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舍身取义的意思 舍身取义的意思和句子

舍身取义的意思 舍身取义的意思和句子

时间:2022-08-21 07:16:28

相关推荐

舍身取义的意思 舍身取义的意思和句子

明月子讲《论语》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 “仁者”,就是一个有仁德的人,“从”就是跟从。宰我问孔子说:“有一个大德告诉你说:‘井里掉下去一个仁者,’你会跟从着下去吗?”有的解释是这样的。有的解释为,一个人掉到井里去了,你会跳下去救他吗?从上下文来看,这个解释不是很确切。

实际上,宰我的想法很多,他是非常有独立思考的一个人。他的言外之意就是,大家都说这个人有仁德,但是我不能断定,我怎么知道他有没有仁德。他说井下面就有仁德,我也要跟着下去吗?其实,他言外之意是表示怀疑,他对仁表示怀疑。“仁”这个境界是很高深的,不是可以理解的文字上的一个东西,是内在的修养的境界。你到了就是到了,没到就是没到。

颜回体验过那个仁,所以他对孔子的话信受不疑。宰我没有体验过,他又好思考,好想问题。这个仁到底有没有啊?老师天天教我们仁,到底有没有啊?仁是个什么东西?是个什么样子啊?我没见到过,我怀疑。其实,怀疑是允许的,允许怀疑,允许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所以,孔子还是从正面引导宰我,他没有正面骂他,没有正面地否定他、打击他,而是正面引导他。

子曰:“何为其然也?”孔子说:“为什么非要这样呢?”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这个是需要慢慢做的,你没有做到并不一定没有,是你没有做到而已。孔子在这里说了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君子可逝也”,“可逝”就是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朝闻道,夕死可矣。”、“杀身以成仁。”宰我就表示怀疑,“杀身以成仁”,假如杀身,我没有成仁呢?那我不是白白浪费了生命?这是宰我的想法。

孔子说:“君子可逝也。”君子是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的,杀身以成仁嘛!但是,“不可陷也”。“陷”就是指的一种沉陷或叫迷陷、陷害。就是说,你是陷害不了他的。即使你把他陷害了,这是一种严重的缺德,犯严重的大错。

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人物,像岳飞、文天祥,他们都是可歌可泣的人物。如果把他们给陷害了,那就是大不义、大缺德,要背千古骂名。这一句就是讲这个,君子是可以随时舍身取义、杀身成仁的;在国家危难的时候,他可以赴汤蹈火。如果你陷害了他,这就是大不义,会落千古骂名。我们做人做事,绝对不能陷害有德君子。要是陷害有德君子的话,就会落千古骂名,子子孙孙都不好过。像秦桧陷害岳飞,千古骂名;殷纣王杀比干,千古骂名。历史上是很多这样的例子,这是第一层意思。

第二层意思,“可欺也,不可罔也”。“可欺也”,就是你可以用一个合理的理由或者非常充分的理由欺骗他。因为你说的理由很在理、很合理、很充分,可以欺骗他,这种历史上也有。像子产,他是郑国的一个贤大夫。有一个人就欺骗子产,他给子产送了一条鱼,子产说:“好,你把它放到水池里去,让它自由自在地生活。”结果,那个人把鱼吃了。事后,那个人还给子产说,“我把那条鱼放水池去了。”子产说:“好啊!好啊!非常好。”结果,那个人出来说:“谁说子产这个人怎么样、怎么样,他可好骗了。我把送他的鱼吃了,他还说好好好。”

不要再把梁山好汉李逵当作是一个莽汉,他是儒家文化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典型。 "罢,罢,罢! 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 说罢将手中毒酒一饮而尽,这是梁山泊好汉黑旋风李逵生前留下的一个感人画面。

我小时候就读过《水浒传》,一直对李逵最后被宋江劝说喝毒酒而死这段觉得很悲凉,当时就觉得宋江太坏了,临死还要找个垫背的。

当时也确实没有看懂,今天再回过头来读《水浒传》,对李逵之死就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李逵这个人看上去很鲁莽,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动不动就大喊大叫,喊打喊杀,跟一个疯子一样,好像大脑缺根筋似的。但是李逵这个人现在我再看他,却感觉他是一个重情重义, 安全就是中国儒家文化"舍身取义"的典型。

首先,李逵讲感情,懂得感恩。当年李逵通过戴宗的介绍认识了宋江,宋江多次给李逵钱物,还说以后缺钱,就去找他要。从此李逵认为宋江是个好哥哥而跟定了他。不久宋江因写反诗被打入死牢,李逵真是好样的,为了救哥哥单枪匹马去劫法场,后来在梁山好汉的帮助下救出宋江。

