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2-02-11 03:13:00

相关推荐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实事求是地回顾了的工作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做了全面阐述,对全年政府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董昀博士接受了《金融时报》记者的采访,畅谈了他对《报告》的分析和理解。

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

中国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

《金融时报》记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复杂更严峻,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更多更大,要做好打硬仗的充分准备。请你具体谈谈外部环境的状况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董昀:从全球经济形势看,我们面对的是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外部环境,全球经济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外部输入性风险上升。

总体而言,的全球经济,将继续处于“长期停滞”的新常态之中。“长期停滞”首先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显著放缓。虽然在至间,美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一度出现经济回升态势,但从下半年开始,这一势头已经见顶,全球经济下行风险正在进一步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月份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继续调低全球经济增长预期,预计和分别增长3.5%和3.6%,分别比3个月之前的预测低0.2个和0.1个百分点。同月发布的世界银行《全球经济展望》也指出,全球经济增长率低于预期的风险正在增大。

从长周期视角看,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问题主要不是总需求不足导致的产出缺口,而是潜在经济增长率自身的下降。导致潜在增长率下降的原因大多是结构性、长期性因素。其中,技术创新乏力导致的劳动生产率增速放缓尤为重要。因此,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都致力于推进结构性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全球进入“改革竞争期”和“创新竞争期”。谁能够更加彻底地推进改革,谁就有望收获大规模改革红利,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创造活力,进而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经济长周期中占得先机。

在经济增长陷入低迷的同时,“逆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美国等主要经济体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正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从短期看,这势必导致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从而引起金融市场动荡,并导致投资和贸易增长乏力,总需求扩张速度相应放缓。从长期看,贸易壁垒的增加会破坏全球供应链的正常运转,阻碍新技术的传播和潜在产出水平的扩张,最终导致全球生产率和消费者福利增长停滞。以上两种效应对中国经济金融体系的影响有多大,目前尚难预料。

此外,时至今日,全球各经济体的债务风险仍居高不下。根据世界银行的测算,过去4年间,全球低收入国家的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已从30%升至50%。低收入国家正把越来越多的政府收入用于支付利息。在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一旦融资环境进一步紧缩,偿债压力势必加大,进而导致资本外流和借新债还旧债等情况的出现,过度借债导致的高杠杆将引发新的金融风险。

面对复杂严峻的世界经济形势,《报告》提出,要统筹好国内与国际的关系,凝心聚力办好自己的事。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既是解决我国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也是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世界经济充满变数的动荡局势中,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都可能更多更大。要办好自己的事,首先就要保持战略定力,敢于应对各种外部冲击,善于化危为机,用稳中求进的办法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为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稳定的外部环境。

在外部环境深刻变化的同时,国内也出现新的经济下行压力。《报告》指出,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经济转型阵痛凸显,两难多难问题增多。“变”和“忧”引发的经济下行压力源自多重因素的作用:既有外部输入性风险增加、消费和投资增长乏力等需求侧因素导致的周期性问题,又有发展阶段变化、发展方式转变不到位、体制性扭曲未能根除等供给侧因素导致的结构性问题。其中,主要矛盾在供给侧。《报告》中列举的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尚未有效缓解、营商环境与市场主体期待还有较大差距、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短板问题凸显等一系列难题均是供给侧的结构性问题,表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不平衡和不充分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尚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的需要。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金融时报》记者:《报告》明确提出,要依靠改革开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持以市场化改革的思路和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只要市场主体有活力,就能增强内生发展动力、顶住经济下行压力;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具有无限的创新创造潜能,只要充分释放出来,中国的发展就一定会有更为广阔空间。这是否意味着,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董昀: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必须继续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3年来,我们在“三去一降一补”方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过剩行业的价格水平正在回归均衡,供求关系明显改善,宏观杠杆率趋于稳定,大量经济资源从低效率部门中释放出来,发展新动能快速成长。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更加注重运用市场化改革的办法,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即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升产业链水平,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方面,《报告》提出了坚持结构性去杠杆、稳妥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依法处置“僵尸企业”、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加快补齐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短板等多项具体举措,这些政策将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市场出清,巩固防风险成果,切实提升发展潜力。

