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防汛抗洪系列特稿1丨吹好前哨 赢得先机——水文预测预报如何支撑打赢防汛硬仗

防汛抗洪系列特稿1丨吹好前哨 赢得先机——水文预测预报如何支撑打赢防汛硬仗

时间:2020-01-11 22:01:30

相关推荐

防汛抗洪系列特稿1丨吹好前哨 赢得先机——水文预测预报如何支撑打赢防汛硬仗

编者按:当前江河湖泊洪水齐发,防汛形势十分严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前防汛救灾工作的指示精神,水利部加密会商,研判跟踪部署,水利系统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本报迅速策划组织采写一批深度报道,从预测预报、水库拦蓄、堤防挡洪、山洪预警等方面,挖掘水利系统在防汛救灾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体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防汛抗洪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中国水利网和新媒体平台将同步推出。本期推出首篇,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赵建平

6月22日11时50分,重庆市水文监测总站提前8小时发布了重庆历史上首个洪水红色预警。在这次当地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大洪水袭击中,綦江区紧急转移10万人,无一伤亡。

7月20日上午8时32分,被称为“千里淮河第一闸”的王家坝闸开闸放水,濛洼蓄洪区启用蓄洪。连日来,水利部密切监视淮河汛情,密集会商研判,每6分钟报告一次水位流量,强化滚动预测预报,为依法依规科学决策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来自水文预测预报专业技术人员的这些来之不易的信息,为千钧一发的防汛抗洪赢得一分从容,为受威胁区人民群众转移争得了宝贵时间,彰显印证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波涛汹涌的汛期,遍布江河湖库的水文测站正密切感知着洪水的起落,成千上万的水文人日夜值守,争分夺秒与洪水赛跑,及时记录雨量、流量、流速等数据,提前发布预警信息,为守护人民生命安全赢得时间,为有效应对洪水、防灾减灾赢得先机,在整个防汛工作当中彰显了其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预”则“利”

只有时刻掌握水的动向,才能不让洪水“猛兽”肆虐。

汛期江河水位如何变化?洪峰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发布预警?这些重要而敏感的信息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

水文测站是指为收集水文监测资料在江河、湖泊、渠道、水库和流域内设立的各种水文观测场所的总称。人们常常把一座座水文测站比作防汛“哨兵”,把水文预测预报比作“耳目”,这形象地说明了水文预测预报的重要作用。

凡事预则立。防汛关键在“防”,而预测预报为“防”提供了重要支撑,从会商决策、水工程调度,到抢险技术支撑,每个环节都离不开预测预报。

6月2日起,南方大部地区进入“雨天超长待机”,珠江流域迎来今年以来时间最长、范围最广、雨量最大的一次降雨过程,西江、北江均发生第1号洪水。

6月5日珠江委水文局根据气象数据结合数值模式,发出洪水预警信息。接报后,珠江委及时优化滚动西江水库群调度方案,提醒地方政府部署落实人员转移等各项措施。6月8日0点,西江1号洪水“如期而至”。

珠江委水文局这一精准预报,为珠江委及有关地方迎战洪水抢占先机,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今年是大藤峡工程进入建设和管理并重的第一年,防汛任务艰巨。在此次迎战西江洪水过程中,珠江水文部门先后向大藤峡发送预报预警短信40条9480人次,提供防汛材料52份。大藤峡安然度汛。

从7月5日开始,江苏省苏州地区就开启了“暴雨模式”,河湖水位急剧上涨。7月15日,苏州地区普降大到暴雨,防汛形势日趋紧张。

苏州水文连续作战,不眠不休。除了给上级防指防汛决策提供及时细致的水情信息服务外,还采用沿江风暴灾害预报模型,结合当前水位情况和未来降雨趋势,对水情预报结果进行研判分析,共计编制分析简报15期,帮了地方防汛部门的大忙。

在应对今年洪水过程中,水文部门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准确预测洪水趋势,将预报预警信息发送在洪水形成之前,更早、更快、更准地为防灾救灾打出提前量。

洪水预测预报在此次长江、太湖流域防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6月26日,水利部提前3天预报太湖超警。7月3日,长江发生今年第1号洪水,水利部提前2天就做出了精准预测。

水利部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中心副主任刘志雨说:“水利部启动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后,水文部门加密测报频次,重要水文站实现水位、流量等信息1小时一报。我中心及时成立预测预报专班,强化联合会商,滚动预报订正,提高关键洪水预报精度。”

目前,我国现有水文测站达12.1万处,覆盖了有防洪任务的5000多条中小河流,已初步建成了整体功能较为强大的水文站网监测体系。

截至目前,今年汛期全国共发布1011条河流1542个断面作业预报19.3万站次,全国共发布水情预警1203次,长江、黄河、淮河、珠江流域西江、太湖等大江大河大湖关键预报优良,为洪水调度及防御工作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发挥了巨大的防灾减灾效益。

“吹哨人”