其次,李逵懂得孝道。李逵上梁山后,独自一人回家,准备把老母亲接到梁山去,从此在梁山上享福。谁知李逵背着双目失明的老母翻过沂岭时,因母亲口渴,便放下母亲去找水,母亲结果被老虎吃掉。李逵一怒之下找到老虎窝,杀死大小四只老虎。

最后,李逵虽然是鲁莽性格,但讲究忠义。李逵跟在宋江身边多年,对宋江的为人是深信不疑的,也会多少把宋江身上的一些仁义之道学过来。这一点在最后体现得淋漓尽致,宋江知道朝廷赐他毒酒后,第一个想到的是怕李逵造反,于是把李逵找过来。

“兄弟,你休怪我!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不肯半点欺心。今日朝廷赐死无辜,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我死之后,恐怕你造反,坏了我梁山泊替天行道忠义之名。”

李逵听后完全明白宋江的意思,只说了一句:"罢,罢,罢!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 二话没说,痛快地喝下了毒酒。

李逵这时显现的完全是一位仁义之士,他不能违背哥哥的意愿,也就是不能再做不忠不义之事,只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好一个黑旋风李逵!

【中华传统文化】

《论语-公冶长》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解释翻译:佚名

孔子说:“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能跟从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听到这话很高兴。

孔子说:“仲由啊,好勇超过了我,其他没有什么可取的才能。”

「大者曰筏,小者曰桴」。像过河、渡河用的竹筏。竹子编得很大,比较宽的那叫筏,小的叫桴。所以小的那个筏就叫桴。

我们看雪公的《讲要》,说「孔子不能行道于鲁,乃周游列国,亦不能行,遂有此言」。这是解释『子曰:道不行』。这个「道」就是我们通常讲夫子之道,夫子之道就是圣人之道。

圣人之道不是夫子自己发明的,夫子自己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所以夫子圣人之道,实际上就是本性中自然流露出来的道,每个人原来具足的。

你跟孔子、跟圣人一样,人人自性具足,你也有本性。

所以,不是说圣人发明一套东西让你去遵守,不是。

你成了圣人,你跟孔子做的、说的都是一样的。

我们具体来讲,这个道,孔子当时推行周公之道。周公之道也是自性自然流露,圣人之道。

孔子希望在自己的家乡鲁国来推行周礼、周公之道,但是得不到当政者的认同,孔子最后只好出行了,周游列国。

我们晓得,他周游列国十四年。

到每一个国家,都带着这样的政治理想,希望有国家能够采用它,有国君任用他,使他能够施展这个抱负,但是也办不到。

所以最后行道不能,就有这个感叹,说「道不行」,这个道没办法推行。

『乘桴浮于海』,这个什么意思?「意谓乘桴于海虽危险,然为行道,无所顾虑。」行道,这不是一桩容易的事,有时候是很危险的。

夫子也是在周游列国当中,你看他有「陈蔡绝粮」,挨饿,差不多要饿死;路过宋国的时候也差点被司马桓魋给杀害,确实也是历尽沧桑。

所以孔子感叹,行道就好像脚踏着小的竹筏去过海一样,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事情。

然而为了行道,无所顾虑,将生死置之度外。

君子能够舍身取义,杀身成仁。为了仁义,身命可以放下,没有什么顾虑。更何况,圣贤都明白,这一身不是我,这只是我的,像一件衣服一样。他拿来用,做为工具可以,那把它杀掉了,杀掉了可以换一个衣服、换一个工具,生命是永恒的,灵性是不灭的,所以更无所顾虑了。真是像孔子讲的,「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听到了道,马上死了都可以。那我们闻了道还没死,就得行道。

行道怎么行?真正按圣贤人的教诲去力行,用我们的身行做为大众的榜样,让大家也都跟着来行道修德,这是我们行道。

《论语》中这个话讲,「从我者」,从就是跟我、跟从的意思。

『从我者,其由与』,由是子路的名。

这个意思就是说,在门人当中,就是自己的弟子里头,跟着我周游列国,推行圣人之道的勇士里头,子路就是一位。

仲由是子路,这是孔子对子路的赞叹。

刚才我们讲到的,勇者不惧,子路是很勇敢,他没有畏惧,死都不害怕,那还害怕什么?所以跟着孔子去周游列国。

当然,跟随孔子的还有很多弟子。

孔子到每一个国家,其实他讲不外乎都是劝告这些国家的领导人,推行伦理、道德、仁爱的教育。

他不主张用武力的手段,他主张仁政,所以孔子当年实际上是做和谐世界的工作。

当时因为交通不发达,从一个国家到一个国家只能靠走路和马车,所以走的地方并不大,都是没有离开中原地带。

看到子路跟随自己的恩师孔老夫子去周游列国,真是勇者无惧,这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当然,老师的意思不是让做弟子的只是跟随而已,跟随着是学习,学会了,将来你要把接力棒接下来,继续往下干。

