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八零后记忆中的嵩县的春节习俗

八零后记忆中的嵩县的春节习俗

时间:2023-08-09 12:06:38

相关推荐

八零后记忆中的嵩县的春节习俗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说起嵩县春节的习俗,即便村与村之间也是有差别的。再加上世移则事移,很多传统习俗已经慢慢消失了——比如从今年春节开始,城乡全面禁止销售和燃放鞭炮,则“爆竹声中一岁除”,也将成为历史的记忆了。所以本文将要讲到的所谓“嵩县的春节习俗“,只是一个八零后记忆中早已简化了的习俗,或者说只是作者老家德亭的一些过年习俗。此文几年前曾在嵩县在线平台发过,今再次修改后发出,如有不完善处,请读者诸君在文后评论内补充。

二十三,烙火烧

国人说的过“年”,通常是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的。嵩县习俗曰:“二十三,烙‘火烧’”,“火烧”指的是火烧馍,是在锅里干锅烙出的面饼,圆圆的,碗口大小,厚约一公分,烙熟后两面金黄,内里有卷放油盐葱的,有卷肉馅的,还有放白红糖的,但更常见的是什么也不放的原味饼。“火烧”的用途,一作祭祀,二作食用,三作祈福。

祭祀的主神是灶王爷——嵩县人称其“老灶爷”。民以食为天,灶王爷在民间信仰的众神中,虽排位不高,但因其是人间烟火的主管,管着民间吃饭的大事,所以位卑权重。在那饭都吃不饱的年代里,灶王爷岂止是只掌人间户口锅灶,简直是掌着一家人的性命!所以,嵩县传统里对祭祀老灶爷十分重视。家里可以没有玉帝、佛祖、观音的像,但一定会有老灶爷、老灶奶奶的画像。传说老灶爷于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至除夕期 间,上天厅陈报人间各户丁口、善恶,天厅据此降粮降福。所以腊月二十三这天晚上,家家都要祭拜老灶爷,祈求老灶爷上天多说好话。祭拜时老灶爷和老灶奶的画像是一定要在灶伙的。通常画像里的老灶爷老两口慈眉善目的笑着,身前一对童男女托举着一个聚宝盆、粮罐类的东西,再前面两个文官,一个手持“增”字,一个手持“福”字。两旁还有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吉祥。横批:一家之主。

火烧烙好了,要首先放在碗里敬老灶爷、敬祖先和供奉的神明,然后自己才可食。食之前还要放炮。近些年二十三当晚放鞭的人越来越多,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提醒着人们新的一年的到来。

火烧是圆的,便寄寓了一家团圆的意思。二十三这天晚上,家里的人通常情况下不能外出,离家的人要回家,聚集在一起,一边吃火烧饼,一边等着灶王爷检数人丁。灶王爷按家里人头向天庭报数,未归一人,或离家一人,家里便少了一人的口粮,少了一人的福气。所以二十三夜,也是举家团圆之夜。如果家里有已嫁人的女儿,作母亲的还要给女儿留几个火烧饼,等大年初二女儿回门时,要把饼作为回礼让女儿带走——姑女虽出嫁,祈来的福也要给女儿分一些。

二十四,扫房子

庄户人家平常忙,该过年了,要把家里好好拾掇一下。所以,腊月二十四这天,在过去就成了习俗中的“全民卫生日”。这天,各家人都很认真的打扫家里的卫生,除清扫地面,通常还要扫除屋顶、墙壁的尘土、蛛网。

过去的房子都是土瓦房,木梁木(席)棚、土墙土地,积了一年的灰尘鼠迹,也确实够打扫老半天了。

需要注意的是,这天在打扫卫生时,不要乱搬动家里的大件东西,农村讲究“六腊月不搬家”,腊月搬家动物不吉利。另外,还要注意清理炊具时,不要打碎碗,因为“腊月不打碗”,打碎了碗来年不吉利。家里有老人的尤其要注意这些习俗,因为他们对这些认得很真。特别是一些懵头懵脑的外来媳妇或女婿,不知道这些,本来是想表现下勤快,结果”叭“的一下,打碎了一个碗,老人虽然脸上笑着说”没事,没事,碎碎平安”,但心里还是会蒙上一年的阴影的。

除了打扫室内卫生,人们通常还要理个发。嵩县讲究“正月不理发”,说正月理发会死舅舅——不知道这两个内容是怎么扯到一块的。反正就是整个正月不能理发,不吉利。再理发就只能到二月了。而二月初二龙抬头这天,因为“龙抬头”,是一年中最吉祥的理发时间。所以年前和“二月二”是理发师一年中最忙的一段时间。

