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孩子起名要避讳长辈 起名忌讳长辈

孩子起名要避讳长辈 起名忌讳长辈

时间:2021-10-27 17:36:24

相关推荐

孩子起名要避讳长辈 起名忌讳长辈

【名字与避讳】

长辈称呼晚辈、上级称呼下级以及平辈之间直呼其名尚可,如果倒过来晚辈称呼长辈、下级称呼上级就不合适了。就会有大不敬或不尊重之嫌。

在古代,名和字是分设的,特别是文人之间称字者居多。孟德即曹操,孔明即诸葛亮。因此称呼是颇有讲究的。尤其是官场上的忌讳更多。有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不用说不能直呼其名,就是连声音沾边都不行。

北宋太守田登时期的那个“只许州官放火 ,不许百姓点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就因为有个“登”字,把灯就得改为火。正月十五闹元宵观灯的告示,也只能写“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其实从秦始皇嬴政开始,就避讳名字了。因为他,把正月改为端月或一月;因为庄襄王子楚把楚地改为荆地,因而今天的湖北称为荆楚大地;因为刘邦的名字有个邦,所以把邦改为国;因为隋炀帝杨广,将广改为博或大;武则天武曌,别人不能用,只能用照或昭代替;宋太祖赵匡胤有个匡字,因此遇到匡时要改为正、纠、光、康;到了宋钦宗赵恒的时候,将恒改为常。如此等等,就是为了尊重,遇到同声音的字,必须回避。

现在却不太讲究了,起名字很少有按照家谱顺序来的。撇开原来家族的传统路径,专门起一些求新求奇求洋气的名字。有的缺乏意义和内涵,于是在较长一段时间里,港台风格大行其道。一些父与子的名字中、孙子与爷爷的名字中,竟出现部分相同的音和字。更为离谱的是,有的为了平衡关系,独创姓氏,将父母的姓附加在一起。

无规矩不成方圆,我认为这方面还是传统、慎重些为好。您说呢?

古人在写文章或说话时,不直接写出或讲出君主或尊长的名字,甚至连同音的字也不提到,以表示崇敬之情,这叫做避讳。皇帝为天下至尊,他的名字天下人都要避讳。另外父母长辈的名字后代要避讳,老师的名字学生要避讳,上司的名字下属要避讳。

唐宋时期避讳制度最为严格,元代因为统治者的名字为蒙古语的音译,不讲究避讳。明代重新恢复,清朝刚建时则无此风,康熙皇帝之后又开始避讳。不过明清两代并不避讳同音字的讳。

古代避讳主要有缺笔避讳、同义字或同音字避讳、完全避讳等多种形式。缺笔避讳就是将要避讳的字少写一笔。人的名字有多个字组成,所以,哪个字少写有明确的规定,而且,哪个笔画少写也不是随意的。同义字避讳指把需要避讳的字改为意思相同或者相近的字。如秦始皇名政,秦代就用“端”代替“正”,把正月改为端月。汉光武帝名秀,就将秀才改为茂才。同音字避讳是指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来替代避讳的字。如元明时期的赵元,因为明代开国皇帝名朱元璋,所以他就改名为赵原。完全避讳就是将避讳的字跳过,不读不写。

另外,避讳的形式还有拆字,就是将避讳字拆开来,只用其中的一部分。还可以在原来字的基础上构成新字。如孔子名丘,于是古人就在需要用丘字的时候改为丘字。

(二十一)今日学习的弟子规: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称呼长辈的时候,不能直呼其名。在长辈面前,不要卖弄,炫耀你的能耐。

中国自古就有“子不言父名”的传统。作为子女是不能直呼父母的名讳的。

像司马迁撰写《史记》时就避免出现其父司马谈的名字,用其他汉字代替谈字。

汉文帝时期,有位大臣叫赵谈,司马迁为了避讳谈字,就将赵谈称为赵同。

当然了,作为现代人,倒也不必连父母的名讳也不能提及,但是不能直呼父母姓名是最基本的。

引导孩子在长辈面前也不要耍小伎俩,自作聪明,要谦虚谨慎,凡事保持学习的心态,生活处处是学问。

我以前有个朋友叫吴永红。

刚认识他的时候我拿他开涮:我说你一个大小伙子怎么叫这么个娘们兮兮的名字?还“永红”,这分明就是个女人才会有的名字。朋友听了我的调侃也是哈哈大笑并跟我解释了他的明字的来历,原来他辈分就是“永”字辈的。我说那为什么带个“红”字?他说那就是缘份使然了。我说名字是你爹妈刚生下你后给起的,这还讲究什么缘份?他的回答更让我称奇,原来他媳妇的名字也叫“吴永红”,竟然和他名字是一字不差!“如果我不是叫这个名字,那我和我媳妇也就没有缘分认走一块成为一家人了”。

原来如此!

