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故宫建于什么朝代 故宫是哪个朝代建

故宫建于什么朝代 故宫是哪个朝代建

时间:2021-11-01 00:10:34

相关推荐

故宫建于什么朝代 故宫是哪个朝代建

这五大古建筑,分别对应6个主要朝代:白马寺——汉代,佛光寺——唐代,晋祠——宋代,应县木塔——辽代,故宫——明清两代,应当是这六个朝代中各个朝代首屈一指的古建[赞][赞][赞]

​为何故宫的养心殿一直潮湿阴冷?专家挖开地砖后,感到背后发凉

故宫在以前被叫做紫禁城,原是明清两代皇帝居住的地方。故宫从明朝皇帝朱棣时期开始修建,他的设计总工程师为蒯祥。修建故宫动用了100万民工,共建了,大小院落有90多座,房屋有980座。故宫占地面积为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其中养心殿占地面积约为7707平方米,曾有8位皇帝先后居住在养心殿里面。不过去过这个地方的人总是觉得养心殿潮湿阴冷,就连很多专家当时也没有弄明白里面的原因。

养心殿于明代嘉靖年间始建,位于乾清宫西侧。康熙年间,养心殿还成为了宫中造办处的作坊,专门制作宫廷御用之物。后来,雍正皇帝搬进了养心殿,宫中造办处也就从养心殿迁移出去,逐渐成为后来各清朝皇帝的寝宫。到了乾隆年间,养心殿又被不断扩建,成为了皇帝处理政事召见群臣以及休息学习的地方。近代时期,末代皇帝溥仪搬出了故宫,故宫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没有再受到任何的打理。

故宫作为我国古代著名建筑群,记录了明清两代皇帝的生活点滴,后来我国也开始重视保护文物古迹,故宫也就成为了我国的重点保护对象。经过对故宫的不断修缮,很多破旧不堪的建筑在经过相关技术人员的处理后,得以重新面向大众开放。故宫富丽堂皇,各种精妙绝伦的建筑吸引了国内外的朋友前去参观。而当他们在参观养心殿的时候,却总能感受到湿冷的气息,和其他的宫殿环境有很大的不同。

养心殿作为皇帝经常使用的地方,本身就带着更多的神秘感,很多人都猜测里面或许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后来,相关专家在对养心殿进行维修的时候,将养心殿的地板给撬开查看里面的情况,由此发现了养心殿的秘密。养心殿的地砖下面铺设了很多的管道,而这些管道竟然是古代的地暖系统。北方的冬天非常寒冷刺骨,每到大雪纷飞的季节,屋子里面总是有冷冷的气息,就算穿再厚的衣服,也感觉全身冷得发抖。

古代工匠为了保障皇帝的居住场所可以暖和些,就利用这些管道注入热水让养心殿在冬天也可保持较为温暖的环境。而到了夏天的时候,管道里面就会注满冷水,也会让养心殿的地面温度得到一定的降低。而时过境迁,当故宫不再有人居住后,里面的很多设备设施也就没人再继续看管。那些埋在地下的管道久未使用,有的也出现了破烂的问题。长此以往,那些管道里面的水分便会不断蒸发影响养心殿里面的温度与湿度。

当那些专家看到古代工匠的智慧后,也不禁为其感到佩服。而随着对故宫的不断修缮,里面有越来越多的秘密被人们所发现,这偌大的皇宫究竟还在暗处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还需要时间层层解开。随着故宫的各个宫殿不断向外开放,人们也对故宫的全貌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故宫里面的每一件文物也都在向那些经过它身旁的人诉说着他的传奇经历,也在讲述关于故宫悠久的历史文化。

辽宁省沈阳市的故宫,是清朝关外的后金时期的皇宫。始建于清太祖努尔哈赤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建成于皇太极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总占地面积六万三千平方米,建筑面积一万八千平方米是东北唯一现存的皇家建筑。

故宫(紫禁城)于1406年开始修建,14完工,由蒯祥设计,天安门只是故宫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后,进入70年代,天安门城楼结构出现严重的沉降,无法再进行加固修缮,无奈只能拆除原有的建筑物,在原地按照1:1的比例复健。