同时培养下一代接力棒的人,让这个圣贤之道能够一代代传下去。

孔子回到自己家乡六十八岁,他就不再周游了。逐渐逐渐的希望把这些工作移交给年轻人去办。这都是鼓励年轻人要承担起这个使命。

所以孔子在这里赞叹子路那种勇于担当,赞叹子路,实际上也是鼓励子路,鼓励这些弟子们勇于去承当,将夫子之道传下去。

夫子虽然不周游列国了,不能够再做推行、弘扬的工作了,弟子们要去弘扬。

孔子真的是非常懂得机会教育,一看到苗头不对,立刻打压,把弟子们的这些习气给它打压下去。

所以他讲说「由也勇过于我」,子路他虽然是很骁勇。

我们知道子路也是一个大将,上阵杀敌是无人能及的,是非常骁勇。

但是「不合中道」,这是有勇无谋,不懂得中道。

圣人善用中道,行中道,所以子路远远不及。

虽然子路不合中道,但是再找一个像子路的人也都没有办法找到,难找。

说这个话,还是鼓励大家发心,希望大家勇于去承当,要至少学子路,最好能超过子路。

【评析】

孔子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极力推行他的礼制、德政主张。但他也担心自己的主张行不通,打算适当的时候乘筏到海外去。他认为子路有勇,可以跟随他一同前去,但同时又指出子路的不足乃在于仅有勇而已。

论语,公冶长第五

写给那些说穿和服是个人自由的人

如果没有例外,比如人格缺失认知障碍思维错乱,想必每个正常人都分辨得出和服和汉服的区别。

顾名思义,和服是小日本和大和民族的共同作品,如果不是日本军国主义和日本普通民众之间的认知异同,和服仅仅只是一种日本民间服饰,无可厚非。正因为日本军国主义者和日本普通民众之间的认知差异,和服的和就显得和而不和,和而不和那么就服而不服,因此和服在某种意义上说,和服就不是普通日本民众遮风挡雨保暖御寒的衣服,而是军国主义的野蛮霸凌外衣和侵略扩张行为的遮羞布!

因此,和服没问题,穿和服也没问题,但是如果你的目的和动机不纯或者场合不对,那就不要怪广大同胞谴责警察问责历史追责了!

其实女孩穿和服这件事情远没有到上纲上线的地步,她的错不可怕,可怕的是说穿和服自由的这些人,他们借助这件事情,在台海风云渐涌之际指责公安机关,煽动民族情绪,歪曲历史,这些别有用心的人才应该值得我们警惕和谴责!

每个国家公民都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和自由,但我们却不能用自由来掩盖自己的无知和荒谬!

看了一下网络上一些人说穿和服是个人自由,我想问一下这些人是中国人吗?请问你们什么是自由?你们认为的自由范畴又是什么?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想必这些说自由的人一定听过革命先烈这首惊天地泣鬼神的绝命诗吧?我相信你的中文水平懂得诗中自由的真正含义!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如果不是先辈们浴血奋斗,用生命换来今天的和平与安宁的生活环境,你有自由吗?先想想你还有没有命吧键盘侠们!

也正是因为先辈们的舍身取义才完美诠释了那句让人醍醐灌顶的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和平的生活过得太安逸了,以至于很多人都已经麻木了,假如遇到战争,这些所谓追求自由的人,想想你们都是些什么人吧。

自由和个性应该释放并值得推崇,但绝不能以自由的名义挑战社会大众的底线!否则将自取其辱!

如果你认为我说的有道理,请转发一下,谢谢你!祝心情愉快!敬礼![微笑][作揖]

【中华传统文化】

《论语-泰伯》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解释翻译:佚名

曾子说:“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政权托付给他,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动摇屈服。这样的人是君子吗?是君子啊!”

