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流量“大丰收” 线上问诊量激增!1药网于刚:互联网医药健康平台将迎来新机遇

流量“大丰收” 线上问诊量激增!1药网于刚:互联网医药健康平台将迎来新机遇

时间:2020-02-29 13:53:49

相关推荐

流量“大丰收” 线上问诊量激增!1药网于刚:互联网医药健康平台将迎来新机遇

流量“大丰收”,线上问诊量激增!1药网于刚:互联网医药健康平台将迎来新机遇 -03-17 20:57 来源: 和讯名家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受新冠肺炎影响,在线医疗平台迎来流量“大丰收”。多个在线医疗平台的数据显示,近两个月在线问诊量呈激增之势,在全球股市巨幅波动下,在线医疗概念股市场表现抗跌明显。

近日,证券时报·创业资本汇记者对美股上市公司1药网联合创始人兼执行董事长于刚进行了专访,他向记者表示疫情期间,1药网新增注册用户数相比平时增长了5倍,慢病的新用户增长超过3倍,“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而且这种增长不会放缓,即便是疫情过了也是如此,互联网医药健康平台将成为未来经济新风口。”

疫情催生新机遇

新冠疫情对诸多行业产生冲击,却给在线医疗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以美股互联网医药健康平台1药网为例,近两个月的APP下载量一直排在前三位,新增注册用户数相比平时增长了5倍,慢病的新用户增长超过3倍,于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形势下互联网医药健康迎来新的风口,这种增长趋势还会持续,很多患者以前对互联网医药健康没有概念,不信任,但这次疫情期间,在线医疗作为线下医疗机构的补充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正面示范效果。很多在药店买不到的药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医药健康平台购买,因此逐渐培养信任关系。

Wind数据显示,1药网自进入2月份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近21%,昨日,美国股市经历了自1987年10月以来最惨的一夜,道指收跌近3000点,跌近13%,创三年来新低,纳指收跌12.3%,标普500指数跌近12%,波音跌近24%,领跌道指,苹果跌近13%。这也是道琼斯指数第三糟糕的日子。CBOE波动率指数则收于史上最高位置82.69,这超过了金融危机的峰值80.74。在此背景下,在线医疗问诊平台表现出超强抗跌性。

于刚向记者介绍,从产业链来看,1药网已经从医药电商发展成为一家全渠道的一体化健康平台,并搭建了连接医院、药企、药房、患者、医生、保险等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医疗健康生态,形成了“医+药+支付”的全流程服务覆盖。

1药网商业生态

目前1药网患者服务体系已超过2000万。据易观千帆的数据,1药网APP 1月份月活跃用户138.1万人,居互联网医药APP的首位。

根据1药网最新公布的第四季度财报显示,1药网实现收入13.5亿元,同比大增141.8%,创历史新高。全年来看,1药网实现收入39.5亿元,同比增长121.3%,是全年收入的4.12倍,两年内收入指标呈指数级增长。

财报显示,截至末1药网已经与188家药企达成直采战略合作,另外,基于1药网在电商的高效运营能力,康恩贝(600572,股吧)、北京同仁堂(600085,股吧)、东阳光(600673,股吧)等8家国内外一流药企与公司进行深度电商合作,由公司负责这些品牌在20个电商渠道的产品推广、数据管理、品牌建设、电商代运营等。

在政策层面,2月3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加强信息化支撑新冠肺炎防控的通知》;2月6日,国家卫健委又发布了《关于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充分发挥互联网医院、互联网诊疗的独特优势,鼓励在线开展部分常见疾病和慢性病的复诊和药品配送服务。毫无疑问,受市场和政策双重刺激,在线医疗迎来了高光时刻。

根据易观千帆数据显示,我国在线医疗市场规模为491亿元,预计接近1000亿元,并且保守估计在2026年将突破2000亿元。

市场需求激增,在线医疗巨头积极布局

于刚向记者表示,“1药网成立于,那个时候只有B2C网上药店,我和搭档刘峻岭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了1药网,当时我们做了很重要的转型。首先是拿到全牌照,包括互联网医院牌照,上线了互联网医院1诊;接着又拿到了B2B的牌照,上线了1药城;然后又拿到了平台运营的牌照,上线了B端和C端的商城。我们重新定义了自己的模式叫T2B2C(Technology to Business to Customer)。这几年,通过整合资源,包括B和C的供应链整合,医和药的一站式服务整合,线上和线下一体化的整合,我们走上了快车道。”

截至去年年底,1药网已经覆盖了23.5万家药房,而中国目前合计药房数量48万家,“我们直接采购的药企已经达到188家,比如国内的北京同仁堂、东阳光,国际上的像辉瑞、礼来等等,我们都形成了战略合作。这样我们的药品供应是有保障的,而且我们的价格也好,因为去除了所有中间环节。”于刚表示。

