗。

人活着的时候,就得有家;人故去之后,就得有坟。这是天经地义的,是大礼,不能随便。

对于那些老了的上辈,后人,无论高低贵贱,有出有出息。在他们的忌日和一年四季的各个有象征意义的日子里,后人都会祭祀他们。

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忌日,家里的人就得煮福肉,道酒,炒上几个亡人爱吃的菜。把这些往桌子(八仙桌)上一安置,再请几个故去的亲戚邻居来陪老人家喝酒吃饭。

在他们吃饭时,就在院子里面烧袱子,冥钱。点香燃蜡烛。

这是在家里就可以搞定完成的。

但是,在春节,清明,中秋或者农历九月九,甚至七月半鬼节。这些活动得于野外进行。尤其是春节和清明。

春节应该是上坟,清明应该是理坟。由于现代人把礼节简单化,如果春节上了坟,清明就可以不去了。反过来,春节没有上坟,清明就应该去理坟。一年以度秋风劲,怀念先人,总不能义年一次都不去吧!

要去就得行礼。

老百姓家没有三牲猪牛羊,只得量力而行,尽心为上。果品,花糖,酒,饼等等随便装两盘就可以了。

顾名思义,上坟礼坟就是要把先人板板的“家”收拾干净,应该培土的要加上,有杂草的要除去,有灌木的要砍去……这些打理清爽后,把贡品摆上,给它们说一声晚辈来给你理坟了云云……

然后就是上一柱香,一对蜡烛,一大团袱子,钱若干……

现在的坟山,由于树木丛生,落叶干燥,烧钱纸,袱子和燃香蜡烛的时候,必须守着,燃烧完以后,确定没有明火了才可以离开。

这是祖宗们留下来的安全模式,一点也不能含糊。这不是现在才兴起来的办法。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野外上坟燃钱纸蜡烛袱子,应该有它的合理性。可以说按照祖宗们留下的规矩,应该不能说是陋习。

民俗文化由来已久,经历了几千年到如今,说明它的生命力强大,只要引导得当,就能相安无事。文化传统就源远流长了。

曾仕强教授告诉我们,清明快到了,清明有它很重要的功能,我们一定要带着子孙一起去,不要自己一个人去。

曾师强调,我们去扫墓,一定要带第二代去,不然去是白去。扫墓那天要一家人团聚,由最年长的人来讲一讲祖宗的好的事情,使得我们的子孙有信心,他将来才会弘扬家风。

为什么叫清明?就是人活着有七情六欲,我们受到外界的诱惑,就不清不明了。不清就是脑袋糊涂,不明就是眼睛模糊。那一天我们去祭拜祖先,我们就清明了。

但是现在多半是上了年纪的人去扫墓,年轻人说我忙啊,我玩电脑来不及啊。就是去了他也在那里一脸茫然,他根本跟他去祭拜的对象完全没有关联,根本没有意义。

事死如事生,父母已经往生了,我们还把他当作活着一样的看待;

事亡如事存,父母已经亡故了,我们还当作他存在一样的,心中还跟他有感应,这个叫做孝之至也,这是大孝。

清明回家祭祖,我们跪在列祖列宗的墓前,百感交集,因为若干年以后,我们也将在这黄土之下长眠。这个时候,我们的子孙如何面对我们呢?就如同我们今天如何面对我们的祖先。

清明的意义不是吃饭踏青、走亲访友或者求得祖宗的保佑,而是让我们以生者的身份面对逝者,更加理性地反观自己的人生状态,从而不断的修正生活轨迹。

是让我们认清在有限的生命当中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活着,应该如何面对祖先,对后辈有一个交代。

当我们抑郁、焦虑、烦躁的时候,当我们辗转反侧,为了车子、房子、票子感情痛苦不堪的时候,为了鸡毛蒜皮的事儿打得鸡飞狗跳的时候,觉得自己快撑不住的时候。

该回去看看列祖列宗,在他们的坟前坐坐,跟他们说说话,说说我们现在的状况,想一想我们是不是他们的好儿孙。

可是我们很多人都忘了祖宗,心眼儿里只有自己,只是为了当下这一点点自私而又可怜的欢乐,任着性子明雄于天地之间,胡吃海喝,拼命的折腾,走着走着,就忘了来路,更忘了归途。

很多人都在追问人生的意义,而真正的答案是,当一个人为自己而活着的时候,他的人生永远没有意义。

因为你而幸福的人越多,你的人生意义就越大。

若干年以后,面对你的骨灰,高尚的人将洒下热泪,这才是人生的意义。

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后矣。

我们知道了清明节的意义,那么清明节它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在公元前651年,有一位国君叫做晋献公,听信了丽姫的谗言杀了太子,众王子为了活命,纷纷逃亡他国。

其中一位王子叫重耳,带着随从逃往齐国。在逃亡的路上,没什么吃的,只能天天吃野菜,最后因为营养不良,昏迷不醒。

当时有一名随从叫介子推,他割下了大腿上的一块肉呢,熬汤给重耳喝。

逃亡了的重耳回到了晋国,当了国君,就是晋文公。晋文公很感激当年的随从,把当时陪他一起逃亡的随从论功行赏,却单单忘记了割肉奉君的介子推。

等他想起来的时候,介子推背着母亲归隐山林,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派出了大队人马寻找介子推,可是怎么也找不到。这个时候有一个人出了一个“馊主意”,他说我们放火烧山,只烧三面,留一面把介子推逼出来。

晋文公采纳了这个主意,就放火烧山,山烧光了,也没有看到介子推出来。

晋文公就派出人马到山上去寻找。最后发现,介子推背着母亲,背靠一棵老柳树,已经被烧死了。在他靠背的地方,有一个树洞,树洞里面留着一封书信,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什么意思呢?是说我当时割肉给你吃,我只是尽我的忠心,我并不是要赏赐的。但愿主公,当一名清明的贤君。

晋文公把这一封遗书挂在床头天天看着,勉励自己当一名清贤的明君。又把这一天定为寒食节,下令全国在这一天,只能吃冷食,不能开灶生火。

到了第二年的这一天,晋文公上山祭拜,发现这棵老柳树复活了,长出了嫩芽,他就把这一棵老柳树命名为清明柳,又把这一天定名为清明节,来祭奠介子推,勉励自己勤政清明。

今天去做清明,又一次想到了那个困扰我很久的问题:我们每年去祭奠祖先,希望他们保佑我们。可是,这跟佛教的“六道轮回”是直接冲突的。如果人死后真的重新进入轮回,那么咱们上坟就没有了意义……所以,到底相信哪个呢?[黑线][黑线][黑线]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