这世界可真够奇妙的,我问他在他结婚时婚礼主持人宣布新郎吴永红、新娘吴永红结婚庆典开始时,宾客会不会以为新郎和自己结婚呢?他笑笑说没有,都说他俩是天生一对、地造的一双。夫妻俩同一个名字也真是够绝的,这不是缘份是什么?

过去百家姓中每个姓都是有族谱的。每一代人都是严格按照姓氏起名字不能乱起名字,而且每个姓氏的辈分编排都是有讲究的,大都包含把本族发扬光大、源远流长、家族兴旺的意思,但每个姓氏的辈分却又没有统一的。在不远的过去家族的辈分都是由本家族中最年老、辈分最高、最有威望的人给编出来的,不仅顺口而且吉祥如意,有的甚至可以延续两千多年辈分都不会乱。晚辈人起名字时是绝对要避讳长辈的辈分和名字中的字的,恰恰有了编排的族谱后按照辈分起名字就不会乱了。所以中国很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很多东西都消失了,但起名字的有讲究这个传统却一直传承了下来。

虽然每个姓氏辈分排序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字却是很多的姓的辈分中都会用到,那就是“永”字。不信随便理一理就能整理出很多姓氏中“永”字辈分中的名人。就拿百家姓中前十六大姓来说: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来说,这些姓的辈分中全部都有“永”字的辈分,比如:

赵:赵永正;

钱:钱永刚

孙:孙永才

李:李永旺

周:周永健

吴:吴永红

郑:郑永年

王:王永庆

韩:韩永亮

陈:陈永贵

储:储永良

卫:卫永虹

蒋:蒋永忠

沈:沈永年

韩:高永军

杨:杨永宽

再比如现在媒体中常见的名人:刘永好icon、马永成、徐永平、林永健、高永干、蔡永强等等。包括我的本人也是货真价实“永”字辈的,本姓中还有一个著名的台湾歌手叫“苏永康icon”也是永字辈分的。其它常见的姓“永”字辈分就不细说了,不信大家对比身边的朋友或许总能找到带“永”字辈不同姓氏的人。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永”字包含的永远、永恒、永久、永存的含义得到大家崇拜,也就是无论是千秋万代之后每个姓氏都希望永远传承下去的意思。这是不是咱们中华民族的文明能血脉永传、至今仍在延续的原因之一呢?虽然现代的人对于传统的辈分概念越来越淡泊了,但希望自己及家人永远幸福却“永”远不变。

朋友们,不知是否认可我的这个观点?

晨读一篇韩愈的《讳辩》我写信给李贺,劝李贺参加进士考试。李贺参加考试就会榜上有名,与他竞争的人马上攻击说:“李贺的父亲名晋肃,他不参加考试是正确的,劝他参加考试的人是错误的。”听到这种言论的人也不考虑分析,就随声附和,众口一辞。

皇甫湜对我说“此事如不辩明,你与李贺将一起获罪。”

我说“是这样。”《礼记》说:“两个字的名字不避讳其中的一个字。”

注释的人说“譬如孔子的母亲名(徴在)假若说(徴)就不说(在)字,说(在)就说(徴)字。”《礼记》又说:“不讳嫌名。”

