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城口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城口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时间:2019-11-20 16:56:26

相关推荐

城口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城口群众学习夏布制作技艺。(城口县委宣传部供图)

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持之以恒推进“六进六扶”,不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成为城口县摘掉戴了40多年“贫困帽”的关键。

9月29日,在我市脱贫攻坚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城口专场,城口县委书记阚吉林自豪地说,城口曾被形容为“汉人居住最落后的地方”、我市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但现在已累计脱贫1.1万户4.4万人,贫困发生率由底的15.6%降至目前的0.42%,正式退出了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序列。

“六进六扶”有实效

城口地处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长期的贫困落后,加之重重大山阻隔,老百姓的山地意识、保守思想等既是脱贫的最大阻力,也是返贫的最大风险。

对此,城口县在脱贫攻坚中尤其注意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采取“六进六扶”提振群众脱贫信念和能力,激发他们“我要脱贫”的内生动力。

“六进六扶”分别是理论政策进农家“扶思想”,组织170多支宣讲队累计开展宣讲6000余场,以院坝会等形式讲贴近群众的脱贫政策和故事,在群众心里种下了冲破思想藩篱的种子,汇聚成“我要脱贫”的磅礴力量;典型示范进农家“扶志气”,通过连续3年评选表彰县级脱贫致富光荣户共1027名,以及孝老爱亲、勤劳致富等各类典型榜样4000多名,让群众有了身边的鲜活榜样,极大鼓舞了群众脱贫士气;干部专家进农家“扶人才”,选派223名优秀中青年干部到乡镇进村社,多种方式引进各领域专家型紧缺人才462名,回引大学毕业生200余名、外出务工能人400余名,逐步破解农村人才短缺问题;致富本领进农家“扶技能”,通过统筹全县资源深入实施“1户1人1技”工程,开展实用技能培训2.5万人次,确保了每个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掌握一门实用技能;和美人居进农家“扶环境”,通过整体推进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改房、改沟、改厨、改厕、改圈、改院2.35万户,彻底扭转了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也减少了因病致贫的可能;文明实践进农家“扶新风”,通过综合采取法律规范、规约约束、村民自治等系统举措,深入整治办酒风、赌博风、慵懒风、脏乱风,农村歪风邪气得到根本扭转,大家将精力集中到发展产业、脱贫致富上来。

社会帮扶见真情

在自身资源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社会帮扶为城口脱贫攻坚雪中送炭,进一步坚定了城口群众的脱贫信心和勇气。

城口县县长黄宗林介绍,在脱贫攻坚之初,城口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占比达到39%,提升医疗水平成为城口脱贫攻坚的重要一环。在上级和相关单位支持下,全县累计投入5.3亿元,新建县人民医院,改造11个薄弱乡镇卫生院,完成125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通过相关医疗单位支持城口建设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等临床重点专科,填补了县内80余项医疗技术空白;通过“医联体”建立远程医疗平台,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重庆、北京等地专家的医疗服务。目前,该县常见病、多发病的县域内就诊率从75%上升到近97%。

与此同时,城口县还获得了来自山东省,以及市内相关部门的对口支援帮扶。沿河乡、鸡鸣乡均属我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市纪委监委扶贫集团3年来实施帮扶项目152个,帮助沿河乡实施产业扶贫,协调引进了金科集团、包黑子等龙头企业,打造了“城口提绳儿”“寻味沿河”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建成了“秦巴韵生活馆”电商服务体系,成功培育了以笋竹、食用菌、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格局。市经济信息委扶贫集团结合鸡鸣乡实际,确定了五大特色产业,3年共投入4000多万元资金,其中用于帮扶鸡鸣乡发展产业的资金达到了2000多万元,将鸡鸣茶业公司培育成规上龙头企业,并培育起一批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建立电商平台两个,有力促进了当地贫困群众的“造血”能力。

全县收获“五个新”

通过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城口在脱贫攻坚实践中收获了“五个新”——

扶出了新精神,脱贫攻坚中,基层干部、党员与群众一起,用鲜血、汗水甚至生命换来城口新时代的攻坚精神;扶出了新观念,保守、狭隘、落后的山地意识被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取代;扶出了新干劲,群众不再“等靠要、懒装伸”,争相搞产业、创家业、奔致富,构建了“山上中药材、林下山地鸡,坡上核桃树、百花中蜂蜜,香菌巴掌田、杂粮鸡窝地,火炕老腊肉、冷水生态鱼”的山地特色农业格局,产业规模是的1.6倍;扶出了新面貌,在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的基础上,7300余户住在“穷沟沟”的农户吃上了“旅游饭”;扶出了新战果,全县累计脱贫1.1万户4.4万人,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的6491元增加到底的10404元。今年2月,城口以贫困发生率0.42%、群众满意度98.47%的亮眼成绩,正式退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摘掉了戴在头上40多年的“贫困帽”。 本报记者 罗芸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