二十五,磨豆腐

在农村过年过去没什么菜品,豆腐就称得上是春节的一道主菜了。所以年前,家家都要磨豆腐——虽说“二十五,磨豆腐”,也不一定非要挤在腊月二十五这天磨。磨豆腐的时间是可早可晚的,但通常在二十五前后,不会太远。因为豆腐的储藏是个问题。春节前后通常是打春时间,天气渐暖,豆腐磨得太早,正月容易变坏。

记得很小的时候,家里磨豆腐用的都是手推磨。大约在1987年前后,做豆腐的机器进村了,晃磨就被淘汰了。豆腐做好后,通常都用水泡到大水缸里保存,每家做出的豆腐都会能泡大半个水缸。过去天气冷,水缸里结着厚厚的冰,豆腐冻在里面储存的时间就久了。

这么多的豆腐除了作饺子馅用,还可炸成豆腐干,成为节后串亲戚时待客的配菜。

二十六,蒸馒头

无馍(馒头)不成饭,馍像南方的米饭一样,在嵩县是主要面食,也是主食。过年,主要是休息、玩耍,像蒸馍这样大费工夫的活,是要节前就完成的,不能放在五天年里来做。

所以,农历腊月二十六前后,很多人家要蒸馍。这天各家要蒸的馍的数量,通常要供应一家人从当天开始一直吃到正月十四。不光一家人吃,还要应付春节时亲戚来做客。家里老人的家庭,因为来串亲戚的客人多,通常蒸馍一蒸就是十几笼,蒸出的馍能摆好几个筛子甚至大簸箩。

值得一提的是,若在平日,各家蒸出的馍的形状一般都是长形的油卷。但腊月二十六前后没有一家蒸的馍不是那种形态圆圆的那种“乳乳馍”。过年了,过得就是个“团圆”啊!

二十七,赶大集

与平日以购缺卖余为主要目的的赶集相比,腊月二十七赶集主要是买卖年节物品,例如:鞭炮、春联、香烛、烧纸、猪肉,以及赠送小孩子的各种玩具礼品、女孩子的各种头花饰物等等。

也不是非要到腊月二十七这天去赶集。特别是八十年代后期,村里通了客车后,好多家庭赶集的时间,提前到了腊月二十三前——这是因为年前客车非常挤,越接近年底越挤,不少怕挤的人二十三前就把年集赶完了。过去,县城每年都开设年货街,绵延数里,从农历二十左右一直开放到二十八、九,赶集的人摩肩接踵,集市上通红一片,十分热闹。而在二十七这天,集市人往往最多,一是因为习俗使然,另外因为这是年集的最后两三天,这时候商家会不惜血本,尽快将手中年货在年前处理完,过了年就没人要了——因此物价比集市前几天要便宜的多。

这些年县城大集不见了,被几家大超市取代,乡镇的年集依旧很红火。好多人选择在网上赶集,每年节前都有超大量的来自天南海北的黑黑的包裹涌向嵩县。

二十八,下油锅

腊月二十八这一天的习俗是“下锅”,即下油锅,用油锅炸物。

油炸内容一是面食,有“麻糖”(即麻花)、“果叶”(薄薄的团在一起,中间带孔的面饼)、“花卷”(十字花瓣形的内卷柿糊的糕点)、“面疙瘩”(柿糊或红薯糊外裹面油炸成的糕点)。麻糖和果叶主要用于春节时“串亲戚”,也能作为招待来宾的干食。花卷和面疙瘩混在一起成春节时一道自食或待客之菜。这几种油炸品还能用来敬神敬祖先。二月二上坟时,在坟前摆的祭品,就少不了“花卷”、“面疙瘩”。

炸“麻糖”做起来工艺比较复杂,要把面团搓成面绳,再通过反复旋转上劲,使其筋道,因此面绳要搓得均匀,不能粗细不均或太粗太细。再把搓好的面绳头尾接合,两两粘在一起。经油炸后,金黄盘曲,香酥可口。搓得好的麻糖不但外观好看,吃起来也更加酥脆。通常搓麻糖时一些主妇会和别家主妇结成互帮互助团队,几天里这家搓完搓那家,这样既加快了各家炸“麻糖”的进度,又使这件本来枯燥乏味的活可以在众人的说说笑笑中完成。

二十九,割大肉

腊月二十九,大年要来了,要赶紧去割肉过年。

过去村里家家养猪,有养一头的,有养两头的。农村人都呆在家里种田,没有像现在这样人去村空都出去打工。家里人多,大锅饭,剩下的泔水就多,猪也就喂得匀实。又加上人们都经常打猪草喂猪,因此猪们也不负众望一个个长得膘肥体壮。一头猪养个一年两年,长大了(不像现在养猪厂用激素三个月就能出栏),一个是卖给收猪的贩子,另一个就是到过年或办事时杀了,自己吃不完,就卖给别人。人们都说过去的猪肉香,一个原因是因过去人们缺吃少穿的嘴特别馋,主要的原因还是过去吃得都是纯正的生态猪、草药猪,现在都是激素猪,那味道能一样吗?

