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银河补习班》:中国式父亲形象的3种层次 邓超读懂后现场泪崩

《银河补习班》:中国式父亲形象的3种层次 邓超读懂后现场泪崩

时间:2020-07-21 02:10:24

相关推荐

《银河补习班》:中国式父亲形象的3种层次 邓超读懂后现场泪崩

《银河补习班》是由邓超主演的一部教育题材的影片。

影片剧情略带鸡汤味,但马浩文与马飞父子之间的故事,却让我印象最深刻。据邓超回忆,拍电影时那些情节总让他想起自己的父亲,好几次都不自主的泪崩。

影片讲述了建筑工程师马浩文被陷害锒铛入狱后,儿子马飞没有父亲的陪伴,加上父亲腐败的污点,经常被人欺负,马飞受尽嘲笑。马浩文出狱后,发现儿子品学皆差,而且和自己有了深深的隔阂,但马浩文通过自己的教育方式,成功的把差生马飞教育成为一名优秀的宇航员。

马浩文鸡汤式的教育方式我不做评判,但是其父子关系发展线,对我们非常的有启发意义。从马飞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马浩文的3个形象,一个是意气风发工程师时的偶像形象,一个是一无所有后的孱弱形象,最有一个是觉察父亲之后的伟岸形象。

看电影时,我不止一次想起父亲在我心中迂腐、无知的形象,也不止一次的想起自己无数次鄙视父亲的画面,直到看完电影写完这篇稿子,我才有了那么一丝明悟。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认知水平,不同的心智模式下,我们看到的父亲形象都是不一样的。

朱自清的《背影》是在文章中的故事发生后好几年写的,而当时的他认为父亲迂腐、封建,多年后才掰碎当年解读父亲的狭隘,觉察到父亲的厚重,写出了《背影》这样的名篇。所以,明白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理解父亲这个形象,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这份亲密关系,很重要。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以《银河补习班》为主线,结合名篇《背影》,来深刻剖析一下,大部分父亲在儿子心中必经的3种印象:即小时候的偶像形象、长大后的孱弱形象、彻悟后的伟岸形象,以及为什么会这样。

01 全知全能的偶像:崇拜心理塑造的父亲第一重形象

《银河补习班》的一开始,马浩文作为火炬手,他要带着属于自己的那份荣光,持着火炬跑过自己设计的大桥。

在大桥旁参与啦啦队演出的儿子马飞看来,万众瞩目的父亲马浩文是最耀眼的偶像。当马浩文把马飞抱起来,准备带着他一起跑过大桥,接受人山人海的呼啸声洗礼时,他的内心更是对马浩文无比崇拜。

因此,就算是马浩文锒铛入狱,他也要拼命维护爸爸的名声,无比珍惜爸爸留给他的地球仪,全世界都骂马浩文时,马飞也要站出来挺爸爸。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儿子小时候会把父亲当做自己最亲密无间的人,因为崇拜心理的作用,把父亲的一切当做是正面的、该维护的,哪怕是全世界都说他的不好,自己也要坚决站在偶像这边。

什么是崇拜心理呢?自体心理学、精神分析学家海因兹.科胡特认为:

崇拜是人类心理发展的正常需要,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标志,崇拜有助于理想化自体客体需要的满足。理想化自体客体需要是指需要感与钦佩他人相连接,产生一种平静、抚慰、安全、有力量或者有激情的体验。

理想化的自体客体(父亲)被赋予了全能全知、完美无暇的特点,所以马飞会因为崇拜心理而无条件相信马浩文的正确性,也不容忍别人的诋毁和不满。

《背影》中朱自清有叛逆的倾向,而小时候的他却视父亲为真理。父亲朱鸿钧对他管教十分严苟,朱自清若是没有按要求完成作文,他会非常生气。有次因为学业问题,他一把火把朱自清的作文本烧了,朱自清也不作反对,反而诚心接受。

小时候的朱自清从不反抗父亲的意思,从来都是绝对的服从父亲的意志。后来他上北大之后,父亲给他安排一纸婚约,他也全都顺从,因为他相信父亲的正确。儿子就是通过这样的理想化父亲形象,得到心理需要的满足,获得心理力量,直到发现父亲并非不是无所不能,也有诸多瑕疵的时候。

反观我们的现实世界,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对年少的儿子而言,父亲就是不可诋毁偶像,他无所不能,无所不晓,他的一切都应该相信,他的行为都应该被模仿,于是:

