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湖北:各级疾控中心主任将由同级卫生健康部门领导班子副职兼任

湖北:各级疾控中心主任将由同级卫生健康部门领导班子副职兼任

时间:2021-06-04 12:47:10

相关推荐

湖北:各级疾控中心主任将由同级卫生健康部门领导班子副职兼任

工人日报客户端电 6日下午四时,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第117场新闻发布会,解读《关于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发布会的人员包括: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涂远超;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曾向阳;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吴麟章;湖北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付艳云。

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

不低于编制总额85%

“加大人才选配力度”。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曾向阳在发布会上介绍,湖北省将明确全省各级公共卫生机构专业人才的配备比例,确保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技术人员不低于编制总额的85%,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低于70%。

进一步畅通卫生人才选配渠道,实施公共卫生急需紧缺人才专项招聘,简化招聘流程。

建立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统一招聘笔试平台,实行市域或者县域统一考试、集中选岗、调剂聘用。

对符合条件的乡镇(社区)卫生机构在岗不在编人员,可定向招聘为事业单位编制人员。

缩小公共卫生机构与

公立医院的薪酬差距

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曾向阳在发布会上介绍,围绕“留得住”人才,湖北省将创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人事薪酬管理。

一是拓展职业发展空间,按照高于同级公立医院岗位设置比例的原则,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技术高级岗位比例分别提高至45%、30%、15%。

二是提升薪酬保障水平,逐步缩小公共卫生机构与公立医院的薪酬差距,公共卫生医师薪酬水平不低于当地同级医疗机构同年资临床医生水平。

优秀基层公共卫生工作人员

可招聘为事业编制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涂远超介绍,系列文件中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从加强公共卫生应急队伍建设、优化公共卫生人员配备、深化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完善落实公共卫生人才激励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意见。其中要求:

1.将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社会主义学院教学内容。

2.建立专业化应急处置队伍。

3.对连续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岗位工作一定年限并具有卫生专业技术职称的在岗不在编人员,可采取公开择优方式定向招聘为事业编制人员。

4.实施基层订单定向公共卫生人才培养项目,增设现场流行病学和卫生应急救援应用型领军人才专项,促进公共卫生人才国际交流合作。

5.允许公共卫生机构开展社会化公共卫生技术服务;提高省、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技术高级岗位比例。

6.扩大公共卫生机构招聘自主权,实施公共卫生急需紧缺人才专项招聘。

全省各市州中心城区

打造“10分钟急救圈”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涂远超介绍,系列文件中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院前急救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重点是建立健全覆盖省、市、县、乡的四级院前急救网络,依托武汉市急救中心建立湖北省急救中心,各市(州)、县(市、区)建立独立的指挥型急救中心,每个建制乡镇(街道)至少设立1个急救站。

提出了全省各市(州)中心城区打造“10分钟急救圈”,县市打造“30分钟急救圈”。

强调了要明确界定急救与非急救业务范围,在急救业务领域,建立急救优先分级调度系统,完善院前急救体系应急响应机制和统一调度指挥机制,加快建设全省“120”指挥信息系统,促进医疗机构与“120”指挥中心、救护车信息系统无缝对接。

明确了:

1.探索建立“医疗救护员”职业体系。

2.将院前急救机构运行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管理。

3.院前急救单位绩效工资分配重点向急救医师、护士、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倾斜。

4.院前急救服务价格实施动态调整,并纳入医保结算范围等政策保障措施。

涂远超说,今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按照各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彰显贴近社区、贴近居民的优势,发挥基层卫生机构“网底”作用,开展网格式管理、地毯式排查、台账式跟踪,做好辖区居民健康监测,从源头切断疫情传播渠道,积极参与和协助方舱医院、集中隔离点医疗救治工作,做好出院患者的追踪、随访、康复和心理评估等工作,为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贡献了基层医务人员的力量。

但基层卫生仍然是卫生健康服务事业的短板之一,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力争通过5年左右时间的建设,达到全国前列的地位。

一是完善城乡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在农村按照县强、乡活、村稳的思路,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城市要加强区级医疗卫生中心建设,构建起“大中型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区医院、社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级网络,农村、城市(镇)分别打造30分钟、15分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获得卫生健康服务的便捷性。

