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沪上名师支招临近高考怎样复习 考前冲刺宜"抓大放小"

沪上名师支招临近高考怎样复习 考前冲刺宜"抓大放小"

时间:2018-12-22 10:27:47

相关推荐

沪上名师支招临近高考怎样复习 考前冲刺宜"抓大放小"

原标题:临近高考怎样复习资深教师支招——— 考前冲刺宜“抓大放小”

高考近在眼前,在最后冲刺的过程里,学科复习还能做些什么?复兴高级中学、光明中学的资深高三老师昨天献策:只要科学得法,“临时抱佛脚”也能抱出最大收益。

以全面复习为佳

专家指出,冲刺阶段复习讲究的是“质”而不是“量”,考生应把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再梳理一遍,巩固记忆,保证会做的题目能拿分。以往实践中,保持“求稳”状态的考生,考试中往往“超常发挥”,而部分一味求快、冲刺的,却未能创造奇迹,甚至可能“马失前蹄”。

每个人在科目上难免有强、弱项之分,但对大部分考生而言,还是以全面复习为佳。那么如何抓大放小呢?

上海市光明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李新强调,“广泛复习”不等于“泛泛而过”。高考题不管怎样进行考查,都是以知识为载体,考生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导致丢分占到相当大的比例,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学过的知识都有哪些?彼此之间都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通过最后时间的梳理构建,以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迎接考查,不仅有助于在占较高分值的基础题拿分,对考生解决选拔性题目也有益处。

他举语文学科考试为例。在不多的时间里,考生可以阅读三种书:分别是新修订的《语文学科基本要求》、考试院发布的《考试手册》,以及高中三年六本语文课本。其中,前两者主要帮助学生搞清楚学科考查要求,而重读课本,则可以帮助唤醒平时的学习记忆,进一步内化为语感,将在默写、阅读、写作等环节起到重要作用。

对于许多人关注的作文,他的建议是,经过多日准备,再写再背可能效率反而不高。不如静下心来,放开对具体作文内容的纠结,在脑子里给自己的作文画好流程图——拿到材料题目后,首先问自己要表达什么,联系现象,观照现实,分析内外在原因……“应该明确,写作文,不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而是要尽可能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李老师认为,熟悉这样明确的目标和流程,可以作为考前对作文的关键性准备。

过松过紧都不可取

面对渐行渐近的考试,松还是紧的问题,也困扰着一些家长、考生。有人认为,“已经学不进什么了,干脆考前来个彻底放松”;也有人走向另一个极端,因为唯恐错失“最后的机会”,挑灯夜战连轴转、题海不休。

对此,专家提出,两个极端都不可取,最关键的是,保持住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张弛有度。最佳复习步调是紧凑中穿插适度的放松,如听音乐、小憩等。日常作息也不应发生过大的改变,逐渐调整好饮食和睡眠“生物钟”。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考生选择动眼不动手的方式来进行最后的题目梳理,觉得这样节约时间可以看更多。在几位资深高三老师看来,光动眼不动手,不适合数学、物理等理科科目。完全不做题会“手生”,到了考场反而“没感觉”。最好的方法是“手眼结合”。

复兴高级中学高三年级组组长徐波老师提出,最后阶段可以给自己模拟考试。即根据高考具体时间做全真试题。如设置一个“家庭考场”,5日上午9时起,开始做一套语文卷;下午15时起开始做一套数学卷;6日下午14时45分“开考”外语。这一仿真的限时限量针对性练习,有利于通过最大限度模拟,把握考试时完成各部分题型的时间,掌握并调节自己的最佳考试状态。也有老师多年来都给自己学生出这样的招式——对于相关学科的复习,同样参照与高考类似的大时间段来进行。即上午考语文,就上午复习语文;下午考数学外语,就下午复习数学外语……让掌握学科思维的大脑也调整好脑内“时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