沈阳记忆——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始建于1625年,1636年建成,占地6万平方米,共有古建筑114座,房间500余间,历经努尔哈赤、皇太极、乾隆三个建造时期,历时158年。沈阳故宫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故宫博物院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皇宫,朱棣在位期间首建。

故宫多次被火灾、战乱损毁,现在看到的宫院是经过多次修缮重建的结果,并非原貌,部分宫殿规模已经远不如初建时期。

照片拍摄于在北京出差期间。

“故宫里的井有70多口,却没人敢喝里面的水”,晚清时一位老太监回忆宫里的生活,说过这么句话。

大家都知道故宫是曾经皇帝及其家眷生活的地方,原名叫紫禁城,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历经明清两代,二十四位帝王。

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水井72口。

那井里的水是为什么不能喝呢?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水质不好。北京地质盐碱化严重,导致水质不能达到正常饮用的标准。明朝的《酌中志》中曾记载过“茗具三日不拭,则积满水碱。”

意思就是只要用茶具烧过这些水,只要三天不擦,底下就会结厚厚的水垢。

试问,就连宫女太监也不喝的水,又怎么给最尊贵的帝王与其妃嫔子嗣呢。

第二方面,水不干净,看过宫斗剧的小伙伴一定对投毒不陌生,这些井都暴露在公共领域,没有专人看管,如果谁趁机往井里投毒,这后果可想而之。

再加上一些妃子宫女太监想不开要自尽,投井往往也是他们的选择。就比如历史上的珍妃就被慈禧命人丢进井里。

浸过尸体的水又有谁敢喝呢?

其实,宫里的这些井里的水,并不是供人饮用的,而是用来灭火的。

如果有发生火灾时,宫里的宫女太监们就会从抽取井里的水用来救急,这些井水是当时故宫里最有效的灭火来源。

据统计,明清时期曾发生100多起火灾,但故宫依旧能留存下来,可见这些水井用处之大。

除了灭火,这些水井还能提供基本的除饮用之外的生活用水,如打扫卫生、清洁灌溉、浣洗衣物等,也并非一无是处。

那宫里人口众多,他们平常喝的水,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根据《清稗类钞》的记载“专取之玉泉山也。”说明了皇帝与其妃嫔饮用的水,专取自玉泉山。

玉泉山位于颐和园的西边,那里有天然的活水,清甜干净。

据传乾隆皇帝曾将天下出名的泉水,如杭州虎跑泉济南珍珠泉、苏州虎丘泉,无锡惠山泉,以及玉泉山的泉水,放在一个银质的小斗里去秤,看哪里的泉水重量最轻,最轻意味着杂质也就最少。

结果自然是玉泉山泉水取胜,自此玉泉山泉水便专门供宫中饮用。

每日宫中就会派专职太监从玉泉山运泉水回宫,按照等级分发给各宫保证日常饮水需求。

皇宫上下全靠泉水生活自然也不大可能,其实宫里的宫女太监喝的还是宫中井里的水。

宫中有一井,名“大庖井”,这是宫里唯一一口活水井,虽然味道没有玉泉山泉水清甜,但也能满足人的日常需求。

如今科技日益进步,净水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我们也不用再担心饮水的问题。

文:刘雯

编辑:浮尘

世界五大宫殿,各有千秋。中国的故宫规模最大、占地最多;英国的白金汉宫至今仍是英国皇家权力的中心;俄罗斯的克里姆林宫是五大宫殿中唯一一个三角形的;而美国的白宫则是五大宫殿中最年轻的一个。剩下的一个,则是法国的凡尔赛宫,它最初是由一场悲剧演变而来。

公元1661年,法国财政大臣修建了一座新居,他邀请国王路易十四前去参观。路易十四看到财政大臣的新居竟然比自己居住的枫丹白露宫还要富丽堂皇,于是恼羞成怒,将财政大臣以贪污的罪名下狱问罪。此后,路易十四决定兴建一座更加豪华的宫殿,这就诞生了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是一座极具欧洲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群,巴洛克风格非常浓郁,然而,由于太过追求奢华和宏大,凡尔赛宫其实并不适合居住。例如,法国的另一位国王路易十五曾认为凡尔赛宫的房间太过宽敞,不够保暖。