这也是曾子的话,曾子讲,『可以托六尺之孤』,托是委托。

在父亲去世以后,孩子没成人,这个叫孤子。「六尺之孤」,差不多也就是十岁以下的孩子,这个是孤儿。

在邢昺《注疏》里面引郑康成的批注说,十五岁以下的都统称「六尺之孤」,所以这不是一个实指,它是一个统指。往往在君主命终之际,他想到自己的儿子孤幼,希望找一位老成持重的人委托他来养育、辅佐自己的孤儿,继承自己的君位,这叫托孤。

在古代诸侯受封他的国土,在周朝的时候诸侯大概是一百方里,一百平方里,这个就是一个诸侯国,那个地方不大。

这个命是指国家政令,托孤的同时也要寄命,就是将国家大事一并委托给这位老成持重的可靠之人,请他来辅佐幼君治理国家,这是「寄百里之命」的意思。

这个受托的人一定是可靠的,真正有德行的。

德行里面最重要的,这里讲的,『临大节,而不可夺也』,面临着国家存亡的大关节时,就是急难的时刻,「不可夺」是不可夺其志,他不会为一切利害、安危而改变他的意志,改变他的操守,改变他的诺言。

他能够全始全终,他能够忍辱负重,甚至能够舍身取义,这是「临大节而不可夺」的意思。

这种人在曾子眼中就是君子,所以只有君子可以托孤、可以寄命。

那当然不仅是托孤、寄命,任何的事情都可以委托他来照办,他可靠。

可靠是因为他有这个人品,有这个德行,当然也要有才能。

光有德行,没有才能,没有办事的能力,这也很难真正做成功。

像辅佐幼君,真正是也要用才华。

像过去周朝初年周公辅佐成王,成王是武王的儿子,是周公的侄子。

成王年幼,武王就去世了,周公摄政。

当时又是周朝刚刚建立没多久,还有内忧外患,外面夷狄侵略,要来攻打周朝,周公还要领兵去抵抗,去平定叛乱。

这个都是国家安危存亡之际,周公真的可以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他是圣人。

在三国时期,我们也看到还有一个人,诸葛亮,也是这样的一位贤者。

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来,任他做宰相,帮助他建立帝业,建立了蜀汉,蜀国。

可是刘备去世了,去世前白帝城托孤,请求诸葛亮辅佐自己的幼子刘禅继承帝业。

诸葛亮向刘备承诺,刘备才安心离去。

诸葛亮真的后半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真正为国家尽忠,不遗余力的辅佐刘禅。

这诸葛亮也当之无愧是这样的君子。

蕅益大师在批注里面讲,「有才有德,故是君子。末二句,是赞体,非设为问答」。

蕅益大师跟朱子的意见不一样,他讲「有才有德,故是君子」,君子不光是有德,当然德是根本,可是他也要有才华、有能力才行。

没有才华、能力,他怎么能够辅佐幼儿来治理国家?所以他受托有心而无力,这不行。

有才华,他才有这个力能,所以有才有德这个人才是君子。

君子当德行根本奠定了之后,还需要求学,需要增长自己的能力。

所谓有一事而不知是君子所耻,有一桩事你要是不懂,这是君子觉得可耻,样样都要能,样样都要会。

有才能,他才能够建功立业,才能够完成他所受托的使命,这才是君子。

所以末二句,「君子人与,君子人也」一个是德,一个是才。才德要双备,才堪称君子。

我们现在学习圣贤之道,可以说近百多年来,中华传统圣贤教育已经是到了衰微的程度。

经过这一百多年战争的摧残,经过各种浩劫,现在要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确是我们每一个有志之士、仁人志士的使命。

就好像老祖宗看到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血脉到现在已经是非常的危险,如果不救,真的就断掉了,那老祖宗现在也是给我们托孤、寄命。

我们自己反观,我们能不能够受托,能不能够临大节而不可夺?夺什么?夺自己的志向。

大节且不说个人的安危,那个是大节,我们讲名闻利养现前的时候,公与私非要选择其一的时候,你能不能够坚持志向?为复兴传统文化,这个传统文化就像是一个很脆弱的孤儿一样,为完成弘扬圣贤教育的使命,这个比百里之命更为重要,我们能不能够放下自己的名闻利养,放下自己的自私自利,放下自己对五欲(财色名食睡)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享受的追求,放下自己的贪瞋痴慢这些烦恼?肯放得下,你才堪为君子。

曾子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弘扬圣贤教育这个事业是宏大的,但是也是艰难的,要有坚定的毅力,要以戒为师、以苦为师,才能够完成这样的使命。这是老祖宗给我们托孤、寄命,如果我们不好好的完成这样的一个使命,对不起老祖宗。每一个中华儿女、炎黄子孙都有这个使命,这一生至少要做一个君子,修养自己德行。

