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地理标志文化:乾隆下江南必吃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之西湖莼菜

地理标志文化:乾隆下江南必吃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之西湖莼菜

时间:2022-07-14 18:31:18

相关推荐

地理标志文化:乾隆下江南必吃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之西湖莼菜

西湖莼菜汤、莼羹鲈脍之莼菜

地理标志文化:莼羹鲈脍之鲈脍

好友聚齐了,先上菜!

西湖莼菜汤

莼羹鲈脍

西湖莼菜汤为杭州名菜,乾隆下江南必吃之菜!

莼羹鲈脍指的就是莼菜和鲈鱼,也是名菜,也是一个著名的成语。

您知道成语“莼羹鲈脍”代表的含义吗?

涨姿势!成语故事附后,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详撩!

地理标志文化:西湖莼菜

关于西湖莼菜

西湖莼菜又名马蹄草,水莲叶,属药毛茛科、莼属湿生草本植物。直立茎,高15~30cm,质柔软,被疏生细毛。叶稀疏而互生,纤细,被短柔毛,基部有托叶鞘。有治跌伤、扭伤,明显的抗炎作用。生长于海拔350—2080米的山坡、路旁、荫湿地、水沟和溪边草丛中。

西湖莼菜现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西湖莼菜的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一

来源于《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功用主治】治发痧,跌伤,扭伤。

【选方】

治发痧:马蹄草四至五钱,加槛木、醉鱼草、大叶乌梢(豆科胡枝子)、仙鹤草各三至四钱。水煎,早、晚饭前各服一次。

治跌伤、扭伤:鲜马蹄草根、蛇葡萄根。捣烂,拌酒糟,烘热歌伤处。

药用价值二

来源于《中华本草》

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能明显抑制大鼠甲醛性足跖肿胀,而其甙元之一的刘墩果酸抗炎作用则较弱。

【性味】味辛;微苦;性凉

【归经】脾,肺经。

【功能主治】驱风;解暑;活血消肿。主伤风感冒;中暑发痧;跌打损伤;烫火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烂敷;或拌酒糟,烘热外敷;或煎水洗。

食疗效果

西湖莼菜不仅味道清香,营养也很丰富。它的嫩茎,嫩芽,卷叶周围都有白色透明的胶状物,含有较高的胶质和其他成分。据测定,每100克鲜西湖莼菜含蛋白质900毫克,糖分230毫克以及较多的维生素C和少量铁质。若以马蹄草与鲫鱼一起调羹,除味道鲜美外,还有消气止呕,治热疽,除疮毒等作用。

地理标志文化:西湖莼菜采收

西湖莼菜历史渊源

西湖莼菜原产于西湖沼泽之中。

据明朝《西湖游览志》记载:“西湖第三桥(今苏堤望山桥)近出蒪菜”。

明高谦在《四时幽尝录》记:“今西湖三塔基(即三潭印月)旁,莼生既多且美”。

清乾隆诗云:湖山满目旧游在,何日从公醉紫莼。”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杭州市经实地调查发现,今西湖区茅家埠农民的山田中仍种有从西湖望山桥水域中移栽而来的西湖莼菜原种,系由该农户祖代在抗战期间由西湖望山桥附近移栽而得,代代相传,繁衍至今。

西湖莼菜的人工栽培,始于明末清初。

解放以后,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政府将西湖莼菜列入地方名产,在该区农村的周浦、转塘、龙坞等地大面积发展西湖莼菜栽培和加工产业。目前,西湖莼菜栽培面积已由最初的几百亩扩大到一千余亩。

查证西湖莼菜的食用历史,至少可上溯到西晋时代以前。

早在《晋书》中就有“莼羹鲈脍”的记载。《西晋张翰传》记载:西晋时,诗人张翰在故都洛阳做官,因秋风吹拂,勾起思乡情结,更怀念故乡的莼羹美味,遂将官袍挂于宫门,买一轻舟,日夜兼程,回归故里。自此,“莼羹鲈(鱼)脍”千古相传,被历代帝皇列为宫廷御膳,令地方官员岁岁朝贡。相传清乾隆皇帝南巡,必以西湖莼菜调羹享用。

