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强化党建引领 实施三治融合 宿豫高质量做好农房改善“后半篇文章”

强化党建引领 实施三治融合 宿豫高质量做好农房改善“后半篇文章”

时间:2019-06-09 21:15:18

相关推荐

强化党建引领 实施三治融合 宿豫高质量做好农房改善“后半篇文章”

宿迁网讯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民生工程,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抓手,是补齐发展短板、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宿豫区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不等不靠,不偏不虚,坚持以人为本,聚焦创先争优,系统谋划推进农房改善三年行动计划,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规格统筹,着力打造了新庄杉荷园、关庙水汉、仰化涧河等一批农房改善示范项目,群众对农房改善工作的知晓度、参与度、满意度不断提升。以来,全区有1.2万户农户实现住房条件改善,32个居住配套项目同步推进。在“搬得出、稳得住”的基础上,宿豫更加聚焦“能致富、生活好”,抢抓首批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机遇,完善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模式,探索构建新型乡村治理体系,形成可参照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房改善“宿豫模式”。

党建“125”彰显新型社区治理党建引领力

“过去盖个章、办个事,得来回跑好几趟。现在好了,社区的服务站功能一应俱全,可以集中办理39项便民服务事项,而且服务更快更方便了。‘最多跑一次’在我们这里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这是刚刚搬进大兴镇周马社区的张德全老人和别人分享的亲身经历。

为有效解决集中居住后资源整合不足、人员力量不强、治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宿豫创新社区组织架构,构建“一委两站五岗”,设立一个隶属乡镇党委的社区党委,统筹推进社区各项工作。先后成立新庄杉荷园、关庙水汉、仰化涧河、大兴周马等28个新型农村社区党委;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在社区党委下设置党建工作、文明实践两个站和便民服务、产业发展、生态优居、网格治理、富民增收5个专职岗位,推动资源、管理、服务下沉,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搭好戏台子,还要找来“店小二”。按照工作标准化、干部职业化、能力专业化的要求,先后遴选19名干部担任社区党委书记,选派30名新村干到新型社区任职,所有新型社区均达到1名书记、7名专干的“1+7”干部标配模式,有效保障了社区干部服务群众的“战斗力”。

“我是仰化镇党委副书记,也是涧河社区的党委书记。4月,组织把涧河社区交给我,这既是对我的信任,也是对我的考验。农房改善工作面广量大,关系成百上千户家庭的切身利益,我深感责任和压力。但涧河社区作为全区农房改善项目的排头兵,我有绝对的信心把它做得更好。”仰化镇涧河新型社区党委书记陶化林如是说。

改善农民住房条件,不仅要聚焦“搬得出、稳得住”,更要着眼“能致富、生活好”。在宿豫,“党建+产业”“党建+就业”“党建+创业”新模式正不断拓宽农民群众致富路径。新庄的草莓、莲藕产业,让“小田变大田”,特色高效农业蓬勃发展;大兴瓜蒌产业,在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农民合作联社带动下不断壮大,为农户增收致富强化保障;关庙“三来一加”项目遍地开花,为新型社区居民就近就业提供便利。

“三治”大融合推动“要我管”转向“我要管”

关庙镇水汉新型社区成立于6月,社区管辖人口3223人,常住人口440户1839人,集中居住后社区共有耕地面积6120亩,是典型的农业集中型社区。

“这个月的积分排名公示啦!走,一起瞧瞧去,看看你家得多少分,能不能领到啥奖品。”这是关庙水汉新型社区居民张先华同邻居张先正的对话。自水汉新型社区探索实施“三治融合”积分制管理办法以来,“你家的积分是多少?”已成为人与人之间相互交谈时必备话题。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宿豫结合实际,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关庙水汉社区率先探索推行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积分制管理模式,发挥乡贤理事会作用,从社会治安、村容村貌、人居环境整治、基层党建等方面和正、负两个维度设置社区“小微权力”清单,通过积分记录村民遵纪守法、邻里互助、参与村级民主管理等方面的表现,引导村民积美德、做善事、讲法理,充分激发居民参与共建共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自实施积分制管理以来,水汉新型社区矛盾纠纷相较以前明显减少,信访发生率明显下降,社区成员间、邻里间的和谐度不断提升。此外,该社区在区、镇两级领导下,按照“党社联建、双十共治、网格覆盖、精准到人”的要求,结合实际科学划分治理网格,深化完善信访诉求“分级诊疗”、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大力推行“邻里自理”模式,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立足“小切口”引导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尚

“身体进入新时代,思想不能停留在过去时。”在搬进新家的同时,社区党委不仅要谋划“富口袋”的项目,也得张罗“富脑袋”的计划。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省级试点单位,宿豫抢抓机遇,务实笃行,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新型农村社区设计紧密结合,加强阵地建设,高标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构建“一所一站一特色”的格局。以开展“人情消费减负年”为契机,强化宣传引导,深入实施文化下乡,统筹推进乡镇影院、百姓舞台、小镇书屋等建设,打造“十分钟新时代文明实践圈”。

“相信科学不迷信”“孝敬父母多陪伴”“勤洗被褥勤洗澡”“勤劳致富不赌博”“垃圾分类不乱扔”,这些都是《宿豫乡村文明20条》里的规定。自7月上线以来,《宿豫乡村文明20条》以五大类20条朗朗上口、易记易操作的村规民约被村民普遍接受。新型社区不仅拥有新面貌,更流行新风尚。在新型社区,党委顺应群众呼声,加快完善村规民约,大力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推进红白理事会、乡贤理事会等农村社会组织建设,弘扬人情新风,破除陈规陋习,全力营造向上向善良好氛围。近年出台的 《宿豫区移风易俗“十禁止十提倡”》,大力弘扬治理守法、崇德向善、孝老爱亲、厚养薄葬等优良传统和文明新风,让村民在春风化雨中自觉融入乡风文明建设浓厚氛围中。

此外,新型社区各式各样的主题文化活动精彩纷呈,不仅有旗帜鲜明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也有环境卫生治理、关爱留守儿童及老人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还有“最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季度评选和以农民丰收为主题的“梨花节”“草莓节”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社区居民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过上了与时代同步的现代城镇生活。(陈诚)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