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安徽泗县:姚远的写意山水 陈娟的油画等 文化底蕴深厚!

安徽泗县:姚远的写意山水 陈娟的油画等 文化底蕴深厚!

时间:2018-12-08 16:32:23

相关推荐

安徽泗县:姚远的写意山水 陈娟的油画等 文化底蕴深厚!

姚远的写意山水,陈娟的油画,李小枫工笔画等各具特色。近几年省级会员由不足十人猛增到三十余人。随着泗县经济的飞速发展,全县上下逐步形成了群众性崇尚书画艺术的热潮。书法绘画爱好者达数百人之多,基本上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合理结构。泗县不但县内书画人才层出不穷,而且在外的也是人才济济,不少在国内有相当知名度。如中国美协会员老画家刘承汉,50年代初毕业于南京大学美术系,长期担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编审。专于书籍的装帧设计、插图及版画创作。

其作品《教育学文集》装帧设计、《在伦敦的一个上午》插图、《苗岭春晓》版画都很有影响。军旅画家邓华擅长油画,长期担任解放军总装备部某部文艺创作室主任,高级讲师,其油画《总理来到发射场》、《夜航太平洋》、《东海布阵》、版画《发射架下》、连环画《仙女绣花》、《小布谷鸟》、水粉画《发展科研巩固国防》、老舍作品《小白鼠》插图、解放军军史丛书插图等,在军内书画界有相当影响。

中国美术史论博士青年画家杨惠东曾留学美国,现任天津美术出版社副总编,《国画家》、《油画家》杂志主编,其画风中西结合,造诣深厚,发展潜力很大。泗县籍书画家卢海涛、徐明珂、魏万清、陈二泉、王洋、李纪永、穆绍武等都有相当知名度。著名美术评论家、书画家陈传席,边塞山水画家许良佐曾长期在泗县读书。中国书协会员、安徽省美协会员著名书画家周本信在泗县工作生活达二十余年。泗州书坛人才济,虹乡画家亦风流。,泗县被省文化厅授予“民间文艺之乡”。八十年代至今,泗县先后涌现出鹿鸣山文学社,泗县汴河文学研究会,泗州诗词研究会等在文坛拥有一定影响的群众文学团体,在各级刊物发表各类作品无数并且多次获奖。在这些文学团体中,产生了许多在文坛上具有一定影响的作品和人物。

如:李明礼,诗人,作家,出版了泗县第一本报告文学集《跨越古城河》等多部作品;冯开平,著名的乡土文学作家,出版了以泗县第一本小说《旮旯村里的风流事》为代表作的多部小说作品,反响巨大,刘心品,作家,早有作品集问世;曹大臣,南京大学的教授,专家、硕导,著作等身;张影,青年诗人,出版了泗县第一本诗歌散文集《掌心的痣》;刘慷慨,青年诗人、评论家、大学讲师,网络诗人孙加勋、马成庆等。泗州琴书流行于安徽境内的淮河两岸。又称“淮北琴书”,“安徽琴书”,是在流行于泗州地区的老凤阳歌、泗州调、山歌、小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约形成于19世纪中叶。最早流行干泗州府地区(包括今安徽省的泗县、五河、固镇一带及江苏省的泗洪等县)。后传播到阜阳以及涡河、颍河两岸及合肥等城市。原为农民和小手工业者用以自娱的业余文艺形式,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被搬上舞台,并产生了专业演员。

泗州琴书可由一至数人演唱。伴奏乐器为扬琴、坠胡、檀板,以后逐步增加了二胡、提琴、三弦、笙、笛、琶琶、月琴乃至古筝等乐器。常用曲调有慢板(也叫“四句牌子”、“四句腔”、“四平调”、“慢赶牛”)、悲调(也叫“苦条子”)、流水(也叫“连句”并包括变化的“流水连句”)、垛子(包括“快垛子”、“慢垛子”)以及“凤阳歌”等。泗州琴书的花腔最为丰富,大部来自地方小调,如[穿心调] 、[伤神调] 、[满江红] 、[上怀调] 、[下怀调] 、[下盘棋] 、[剪剪纸] 、[梨花调] 、[叠断桥] 、[四大京]、[杨柳青]等。过去每当开场时,先奏一段“大花板”(艺人称为一百零八板),借以招徕观众。现已不用打闹台,而改用“四板头”(即四段过门),也有只用一段过门的。

泗州琴书的唱词,基本上是七字句和十字句,也间有五字句和六字句。传统曲目丰富,有长篇、中篇、小段,以中篇为主;多数反映家庭生活和爱情故事,也有反映历史故事的,如《十把穿金扇》、《水漫蓝桥》、《双贤记》、《罗衫记》等。泗州琴书进入城市后,增加了《说唐》、《东西汉》、《郭子仪》、《杨家将》等长篇。50年代后,编演了反映现代生活的新曲目,如《雷锋》、《烈火金钢》等。宿州青年演员刘荣芝日前踏上了赴悉尼演出之路。她将把宿州市的泗州戏带到悉尼歌剧院,让这一传统的文化艺术在澳大利亚大放异彩。

一、简介泗州戏是安徽省四大剧种之一,原名拉魂腔,流行于安徽淮河两岸,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与山东的柳琴戏、江苏的淮海戏同是由"拉魂腔"发展而来,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血缘关系。泗州戏是与徽剧、黄梅戏、庐剧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她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以优美的唱腔,动听的旋律,唱响淮河两岸,大江南北。二、历史溯源泗州戏的形成说法不一,许多人认为它发源于苏北海州一带,原是当地农民以"猎户腔"和"太平歌"等民间曲调即兴演唱的小戏,后传入泗州并吸收当地民间演唱艺术,形成安徽的"拉魂腔"泗州戏。19前后,泗州戏才有固定的班社演出,并开始进入城市。泗州戏与流传于江苏省徐州一带的柳琴戏以及海州、鲁南的淮海戏是同属于一个剧种--"拉魂腔"的不同流派。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