食用西湖莼菜,还具有保健功能。

明代大医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莼菜具有“消渴热痹,和鲫鱼做羹食,下气止呕,补大小肠气虚,治热疸,厚肠胃,安下焦,逐水,解百毒并蛊气”的功能。

陶弘景曰:莼菜“补下气,杂鱼作羹,下气止呕,少食补大小肠气虚。”

《唐本草》记载:莼菜“久食大宜合鳆鱼,为清羹食之,主胃气弱,不下食者至效,又宜老人。”孟冼曰:莼菜“和鲫鱼作羹,下气止呕,少食补大小肠虚气”。

《日华子本草》记载:莼菜“治热疸,厚肠胃,安下焦,解百药毒”。

《医林要》记载:莼菜“除烦解热,消痰”。

《本草在新》记载:莼菜“疗百毒,清诸疮”。

莼菜的采收时间为每年春季4月中下旬至-7月中旬,当年种植的莼菜,需叶片基本长满水面时才开始采收。采收时用用小木船或菱桶、盆进入莼菜田,人工采收水下看得见的嫩茎、嫩芽,放于木桶或塑料桶中。

地理标志文化:西湖莼菜汤

乾隆下江南必吃之菜

西湖莼菜汤做法

乾隆游江南,也必尝莼菜汤,有“花满苏堤抑满烟,采莼时值艳阳天”之诵。

用新鲜西湖莼菜可以制作“西湖莼菜汤”,“莼菜黄鱼羹”和“虾仁拌莼菜”,“莲蓬豆腐”等杭州名菜。烹制西湖莼菜也很讲究。以西湖莼菜汤为例,先将鲜西湖莼菜放入煮沸的水中一氽,迅速捞出,放入汤碗中,然后把鸡肉,火腿原汤和盐一起放在锅内烧开,加入味精,浇在菜上,再撒上鸡丝,火腿丝,淋上熟鸡油,汤中马蹄草翠绿,鸡白腿红,色彩鲜艳,味道清香,清洌爽口。

附一:地理标志西湖莼菜的小知识

西湖莼菜为浙江省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西湖莼菜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范围为:杭州西湖区,地理上位于北纬30°16′,东经120°12′区域内,区域总面积为269.16平方公里,下辖5个镇,2个乡,6个街道。南临钱塘江,西接“灵山幻境”风景旅游区,没有污染环境的厂矿企业及废水、废气排放来源,环境洁净,景致宜人。平原地区海拔3-6m,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充足。产区土壤属江河冲积土,土层深厚,砂粘适中,有机质含量达3%左右,酸碱度中性到微酸性。优越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十分适合莼菜的生长发育和优质产品的形成。

附二:成语-莼羹鲈脍

成语含义

莼羹鲈脍表意为味道鲜美的莼菜羹、鲈鱼脍,比喻为思乡的心情。成语典出《世说新语。说鉴》: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说:人生贵在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这个成语也有赞美不追逐名利的意思。

成语出处

《世说新语.说鉴》、《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说:人生贵在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张翰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归。”令张翰弃官而返乡的这道苏浙佳肴,就是“莼羹鲈脍”。鲈鱼产于近海,味道鲜美;莼菜者,多年生水草也。张翰系西晋文学家,江苏吴县人,他在北方做官,因秋风起而思念家乡的“莼羹鲈脍”,竟辞官归家,足见美食与乡愁的渊源了!

本文作者:王浩 为跨界创客、资深策划人、中国地理标志文化产业的发起人与倡导者、万慧智库研究院地理标志委员会副主任、致邦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地理标志:国家三部委地理标志

概念链接:地理标志

地理标志,又称原产地标志(或名称),《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以下简称TRIPS协议)第22条第1款将其定义为:“其标志出某商品来源于某成员地域内,或来源于该地域中的地区或某地方,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其他特征主要与该地理来源有关”。我国2001年修订后的《商标法》也增设了地理标志方面的规定,其第16条第2款规定:“前款所称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所决定的标志。”从TRIPS协议和我国《商标法》可以看出关于地理标志的定义基本上是相同的:地理标志是表明某一种商品来源于一成员方地域内,或此地理内的一地区并且该产品的特定品质、信誉或其他特征,主要与该地理来源相关联的标志。

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