风雨越大,他们越朝外面跑;汛情越急,他们越挺立浪尖测流。水文测报工作者,顶风冒雨,执着坚守,成为守望江河的一盏盏“灯塔”,成为防汛“吹哨人”。

他们,也是防汛抗洪场景中最动人的部分之一。

7月14日12时,长江委水文局发布长江中下游干流九江至湖口江段、鄱阳湖区洪水橙色预警:预测未来几天,长江中下游干流城陵矶以下江段、洞庭湖区、鄱阳湖区仍将在警戒水位以上。

“白+黑”“5+2”,成为长江水文人的工作常态。自6月21日以来,长江委水文局先后发布1次洪水蓝色预警、7次黄色预警、2次橙色预警、2次红色预警,提醒沿岸有关单位和百姓注意防范。

作为“吹哨人”,压力之大不言而喻。每天都与枯燥的数字、图表为伍,水文人必须不知疲倦、目光敏锐。

按照防御超标准洪水和局地暴雨洪水等“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的要求,各地水文尖兵主动担当,尽锐出战。

7月以来,受强降雨和长江来水影响,江西遭遇了进入本世纪以来最大洪水。11日10时,江西省防指将防汛应急响应级别提升到Ⅰ级,全力迎战。

水文勘测队员逐“峰”而行,近20小时不眠不休,成功施测到新祺周、雷家、邓埠洪峰水位数值,均为建站以来最高水位。这些宝贵的水文数据,为后续的抗洪抢险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

狂风暴雨中,江西水文人不舍昼夜密切监视8000余站点发出的数据,精准分析全省数千条中小河流的起伏。据统计,仅7月2日—16日,江西省就发布洪水红色预警31期,中小河流洪水预警141期,中小河流洪水及山洪灾害气象预警119期,短信50万余条,江河预报1467站次。

一条条精准水情信息,凝聚着水文人的汗水与智慧。

6月12日,湘西局部大暴雨。在被水冲刷的漆黑道路上,湘西水文应急监测队正在疾行。

“不能只依赖机器和数据推算,还必须实测。”湘西水文一线人员通宵达旦开展洪水实测。在此轮洪水过程中,中小河流预报数据与实测数据的水位相差仅0.9厘米。

湖南各级水文部门加强值班值守,全面履职,共采集雨水情信息845万份,发送短信30.5万余条,发布各类洪水预警92次,发布实时作业预报70站次,编写水情分析及预测预报类专题材料264期。

正是这些水文人,熬过了一个个暴风雨之夜,牢守“岗哨”,精心施测,吹响哨音,筑牢了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默默守护着万家灯火。

又快又准

速度和精度犹如鱼与熊掌,在一般情况下很难兼得,但对于水文预测预报来说,将二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永远不变的追求。

7月16日晚,不眠的一夜。太湖流域管理局8楼防汛值班室里,预报员每隔半小时就会看一下“太湖遥测系统”的水位,再打开雷达系统看气象数据,推算上游来水速率,计算汇流速度。

太湖水位曾达历史第二高的4.87米,有了4年前的经验,今年对预报分析更有把握。信息系统和算法的更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加入,让预报思路更清晰、用时更简短,以前预报一个河网代表站需要15分钟,现在5分钟就能快速研判。

在提高预报效率和精度方面,水文事业在进行着一场革命。

近年来,“硬核”科技助力预测预报水平迈向新阶段。水文测船、在线测流设备、自动雷达测流仪、无人机……一项项高精尖技术让数据更精准、预报预测速度更快。

在南京水文部门,V-ADCP、H-ADCP、高频侧扫雷达、图像分析等在线流量检测装备已投入使用。

在山东黄河孙口水文站,测深仪、GPS定位仪、雷达水位计、ADCP等先进仪器,轮番上阵开展实战演练测报。

长江流域3万多个水雨情监测站点协同气象卫星、天气雷达的监测信息,已能做到短期洪水预报“八九不离十”,再借助长江预报洪水调度系统等“高新武器”,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预报误差可以做到“厘米级”。

现在我国的防汛“耳目”越来越敏锐。刘志雨举例说,1998年发生洪水时,水文部门收集全国3300个站点的信息需要2个小时。目前,收集全国12万多处站点的实时信息,只需要10多分钟,制作或发布全国大概930条河流2300个站点的预报,也只需2小时左右。

近几年,预测预报在延长预见期、提高预报精度和提高预报效率方面均成效明显。刘志雨说,从洪水预报来说,预见期从原来1天延长到3天,从预测来说,基本上能延长到7天以上。

在提高北方河流预报精度方面,刘志雨表示,将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对历史洪水的规律和成因进行梳理,超前研判大洪水发生的可能性。

“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业务流程再造和服务模式创新,不断加强水文监测,升级业务系统,拓展服务领域,提升信息内涵,以及时准确全面的水文信息,为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调度管理、水生态文明建设、水环境修复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撑和保障。”刘志雨这样描述水文预报测报工作的方向。

洪水正猛,山河无恙。水文预测预报,永不停歇地守望江水,踏浪前行,继续为应对新的暴雨洪水时刻准备着、战斗着。

来源:中国水利报 7月22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