【评析】

孔子所培养的就是有道德、有知识、有才干的人,他可以受命辅佐幼君,可以执掌国家政权,这样的人在生死关头决不动摇,决不屈服,这就是具有君子品格的人。

其实“名言”也不一定是正确的

名言一定就正确?我看不一定!有可能部分正确,有一部分是不正确的,甚至有的是错误的,不信,我们拿几句名言分析一下。

拿破仑曾经有一句著名的话:“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在很多人激励部下时广为引用,做为激励,鼓舞人心还是有用的。但不想当元帅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雷锋要求自己只是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我们能说雷锋不是个好士兵?

黄继光,董存瑞,舍身阻枪眼,舍身炸碉堡,他们如果一心做着元帅梦,他们会去舍身取义吗?象他们这样的士兵,可能心中没想什么当元帅的想法,但他们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慨,却感动了无数的人,激励着人们奋勇作战,勇往直前!他们不算好士兵吗?

古人留下:“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智士不饮盗泉之水。"这样的名言,意思是讲人要有点骨气,不能人一唤就去吃人家的东西,即使喝点水也要讲究一点,不能乱喝。这也太迂腐了吧!这得看人们当时的处境,如果一个将饿死之人,你会注意送东西给你吃的语气如何吗?第二句更没道理,智士不饮盗泉之水,这个水与泉水的名子有啥关系?水是用来解渴的,因为取之盗泉而不饮,那只有渴死的份了,有这么臭讲究的人吗?恐怕世上难找!

与之相反的,却是忍辱负重,最后终成大业的人。汉初三杰的韩信,曾受胯下之辱,最后却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战神。

由此可见,有的名言,就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得分场合而言,有可能在某种情况下,它有积极意义,在有的情况它是消极的,错误的,毫无意义的。

子曰:殷有三仁,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囚,比干谏死。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日出地上位明,日入地下为明夷。

明夷之时,子曰殷有三仁。微子抱祖宗排位逃去,孔子不认为他是背叛。

箕子装疯卖傻,孔子也不认为他是不忠于君王。

比干强谏,爱之深,痛之切,导致触怒龙颜,舍身取义,求仁得仁,自不必说。

此三人按常理来说,都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但是圣人并没有以此评价他们,反而认为他们是仁义之举,可见儒家思想的真谛并没有愚忠。

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圣人可没说过这话。这里一定要澄清。

儒家思想都是净化,糟粕的部分不是经典,而是民俗。

1071年,一天早朝时,宋神宗将一份奏折递给了王安石,王安石打开后还没看完,就被气得双手发抖。这份奏折是苏轼的辞呈,他在信中大骂王安石。然而8年后,王安石却救了苏轼一命。

1037年,16岁的王安石随父进 京,经好友曾巩的推荐,得到欧阳修的赏识。那年,远在蜀地的苏家,迎来了他们的大儿子苏轼。

1042年,王安石考中进士,授淮南节度判官。任满后,他放弃了京试入馆阁的机会,调为鄞县知县,后又任舒州通判。在职期间做了很多实事,颇有政绩。

那时,王安石已经因他的文采和特立独行而广为人知。

他非常自律,学习刻苦勤奋,经常通宵读书。王安石曾做过韩琦的秘书,有一次读书到天亮,实在熬不住就睡着了,等到醒来后发现已经迟到了。韩琦以为他纵 情声色,还告诫他不要太放纵自己,要多注意身体。

他不修边幅,身上的长衫脏了也不换。有一次,他和友人一起去洗澡,有人偷偷给他换了一件新长衫,想看看他的反应。结果他洗完澡后直接将长衫穿上,根本没发现衣服已经不是原来那套。

还有一次,王安石在朝堂上向宋神宗陈述问题,突然发现所有人都意味深长的看着他。王安石不解,经人提醒才发现竟是身上的虱子跑到胡子上来了。

他原则性非常强,近乎不近人情。有一次包拯请下属吃饭。司马光和王安石都到场了。他们两人不善饮酒,一开始都没有喝。但包拯过来一一敬酒,一定要两人喝,司马光不好意思就喝了一杯,而王安石却坚决不喝。

1042年,5岁的苏轼在自家的园子里玩得开心,他好奇心强,精力充沛,什么东西都想研究研究。但他唯独不敢逮落在园子里的鸟,因为母亲曾严肃告诫过他和弟弟,不允许他们捕捉小鸟。

又过了5年,10岁的苏轼听母亲给他讲范滂的故事,范滂舍身取义和范母支持儿子赴死的行为震撼了小苏轼的内心,他问母亲:“母亲,我长大了要做范滂那样的人,你觉得怎么样?”,苏母一脸欣慰地说道:“你能做范滂,难道我就不能做范滂之母吗?”