在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方面提出的一系列重大举措是《报告》的一大亮点。《报告》通篇都在强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性,“市场主体”一词在《报告》中出现了11次,“活力”一词出现了14次。在部署政府工作任务时,除了专辟一节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之外,其余各节的不少政策措施也都指向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涵盖简政、减税、降费、融资等诸多方面,可谓干货满满。从根本上说,这些政策措施的重点在于用改革的办法打破一切阻碍资源自由流动和市场主体充分竞争的藩篱,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稳定市场主体预期,增强市场主体信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发挥决定性作用,同时把政府工作重点放在实施公正监管、促进市场公平、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上。

需要强调的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并非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权宜之计,而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举措。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时,各地各部门应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防止行政干预和道德风险,避免形成新的体制扭曲;也要注重加强市场沟通和政策解读,及时回应市场关切,使市场主体的预期真正稳定下来。

在提升产业链水平方面,《报告》着力强调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归根到底是为了提升创新力,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形成新的国家竞争优势。《报告》特别指出,科技创新本质上是人的创造性活动。因此,调动人的积极性是提升创新力的重要一环。《报告》一方面提出要充分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员,在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新举措;另一方面强调要培育专业精神,激发企业家精神,这将使得科技创新成果与市场需求更好地对接,把技术发明更有效地转化为经济发展新动能。

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方面,《报告》重点部署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从而形成国内市场与生产主体之间,需求与供给之间的良性循环。《报告》抓住人口老龄化、中等收入群体崛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兴起等重大趋势创造出的巨大需求,提出了多渠道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快破除民间资本进入的堵点,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领域项目建设,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改革发展新举措。二是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并列,使得就业目标与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之间形成了有机的内在联系机制,致力于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扩大之间的良性循环。三是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改革优化金融体系结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金融时报》记者:今年2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提出,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报告》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对金融业改革发展做出了具体部署。对此,你做何评价?

董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金融风险的重要源头在于过度借债导致的高杠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以来,我国的结构性去杠杆已经初见成效,实体经济部门杠杆率出现了自以来的首次下降,部分实现了去杠杆目标。但我国杠杆率居高不下的体制根源仍未根除,去杠杆任务依然任重道远。使用杠杆是现代社会运行不可或缺的基本活动,因此去杠杆不等于不要杠杆,而是要充分考虑债务的可持续性,把杠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方面留下来,把它造成金融风险的那部分去除。正如《报告》所指出的,要平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落实到去杠杆战略上,就要求我们以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来去杠杆。所谓“稳”,就是在经济出现新的下行压力时,要从需求侧发力,稳住总杠杆,从而稳住总需求,应对国内外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冲击。由于前期居民部门加杠杆速度过快,今后需要更多依靠中央政府加杠杆和地方隐性债务显性化等办法来稳住总杠杆。《报告》提出,今年赤字率拟按2.8%安排,比去年预算高0.2个百分点,适度提高赤字率,考虑到了为应对今后可能出现的风险留出政策空间;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1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8000亿元,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也为更好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创造条件。

所谓“进”,就是立足长远,从供给侧发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性去杠杆,特别是要推进僵尸企业的破产重组,让市场清理机制发挥作用;硬化国企与地方政府的预算约束,破除政府兜底幻觉;强调市场规律和竞争中性,促使金融体系平等对待各种所有制企业。这些防风险、去杠杆的治本之策在《报告》中均有清晰阐述。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通过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

《报告》把有效缓解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作为今年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抓手,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既包括改革完善货币信贷投放机制和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又包括金融机构激励机制的调整;既有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增速的要求,又有发展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等金融结构的优化调整。我们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需要更多依靠科技创新的力量,金融科技的发展使得我们有可能运用新的技术手段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从而使金融服务惠及民营及小微企业、制造业企业、“三农”领域等传统金融难以全面覆盖的领域。

创新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有效支持。直接融资方式可以让资金供求双方的信息传递效率更高,对于创新过程中的试错更具包容性。《报告》提出要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这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报告》提出的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鼓励发行双创金融债券,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支持发展创业投资更是直接支持创新创业活动的实招。特别是科创板的设立具有先行先试的示范效应,它的运行可以为我们改革完善资本市场的上市、发行、交易、监管等各个环节的基础性制度积累宝贵经验,成为建设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的一个试验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