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这三大国家级非遗 凝聚黄陂悠久文化积淀 是最传统的老武汉味!

这三大国家级非遗 凝聚黄陂悠久文化积淀 是最传统的老武汉味!

时间:2019-03-16 01:45:17

相关推荐

这三大国家级非遗 凝聚黄陂悠久文化积淀 是最传统的老武汉味!

投稿作者:武汉市A级景区复核组成员、资深自媒体人冯煜晖

木兰传说

武汉市黄陂区北部有木兰山,为花木兰故里,有众多因木兰传说而得名的胜迹,如:木兰山、木兰湖、木兰川、木兰天池、木兰石门等。木兰传说在当地广为流传,妇孺皆知。花木兰是中国古代影响深远的传奇女杰,木兰传说包括《木兰出世》、《少年木兰》、《替父从军》、《塞外立功》、《辞谢封赏》、《回乡团聚》等故事。该传说历时久远,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传说内容十分丰富,涉及人物、地名、建制、物产、风俗、宗教等多个方面,涵盖了民间文学的诸多领域。传播范围相当广泛,不仅国内各地有诸多演绎,在海外也有广泛影响。木兰传说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表现了效忠国家、敬老爱亲、追求平等的观念,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学、民俗研究价值。

楚剧

楚剧,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清代道光年间鄂东流行的哦呵腔与黄陂、孝感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融合,形成一个独立的地方剧种,1926年改称楚剧,距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楚剧主要流行于武汉、孝感、黄冈、荆州、咸宁、宜昌、黄石七市40余县。

楚剧现存剧目约500个,经常演的有200多个,其中较为重要的包括《秦雪梅吊孝》、《卖棉纱》、《哑女告状》、《白扇记》、《思凡》、《赖婚》、《汲水》、《董永卖身》等。楚剧腔调分为板腔、小调、高腔三类。板腔即用得较多的腔调,其中有的属于板式变化体结构,包括迓腔、仙腔、应山腔、四平、十枝梅等;小调有〔十绣调〕、〔卖棉纱〕等;高腔有〔锁南枝〕、〔梧桐雨〕、〔山坡羊〕等曲牌。楚剧的伴奏乐器主要有胡琴、京二胡、二胡等。楚剧的角色主要分为生、旦、丑三类,其他行当亦由生、旦、丑演员兼演。楚剧表演贴近生活,讲究自然生动,运用程式手段不拘一格,乡土气息浓郁。

湖北大鼓

湖北大鼓原称“鼓书”、“打鼓说书”、“打鼓京腔”、“说善书”等。过去流行于武汉、孝感、黄冈等地,经过长期的发展,现在流行全省。它形成于清代道光年间,至今已有两百余年历史。

湖北大鼓以鼓板伴奏,说唱兼长,风趣幽默。其唱词以七字句、十字句为主,其中也穿插一些五字句。演唱主腔称为“四平调”,风格平稳朴实,具有鲜明的鄂东北民间音乐色彩,既能叙事,又能抒情,并可根据表达需要变化成“快四平”、“紧板急腔”等十余种不同板式、不同情绪的唱腔。此外,其演唱段落之间还常会出现丰富多彩的鼓点牌子,令人耳目一新。

湖北大鼓过去由一人自击鼓板演唱,从1958年起,演唱短篇曲目时加入了二胡、三弦等乐器的伴奏,以唱为主;演出中长篇曲目时不加弦乐,说唱并重,同时辅以手、眼、身、步的表演。在流传过程中,湖北大鼓出现了北路、南路、南北路三大派。北路高亢粗犷,长于演唱朴刀杆棒内容的作品,有《花和尚》、《罗成代嫁》等曲目;南路细腻缠绵,长于演唱家庭公案题材的作品,有《滴血成亲》、《四下河南》等曲目;南北路则兼有南、北两路之长,演唱曲目繁富,尤擅演唱《反唐》、《征东》等历史演义作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