注释的人说:“好比(禹)与(雨),(邱)与(蓲)等字那样。”现在李贺的父亲名晋肃,李贺参加进士考试,是犯了“二名律”呢?还是犯了“嫌名律”呢?父亲名晋肃,儿子就不能参加进干考试;若父亲名叫“仁”、儿子就不能当人了吗?避讳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订立法规制度来教导天下的人,不是周公、孔子吗?周公作诗不避讳,孔子也不偏讳二名,《春秋》也不曾讥讽那不避讳人名字音相近的。周康王钊的孙子谥号为昭王;曾参的父亲名叫皙,曾参不避讳“昔”字。周朝时有人叫骐期,汉朝有人叫杜度,这样他们的孩子如何避讳?是为了避讳和名字声音相近的字而连他们的姓也避掉呢?还是不避讳和名字声音相近的字呢?汉朝因要避讳武帝的名,便改“彻”为“通”,但没再听说又为了避讳而把车辙的“辙”改成什么字。为了避吕后的名,改“雉”为“野鸡”,但没再听说又为避讳而把治天下的“治”改为什么字。现在上奏章和下诏谕,没有听说避讳浒、势、秉、机把这几个字。只有宦官官妾,才不敢说“谕”和“机”字,认为说了就是触犯皇上。士人君子著书办事,应当遵守什么礼法呢?现在考察经典,对照礼法,考核有关记载避讳的文献资料,李贺参加进士考试是可以呢?还是不可以呢?

大凡照顾父母能象曾参那样,总该无人指责了吧。做人能象周公、孔子那样,也可以说到顶了。现在的读书人,不努力学习曾参、周公、孔子的品行,却要在避讳亲人名字上必须超过曾参、周公、孔子,也可看到他们太糊涂了!周公、孔子、曾参,无疑是不能超过的。如要在避讳方面胜过周公、孔子、曾参,就和宦官官妾一样了。这些宫廷里的太监、姬妾对他们亲人的孝顺,还能比周公、孔子、曾参更好吗?

初五接财神:这三句话,聪明的父母会守口如瓶,糊涂的父母逢人就说!

俗话说:大年初五,破邪祟,迎财神。

正月初五,古时认为接迎财神爷的日子。

这一天,要懂得避讳邪祟,积攒财运。

聪明的父母懂得三句话不说,为子女积福纳财;不聪明的父母总将这三句话挂在嘴边,破财又惹祸。

01

责怪长辈的话

曾仕强先生说过:家庭是一棵树,老人是树根。

家庭的兴旺发达,不能只看子女的枝繁叶茂,更重要的还是维护好老人的“树根”。

老人是家庭最好的风水,照顾好家里的老人,就是在为一个家积福养德。

有的父母总会当着孩子的面对家中的长辈指指点点,甚至出言不逊,十分不敬重长辈。

尤其是逢年过节的时候,有的人不仅不懂得感恩长辈,还要谴责长辈,数落长辈,这是非常不孝的表现。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如何为人处世,孩子将来也会有样学样。

不敬重老人的父母,将来也得不到子女的尊重。

正所谓:因果报应,屡试不爽。

孝顺长辈,敬重前人,就是尊敬自己,为自己的晚年留一条退路。

02

调侃子女的话

在知乎上有个提问:

“父母做过什么你最不能理解的事”

有个高赞的回答是:

“已经工作了,父母还把我小时候的丑事拿出来当谈资”