和中国的故宫一样,法国的凡尔赛宫是法国封建统治时期留下的华丽宫殿,同时,他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对于中国来说,凡尔赛宫其实也留下了中国近代史的伤痛,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却被列强们割让利益给日本,中国的北洋政府迫于国内的压力,最终没有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这段历史,我辈不能忘。

如今,凡尔赛宫要入驻抖音了,我们要铭记历史,但也要欣赏艺术,毕竟,历史和艺术并不能混为一谈。大家可以关注抖音号“凡尔赛宫”,一起“凡尔赛”起来吧。#凡尔赛本赛入驻抖音#

紫禁城,又称故宫博物院,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明清时期的皇居,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如今,它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接待数以百万计的国内外游客。紫禁城占地72万平方米,有9999个房间。它的建筑简单而宏伟,红色的墙壁,黄色的琉璃瓦,建筑显得庄严而威严。当你走进紫禁城,你会被它的宏伟壮丽所折服。

紫禁城在古代,只有皇帝才能住在这里,普通人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如今,只要买票,任何人都可以参观故宫。故宫不仅是欣赏古代建筑的地方,也是中国艺术的宝库。展出的珍贵文物不计其数,包括书画、陶器、瓷器、玉器、青铜器、钟表等。这些文物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宝贵机会。紫禁城是每个来北京的人必看的景点。它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是国家辉煌历史的见证。

我相信你一定听说过中国的长城,它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但紫禁城呢?紫禁城是中国北京市中心的一座宫殿建筑群,它是中国古代皇帝及其家人的故居。今天,它是一座博物馆,它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紫禁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有四个主要入口,分别是午门、神门、东旺门、西旺门。紫禁城曾经是24个皇帝的家,最后一位住在紫禁城的皇帝是溥仪。只是由于特殊原因,他被迫离开。最终,紫禁城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紫禁城是中国建筑的杰作。它是权力、财富和美貌的象征。宫殿建筑群是任何访问北京的人必看的景点。

北京故宫博物院位于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是一座大型的旅游景点,也是一座历史名胜。这里有着许多引人入胜的地方。此外,故宫附近还有很多其他的旅游胜地,例如天安门广场、颐和园等。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内部装饰华丽,雕刻精美,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作。故宫是全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宫殿遗址之一。自开始对外开放,迄今已有80余年的历史,是全球知名的旅游胜地。

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到此参观。然而,由于游客太多,场面火爆,景象奇特,这里也有一些负面评价。有人认为,故宫博物院的开放使它的一些艺术品遭受了破坏,因为游客太多,故宫的艺术氛围也受到了影响。正如许多其他的世界著名景点一样,故宫博物院也面临着人流量过大的问题。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到访北京故宫。

传言,故宫一共有9999.5间房子,为何不凑成完整的10000间呢,难道多出“0.5间”房是有什么讲究?在,考古人员在故宫“太和殿”发现了一个不解之谜。

历史上,故宫的金銮殿(太和殿)是皇帝的正殿,用来举行各种典礼,如皇帝登基、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等等大事件。

一次,殿内有几块地砖出现裂痕,工作人员在维护时拆除了地砖,拆开后惊讶地发现,地砖下面还有一层地砖,于是就继续拆,结果一层下面还有一层,再拆,还有,再拆,还有……足足拆了十五层!

故宫内历经明、清两个朝代,一共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从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开始,到清宣统皇帝溥仪结束,皇宫内有近600年腥风血雨的痕迹。

故宫旧称紫禁城,随着19的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的专制,就此也改变了紫禁城的命运。没有皇帝居住的紫禁城,于1925年10月10日正式改名为故宫,“故”为过去之意,即过去王朝皇宫。

提起故宫,多数人想到的都是北京故宫,其实原版故宫而在南京。

朱棣从10岁受封燕王,到他42岁夺取皇位,一直在北平守卫了几十年,北平是他的“龙兴之地”,有着难以割裂的深厚感情。明朝初期的首都在南京,而朱棣坐上皇位后才迁都到了北京,并修建紫禁城作为自己的皇宫!

