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属蛇宝宝起名宜部首 属蛇的起名用什么偏旁部首好

属蛇宝宝起名宜部首 属蛇的起名用什么偏旁部首好

时间:2020-02-28 10:46:29

相关推荐

属蛇宝宝起名宜部首 属蛇的起名用什么偏旁部首好

若你是这4个姓氏之一,可能不是龙的传人,而是女娲的后人

我国的文化沉淀,在几千年来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变革、无数次的繁荣,到现在依然熠熠生辉,不管是上古时代、封建时代还是如今,中华民族的文化依然在世界文化历史当中占有最大的一部分,拥有不可撼动的地位。

而在这些繁杂的文化当中,中国人的姓氏文化在其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对于外国人来说,中国人的姓氏总是非常复杂;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姓氏是血脉、宗亲、文化的延续和象征,是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而中国人姓氏的发端,就是炎帝和黄帝两位祖先。之后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又发展出了上千个姓氏。对于中国人来说,根据上古传说,如果你的姓氏在这4个当中,很有可能说明,你不是龙的传人,而是女娲后人。

人类在发展之初,当然没有姓氏这一说法,也不会有这个意识,姓氏是在人们开始群居生活之后才慢慢发展出来的,因为一大群人聚集到一起的时候,人们不仅有了领地意识,而且还衍生出了宗亲意识。

而姓氏就能够很好地传达“宗亲”这一人类社会特有的情感纽带,姓氏的发端还是要从母系社会说起。因为人类最初的社会形态就是以母亲为主,当时,极大多数姓氏都以“女”偏旁为主,很好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特征。

既然姓氏不是一开始就有的,那么肯定就要有个来源依据。上古时代,大部分的姓氏来源几乎都是部落首领为主的,在黄帝统一华夏各地之后,慢慢地其子孙后代也会得到属于自己封地的姓氏。而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姓氏会逐渐增多。

也就是说,最开始的时候,人们会统一使用部落首领的姓氏,当然,首领的姓氏也不是凭空而来的。在部落形态的时候,部落酋长总会用地名、图腾崇拜之类的作为他们族人的姓氏。有了这一开端之后,以后的姓氏发展就越来越名目繁多了。

再说黄帝这边,他生的二十几个孩子,有十四个人拥有御赐的姓名,而在这些后代于各自的封地当中发展壮大的时候,中华民族的姓氏也就越来越繁荣了。话虽如此,但是并非我们同属于炎帝和黄帝,以下四种姓氏的拥有者,极大概率是女娲后人,而非炎黄。

女娲这一形象深入每个中国人的心中,虽然是神话人物,但是各个地方几乎都有女娲塑像,供人们顶礼膜拜。而这一神话形象,在中国各个时代中的神话典故中都有出现,最早的可考的记录就是《山海经》中对女娲的描述。

在这本上古的传说类的历史记录书当中,女娲是最初的十位神仙当中的一位,并且她的身份是创世之神,虽是女性,却和帝王身份相当。并且和后世壁画不同,女娲在传说当中是蛇的身体,只有脸部是人的样子。女娲不仅造人,并且每天还能够变化出至少七十种不同的物品。

之后出现的类似女娲补天之类的传说,都是神话色彩极为浓厚的故事。但是女娲很有可能是上古时代的一位部落酋长,并且身份和黄帝等人相当甚至更高。因此,姓氏发源也和她有关。

既然部落酋长有为自己族人和后代命名的资格,那么作为同样身份的人,女娲也有这个资格,而在华夏后人当中,其中四个姓氏很有可能就是女娲后人。

首先,从《轩辕本纪》当中的描述中,就可以得出结论:女娲是上古时代最古老的初始神之一,而她和华夏民族的另一位神话人物——伏羲,本来就是兄妹,相传二人都是华胥国人。

而在其他典籍中也有记载,女娲和伏羲二人最初都是风姓。相传,伏羲的父亲是风雷王,也因此将自己的姓氏定为风。尽管大多数读者对于这一姓氏可能不太熟悉,但是毋庸置疑,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

上古神话故事体系不一,因此,同一个神话故事人物,再别的地方,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说法。最初,相传女娲是其母亲华胥和神龙结合之后的成果。根据故事传说:华胥本来在雷泽游玩,结果走着走着发现了地上巨大的脚印。

因为此前没有见过这种景象,因此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华胥就走到了脚印上面,不料就这样怀孕了。也就是说,在母系氏族的时候,女娲后人以女娲在华胥国的身份为主,为风姓,但是父系社会之后,一部分女娲后人则改成了其父神龙的名字,姓氏也就变成了龙。

再来说第三个姓氏——易,提到这个字,人们很容易将其和《易经》联系到一起,而事实就是如此。据上古时代的传说,《易经》及其当中的八卦就是伏羲的作品,而八卦也时常被称为伏羲八卦。

女娲因为要在大地上繁衍后代,所以选了伏羲,两人的子子孙孙就将自己的姓氏改成了易姓。

而最后一个可能是女娲后人的姓氏,也就是伏姓,不难猜测,和伏羲肯定有关。根据历史记载,苗族后人当中,很大一部分是女娲后人,而苗族人善用蛊,祭祀之前总会摆上女娲和伏羲两位的神像,所以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这些人当中很大一部分将姓氏改成了伏姓。

姓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贯穿在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对于姓氏的追根溯源,是敬畏和追怀祖先的一种方式,不过,还是要以平常心来看待,不可过度解读。

一天,刘半农走在大街上,突然迎面过来几个女人堵住他的去路,张口就骂:“刘半农,女人不是人,你是女人生的吗?如果是,那么你也不是人啦!如果不是,你又从何而来?”

