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上海这个小众冷门纪念馆 很多老外慕名前来 被誉为诺亚方舟

上海这个小众冷门纪念馆 很多老外慕名前来 被誉为诺亚方舟

时间:2021-08-05 08:20:08

相关推荐

上海这个小众冷门纪念馆 很多老外慕名前来 被誉为诺亚方舟

行走记录,观察世界

上海作为中国沿海的大都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城市风貌。来上海旅游,不少人都会选择迪士尼这样的知名游乐场所,或者陆家嘴这些繁华都市的地标,抑或在南京路淮海路买买买。

殊不知,上海也是一座有着历史文化积淀的城市。1843年被迫开埠的上海,是中国近现代的见证者,留下了很多关于那些年代的建筑、历史、故事。

就在上海的某个角落,有那么一座小小的纪念馆,游人稀少,但却总是能吸引很多老外前来瞻仰。它究竟有什么来头呢?

原来,这座纪念馆位于虹口区提篮桥地区,长阳路62号,名叫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在这里,记录了二战时期来到上海避难的犹太难民,是如何在这里幸存和生活的。

在周围新建楼宇的包围下,这栋灰砖红栅栏组成的老建筑格外醒目。其中最主要的一栋三层小楼,是摩西会堂的旧址。它最早在1927年竣工,由在上海的俄罗斯犹太人集资兴建。

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二战爆发后,这里成为了在沪犹太难民的精神家园,是他们举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除了摩西会堂旧址,纪念馆还有两个展示厅。在主展厅门口,就能看见醒目的1933和1941这两个年份。作为当时全球唯一不需要签证和财产担保的城市,上海成了很多犹太人的定居之所。

据记载,1933年到1941年间,上海共接纳了近三万的犹太难民。而他们中的大多数,都集中生活在虹口区的长阳路、舟山路、霍山路、高阳路、平凉路、东长治路、唐山路的里弄里。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上海居民面对这群陌生的外来难民,并没有歧视,反而本能而善良地予以点滴帮助。尽管犹太难民在这里的生活大都拮据困难,但能在难以容身的世界里,找到一处可以避难的场所,已经弥足珍贵。

多年之后,很多从这里返家的犹太人,都依然把上海当作诺亚方舟,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他们心存感激地回上海寻根,到这里来回顾那一段历史,看童年、少年时的一幕幕,经过复刻,如今静静地被展示在展厅中。不少人参观过程中都不禁垂泪。

最令人难忘的是纪念馆进门处,有一堵姓名墙,镌刻着13732名犹太难民姓名。据说,这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以拯救为主题的名单纪念墙。

不禁想起电影《辛德勒的名单》里的一句台词:当你挽救了一条生命,就等于挽救了全世界。

辛德勒救了1200多名犹太人;而在上海,庇佑了13000多名犹太难民的中国人,湮没了各自姓名,只是默默地,成为这座城市“海纳百川”精神的一部分。

犹太难民纪念馆附近,还有不少保留下来的老建筑,诸如犹太难民收容所、白马咖啡馆、霍山公园等,都是曾经犹太难民生活的旧址。

在这些街区里漫步,仿佛穿越回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但尚有人间温暖善意,足以穿越种族界限,足够包容平和,润物无声地保全生命。

这大概也是当今世界,所需要的吧?

你知道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吗?你知道在沪犹太难民避难史的故事吗?

欢迎留言、分享、关注。

更多旅行观察、心路分享,请关注:行摄柒游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