学他走路,学他言语表情,学他骂人夸人;学他刮胡子,甚至学他抽烟喝酒,偷穿他的衣服和鞋子;有人说他的不是,要么坚决反对,要么偷偷在心里骂对方……所以,心理学上认为:

崇拜是有自我心中理想化的想象,甚至充满了盲目。因为崇拜对比较结果,持有一种全面且过分的肯定,甚至可以演变成一种信仰。

因此,在这个阶段正常情况下,父亲在儿子心里几乎都是偶像形象。儿子不但会主动维护父亲的正确性,对父亲言听计从,甚至会通过模仿的行为竭力取悦父亲,试图从父亲那里获得认可与接受。

02 偶像变卢瑟儿:自我意识觉醒,儿子 “自大狂”透镜下孱弱的父亲形象

《银河补习班》中马浩文进监狱一待就是好几年,等他出狱时马飞已经从懵懂小孩长成了青少年。年龄渐长,马飞认清了父亲犯大错进监狱的事实,父亲的高大形象在他心里轰然崩塌,心里装满了鄙视和不屑,甚至心存怨恨。

父亲出狱时,马飞不再是当初那个听话,把父亲当做绝对偶像的无知小孩子,伴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他对世事有了自己的见解,不再是盲目的相信父亲的话,反而处处与父亲作对。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马飞多次表达对马浩文的不满和质疑,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马浩文找马飞沟通,马飞都选择抗拒,抗拒就是最强有力的质疑。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儿子长大后自我意识的觉醒。他渐渐意识到原来全知全能的权威崩塌了,觉得以前都被骗了,于是对父亲感到失望开始否定他的一切。权威靠不住,那就只能靠自己解决问题。

哲学家黑格尔,将这种自我意识觉醒带来戏剧性的转变,称之为“自大狂”:

只要父亲说的东西,就一定认为不是那样,甚至是正好相反的。哪怕在一件具体的事情上他说的是对的,儿子也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模式,有了一种自动追加的算法——父亲的每一句话都加一个否定词,他只要开口就是错的。

从《银河补习班》中,我们可以深深的理解到“自大狂”这一点。马浩文鼓励他,马飞不屑甚至嘲笑,马浩文指责他,马飞扭头就走,不接受任何沟通。马飞看似因为马浩文离家这几年受尽苦头而赌气抗拒的背后,其源头都是儿子在质疑父亲,而因为“达克效应”,儿子很难再正确看待父亲。

“达克效应”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普通人逃不脱达克效应的魔咒,朱自清这样的名人也深陷其中。他接受先进思想的教育之后,也曾很长一段时间也看不起父亲,质疑父亲的所有决定和行为,甚至故意违背父亲的意愿,带着妻儿到浙江教书,以此作为无声的对抗。

《背影》中就有不少细节都说体现出,曾经朱自清对父亲的不屑: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我心里暗笑他的迂腐: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实际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很多。很久以来,我越来越觉得农村里的父亲老了。不是生理年龄上的老,而是他跟不上现代化的脚步,不知道互联网思维,不知道知识付费,不懂电子支付,不懂社交软件,不懂电商经济。

察觉到父亲目光短浅、无能失助,我逐渐从以前对他言听计从,变成了什么都要和他辩解几句,并且话里话外都在强调自己比他懂的自大狂。

所以,吴伯凡在《认知方法论》中提到:

成年人沉浸在“自大狂”状态里的时候,成为了一个认知“留级生”。 认知上停滞不前,解释体系却愈来愈发达,遇到问题,总是把它解释为他人的错和无知。

因此,儿子自我意识觉醒,不自主的戴上了“自大狂”的透镜后,父亲的某个缺点会被解读成个体的孱弱。

如果儿子的认知迭代升级一直没能完成,“自大狂”的透镜会一直歪曲着父亲形象。甚至有些认知上的留级生,因为达克效应的存在,深深陷在自己的解释体系里面,无法完成父亲形象的去伪化。

03 平凡的英雄:认知周期破产、再重塑后,深深理解到父亲的平凡和伟岸

马飞重新审视父亲的形象,是《银河补习班》后半段的核心,一共有两个高潮。

第一个高潮是,马浩文言传身教带领马飞重新认识教育和考试学习,因为马浩文的帮助,马飞最终进了年级前十。

第二个高潮是,马浩文等到了自己平反自己冤名的机会,却因为马飞要当宇航员的政治问题,而不得不放弃申诉。马飞带着愧疚上天,却在太空遇险,最后等死关头,想起了父亲曾经说过的话燃起斗志临死一搏,最后成功返回地球。