刘半农嗫嚅道:“大家误会了,我向来尊重女性,可不敢污辱女人。”

“你不要狡辩了,你把这个“她”字构造去掉了“人”字旁,换成“女”字旁,这分明是不把女性视作人,这是对我们女性人格的公然侮辱!”一个看似文雅的女人高声叫喊道。

“可是,西方国家十分尊重女性,他们的文字都是在第三人称中将男女分开的呀!”刘半农振振有词。

可众人不依不饶,你一句我一句,把刘半农呛得再没有还口的机会。一时,引来众多围观者,其中很多男人也对他指手画脚。

他只好落荒而逃。

几天后,很多女性在《妇女共鸣》上公开表示,坚决拒绝使用刘半农所创的“她”字,仍旧沿用古代留下来的“他”。

这让刘半农很不理解,也十分尴尬。很长时间内,刘半农都不敢随意上街,上街也得低头走路,生怕被反对者认出。

刘半农这是何苦呢?

刘半农出生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江苏人,自幼聪慧,6岁能作对联、咏诗,是当地的小神童。他常州府中学堂毕业后,应聘回母校翰墨林小学任教。

辛亥革命中,刘半农曾经一度从军,任军中文牍,后来因不满军队内部的混乱而返乡。

19夏,刘半农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破格聘为北大教授,但是后来他老觉得自己学问不够,需要补充,就赴欧洲深造。

1925年,刘半农获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成为第一个获得以外国国家名义授予的最高学衔的中国人。这年8月,刘半农在回国的海轮上,写下他不朽的诗作——《教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诗中的“她”作为第三人称,应该是中国人首次使用,一时引起巨大轰动。这个字倒也不是刘半农创造的这个字,古音读作jiě,同“姐”。但在他笔下,已完全变了读音和意思。

有人说,诗中的“她”是指一位女性,有人说是指祖国(英语中的“祖国”motherland一词是阴性)。主妇个人认为,应该指的是祖国。

没有“她”之前,在古语中,一般用“之”表示宾语的第三人称。

白话文兴起后,就用“他”作为第三人称代词。“他”不仅指男人,还能指女人乃至一切事物。

后来,外国作品被翻译成中文,遇到女性第三人称“she”之时,由于没有字可代替,所以“she”常被翻译成“他女”、“那女的”。

这是不是很尴尬、很别扭呀?比如说,“他女长着一双美丽宝石般湛蓝的眼睛,让人无不多看他女一眼……”

所以,鲁迅等人写文章时,为了区别男性女性,就用“伊”字来指女性,比如说描述“豆腐西施”时,通篇都是“伊”字。

不过,这读起来还是有点儿怪怪的。

刘半农从欧洲归来,首先提出用“她”字指代第三人称女性,“他”代表男性,“它(牠)”代表其他动物。其实“它”也是从古代就有,原本指虫,后来指蛇。

他的此举,立刻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很多人表示反对,尤其是女性,她们认为这是对女人的污辱,拿女人不当人。

其中有篇署名“寒冰”的文章《这是刘半农的错》认为刘半农多此一举,还故意列举了很多反驳他的例子,呼声很高。

于是乎,刘半农就象过街老鼠一样,只要被人认出来,就会遭人围攻。

但还是有很多人支持他的,包括他的好友赵元任!

刘半农的白话诗《教我如何不想她》流传开来,很受文青喜欢,于是赵元任为之谱曲,这首诗就变成了当年的霸屏金曲。

现在听到这首曲子,仍旧觉得婉转优美。

当然,还有他的妻子杨步伟,也是毫无保留地支持“她”字的运用。

杨步伟在北京女子文理学院教书,因为学生们喜欢这首歌,她就带着学生们唱《教我如何不想她》。不久后,刘半农被任命为该校校长,女粉丝都很激动,争相一睹“才子”真面目。

结果跑过去一看,刘半农真人居然是一个穿蓝布袍子、胡子拉碴的老头,并非徐志摩、胡适那种翩翩公子,于是大失所望。

让粉丝们失望了,怎么办呀?刘半农很有自知之明,作了一首打油诗念给学生听:

“教我如何不想他,

请来共饮一杯茶。

原来如此一老叟,

教我如何再想他?”

学生哄堂大笑!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