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母亲被骗婚 临终劝女儿离婚 女儿转头遇真爱 此后恩爱度余生

母亲被骗婚 临终劝女儿离婚 女儿转头遇真爱 此后恩爱度余生

时间:2022-10-30 03:54:17

相关推荐

母亲被骗婚 临终劝女儿离婚 女儿转头遇真爱 此后恩爱度余生

在中国,对于闹矛盾的夫妻两人,一般人都是劝和不劝分的。常人是怕他们床头打架床尾和,而后埋怨自己当初拱火。女方和男方的父母也一般会劝他们忍忍。

“夫妻哪有不闹矛盾的呢?哪怕是为了孩子,也不要轻易离婚。”

可是上个世纪,却有一位母亲劝自己的女儿离婚。虎毒不食子,母亲的劝离实则是想要让女儿逃脱苦海。果然,女儿转头便遇到了真爱,从此恩爱一生。这位女儿便是美籍华人聂华苓。她曾和丈夫安格尔被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其所创办的国际作家写作室被称为“世界文学组织第一”。然而若不是母亲的劝离,这一切都将不会发生。

被骗婚的母亲

聂华苓出生在1925年的湖北武汉,她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父亲是个军官,比母亲大了12岁。然而这种幸福的表象在聂华苓七八个月大的时候被打破了,父亲没有瞒住,被母亲翻到了一封家书。

原来,父亲早有妻室和孩子,却骗母亲和他结婚。面对婚姻的欺骗和背叛,母亲悲愤交加之际,想到了自尽。可是女儿还那样小,若是失去了母亲的庇佑,她的命运又该沦为何种境地呢?

母亲受过教育,可在那个时代,依然为了女儿妥协,和别的女人共享一个丈夫。后来,父亲将母亲带回了老家,聂华苓也跟着来到了聂家。

母亲的隐忍使得聂华苓不必受飘零之苦,母亲的保护也使得她童年没受什么磨难。聂华苓懵懵懂懂地长大了,调皮活泼,还保有孩童的真性情。而她的爷爷十分爱好文学,也给了聂华苓最早的艺术熏陶。

只是后来抗战爆发,聂华苓的父亲阵亡,母亲和聂家决裂,带着孩子们离开了聂家,艰苦逃难。但凡稍微安稳下来,母亲便想让聂华苓也受教育,摆脱蒙昧。

战乱中,一个女人带着孩子们求生,不可谓不艰难。尽管如此,母亲还是艰难地供了聂华苓上大学。而聂华苓也十分懂事,她考入了国立中央大学,一番波折后就读了外文系。

就是在大学期间,她和同学王正路相知相爱了。恋爱期间,两人便有很多争吵。他们的性格差异很大。聂华苓比较外向,不管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她都能和他们相处融洽。而王正路那时便常常吃干醋。聂华苓彼时只觉得那是王正路在乎她。

1948年,聂华苓毕业。虽然彼时仍然战火连天,她的爱情和文学却都开花结果了。她用笔名远方发表了处女作《变形虫》,毕业后还和王正路结为连理,嫁给了学生时代的爱情。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后来王正路主张去台湾,聂华苓也得去台湾。母亲不忍与她分离,也带着别的孩子一起到了台湾。

劝离不劝和的母亲

一家人移居台湾之后,他们面临着养家的压力。她和丈夫从学校出来没多久,骤然背井离乡,踏入社会,十分动荡和无所适从。

聂华苓没有离开文学这条路。她起初找了一份管理文稿的工作,后来成了杂志《自由中国》的编辑,还做过台湾法商学院的老师。然而,因为《自由中国》比较敢写,1956年触怒了当局,使得聂华苓虽然没有被捕,却也受到监视。

彼时聂华苓的灾难不止来自外界,还来自丈夫的阴阳怪气。王正路来到台湾之后,由于各种事情,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情绪很差,对聂华苓和别人的接触越发抵触,连她正常和男人讲话也干涉责骂。