年三十,褪猪蹄

年三十(除夕)这天要干的事挺多,上午贴对联,下午包饺子,晚上煮肉啃骨头熬年,这天还要采柏枝——实质上也很少有人到了三十才煮肉的,那为什么要单单把这一天称为“褪猪蹄”呢?这里有嘲谑的意思。过去庄稼人中很有些人不讲究卫生,一个冬天莫说洗澡,连个脚都不洗。年三十这天辞旧迎新,再不洗脚不行了,那脚放到盆里都是黑糊糊带痂的,所以洗脚也被戏称为“褪猪蹄”。

对联必须在年三十上午贴完。贴对联有个讲究,如果家中近一两年有亡故的长辈,要根据亡故的年份贴不同的对联。第一年不贴对联,第二年贴紫色对联,第三年贴绿色对联。过完三周年后,才能贴红对联。因此,从对联,就可以看出这一家近一两年的凶丧情况。如果哪家春节没有贴对联,人们就知道这一家当年有人亡故。所以在嵩县,过春节的时候,除了有亡者之家,通常没有哪家不贴对联的。即便在外打工回不了家,也会嘱咐亲戚帮自家贴一下。

年三十还有一项工作就是“刮柏枝”,以备初一早上烧柏枝。家乡有个传说,说是古时候有九头恶鸟害人,被神砍去了八颗头,后每年春节都要哀鸣着在天空盘飞,其血滴到哪家哪家将有灾殃。后人们得知九头鸟最怕点燃柏枝后的气味,闻到后就躲得远远的,就在贴对联时,在门上插上柏枝,并在大年初一这天早上家家烧柏枝以避灾殃,相沿成俗。记得小时候爷爷在世时,每年三十都要到后坡勾一些柏树枝回来,至今犹记大年初一早上柏枝燃烧时那噼噼叭叭的清香。

年三十的下午,一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嵩县话叫“包扁食”。一般包饺子的主力还是妇女。在农村,男人们通常还会忙些其它的事情,参与的较少。但小孩子们往往加入进来,四五岁的小孩子,已经会叮叮咣咣地用小擀仗擀饺子皮了。妈妈们还会耐心地教孩子们包饺子,手巧的妈妈,能包出各种各样的动物造型饺子。

年三十的晚上,吃完饺子后,一家人便围在一起熬年守岁。这些年多半人还是围在一起看春晚或打牌、喝酒。吃完年三十的饺子后,也就意味着真正进入“年”的状态了。对于不少小孩子来说,年最让人开心的倒还不是有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而是过年这几天,大人们都变得和蔼可亲起来,自己再不会动辄挨训挨骂。因为家乡的风俗是,过年几天,大人不可训小孩,否则不吉利。因此孩子们一个个跟解了紧箍咒的孙悟空似的,一个个放飞起来。

大年初一“牛抵头”

到初一这天大年,过年进入了最高潮。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北宋王安石描写宋代春节盛景的诗。今天的春节,跟900多年前王安石笔下的春节,其过节形式好像没有大的不同,都是从爆竹声中开始的——今年开始城乡全面禁止放鞭炮,此千年风俗即此中止。

家乡在山区,莫说是放鞭炮了,喊个人都有回响。所以大年初一早上那的鞭炮声在家乡听来就显得格外悠远、绵长。放鞭炮的时间有少量集中在春晚零点报时后,但大多还是集中在早上六七点钟,此时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忽远忽近,几无间歇。推开门在村里走一走,人人衣服簇新,个个精神抖擞,家家大门上贴着簇新的对联和年画,与“大地红”鞭炮红通通的鞭屑映在一起,显得十分喜庆、精神。

大年初一过去讲究百事不宜动:不服药,不远窜,不访亲,每个人就是在家好好休息,在村里立立站站和村人说说话拉拉家常,看看“牛抵头”游戏,打牌休闲。然而近些年年轻人开始不管这些,初一也不安稳,村道上小车、摩托嗡嗡尖叫着飞来飞去,年年此日有车祸的新闻。

大年初一至初五走亲访友还有个讲究。如果家里有长辈亡故,则三年内小一辈年初一至初五不能往别家去,因为有孝在,去别人家对人家不吉利。如走亲戚、回娘家可提前至五天年前后——这是需要严格尊循的。不过近年来随着农村基督徒增多,一些笃信上帝的家庭,并不以此俗为然。

