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新加坡是怎样在打造智慧社区的 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

新加坡是怎样在打造智慧社区的 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

时间:2024-02-07 20:20:19

相关推荐

新加坡是怎样在打造智慧社区的 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

新加坡智慧社区服务现状分析

新加坡社区服务概况

1.新加坡的区域划分

新加坡土地面积仅700余平方千米,故无省市之分,而是以符合都市规划的方式将全国划分为5个社区(行政区),并由相应的社区发展理事会(简称社理会)进行管理,同时委任全职的市长(社理会最高首长)来领导这5个社理会。如图所示为按照地区划分的名为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和中部的社理会。

由图可以看出,中部社区132.7km2,人口120万,东北社区141.1km2,人口130万,西北社区97.3km2,人口83万,东南社区93.1km2,人口84万,西南社区201.3km2,人口83万。

另外,新加坡政府按照“市中心—次中心—副中心”的结构,将全国5个行政区进一步划分为55个规划区,其中33个规划区内包含了27个新镇;每个新镇包括5~8个居住区,约有4~10万户居民;每个居住区内含6~7个邻里组团,约有6000~9000户居民;每个邻里组团由4~8幢政府组屋组成,约有1000~2000户居民,由此形成了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区域中心—镇中心—邻里中心—组团中心”的模式,图为新加坡一个标准的社区。

一个标准的社区包含约8000户居民,其规模相当于一个中等镇,社区内平均分布了3所小学、2所中学、1所宗教场地、33个综合游泳中心、1个足球场、1个社区花园和1批商业设施,其中小学的设置一般不超出步行距离。

2.新加坡社区的类别

新加坡独立之初,市区仅有9%的居民能住上标准公共住宅,而84%的家庭只能居住于店铺和棚户中,针对住房短缺这一重大社会矛盾,新加坡当局采取政府分配与市场出售相结合的方式对住房进行了大规模的市区重建,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由政府投资建设并实行有偿提供,而高收入者的住房由市场提供。由此新加坡的住房大致被分为两类,即“组屋”和“公管式公寓”,如图所示。

新加坡政府相关部门针对不同类型的居民住宅及物业制定了详细的管理规章制度,并形成了法律。由图3-3中可见,政府规定月收入低于8000新元的中低收入家庭可购买公共组屋,全新加坡共有80多万套组屋,而居住人口已达85%;月收入超过8000新元的高收入家庭,则只能购买公管式公寓或商品住宅,而居住人口约为15%。

公共组屋的租售价格比市场价格低50%左右,一般来说,中低收入家庭4~5年的收入之和,或者20~30年可用于住房消费的公积金之和,就能够购买一套组屋,因此98%的中低收入家庭都买得起公共组屋。

新加坡对组屋的政策定位是以自住为主,对居民购买组屋有严格的限制政策,即规定一个家庭只能拥有一套组屋,如果要购买新房子,旧组屋必须退出来,防止投机多占;屋主在一定年限内不得整房出租,5年内不得转让,也不能用于商业性经营;业主出售购买时间不足1年的房屋,要缴纳高额的房产税。然而,对于公管式公寓或私人建筑商兴建的商品住宅,则不存在限购问题,包括外国人购买也不存在限制。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