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会计硕士备考经验:只用10天准备央财复试 最后竟然上岸了?

会计硕士备考经验:只用10天准备央财复试 最后竟然上岸了?

时间:2020-12-13 11:00:33

相关推荐

会计硕士备考经验:只用10天准备央财复试 最后竟然上岸了?

别想了,

还是差了那么几分的。

背景介绍

首先说一下,我不算完全零基础。

有会计双学位的经历,也考过了初级会计职称。

但从5月考完之后,一直到12月初试结束,都没有再学过与会计相关的东西。

1月开始准备复试,因为初试感觉不太高,所以心态很不稳,一直都是断断续续地复习。2月中旬初试成绩出来,估计最多只能擦线,动力更不足。中间一度想过彻底放弃,因为对复试过于恐惧(深知自己笔试专业程度不够,担心面试什么都不会尴尬地被怼)

不过说到底就是害怕失败,就是很怂,想要避免失败就干脆逃避。甚至到复试线出来的当晚,还是想着算了吧,不考了。所以初试成绩出来之后的一个月,我都没再怎么看过书。

直到3.16晚上,我才下定决心,用最后不到10天的时间拼一把。如果直接放弃,要是以后后悔了怎么办?

老王不是说过么,做最不悔的选择。

准备过程

资料:

(一)四本参考教材。

(二)网上买的重点笔记、历年真题。

因为只有不到10天时间,我已经来不及细细地看书、做题。所以我决定把最近五年的笔试真题做透,用做题的方式去复习相应的知识点,能复习到多少算多少。事实证明,真题还是很有规律的,重点永远是重点,会反复出现。

做完一套之后我会把前一套再复习一遍。5套全做完之后,又把这些题放在一起横向研究找规律。(因为好久没仔细看过,所以很多基础的东西记不清了)所以最后两天,我决定把每本书的框架快速过一遍。因为我是有一点基础,所以快速过完之后,我对书上的知识点和考点有了一定的把握。

面试前一天,我又将准备抽的科目以及审计的题库快速背了一遍。

这样做的好处是,专业课的面试心里比较有底,能作为简答、论述题的知识点大概也就那么多,记个大概问题不大。

坏处则是,笔试考查的很细致,需要精确的记忆、熟练的掌握、全面细致的准备,然而这些我都没做到,所以我猜这就是我败在笔试上的原因。

整个准备的过程就像过去好几场双学位的期末考试一样,用十天半个月的时间突击一下。因为时间过于仓促,所以只能捡重点的学,要完完全全、仔仔细细地将加起来一千多页的四本书复习透彻,基本没可能。但双学位的考试,甚至包括初级会计职称的考试,只是求过,而不求高分。

可是研究生入学考试,是选拔精英的,是求高分的,是越高越好的,过线或者及格大概率是会被淘汰的,更何况,是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专硕备考中,临时抱抱佛脚,就别想着在初试成绩不高的情况下复试可以逆袭了。

复试流程

复试流程

面试

1.教室候场:按照顺序叫号。

我是比较靠后的,所以在等待的时间里一直在复习。这一段时间容易紧张,不断有人在叫号,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书很难看得进心里去。但我强装镇定,逼着自己多看了两个小时。结果综合能力的题目就是考前看到的。——说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考前与其过分紧张,不如多看几眼书,万一就抽到了呢。

2.考场外候场:

在门口等前一个人出来,这个时候是最紧张的。不断给自己积极心理暗示:我是最棒的,我一定可以……

3.进入考场:

进去之后把资料交给秘书,然后先抽题。

一共四科题目:专业课*2、英语、综合能力。

(1)专业课1

如果报考审计专硕,审计科目必抽。

如果报考会计专硕,会计科目必抽。

(2)专业课2

从剩下3科里任选一门抽题

(3)英语

读一段英文材料(与会计相关),读完之后老师从里面选词组让你翻译。

(4)综合能力

类似于求职面试时的场景类问题。

抽完题之后做一个简单的1分钟以内的自我介绍

然后开始答题,题目的回答顺序完全由自己决定。

老师也都很和善,不会故意难为人。全程只提问了我一个词组,其余时间都是一个人在上面自由发挥。

我抽到的题目:

