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坐落在“黄金水道”大运河旁的北方千年古镇

坐落在“黄金水道”大运河旁的北方千年古镇

时间:2024-04-11 05:10:33

相关推荐

坐落在“黄金水道”大运河旁的北方千年古镇

又见杨柳青

文/Smirk boy

00:27

青砖飞檐和朱红色的窗棂点缀着一座座清代风格的建筑群

一次机会,陪朋友来天津办事,我为朋友推荐了天津西青区的杨柳青古镇景点,于是我又一次来到了杨柳青。

开车快到达杨柳青时,远远就看见了青砖飞檐和朱红色的窗棂点缀着一座座清代风格的建筑群,静静地依偎在南北运河的中间,心情不由地激动起来,仿佛已穿越到那个过竞千帆、商贾云集的运河口岸的繁华古代。

我们把车停在了杨柳青的文化活动广场的停车场,正逢中午,原打算找一家包子铺简单吃点,又想到这里是北方融汇中外的繁华都市,就选择了一家西餐,还特别选择一个靠窗户的位置,感受一下与中国传统餐饮不一样的风情。看着窗外熙熙攘攘的人流,想到清末年间,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签约后,天津成为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中西文化的交融,形成这里多国的独特建筑风格,使这座城市更具异域感。

杨柳青古镇依运河而兴,因年画闻名

有一句老话:“先有杨柳青,后有天津卫。”清代华鼎元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两岸春风古驿亭,攀条送客酒微醒。多情杨柳纷如织,绾住离情眼独青。”由此可见昔日运河之畔杨柳青繁华景象及深厚的历史文化。

杨柳青古镇依运河而兴,因年画闻名。据记载,明朝永乐年间,大运河重新疏通后,加之迁都北京,这里成了北方商业重镇。明朝政府为了巩固北方统治,强行从南方移民,而杨柳青因为位置距离北京很近,又靠近大运河交通十分便利,于是就近接纳了不少北上的文人画师。掌握祖传雕版印刷技艺的江南戴氏一族就是其中之一。戴家逢年过节就刻些门神来卖,引得镇上的人争相模仿。后来随着运河商业不断发展,南方精致的纸张、水彩运到了杨柳青,使这里的绘画艺术得以发扬光大。

听当地制作年画的工匠讲,年画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有五大工序:“勾、刻、印、绘、裱”,每一张年画都体现出“匠人精神”。当时杨柳青全镇及周围附近的村子,家家都会点染,户户都善丹青,画店鳞次栉比,客商络绎不绝,形成名副其实的年画之乡。

杨柳青年画题材很多,内容丰富,其中最著名的年画就是“娃娃画“。我记得小时候经常看到一幅”年有余“的娃娃年画,胖胖的身体,圆圆的脸庞,怀里抱着一条红色的大鲤鱼,手里拿着一朵小莲花坐在莲叶上,后面还有一朵盛开的大莲花依偎着。后来听人说起过,这个娃娃怀抱的不是鲤鱼,像金鱼,也像鲶鱼,是三种鱼的合成,寓意”连年有余“。还有这个娃娃,头顶左边梳的是发髻,右边梳的是小辫,而且左边发髻上还插着一朵小花。用手遮住娃娃的一半脸,发现左边是一个女孩,右边是一个男孩子,正好一女一男,合成一个”好“字,寓意“生活越过越好,儿女双全“。

所有院落都是正偏布局,四合套成,院中有院,院中跨院。

这里吸引我的除了年画,还有那些各式各样的古建筑。我漫步在青砖灰瓦的古建筑群,沐浴在斑驳的光线中,石板铺地,商铺林立,胡同交错,一条条的长街串联起民居,行人三三两两,一幅旧时的画面扑面而来,仿佛自己就是运河边的古人,也许是为了采购货品,也许为了在这里做一小本生意,也许是为了寻找自己今生的爱人……

这些古建筑中,最经典的当然是座落在杨柳青运河岸边的石家大院。面对着长长的大运河,遥想到石家的老爷从江南贩货归来,全家人在运河口岸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的迎接盛景,我宛如石家的一员,望着老爷从岸口登岸,身披黑色的披风,大步流星、意气风发地向我们走来,并在一家人的簇拥下,走进了大院。想起古代大运河上水匪横行,石老爷这一路上用自己的智慧成功化解了多重困难和凶险,心中不由地对他升起了敬佩之心。

我随着参观的人流走进了石家大院,在古色古香的院落里,仿佛看到进进出出的那些女佣忙忙碌碌,打水,端茶盛饭,招待远方归来的商队。那些长工、马夫、保镖、书童,则忙着卸下船上满满的货品及送给家里亲人的礼品。这种繁忙的景象不由地让我内心激动起来,迫不及待地想走进去拜见一下石家老爷,以求能学他的处世智慧一二。

进入大门即是一条长长的甬路,构成大院的中轴线,甬路上有形式各异、建筑精美的五座门楼。从南向北,门楼逐渐升高,寓意为“步步高升”,而每道院门都是三级台阶,寓意为“连升三级”。大甬道的两侧共有十二个四合套式院落,所有院落都是正偏布局,四合套成,院中有院,院中跨院。整个院落气势恢宏,古朴大气,东院为内宅、账房、鸳鸯厅、内眷住房,目前是杨柳青年画、泥塑、木雕、石雕、天津民俗及新中国第一大反贪案展厅,西院为接待贵宾的男花厅、暖阁、书房、大戏楼、花园及佛堂,目前按原样保持。

成长后的少男少女们互相追赶打闹,从我身边经过,脸上闪过一丝羞涩……

漫步在大院内,看到造型各异的门檐,做工精细的砖雕、石雕、木雕,以及三道不同形态图案的垂花门、与其他建筑风格迥异的西洋门、形似花瓶的“宝瓶门“、形状似”八“字而得名的”八字门、具有苏州风格的小花园、只演文戏不演武戏的室内戏楼……传达着石家人对家族兴旺的企盼,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已是我第二次参观石家大院,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舍得离开这个大院,于是和朋友一起又重新游览了一遍。我伫立在大院西侧的长廊上,远远望去,一排红红的灯笼随风飘动,仿佛听到当年石府的小孩子们调皮奔跑,欢快的笑声从旁边的侧门穿过;还有成长后的少男少女们互相追赶打闹,从我身边经过,脸上闪过一丝羞涩……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