在饮食上,大年三十下午包饺子,晚上吃饺子;初一早上再吃饺子。初一中午举家聚在一起,吃八碗、十碗或十二碗的菜,平常配汤都是玉米糁汤,过年就不能再喝这穷汤了,否则要被人笑话的。过年菜配汤一般是大米汤,因为北方大米比较稀少——通常汤里都浮着两个大红枣。

大年初二串(走)亲戚,回娘家

从大年初二开始,村道上就热闹起来了,走亲戚、回娘家的人一个挨一个,一车挨一车。

老家称走亲戚为“串亲戚”,十分的形象。不走动不亲,一走动就亲了。通过一年一次的走亲戚,把亲戚和自家的关系亲密串到了一起。串亲戚主要是带着礼品去“瞧”(方言,看望、探望的意思)有长辈且长辈年龄大或身体不好的亲戚家,如岳父母、舅、姑、姨、外婆、舅爷等等及本家的年长者,一般都会留在亲戚家吃上一顿饭。可能当天这家亲戚家会不止一家来串,于是饭桌上就有了亲戚和亲戚的亲戚,一年两年,渐渐也就捎带着和亲戚的亲戚认识,也串成了半门亲戚,串出了感情了。

过去,村里走亲戚是用柳篮挎一篮“麻糖”(麻花),麻糖上压着红纸,用两根桃枝绊压着。女人回娘家通常在麻糖下放些鸡蛋。

记得小时候爷爷还在世,每年家里能收一大簸箩麻糖。因为使用了不同的油及采用了不同的工艺,那些麻糖的颜色、形状五花八门:有焦黄的,有黑糊糊的;有长的、有短的;有粗的,有细的;有吃起来脆酥的,也有吃起来像砖头块一样啃不动的。母亲总能分辨出哪是谁家的麻糖,因为每家的炸麻花风格大体总是年年沿袭一致的——想来很好笑,爷爷牙齿早就掉光,对那些瞧他的麻糖是一根也吃不动的,年年还要倒贴下去不少压岁钱。

十多年前,人们开始用整箱方便面作为麻花的替代品走亲戚,只两三年,公路上就很少再看到有人挎传统的麻糖篮串亲戚了。而近些年串亲戚又兴起了各种饮料、蛋糕和营养品,方便面又过时了。

串亲戚通常在初八前完成,但也有串到元宵节的。

“破五”

正月初五又称“破五”,早上依旧要象大年初一一样放鞭炮、吃饺子。需要说的是, 从大年三十上午贴完对子放炮开始,一直持续到大年初五,过去每餐餐前都要放炮,一般都是放一个“八响雷”。至于初五为什么叫“破五”,人们也说不清,可能是因为过了初五,大年也就算过完了,过年的各种禁忌也就破除的原因吧。

三、六、九,往外走

过完年的初六和初九是农民工外出务工的高峰。

嵩县民谚有“三、六、九,往外走”的说法,农历初三、初六、初九是出门的黄道吉日。所以过完年后的初六、初九,便会出现一次农民工外出务工的高峰。

如今农村过完了初九,村里的青壮年就基本都出去打工了。到了十五元宵节时,乡下就显得十分的萧条。

元宵节

嵩县过去元宵节并无吃元宵的风俗。家乡人呼汤圆为“汤鱼”,只是传说中的东西。我到十多岁时,还以为汤圆是一种鱼,能卡在喉咙里(白蛇传连环画里有许仙吃汤圆卡着喉咙的情节)。

从吃食方面来说,过元宵节在家乡一是吃饺子,二是吃馍。一般家家户户都是正月十四蒸馍,正月十五下午包饺子,类似于过年。不过元宵节前要蒸的馍与平常的油卷馍和过年时的“乳乳馍”不同,很有讲究,蒸出的馍造型有多种,名称也多样,有“布袋馍”(长条馍,一头加个面圈,喻粮布袋)、“钱馍(貔貅形状,两眼为两黑豆,口部含一枚分币)”、“枣花馍(如钱馍,插两个枣)”等。大致寓意为,吃布袋馍多打粮、长力气, 吃钱馍生财,吃枣花馍灵巧、生活甜,此俗至今沿习不衰。

正月十六早上,照例是一挂鞭炮,一顿饺子。无其它特别处。

嵩县春节期间的民间文化活动,也没有特别的。记得八十年代初,那时村村有剧团、有戏楼,年年有戏。也经常有外地的豫剧或曲剧团来村里演艺。看戏的人人山人海的,戏台上叮叮咣、咿咿呀,戏台下娃儿们的“洋茄子”咪咪哇,大人们的说笑说哗啦啦,热闹非凡。后来电视兴起后,村里人过年除了看看电视,立立站站,就是打牌赌博,年味也越来越淡。

过完了正月十六,“过年”也就算真正过到头了,新的一年,又匆匆开场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