二是改善基层卫生机构服务条件。湖北省将紧紧抓住中央一揽子支持湖北的机遇,充分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特别国债、地方债券等方式,多方筹措资金,加强基层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硬件条件,计划用三年时间,分期分批为全省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规范的具备“三区两通道”、配置必备设备的标准化发热门诊。

按照“填平补齐”原则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移动医疗卫生服务车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R、彩超等数字化诊疗设备,为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智能健康服务包。

三是切实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通过深化基层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农村订单定向卫生人才培养,高质量推进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建设,开展基层卫生机构“公益一类保障、公益二类管理”试点等措施,为基层特别是农村培养和引进卫生人才。大力推进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通过建立远程诊断、远程影像、远程心电等措施,提升基层卫生服务的效率与质量。

同时,完善大中型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基层卫生机构的指导、培训等制度,联合开展演练,提高基层突发公共卫生应急能力。

涂远超提出了湖北卫生部门的努力方向:通过以上措施和5年时间的建设,湖北省基层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将进一步提高,更好地发挥群众“健康守门人”的作用。

各级疾控中心主任

将由同级卫生健康部门领导班子副职兼任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涂远超介绍,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要打造疾病控制体系改革、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湖北样版”。

根据省委的部署要求,省卫生健康委牵头起草了《关于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实施意见》等4个配套文件,作为“N”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实施意见》立足更精准更有效地防,针对疾控体系网络不健全、机制不活、基层薄弱、医防割裂等突出问题。

在体系建设方面,强调要改善疾控中心基础设施条件,完善设备配置,配齐现场快速检测设备装备。

城市医疗集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牵头单位要发挥好业务技术带动作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应对处置突发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在管理体制上,提出省市县卫生健康部门试行设立公共卫生总师,各级疾控中心主任由同级卫生健康部门领导班子副职兼任,疾控机构设立首席公共卫生专家特设岗位。

强化疾控机构行政管理职能,落实监管责任,创新评价机制。

将疾控工作纳入医疗机构的绩效考核和等级评审。

在医防结合机制上,重点强调要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建立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

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协同监测机制,完善症候群、疾病及其危险因素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系统。

研究制定个案和聚集性疫情网络自动化预警阈值标准,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构建以哨点医院为核心的监测网络,健全优化不明原因疾病、聚集性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预警机制。

在保障政策上,明确提出按照不低于常住人口万分之1.75的比例核定全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编制并足额配备。

在省疾控中心、武汉市、襄阳市、宜昌市疾控中心探索实施公益一类保障和公益二类管理。

允许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在完成核定任务基础上提供医疗卫生技术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

公共卫生医师薪酬水平不低于当地同级综合性医疗机构同年资临床医生水平。

基层公共卫生人员评职称突出实绩

对论文不作硬性要求

“我们不会忘记,在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广大医务工作者不顾个人安危、白衣执甲、勇敢逆行,奋战在抗疫一线,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了重大贡献。”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曾向阳在发布会上表示,将采取一系列政策激励人员担当作为。

湖北将加大人才评价倾斜力度,相关重大人才项目、高层次专家评选向公共卫生领域倾斜;职称评审突出评价公共卫生工作实绩,县级及以下公共卫生人员对论文、科研不作硬性要求。

探索健康信息与医保、

气象等部门信息协同共享

涂远超说,大数据分析和应用在此次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湖北要实现健康相关数据的自动抓取,强化健康相关信息的整合、汇聚、挖掘、分析、评估和使用。

利用“大数据+网格化”等手段,开展精准流调,实施精准防控。探索健康相关信息与医保、农业、生态环境、气象、海关、移民等部门相关信息的协同共享,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在监测预警、病毒溯源、趋势预测研判、资源调配等方面发挥支撑作用。

高质量建设

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涂远超介绍,系列文件中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

湖北的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基层卫生服务网络更加健全,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服务能力、服务质量和服务效能大幅提升,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就医秩序基本形成,基层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进一步增强,并提出了相关具体量化指标。