北京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城墙10米高,整体几乎全是木质结构,600年来不腐不烂。根据朝政活动和日常起居的需要,分为“外朝”与“内廷”(也可说前朝后宫)两大部分。

故宫内大大小小的宫殿有70多座,以及上万间的房子,可里面没有一间茅厕!

由于古代没有冲水厕所,大多都是旱厕,而古人认为排泄物是污秽之物,旱厕臭气熏天属于堆积污秽之地,都是不吉利的象征!古代皇宫是一个神圣且庄严的地方,自然不允许出现煞风景的地方。

虽说没有固定茅厕,但是有可移动的“官房”,皇帝、皇后和嫔妃用的便器叫“官房”,平时不放在寝宫中,有专门的太监负责保管,需要时则传“官房”。对于宫女太监们来说,他们用的叫做“恭桶”,不用时都放在净房中。

宫里人数比较多,每天会安排专人负责清洁恭桶和净房,一般来说,干这种活的人,不是被欺负就是在受罚,就比如《延禧攻略》里面的魏璎珞因受罚刷恭桶。

北京故宫是世界五大宫殿之一,工程规模浩大、构造精细,对木材、石料和砖瓦的要求颇高。1406年,开始着手进行准备,仅前期筹备材料就花了近时间。

朱棣在修建皇宫时,为了彰显帝王之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决定建造一万间房屋,希望可以传承千秋万代。没想到,下旨后的第五天晚上,朱棣突然做了一个噩梦:梦见自己在凌霄宝殿,上面坐着一脸怒气的玉皇大帝,朱棣心里有些发怵,便问玉帝发生何事!

玉帝怒斥他说:“我的凌霄宝殿不过才一万间房,你修建皇宫也要一万间,难不成是要和我平起平坐?”朱棣听后吓坏了,连忙向玉帝赔不是。

纵所周知,在古代封建王朝中,皇帝无疑是地位最高,而在“万”之下的就只能是9999.5,这样也切合了皇帝的“九五之尊”的称呼。不满10000间,既给了玉帝面子,又保留了皇宫的气派,可谓一举两全!

而这0.5间,实际上是个通往二楼的楼梯间,为了布局上美观,这一间建得很小,看上去似乎就是半间房。

另外,故宫内有个“养心殿”,前殿是雍正皇帝办公区,后殿即雍正皇帝的卧室,卧室的面积只有10平米左右,屋内的那张龙床还没有我们平常睡的双人床大,如果皇帝在寝时再放下床前的两道帘子,那床塌上的空间就更加狭小了。

以雍正皇帝的龙床来说,这张床宽约1.3米,长约2.3米左右,高的话也大概只有0.6米,以这样的标准来看这也就是一张单人床,其实这张床本来就是一个人睡觉用的。

清朝时期,后宫妃嫔只可侍寝不可留夜。留夜与侍寝的区别是:留夜是可以陪皇帝到第二天早上;侍寝则是结束后会赶紧离开,一刻也不能多留。能留夜的只有皇后和贵妃,这也是为什么后宫嫔妃都想争位的原因。

妃子服侍皇帝的时长通常不能超过1.5个小时,贴身太监会在站在门外计时,没超过半小时太监就会提醒一次,超过三次提醒就会直接带妃子离开,因为皇帝第二天要上早朝,所以不能任意妄为。

自古皇帝的后宫便是佳丽三千,有的妃子可能一生就有一次机会,然而被窝都还没热乎呢,就又被送回到自己的寝宫了,接下来再轮到被宠幸,就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了。

朱棣既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好皇帝,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沉重的负担。朱棣驾崩后,其子朱高炽继位,然而仅登基10个月就崩了,据史料记载,当天早上七八点觉得身体不适,中午病危,傍晚去世,因事发突然,去世过程记载的也十分仓促。

明朝皇帝的平均寿命是42岁,实在太短了,大家认为是什么原因呢?

#打开眼界#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