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安徽省县级市 桐城市

安徽省县级市 桐城市

时间:2019-08-13 05:31:54

相关推荐

安徽省县级市 桐城市

桐城,安徽省辖县级市,由安庆市代管。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西依大别山,东临长江,东邻庐江县、枞阳县,北接舒城县,西毗潜山市,南抵怀宁县和安庆市宜秀区。境西北群山重峦叠嶂,中部丘陵扇面展布,东南平原阡陌纵横。素有“七省通衢”之称,北至合肥90千米,南邻安庆68千米,总面积1472平方千米,辖12个镇、3个街道,常住人口68.6万人。

桐城古称“桐国”,别称“文都”,是“桐城派”的起源地,因其地适宜种植油桐而得名。是皖西南的交通枢纽和承东启西的通达之地,属合肥都市圈南翼门户城市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前沿阵地。沪蓉高速、合九铁路、206国道3大交通动脉纵贯全境,合安九高铁、引江济淮等重大工程正在建设。截至底有4A景区3家、3A景区3家。

桐城为江淮文化圈的发祥地和集中地。文化是桐城最具特质的资源,也是桐城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资源。桐城有各种不可移动文物500多处,其中重点地面文物130多处。桐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也很丰富。以“六尺巷”为代表的众多的民间故事与传说,数千首民间歌谣,多彩多姿的民俗,《高拨子》、《十番锣鼓》,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和民间谚语,以及彩绘、编织、雕刻、刺绣、纸扎等民间工艺等。

原始社会即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胼手胝足,刀耕火种。夏商时期,桐城属扬州之域。周置桐国,因适宜种植油桐而得名。7月,桐城市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 ;12月,入选投资潜力全国百强县(市)第45位 、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 ;1月,入选国家园林城市。

桐城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山地、丘陵、平原依次呈阶梯形分布。西北部山区为大别山东段余脉,重峦叠嶂,挺秀争奇;中部丘陵扇面展布,倾降平缓;东南部平原阡陌纵横。

桐城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由于地形差异和季风活动的影响,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物候反映明显。年平均气温15.8℃,年平均降水量1326.9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903.34小时,日照百分率43%,年平均无霜期246天。

桐城境内河道交织,形成大沙河、挂车河、龙眠河、孔城河四大水系,汇入菜子湖,经枞阳闸注入长江。地表径流量年均9.77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约1.3亿立方米。

桐城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蟒、白鹤、白鹳、白颈长尾雉等,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穿山甲、水獭、小灵猫、林麝、江豚、鸳鸯、大鸨、白腹鹞、雕鸮、大鲵、虎纹蛙等。珍稀树种有银杏、金钱松、鹅掌楸、杜仲、凹叶厚朴、榔榆、蝟实等。药用动植物主要有桔梗、柴胡、薏苡、元胡等。

桐城古城区为桐城市(县)治所在地,已有1200余年历史。古城坐北朝南,背依玉屏、投子、龙眠三山,旁挟石河、龙眠二水,山光水色,分外妖娆。古城建造典雅,曲折回旋,有“七拐、八角、九弄、十三巷”之称。城中保存完或经修复的古建筑有:宏伟壮观,体现桐城文化特色的“桐城文庙”;飞檐翘角,体现明清建筑特色的“东南二老街”。

桐乡书院故址位于安徽省桐城市治东三十里孔城镇中街。孔城,因汉属桐乡而得名。 桐乡书院显名全国,经典有载,戴钧衡的《桐乡书院四议》(即择山长、祀乡贤、课经、藏书),清廷曾谕令全国效法,并载入《皇朝正典类纂》。桐乡书院因战火及年久失修,现仅存朝阳楼和《桐乡书院记》碑。碑记为清翰林、通政大夫罗惇衍撰文。

戴名世墓位于孔城镇清水塘村南山岗,墓地面积120平方米,墓前设三级拜台,石砌墓圹,高约1.5米,墓冢为片石垒砌,冢前竖碑,文曰“戴名世之墓”。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戴名世(1653—1713),字田友,一字褐夫,号南山,别号忧庵,桐城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殿试一甲第二名(俗称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戴名世潜心史学研究、散文创作。著有《南山集》。是桐城派的重要奠基者。