意见要求,促进基层卫生机构和专业卫生保健机构协同发展。

强调通过规范化建设,具备三区两通道的发热门诊,高质量建设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

大力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等。

通过合理使用机制,制定引导性措施等方式,加强基层人才建设,武汉、襄阳、宜昌率先探索基层一类保障,二类激励。

加快建设一批高等级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吴麟章说,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湖北省科研人员全力以赴,日夜奋战,在新冠病毒毒株分离及全基因组测序、病毒机理研究、轻重症救治临床研究、药物临床研究、疫苗研发、检测技术与产品开发等方面产出大量优秀科研攻关成果,为疫情防控与临床救治一线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吴麟章说,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将立足湖北科技和人才优势,围绕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推进中药传承创新等三个方面提升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科研能力。

首先要健全学科资源、人才资源和医疗资源统筹的协同创新机制。统筹制定湖北省重大公共卫生、重大生物安全科技计划,进一步加强科研、临床、传染病防控人才的相互协同及产学研合作,建立医疗机构与医学院校、疾控部门、科研机构等常态化沟通联系工作机制,聚焦重大传染病机理、新发传染病病原学、临床诊治、药物及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医疗器械与诊断产品、中医药治疗、重大疫情防控和社会应对等领域,开展联合科研攻坚行动。

其次要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创新平台对科研体系、疾控体系和医疗体系的支撑保障作用。

积极支持申报、建设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医学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集聚和培养人才队伍,加快提升湖北省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战略科技力量。

加快推进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疾控系统和疫苗生产企业的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推进病毒资源保藏库、生物样本库建设,打造布局完善、功能齐全、具有引领作用的生物安全实验设施基地。

第三要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强化中药传承创新。加强中医药基础研究,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支持建设中医药科研平台和实施应对恶性传染病的重大项目。

加大中药古代经典名方、验方的传承研究和开发应用。提高中医药在治疗高致病性病毒感染和其他恶性传染病方面的研发力度。支持医疗、科研机构与企业开展技术合作,促进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湖北省财政对公共卫生

应急处置所需经费给予补偿

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财政部门如何支持做好相关工作?湖北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付艳云进行了解答。

付艳云称,省财政部门将按照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支持湖北省相关四个实施意见落到实处。

第一,制定相关制度办法。为了将四个实施意见落细、落地、落实,省财政厅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在五个方面研究制定相应的经费投入、资金管理、机制保障等相关的制度办法。

一是在试点地方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和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实施公益一类保障和公益二类管理试点,探索实行公益一类财政供给,落实财政经费保障,同时,实行公益二类管理模式,发挥绩效工资分配导向作用。

二是医疗机构承担重大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按照相关规定考核后给予补偿。

三是加大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力度。

四是公共卫生医师薪酬所需经费按现行渠道解决,各级财政给予补助。

五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所需经费,由同级政府根据需要足额安排。

第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对接国务院支持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一揽子支持政策,加大对疾控和公共卫生事业支持力度。

一是中央安排湖北省抗疫特别国债,集中用于支持疾控机构、医院传染病区、实验室、发热门诊、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等建设,补齐湖北省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短板。

二是利用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完善传染病防控救治体系,提升公共卫生服务保障水平。

三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完善政府投入、分级负责的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持续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力度。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

建设标准化发热、肠道门诊

涂远超说,健全监测预警机制是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点任务。

一是要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网络和系统,规范疫情信息收集、报告、监测的流程和制度。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员发现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病例,应立即通过传染病网络报告系统、不明原因肺炎监测报告系统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系统进行报告。

二是要建立以网络直报、舆情监测、医疗卫生人员报告、可疑病例讨论报告、科研发现报告、零售药店药物销售等信息为基础的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

三是要建立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协同监测机制,完善症候群、疾病及其危险因素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系统。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化发热、肠道门诊(诊室),完善传染病监测哨点布局,构建以哨点医院为核心的监测网络,健全优化不明原因疾病、聚集性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预警机制。

四是要研究制定个案和聚集性疫情网络自动化预警阈值标准,提高信息即时采集、实时分析、集中研判能力,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工人日报记者 张翀)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