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重视孕期血糖管理 实现全生命周期健康

重视孕期血糖管理 实现全生命周期健康

时间:2022-08-20 00:46:51

相关推荐

重视孕期血糖管理 实现全生命周期健康

作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 杨慧霞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全生命周期健康”的战略思想,通过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强化干预措施,实现从胎儿到生命终点的全程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全面维护人民健康,即全生命周期健康。“健康和疾病的发育起源(Developmental Origins for health and disease, DOHaD)学说”[Semin Cell Dev Biol ,97:172]指出了生命早期健康对生命周期健康的影响,生命早期(包括早期胚胎、胎儿和婴幼儿时期)经历营养不良、环境不良等不利因素,将会增加成年后患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孕期高血糖是影响生命早期健康的严重问题,而且也可通过干预以减少其对生命早期及成人期慢病发生的危害。本期将论述孕前及孕期血糖管理的重要性及相关对策。

杨慧霞教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

聚焦生命早期,关注孕期高血糖

利用生命早期的“窗口期”(生命最初的1000天,即从怀孕开始到2岁)采取干预措施,可有效避免胎儿和婴儿暴露于不良环境中,从而降低成年后发生慢性疾病的风险,这也给妇产科带来新的挑战——保障和促进母子两代终身健康。

孕期高血糖是其中严峻的挑战之一,目前中国妊娠期糖尿病(GDM)患病率居高不下,已达17.5%~18.9%,成为妊娠期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中华围产医学杂志(4): 218]。由于GDM患病率随年龄而升高,3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20%,40岁以上人群接近30%[IDF Diabetes Atlas, 9th edition, ]。预计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孕妇平均年龄的升高,此问题势必将变得更为突出。

孕期高血糖对母婴双方都有严重影响。孕早期高血糖可导致胎儿出现自然流产、畸形、发育落后。孕中晚期母体高血糖可导致胎儿出现高胰岛素血症、肺发育成熟延迟、胎死宫内。即使成功分娩,新生儿也可能出现早产、产伤、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黄疸、呼吸窘迫综合征。母亲也可能在孕期出现包括先兆子痫、羊水过多、会阴外伤、产后出血及感染等在内的严重并发症。

聚焦“生命之初”的高血糖和不良妊娠结局(HAPO)研究及近期发表的多项其他研究还显示,GDM对母儿的影响并不因妊娠终止而结束。对母亲而言,GDM患者相比非GDM患者,远期发生糖代谢异常(2型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风险显著升高[JAMA ,320(10):1005],未来心脑血管事件(致死和非致死性缺血性心脏病和脑血管事件)风险则是非GDM患者的1.98倍[Diabetologia ,62(6):905]。对子代而言,GDM母亲子代发生超重或肥胖的风险是其他子代的1.21倍[JAMA ,320(10):1005],发生糖耐量异常(IGT)风险则是1.96倍[Diabetes Care ,42(3):372]。

以上数据都提示我们,为实现全生命周期健康,必须重视孕期血糖管理。

采取更严格标准,积极干预孕期高血糖

HAPO研究聚焦“生命之初”,探讨了孕期高血糖与不良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其结果也促使了GDM新诊断标准的产生。,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IADPSG)公布了妊娠期高血糖诊断与分型的指导意见,推荐在妊娠24~28周进行一步法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查GDM,将HAPO研究中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1.75倍时的血糖均值作为诊断切点,空腹、餐后1小时、餐后2小时三者中任一达到或超过诊断标准(分别为5.1 mmol/L、10 mmol/L、8.5 mmol/L),即可诊断为GDM[Diabetes Care , 33(3):676]。

新诊断标准有助于有效减少GDM的漏诊与漏治,通过积极干预改善母婴结局。一项来自西班牙的前瞻性、观察性研究[Diabetes Care ,37(9):2442],采用既往GDM常用诊断Carpenter-Coustan旧标准(n=1526例)和IADPSG新标准(n=1750例)筛查孕妇,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治疗和随访,比较两个不同诊断标准下GDM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风险。结果发现,新GDM诊断标准较旧GDM诊断标准增加了GDM患病率(35.5%对10.6%),但显著改善了妊娠结局,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早产、大于胎龄儿等事件风险都有降低。一项纳入278项研究的大型荟萃分析[Pregnancy Child birth ,17(1):171]则提示,针对GDM的干预治疗可显著降低诸多母婴不良结局风险。

国内也有学者指出,采用IADPSG标准可诊断出更多GDM女性,通过及时干预治疗GDM,可改善孕妇及子代的预后,提高远期糖代谢异常状态的筛查率。

合理应用基础+餐时胰岛素方案,综合管理孕期高血糖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中华妇产科杂志, 49(8): 561]明确指出,GDM患者的空腹血糖目标值为≤5.3 mmol/L,餐后1小时及2小时血糖应分别≤7.8 mmol/L及6.3 mmol/L,糖化血红蛋白<5.5%。为了达到此严格的控制目标,GDM患者应采取包括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降糖药物治疗在内的综合干预措施。

经医学营养治疗和运动指导后,空腹或餐前血糖≥5.3 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6.7 mmol/L,或调整饮食后出现饥饿性酮症,增加热量摄入后血糖又超标者,应及时应用胰岛素。这是因为二甲双胍、磺脲类等口服药物可通过胎盘,远期安全性尚未得到充分证实。胰岛素只作用于母体,不通过胎盘,安全性和有效性更高,可考虑选择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诺和锐)及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地特胰岛素治疗,此种餐前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或短效胰岛素+基础胰岛素是最符合生理要求的胰岛素治疗方案。

除了符合生理要求外,我们更关注此种方案降低血糖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及对母婴预后的改善作用。有效性方面,一项荟萃分析[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3(05): 67]比较了门冬胰岛素与人胰岛素在GDM患者中的疗效,分析结果提示,与人胰岛素组(n=758)相比,门冬胰岛素组(n=774)患者餐后血糖水平显著降低。还有研究[中国糖尿病杂志, 25(4):325]提示,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显著更快。在安全性方面,此项研究同样显示,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方案可显著降低低血糖风险(10.9%对25.5%)。

对于母婴预后的影响方面,一项在18个国家、65家研究中心进行的开放、随机、平行对照研究[Curr Med Res Opin ,25:599]纳入322例1型糖尿病孕妇,比较了门冬胰岛素与人胰岛素的疗效和安全性。随访结果提示,门冬胰岛素治疗可降低夭折(8.9%对12.1%)、先天畸形(4.3%对6.6%)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提高成功分娩比例(87.3%对79.4%)并显著提高足月产比例(72.8%对60.9%,见图)。由此可见,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是GDM患者有效、安全、可改善预后之选。

图 门冬胰岛素治疗改善妊娠结局,提高足月产患者比例

当然,除了及时治疗外,我们也需重视孕期高血糖患者的产后随访工作,积极开展后续随访,预防患者远期不良结局。所有曾经有GDM病史的女性,都需要在产后4~12周复查OGTT,即使结果正常,也应每1~3年筛查1次,以确定是否发展为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状态,以便及时干预。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全生命周期健康,应从关注生命早期、关注孕期高血糖开始。采用IADPSG标准可诊断出更多GDM患者,有利于改善GDM孕妇及其子代的预后。我国《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推荐经生活方式干预血糖不能尽快达标者应及时启用胰岛素,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方案更符合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有效、安全、可改善母婴结局,是值得优选的治疗方案。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