第一次高潮过后,儿子马飞其实已经扭转了对父亲的形象,心里有敬佩,但更多的成分是崇拜。

第二次高潮过后,马飞真正意义上的感受到了父亲的伟大与不凡。

那时候的马飞是宇航员,全国有名的大人物,他比父亲这样一个默默无名还带着污点的工程师耀眼太多。此时的他尽管没有看不起父亲,但他心里的父亲形象并不伟岸,还停留在那个带他反抗应试教育的耀眼形象,直到马飞经历了认知周期的破产与重塑。

得到专栏作者吴伯凡在《认知方法论》中提到:

一个“认知周期”就是从满怀敬畏地接受一种东西开始,到逐渐怀疑已有认知当中的种种谬误。当意识到我们认知当中充满着谬误时,就意味着一个认知周期已经破产,以及下一个认知周期的重塑。

带着对父亲的愧疚上太空,却在父亲的诤言中博出一丝生存的希望之后,高出父亲一大截的马飞被普通的父亲的智慧和人格折服。

身份落差带来的强烈冲击感,使得马飞对父亲的认知周期破产,然后又被再次重塑——父亲平凡且又的伟岸形象树立了起来。

认知周期的破产与重塑,需要意识到认知中的谬误,而意识到谬误往往需要同理心的觉醒。同理心(Empathy),亦译为“设身处地理解”、“感情移入”、“共感”、“共情”。泛指心理换位、将心比心,亦即设身处地地对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的认知性的觉知、把握与理解。

同理心并非等同于同情心,同理心不是天生的,有些人甚至需要后天的培养。缺乏同理心的人是无法表达相互关怀、理解,达到融洽的人际关系,只有同理心的觉醒,才能让人更进一步的做到感同身受,为触发认知的破产与重塑留下伏笔。

电影中的马飞就是在太空中面临死亡的某一刻,才突然深刻又彻底的感受到父亲的平凡与伟岸。

现实中的我们不也是如此么?总是在某一刻才觉察到父亲的不凡与厚重。

朱自清是接到父亲来信,一句话就勾起了他对父子关系的反思,对父亲的态度逐渐从不屑变得亲近和理解。

"我(父亲)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著名主持人马丁,在我是演说家演讲《父与子的战争》,讲他与父亲对抗多年,直到父亲临死前才同理心觉醒,感受到父亲的伟岸。

很多时候我们读不懂父亲,真的不是父亲很差劲,而是儿子根本无法感同身受自己的父亲。“年轻”的儿子以为父亲就是自看到的那么孱弱、不堪,越长大经历越丰富后,某一刻才会突然读懂父亲,原来自己以前真的错了。

哈佛心理学博士岳晓东所说的话,让我感触很深:

年轻的时候我想,理解一个人是多么容易一件事情。而做心理咨询越久,越发现,一个人去理解另外一个人,是多么、多么困难的事情。

所以,有些儿子心中的父亲形象永远停留在第二重,势不两立的父与子,甚至会固化到父亲去世也无法和解。但爱儿子的父亲形象一定是伟岸的,我们之所以觉察不到,是因为还没能感同身受到父亲,觉察不到他的不凡。

认知上的狭隘,同理心上的匮乏,都会影响儿子对父亲的形象。终有一天,当你理解平凡的父亲所处的困境与做法之后,才会发自心底的敬佩他。

结语: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将《银河补习班》和《背影》呈现的3种父亲形象转变,描述为是一种“精神成长的历程”。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跋涉在这历程之上,曾心安理得的做一个“自大狂”,看不起父亲的孱弱,很长时间都难以正视父亲。

《银河补习班》中的马飞和实际生活中我,乃至名人朱自清,都陷在看不起父亲的阶段许久。如果你也处于这个阶段,要学会正视一次你的父亲,完成对父亲的认知迭代,进入下一个阶段。不以偏概全否定他的一切,而是要尝试相信他、认可他的一些闪光点。就如经典的“猜想与反驳”理论指出:怀疑只是认知周期的终点,相信才是下一个认知周期的起点。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