(一)审计:审计证据充分性和适当性的关系、判断以下两个表述是否恰当:

1)内部控制薄弱的审计证据不可靠

2)外部来源的第三方提供的审计证据都可靠

(二)成本管理会计:平衡计分卡体系、各自的结构、结构间的关系

(三)英文:翻译 corporate bondholder

(四)综合能力面试:如何将你学习到的一项新管理方法或者想法运用到你的工作中

我抽到的题目都挺简单的,恰巧有一部分也是在考前刚看过,而且我也非常冷静、有条理地将自己想表述的所有想法都讲清楚了,没有太过紧张。

对于面试而言,我认为最重要的当然是考前的尽力准备,但考场发挥也更为重要。特别是情绪管理,即使你准备得特别好,但是由于过分紧张,会的题目也答不出来。即使你“不幸”抽到了自己不会的,但如果心态平稳,将相关的知识进行关联和迁移,尽力展现自己的专业素养,你也不会因为这一点被一票否决。

笔试

笔试

都是选择好处:不会的可以蒙

都是选择的坏处:蒙的都错、只有最后结果,没有步骤分

笔试结束之后,我就知道自己基本没戏了,因为我有非常多不确定的选项,特别是多选题,我只能记个大概,具体到每一个选项,我心里都是存疑的。

所以笔试考查的真的全面且细致,是完全突击不来的。

失败感想

1.这种考试公平吗?

就我的观察和了解,还有自己的亲身体验而言,我认为是公平的。

既不会因为你的二三本院校的出身而受到歧视,也不会因为本校生的身份而得到优待。

今年央财最后的总成绩计算方法:初试成绩*120%+复试成绩*240%

而在复试考试中笔试、面试、知识成就评定、英语各占一定比例。

这种考察方式相对是公平的,即使面试有一定的优势,笔试成绩太差也不行,每一部分都占有一定的比重,最后决定你的分数高低、你是否可以成功上岸的,还是自己的实力。不行就是不行。

2.关于择校

看到很多人都劝别人别考CC,有的人说考得好不如报的好。的确不排除这种可能,如果院校初试成绩占比很高,复试比重不大,很大程度上初试决定了一切。

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初试过线,只是给了你一张入场券,想靠复试逆袭,完全有可能。更何况,现在很多学校也是越来越看重复试,复试在总成绩中的比重越来越大。那么问题来了

3.要不要提前准备复试?

如果完全零基础、如果想冲刺名校、如果目标院校的复试很强调专业性……能准备还是准备一下吧。我也听过考上的学姐分享经验,她们都是将书仔仔细细看过最少三遍,也做了对应习题、还整出了自己厚厚的全书笔记、甚至去用CPA的习题做补充练习……这些全放在初试之后,未必来得及,特别是在心态不稳的状态下。

失败后的心态调整

没上岸是意料之中的。因为我既没有好好努力准备、也没有用正确的方法复习。所以我也没有太失落,但在完全接受这个结果前,我还是做了很多的心理建设:

1.为什么上岸的人不是你?

2.为什么上岸的人一定会是你?

没上岸也不代表我的能力不行、也不意味着我过去所做的一切完全没有意义。

想想之前对复试对失败有多恐惧,都已经下决心要放弃了,但我还是战胜了自己,选择坚持到底。

完整地走完了考研的整个流程,该经历的都经历了。这一年的备考也暴露出自己无数的缺点,有的改过来了,有的正在改进当中。但不管怎样,我还是比一年前的自己成熟很多,也收获很多(最起码长了很多教训)

最终的成绩,也对得起最后10天的努力了,那就坦然面对一切吧。

这一年的备考至此也画上了句点,尽管是个一点也不完美的结局。

但我还是很感激这一年的时光,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自己没有虚度。

况且,我也在一直不断从过去的失败当中总结、反思。

不过,没有成为老王的优秀弟子这件事是真的有些遗憾。

如果选择二战,我还是会坚定不移地跟着老王学习!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