不仅如此,于刚还介绍称,1药网打造的“三朵云”通过科技赋能将传统线下药店升级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药诊店。一个是云店铺,迅速地帮助药店快速在线上开店,扩展服务半径,服务范围,服务能力。二是帮助药店转为药诊所,可以让病患者在药店里扫二维码直接看诊,询问医生和药师之后,可以当场开电子处方,这个有点像美国CVS的“一分钟诊所”,让在CVS店内值班的医生提供线下的即时诊疗。三是云库存,因为药店的有效货架上只能有两千到四千种药品,但是通过云库存,可以帮助药房的库存快速扩展到几十万种,同时帮助药房留住客户。

早在,在“平安3.0时代”的全新战略构想中,“大医疗健康“被放在了与“大金融资产”同等重要的位置。

最终的目的是将用户与保险、医院、医保、诊所、检测检验机构等各类健康服务提供者连接到一起。而平安好医生,就是整合各个服务商的中间平台。

再说阿里巴巴。

早在,马云就曾经说到:“今天的水、空气和食品安全,一定会导致我们的家庭在十年内面临许多疾病。”

也就是从那时起,阿里开始致力于”让中国医院变得更好、药物变得更安全、人民变得更健康。如今,仅阿里健康的市值就达到了1468亿港元!

在线医疗布局不得不提到腾讯。

据不完全统计,腾讯在在线医疗的投资已经超过了200亿元,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好大夫在线、新氧等等。,腾讯旗下的企鹅医生与杏仁医生合并为“企鹅杏仁”,最新估值超过10亿美元。

如今,腾讯凭借其云计算和流量优势,联合医联、企鹅杏仁、微医、好大夫在线和丁香医生,不断加强其在在线医疗领域的竞争优势。

于刚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巨头积极布局,在线医疗平台将会更加完善,首先,随着互联网巨头的介入,公立三甲医院和专家医生接入了在线医疗平台,足不出户就能够预约专家;第二,互联网巨头通过科技加持,凭借其品牌背书能力,不断消除人们的担忧和恐慌。第三,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意识到,诸如感冒发烧这样的小病小痛,完全没有去大医院的必要。

疫情过后,医药电商平台迎巨变

于刚表示,疫情结束后,医药电商平台将会迎来巨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大量的药品是从院内转向院外,医药要真正的分家。

第二,药品的购买或者看诊的服务,从线下大量的转向线上,因为线上带来了方便,带来了更契合,更具实效的服务。事实上,线下看诊,中国人平均到医院看一个病要花3个小时,真正看医生的时间只有7分钟,以及30分钟的检查,真正的时间都是在等待和路上,因此可以看到互联网医药健康给顾客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成本的降低。很多三四五线的患者不需要到跑到一二线城市的医院去排队等医生,在线上就可以直接看诊了。

第三,一站式服务。医药健康领域有一个很大的痛点就是消费者、买单者、决策者的割裂。消费者是病患者,决策者是医生,买单者是医保。如何把这三者融合起来,一体化的给患者服务形成闭环,比如看完医生,直接开处方,同时通过医保进行支付,将来这个转变是巨大的,也能很好的缓解当前的医患紧张关系,但这还需要时间。

在线医疗服务需要拓展下沉市场

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一二线城市人口3.44亿,占比26%,拥有全国40%的医生资源;三线以下城市地区人口9.61亿,占比74%。一二线城市人均医生资源是其他地区的近两倍。

三线以下城市医疗服务缺口更大,市场空间更为广阔。于刚介绍,1药网的做法是下沉。在保证了在一二线城市的领先地位之后,1药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开拓三到六线城市药房资源上,通过科技帮助他们提升服务能力,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能更方便的获取医疗服务。

根据1药网的披露,在合作的23.5万家药房中,超过六成来自于三线城市及以下地区。

互联网医疗诞生超过以来,虽然备受推崇,但普及率并不高,据卫健委数据显示,互联网医疗渗透率从的0.52%上升到0.85%,提高不过0.33%。市场教育、物流供应链支付,一直是制约互联网医药发展的瓶颈。

然而疫情期间,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很多人都选择远程问诊、线上买药,这为互联网医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于刚表示:“随着国家支持‘互联网+医药健康’的行业发展决心和力度持续加大,以及互联网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价值凸显,我们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发展机遇。通过构建一体化的医药健康服务平台以及医+药+险的一站式服务闭环,助力解决医药流通行业低效不透明的痛点,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健康服务需求。”

而且,随着5G时代的到来,也为在线“问诊”提供了更多的解决方案。值得一提的是,与之前纯线上的“在线医疗”相比,如今的在线医疗平台频频赋能线下,加强对传统医院的改造,构建起基于线下的互联网医疗系统。

也就是说,无论是供给端还是需求端,都与三四年前有着天翻地覆的改进。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创业资本汇。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 季丽亚)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