两人的婚姻渐渐出现感情危机,但他们育有两个孩子。聂华苓也面临了类似母亲当年的困局。她像母亲一样,为孩子忍了下来。

婚姻的煎熬和外界的压迫不止是对她一个人的。1957年,王正路去了美国工作。从此两人展开了漫长的分居生活,也算是就此分道扬镳,夫妻关系名存实亡。

聂华苓带着一双女儿,生活得忙碌却充实。“我得送孩子上学,我得去大学教课,我得写作。”在她的主持下,《城南旧事》、余光中的诗等通过《自由中国》发表出来,成就经典。

1960年,《自由杂志》因为言论开放被封,聂华苓失去了编辑和教书工作,为了不连累外人自我隔离,她靠着翻译和写作来赚取稿费,养育两个孩子。祸不单行,自小含辛茹苦养育她的母亲也去世了。

母亲一生婚姻不幸,冷暖自知。眼看着女儿也陷入了婚姻的泥淖,临终终究放不下,便劝聂华苓。她语重心长地表示,女儿和王正路在一起总是吵架,分居多年后才重新有了轻松的感觉,两人联系又很少。既如此,女儿为什么不重新开始?

重新开始的人生

聂华苓将母亲的话听了进去,而恰恰在此时,她遇到了自己的真爱——保罗·安格尔。他是一位著名的美国诗人。

两人是在一次作家交流会上相遇的。一个高大俊美、幽默风趣,一个漂亮独立,即使受到生活压迫也不使自己落魄。他们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彼此之间交流文学,感悟对方的思想和才华。

两人渐渐相知相爱后,聂华苓决心重新开始,终于结束了多年的分居,和王正路正式离婚。

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聂华苓离婚后并未和安格尔立刻结婚。一次,两人聊天的时候,聂华苓突然有了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成立一个国际性的写作计划。安格尔笑她疯狂,因为这个想法需要很大的财力支持。但是爱她就是陪她一起疯,两人最终还是一起创办了写作计划。

共同的爱好、共同的事业和相连的心最终促使他们真正走到了一起。1971年,相爱的两人终于结婚,余生都十分恩爱。

聂华苓没有像上次婚姻一样,陷入漫无止境的争吵中。相反,这个重组家庭还十分幸福。安格尔对聂华苓的两个女儿视如己出,生怕她们在美国不适应,会亲自送她们上学。孩子们也会很亲切地喊他“老爹”。

家庭的和睦让他们在奋斗事业时也没了后顾之忧。“国际写作计划”吸引了全世界成百上千的作家来到爱荷华,一起分享写作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作家的写作能力进一步得到了提升。它也被称为“世界文学组织第一”。

1976年,来自世界各地的300多名作家为了表示自己对聂华苓夫妇的感激和认可,提名聂华苓和安格尔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

截至,这个计划已经使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0多名作家和诗人受益,其中来自中国内地的便有50多人。这足见夫妻二人的成就。

总之,聂华苓的毕生境遇给了人们很多思考。她的母亲为了给聂华苓一个安稳的家,选择在婚姻中委曲求全,纵然给聂华苓一个比较平稳的童年,可却也在婚姻中为她树立了一个不算好的榜样。

聂华苓为了孩子们忍着无爱的婚姻,忍着前夫的苛责,虽然在物质上给了孩子们一个相对平稳的生活,但在精神上呢?孩子们整日听着父母的争吵声,彼时心里又该是何种滋味?

后来,聂华苓的母亲看着女儿陷入婚姻的泥淖,最终劝分不劝和,她的表态也给女儿指明了婚姻中的另一种选择。而聂华苓在审慎思考后,终于放开心胸迎接真爱。她的孩子们也被安格尔视若己出,并未遭受委屈。

从这三代人和两段婚姻来看,“劝和不劝分”并不是适用于所有情况的,不是吗?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