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高考期间 教育部提醒:考生不要相信“五大骗局” 全力迎接高考

高考期间 教育部提醒:考生不要相信“五大骗局” 全力迎接高考

时间:2021-01-07 23:16:28

相关推荐

高考期间 教育部提醒:考生不要相信“五大骗局” 全力迎接高考

高考期间,总会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家长和考生“赢在高考”的心理,从备考开始,到考后阅卷、发布高考成绩,编造各式骗局进行诈骗活动。近日,教育部公开五种常见的诈骗手法,提醒考生和家长,不要相信“五大编局”,要诚信参加高考。

一、花钱可买高考试题和答案

“高考真题”、“绝密答案”的说法是无稽之谈。试卷从出题、印制、运输到入库,都有严格的保密措施,那些“真题”、“答案”又从何而来?真要能搞到“真题和答案”,自己为何不报考“清华北大”?“清华北大”的发展潜力岂不是比卖题卖考卷更大?

至于花钱雇佣“枪手”替考,或许有可能成功,但是,如果被抓现场,会被判为“作弊”,轻则考试成绩作废,重要被追究法律责任。其实,那些“准确率极高”“违约退款”的说法,不过是骗子“骗钱”、“骗用户信息”的幌子。

二、寻找丢失准考证的考生

制造准考证丢失、借此转发形成范围较大的舆情,基本都是虚假信息。准考证一般是由学校指派的陪考教师统一保管,如果按照发布的电话号码回拨,就会掉进陷阱。好心人付出的是同情,骗子看重的是“钱包”。

遇到类似的情况,最理智的做法是不问不闻,不建议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转发信息,或者拨打联系电话。

三、阅卷老师只顾赶进度不管对错

一些高考成绩与平时成绩相比,落差相大的考生,或者成绩超过自己“估分”的考生,总会认为“阅卷教师的工作极不严肃”,去年某地曾有考生闹出“乌龙”,经查证,原来是考生平时考试成绩作弊,高考时“原形毕露”。但这则消息确实对高考阅卷工作的严肃性造成一些冲击。

现在实行的“网上阅卷”,全程实行检查、复查和修正。参加阅卷的教师要经过资格审查、培训和考核,阅卷一般实行“一人评一题”,语文和英语的作文,采取不同教师的“双评”制度。因此,无论从阅卷教师的素质,还是阅卷过程中的质量考核和监控,都有极其完善的制度。当然,如果对自己的高考成绩存在异议,可以在高考成绩公布后,按照规定流程提出申请。

四、大数据报志愿,收取天价咨询费

“考得好,不如报得好”,这句话有道理,但在高考成绩公布后,总会有一些机构宣扬掌握“内部大数据”,诱使家长花高价购买“志愿报考参考软件”。其实,各地教育考试院均公开当地的招生计划、录取结果等数据,家长完全可以自己查阅。

高考报志愿,本身就充满不确定性,比如全省考生的分数,全省考生志愿“趋同率”高低等,都会影响到志愿的录取,所以,商家所谓的“内部大数据”不过是营销口号,数据的准确性有待推敲,家长和考生不能盲目相信广告宣传,多花功夫研究教育考试院发布的信息,多研究“一分一段表”。

五、可花钱更改高考成绩

“黑客入侵修改高考成绩”,听起来“充满神密色彩”,实际上根本行不通。高考阅卷时采用内部网,成绩发布前已经有原始数据存档备份,成绩发布后考试院会对网上信息进行监控匹配,严密的防黑客病毒攻击系统时时监控网站安全,黑客根本不可能做到“进入网站,更改成绩”。提供这种“服务”的目的,是骗取“服务费”。

高考在即,教育部还特别提醒考生,诚信参加高考,牢记《考生须知》,按照考试规定,只能携带有关证件以及必备的考试用具进入考场;核实考试时间、地点和科目,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和路线,以防因交通问题影响高考入场。

同时,各地教育部门也会加强综合保障工作,做好噪音治理、卫生防疫、防暑降温、交通疏导等多项工作,以考生为本,为考生提供安心、舒心的考试环境,切实做好高考的服务。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