姚莹故居,位于市区寺巷内。深巷古屋,回廊小院,实为昔日故居一部分,后裔姚永概曾辟此为"慎宜轩"。旧时院落有竹、梅点辍其间,清丽雅洁,前轩有联云:"门临青竹邀君子,窗有红梅见故人"。

孔城老街,坐落于安徽省桐城市孔城镇境内,距桐城市市区12公里,已有1800多年历史。明清时期,孔城老街作为连接巢湖地区和长江地区的重要水运码头日益繁荣,太平天国时期,孔城遭到破坏,但不久即恢复;,孔城镇党委、政府对老街核心区域二甲至八甲的300间临街房屋进行整修复建;5月1日,孔城老街举行了修复完成开街仪式。

告春及轩是桐城左挺澄宅第,位于桐城市中心城区、文庙以西,公园路东侧。乃桐城古民居典型建筑,分"轩"和"楼"两部分。桐城派陈列馆设置于此。告春及轩正门朝西,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前、中、后皆有院落。其间为两区四合院走马通楼式建筑。南区为两进五开间,坐北朝南,上下两层,复道回廊、中有天井,北区建筑由楼和轩两部分构成,坐北朝南,东西通连,浑然一体。

方以智故居,是明代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方以智的故居,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桐城古城于寺巷"凤仪里",原名"廷尉第",碧峰办事处内。核心地带面积1221.6平方米,分三进。北进和中进,均八开间,为木构架抬梁式建筑,东西端各为两建筑单元:东头明间一间,两侧次间各一间;两头明间一间,两侧次间各两间。北进和中进之间为天井,天井两旁为长廊。中进和南进之间为长院。

龙眠山位于安徽省桐城市,系蜿蜒俊逸,傍偎桐城古城,其主脉贯穿龙眠乡境内,大徽尖主峰擎天,余脉东去,抵嬉子湖碧波,宛若游龙潜水,直通长江。明许浩诗云:"大小二龙山,连延入桐城;山尽山复起,宛若龙眠形"。两脉逶迤,峰回路转,绵亘54公里,龙眠河从两脉间斗折蛇行流出,沿河西岩诸多名胜古迹,李公麟的山庄别业,双宰相的园林墓葬,各路文人的石刻崖泉等。

披雪瀑,古名披雪洞(一作“披云洞”),又名响雪泉,位于市城西北4公里之碧峰山下,地属碧峰街道办事处石板村。瀑流飞泻直下,如雪帘高悬,故名 。瀑长900米,全瀑分三段:前为“迭瀑”,长约50米,瀑流滚迭,溅珠飞玉,称之为“前瀑”;中为“溪谷”,称“披龙”,长约800米,雪浪翻滚,奔腾直前;后为“悬瀑”,高约50米,瀑流长悬,雪崩雷鸣,称之为“后瀑”。

嬉子湖生态旅游区一个天然安谥的生态家园,它位于桐城东南部,因沿湖儿童常嬉戏湖中而得名。得天独厚的湖光山色,酣畅淳朴的风土民情,丰饶富足的水陆物产,给人以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美的滋润。沿湖湿地连绵,珍稀飞禽随季迁徙栖息,形成罕见的湿地景观。湖水上涨季节,嬉子墩一山独秀,远近岛屿风光秀丽,渔村古朴,梭飞网亮,船家生活趣味盎然。

文庙,坐落在市中心,正对繁华街区和平路。旧称“圣庙”、“学宫”,为祭祀孔子的礼制性建筑群。据清《安庆府志》、《桐城县志》等记载:桐城文庙,原在县城东廓外,始建于元延柘初年(公元13),元末毁于兵火。明洪武初年,知县瞿那海移建文庙在今址。后屡遭兵燹与风雨侵蚀,其中清咸丰三年(1853年),损毁最重,仅存石棂星门。明清两代先后修葺19次。

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一隅,全长100米、宽2米,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间,巷道两端立石牌坊,牌坊上刻着"礼让"二字。"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让墙诗"就出自六尺巷一段历史典故。史料记载:张文瑞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书于后寄归。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

严凤英故居始建于19,原在安庆经商的严凤英祖父举家迁到了如今的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陈庄,在村中央建起了一栋独门独户的两进青砖瓦房,"那时候算是最好的房子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