1058年,王安石 进 京述职,他将自己多年总结的治国思想写成了长达万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系 统地提出了变法主张。但宋仁宗看后就束之高阁了。之后,王安石开始了长达的蛰伏,朝廷多次招他进 京,他都推辞不受。

这一年,苏轼在蜀地老家为母守孝。就在前一年,20岁的苏轼和17岁的弟弟苏辙双双考中进士,并得到了欧阳修、司马光等前辈的赏识,宋仁宗更是高兴的说:“我又为子孙找到了两个好宰相”,苏轼从此名声大噪。但之后苏母病逝,兄弟二人因此回老家守孝。

1061年,回朝不久的苏轼兄弟又参加名为“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的制科考试。这是比科举考试难度大很多的特殊考试,整个宋朝只有49人考中。苏轼这次考中了第三等(一、二等虚设,第三等实际上就是第 一等),被称为“百年第 一”。之后,苏轼去陕西凤翔做判官,任期4年。

4年后,苏轼回朝,此时皇帝已是宋英宗。他也很赏识苏轼,刚准备重用,苏轼的父亲苏洵又病逝,苏轼与弟弟苏辙又返回老家守孝3年。

这一回,当32岁的苏轼再次还朝时,王安石也从江宁来到京城,准备开展他的宏图大志。

1068年,47岁的王安石回京,新皇帝宋神宗非常尊敬他,准备推行他的变法。欧阳修、司马光等人因为反对变法,惹怒了宋神宗,之后司马光辞职,欧阳修被外调离京。

苏轼当时胸怀满腔抱负,以治国安邦为己任。他个性耿直,遇到不平之事一定要站出来,决不妥协。他对王安石的变法有不同意见,于是就上奏反对。

苏轼辩才一 流,他的文章在全 国流传,影响力非常大,对于王安石推行变法来说很是不利。于是苏轼成了王安石的眼中钉,王安石为了推行变法,势必要把苏轼赶出朝堂。

1071年,在王安石的授意下,御史谢景上奏宋神宗,告发苏氏兄弟在运送苏洵棺椁回乡途中带了很多货物,贩卖私盐。谢景说这话的时候根本没有证据,但当时宋朝的御史是可以“闻风告状”的,根本不需要证据。

后来查出苏轼根本没有私运货物,但他们当时却乘坐了官府的船。就这么点小问题,也成了新 党攻击苏轼的借口,苏轼只好自请离京。

但他在临走前还不忘发泄一下心里的怒气,在辞呈上写道:“陛下有纳谏之资,大臣进拒谏之计;陛下有爱民之性,大臣用残民之术。”

这句话分明就是在骂王安石“拒谏、残民”。据说,宋神宗将这份奏折交给王安石看时,王安石气得双手发抖。

这之后的3年,王安石在京城大刀阔斧的变法,苏轼在各地辗转漂泊。

#我在岛屿读书#

#作家之间的神仙友情长什么样#

真是三观稀碎啊!这位柳爷竟然被选进某省的小学教材了,难道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吗?

文章讲了一大堆这位柳爷如何守时的小故事,似乎他的成功完全是因为他的“守约精神"。其中还引述了他的"名言":我国许多企业家不守时被许多外国同行打心眼里看不起,外国人会认为:如连我国这些杰出的企业家都不守约,那么还能指望普通百姓守约吗?他的意思是只有洋人才守时,才讲契约精神。我只能说一个字:呸!难道洋人背信弃义的事情还做得少吗?我国的企业家为什么要洋人去肯定?

他给自己编造出一个个创业神话故事,宣称自己的成功来源于自己的努力、诚信、守时,靠的是自己有眼光、有胆识,有毅力 。

然而公道自在人心,他到底如何,百姓心中自有评说。自古到今有无数令人可歌可泣的人物,他们有舍身取义的仁人志士,有杰出的发明家、文学家、诗人,他们的事迹太值得后人特别是我们的花朵学习了,这样的英雄豪杰古往今来,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别说小学教材,初高中教材都写不完,为什么要把一个充满争议的商人写进教材,他所谓事迹在大义面前啥也不是。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司马南先生估计是要哭了吧。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