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学生的想象力|刘慈欣《带上她的眼睛》续写(杨博文)

学生的想象力|刘慈欣《带上她的眼睛》续写(杨博文)

时间:2019-06-29 15:44:24

相关推荐

学生的想象力|刘慈欣《带上她的眼睛》续写(杨博文)

李老师按

人类历史的进步离不开人类的想象力。

这篇文章我单独列出,写得的确精彩,我们孩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关键是我们是否给他们提供时间和空间去自由地想象!

《带上她的眼睛》续写

初一九班杨博文

就这样过了十几年,我在航天中心继续进行着我的工作,人类展开了对火星和金星的殖民尝试,诸如内小行星带居住区和古柏内防御环等工程也开始建造,便捷的航天飞机与太空电梯让各个地区的商业人士与旅游者在一个地球日内就可以到达除古柏内防御环外的所有人类居住区。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除了第二代地心飞船被研制成功并用来在小行星成为采矿场之前下潜到地核以上部分寻找太空舰队需要的各种稀有金属外,整个地心飞船计划已经完全停摆,其所在部门地球航行的规格也从一个部降到一个司再到一个局。落日六号当然也淡出了人类的视线。我的第一工作时间已经完成,我该休息一会再回到岗位了。所谓的第一工作时间是指一个成年人自二十岁开始工作后到五十岁休息,在休息期间你有最多三十年的冬眠时间,再工作五十年直到一百岁退休。这个工作方式自从五年前开始实施便受到疯狂追捧,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大多数人希望亲身体验未来的世界,即使要多工作十年也在所不惜。

关上舱盖,打开舱盖,已经是三十年后了。走出冬眠中心,我首先惊奇的就是人类并没有像21世纪代推测的那样呈现去设施化的倾向,而是走向了一条截然相反的道路。整个地球被挖掉了几百公里深的岩层,代替他们的是庞大而又复杂的资源加工工厂,来到地表,这里被覆盖了一层银色的进行光合作用的膜,但每隔一段距离就会看到几十公里高的运输船港口,遮天蔽日的运输船首尾相接在笔直的航路上以炫目的极高速度前进。我失望的望着这个没有“生命”的世界,又想起了当年的草原,溪水和一朵朵的小花。我乘坐火箭式电梯来到真正的地面,并从这里找到了一些工作人员,他们告诉我航天中心早已搬迁到了非黄道面的人造星上,并劝我乘坐新式亚光速客机前往。

过了两三年,地球航行局进行无关紧要的档案清理,一个分拣控制员在一堆准备扔掉的落日计划档案中发现了落日六号的信息。此外一些非技术原因让落日六号以及那位领航员被翻了出来且成为了焦点。全人类纷纷要求将这位几十年前的探险者营救出来。

然而,人类已经几十年没有设计和使用过任何的地心飞船了,探测雷达映证了她现在已经沉入地心且正在地球的最深处的事实,此外,探测雷达还发现了一件可怕的事:地航船船体和发动机采用同一种材料,发动机也随着船舱到达了地心,极有可能对船体造成创伤,也会威胁“人类精神号”的航行安全。地航船必须用一种即使在地心也能转向和快速前进的发动机来应对种种未知的危险,虽然第二代地心飞船所装备的GEU25引擎可以经过改装胜任该任务,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三人组合的探险队装备的是六十至八十年的维生系统,可是现在已经距该飞船遇难已过了约五十年,所有工作都必须尽快完成。

令人惊讶的是在极大的信心之下,以全人类坚定的意志,竟然通过不到两年将所有准备工作做完,随后一些更重要的事情被提上日程:如何保护这个八十多岁老人的安全?根据安全司的推测,她早已丧失了听和说话的能力,视力也有可能退化严重,因此需要几个地航员在前后左右引领并尽量在一个安全的“空间”内保护,飞船上升过程中需要保持匀速平稳且速度不应该大于1马赫,还需要几名随船医生以防不测。还有一些科学方面带来的麻烦,其所进行的科学观察资料要派遣专人妥善放置和解读,落日六号飞船船体也要带回以研究铁镍对材质的腐蚀……

终于,那年的北半球夏至日,由强作用力材料制成的“人类精神号”飞船出发了,他们以3.5马赫的速度在地层中前进并接近“落日六号”,对接后十几名地航员先后进入了只能容纳三个人的空间,在一切工作完成后“人类精神号”拖拽着身后的小不点以亚音速缓慢上升,回到了地面。

那是一场怎样的盛大欢迎仪式,通过引力波,全太阳系的人类与那些在半人马星系的探险者都在同一时间观看了直播,在油光锃亮的“人类精神号”下方,挂着两个个黑乎乎,被腐蚀的参差不平,甚至在底部还有断裂痕迹的“落日六号”残骸,两者对比之强烈使人吹嘘不已。

中午十二时,整个太阳系都安静了下来,“人类精神号”的舱门缓缓打开。先出来的是几位航行船员和随船医生,又出来了几个人,都抱着生锈的铁盒。最后,六个船员抬着一个由防震荡合金制成的,有维生系统和监控系统的圆柱体走了出来。他们关闭舱门,送上救护机。飞机在无数目光注视下离开。

幸运的是,几十年前的资料仍然可以解读出来,所剩无几的未知领域结论被这些箱子所完美的证明。这些信息发布的那天下午,地球航行局被解散,“人类精神号”“落日六号”等珍贵史料被运往火星上的航天中心博物馆,人类宇宙之旅起点的最后一块未知之地被彻底的剖析,分解,成为教科书上的知识和人们闲暇时分的谈资。

而揭开这一切秘密的那个人,当年大学刚毕业的小姑娘、现在八十多岁的老人已经无法听到和说出关于她的一切,经过检测她只剩下微弱的视力。到了第二年的航天纪念日,她被诊断为器官衰竭,因为在地心无法得到及时的检查和更换人造器官的医疗,所以几乎毫无治愈几率。那天,她被允许在医院花园晒太阳,我们航天中心的几位职员在旁边站立。阳光很明媚,她慢慢的抬起头,似乎在感受几十年没有感受到的热量,眯起眼睛,看着那久违的,火热的太阳。突然,她笑了,笑得那么开心,那么令人难忘。

当天下午五点三十四分,她去世了,享年八十七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