从小到大,似乎每一个人都有相同的经历,无论多少岁,父母总会把我们过去那些难以启齿的往事提出来当茶余饭后的笑话。

对于成年后的人来说,有些往事可以笑笑,有些事情如同钉在心里的一根针,经年累月看似伤口愈合,事实上,一碰就痛。

内心无法言说的伤痛还被人当成谈资来取乐,这无疑是一种羞辱。

有些父母,丝毫不懂得尊重孩子的情绪,总认为孩子还小,聊聊无所谓。

殊不知,自以为的“无所谓”,会变成孩子一生的阴影。

恶语戳人心,善言暖心扉。

为人父母,要懂得教育孩子,更要学会尊重孩子。

在孩子面前多说好话,会说吉祥的话,给孩子留了脸面,保留尊严,同时也是给自己守住了嘴上的风水。

03

丧气败运的话

老话说:嘴巴就像存钱罐。

嘴巴富贵,福气自来;口吐莲花,富贵一世。

人生的富贵不是靠老天给的,而是依靠自己积累的。

总是把丧气的话,败运的话挂在嘴边,无形是给自己增加口业,败坏气运。

尤其是做人父母,如果终日抱怨不休,被子女听去,自会消磨他们的自信心,认为自己低人一等,在同龄人面前抬不起头;被旁人听走,会被当成他人的笑柄,败坏自己的家门。

口业很重,家庭只会越来越穷。

做人要善良,别太尖酸刻薄,你的口德影响着你的人生运势,嘴太恶毒,损的是自己的福报。

04

年初五,接财气。

人这一生,真正的福气还是来源于自己。

守好自己嘴上这把门,为家庭、为爱人、为子女留攒福运,提升气运。

我们驻马店的风俗,逝者为大!送行的人越多,表明逝者越德高望重。人走了,最后一程,一定要送。喜事,真要来不了,贺礼到了就行。//@公主夏子熙:其实避讳这个,亲家葬礼本就不该去,只是也没有多少习俗有什么说法,但广西是基本不去的,除非本身就是熟人,因别的关系需要去。如果有个老公的兄弟姐妹就可以去,毕竟是认识的长辈,一般至少排个代表,或者本身关系很好就去。反正我觉得去了添乱,不占成去亲家葬礼。

婚姻咨询师范俊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一位女士私信说:“我妈去世,出殡那天婆婆说,怪麻烦的,不去了。”这件事过去4年了,她的心里还是过不去,在那之后,她再也没有登过婆婆家的门,春节也不去,都是丈夫带孩子回去过年,婆婆还找上门,指责她不懂事,双方之间爆发了更激烈的争吵。夫妻之间的感情也受到影响,面对妻子一次次的唠叨,丈夫开始还开导她、安慰她,后来嫌烦,也不管她了。这个男人的态度,其实可以理解,一边是妻子,一边是亲妈,而且这事已经发生了,他能怎么办呢,跟父母断绝关系?客观地说,他对父母就算有埋怨,大概率也下不了这样的决心。对这位女士来说,要“让这件事过去”,其实应该看明白,都4年了,为什么她的痛苦一直在?根本原因在哪里?自己的母亲出殡,婆婆嫌麻烦不去参加,这对她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伤痛,是急需要得到处理的。可是,在她受伤之后,都发生了什么呢?她开始反击,用不再去婆婆家的方式表达愤怒,也不断跟丈夫埋怨这件事,表达不满,实际上也是在寻求支持。她会觉得,只要用力还击了对方,也发泄了情绪,就可以拿到治愈自己的解药,让自己好受一些。当她这样做的时候,别人看到的都是她强势的一面,其实她心里住着一个受了伤的、很无助的小孩,这个小孩一直在痛苦地呻吟,却从来没有被看到,没有得到一点点关注和安抚,包括她最信赖的丈夫,也没有给到这些。也就是说,没有人来帮助她处理伤口。与此同时,她还击婆婆的方式,好比是一直在不停地撕扯自己的伤口。这就像是身体的某个部位被割了一刀,非常疼,流了很多血,它不停地结痂、化脓、又被撕扯开,所以这种痛一直在。那要怎样做,她才能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呢?需要停下来,不再去撕扯自己的伤口,也就是停止用折磨自己的方式去反击别人。当然,这也不是说要把情绪压抑下去,这样做就好比是不给伤口消毒,就硬缝合上,后面一定会化脓,导致问题更严重。正确的做法是,找到一个值得信赖的、可以倾听的人,比如丈夫,或者是心理方面的专业人员,做深入的沟通,让自己的痛被看见,也给情绪找到出口,这时候对方能给到的一些理解、支持,也就好比是消毒、消炎的药,能有效帮助伤口更好地愈合。这种方法其实适用于很多心理创伤。我们这样做,不是为了放下对别人的仇恨,而是为了让自己舒服一些,只有想明白这一点,才会更愿意去放下仇恨,回到对自身的治愈上。你有多恨对方,其实就有多需要、多迫切去疗愈自己。

#哪些经历开始让你成熟#父母不再避讳自己讲一些长辈离开的安排的时候,就好像告诉自己到了要直面这些的时候了。

一首小诗让一黄州歌伎的芳名被世人铭记千年。苏东坡在黄州为他的送别宴上被一歌伎请求在她的披肩上题诗,虽然东坡并不认识她,但是酒至微醺即题笔写到“东坡五载黄州住,何时无言及李宜”。

写完这两句东坡就又继续与有人喝酒聊天了。

这歌伎就郁闷了,怎么才两句?而且还是这样的两句。

“我苏东坡在黄州住了五年,写了这么多诗词从来没有提及过李宜”。

好不容易见到了大名鼎鼎的苏东坡,而且巧遇他心情好肯题诗,结果就题了这么两句,估计等他这一走,我这辈子就难再遇见他了。

于是这歌伎再次上前求诗,这时候苏东坡才笑意盈盈的写下了后两句。

“却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

这两句诗一加,立马档次就不一样了,音韵和谐,自然灵巧,且有典故。

“我不写你的原因和杜甫一样,因为避讳长辈的名字,从来不写关于海棠的诗词”。

对李宜的恭维恰到好处,也使得这位歌伎的芳名留千古。#读书# #抄书# #抄书分享#

确实有这规矩[赞][赞]//@liuyanmin1:白事,亲家不见面。//@咕叽咕叽两宝妈:各个地方风俗真是不一样,我们这要是不来那以后就别指望走动了,一辈子的更//@公主夏子熙:其实避讳这个,亲家葬礼本就不该去,只是也没有多少习俗有什么说法,但广西是基本不去的,除非本身就是熟人,因别的关系需要去。如果有个老公的兄弟姐妹就可以去,毕竟是认识的长辈,一般至少排个代表,或者本身关系很好就去。反正我觉得去了添乱,不占成去亲家葬礼。

婚姻咨询师范俊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一位女士私信说:“我妈去世,出殡那天婆婆说,怪麻烦的,不去了。”这件事过去4年了,她的心里还是过不去,在那之后,她再也没有登过婆婆家的门,春节也不去,都是丈夫带孩子回去过年,婆婆还找上门,指责她不懂事,双方之间爆发了更激烈的争吵。夫妻之间的感情也受到影响,面对妻子一次次的唠叨,丈夫开始还开导她、安慰她,后来嫌烦,也不管她了。这个男人的态度,其实可以理解,一边是妻子,一边是亲妈,而且这事已经发生了,他能怎么办呢,跟父母断绝关系?客观地说,他对父母就算有埋怨,大概率也下不了这样的决心。对这位女士来说,要“让这件事过去”,其实应该看明白,都4年了,为什么她的痛苦一直在?根本原因在哪里?自己的母亲出殡,婆婆嫌麻烦不去参加,这对她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伤痛,是急需要得到处理的。可是,在她受伤之后,都发生了什么呢?她开始反击,用不再去婆婆家的方式表达愤怒,也不断跟丈夫埋怨这件事,表达不满,实际上也是在寻求支持。她会觉得,只要用力还击了对方,也发泄了情绪,就可以拿到治愈自己的解药,让自己好受一些。当她这样做的时候,别人看到的都是她强势的一面,其实她心里住着一个受了伤的、很无助的小孩,这个小孩一直在痛苦地呻吟,却从来没有被看到,没有得到一点点关注和安抚,包括她最信赖的丈夫,也没有给到这些。也就是说,没有人来帮助她处理伤口。与此同时,她还击婆婆的方式,好比是一直在不停地撕扯自己的伤口。这就像是身体的某个部位被割了一刀,非常疼,流了很多血,它不停地结痂、化脓、又被撕扯开,所以这种痛一直在。那要怎样做,她才能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呢?需要停下来,不再去撕扯自己的伤口,也就是停止用折磨自己的方式去反击别人。当然,这也不是说要把情绪压抑下去,这样做就好比是不给伤口消毒,就硬缝合上,后面一定会化脓,导致问题更严重。正确的做法是,找到一个值得信赖的、可以倾听的人,比如丈夫,或者是心理方面的专业人员,做深入的沟通,让自己的痛被看见,也给情绪找到出口,这时候对方能给到的一些理解、支持,也就好比是消毒、消炎的药,能有效帮助伤口更好地愈合。这种方法其实适用于很多心理创伤。我们这样做,不是为了放下对别人的仇恨,而是为了让自己舒服一些,只有想明白这一点,才会更愿意去放下仇恨,回到对自身的治愈上。你有多恨对方,其实就有多需要、多迫切去疗愈自己。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