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父母的语言》父母语言对孩子大脑发育的影响

《父母的语言》父母语言对孩子大脑发育的影响

时间:2021-11-09 05:15:35

相关推荐

《父母的语言》父母语言对孩子大脑发育的影响

你好,欢迎你每天听本书。今天我要解读的这本书叫《父母的语言》。它的核心观点是:父母的语言就是刺激孩子大脑发育的最好办法。

据统计,在美国,经济和社会地位较高的家庭的3岁孩子,累积听到过4000多万单词,能掌握1116个单词;相比之下,贫困家庭的孩子只听过1000多万单词,掌握525个单词,相差591个单词,差不多一倍了。你看,孩子听到的词汇越多,掌握的单词就越多。这样的差距会影响孩子以后在数学概念、读写能力、自我管理、情商、创造力等方面的表现。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会产生成绩上的差距。

这本书的作者达娜•萨斯金德认为,婴幼儿在成长中所处的语言环境对他们的智力发展至关重要。萨斯金德是芝加哥大学的医学教授,本来的工作是给听力障碍的儿童置入人工耳蜗,帮助他们重新获得听力。但她在医疗实践中发现,有听力障碍儿童植入人工耳蜗之后,在学习成绩上跟没有听力障碍的孩子也会有差异。她认为,早期语言环境是关键因素。有听力障碍的儿童早期丧失了丰富的语言环境,后面就很难弥补。

萨斯金德教授接着向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请教,证实了,小孩子的智力发展和学习成绩,跟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方式有关。于是她发起了一个项目叫“3000万词汇倡议”。萨斯金德教授想通过对父母的培训,帮助婴幼儿在一岁到三岁年龄段听到更多的词汇。这个项目得到了政府的重视。《父母的语言》这本书写了萨斯金德教授自己的经历,也综述了其他一些心理学家、教育专家的研究。它的结论看起来很简单,却是几十位心理专家、教育专家研究多年的成果。

可以说,这是一本“贩卖焦虑”的书。3岁的时候就会有认知上的差距,就输在起跑线上了,这是不是危言耸听呢?,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罗斯高发布了一项他参与的针对中国贫困地区儿童的抽样调查。他们调研了13万个儿童和家庭,结论是:两岁到两岁半的贫困地区儿童里,有53%的孩子智力发育低于平均水平。罗斯高认为主要的原因就是监护人不重视跟孩子交流。实际上,不用斯坦福的教授来参与这个调查,我们也早就发现这个问题了。在收录国内论文的中国知网上你就能查到一些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智商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论文。

贫富差距造成的早期语言环境的差异,真的会导致在智商上的差异吗?该如何弥补这种差距呢?这是个很严肃的大问题。即使你可以不去关心大问题,但是,能有更多的时间和自己的孩子交流,我们还是应该应该把握住这种幸福,更耐心地和孩子说话。要知道,很多人并没有这样的机会。

今天的解读,我会尽量省略书中提到的专家的名字和专业术语,围绕如何跟孩子交流,帮你把这本的核心内容概括成六个问题。

正文

第一个问题,跟孩子说多少话比较好?

按萨斯金德教授的说法,高收入的家庭,婴幼儿每小时会听到2000个词;中等收入的家庭,婴幼儿每小时会听到1200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每小时只能听到600个词。这样在他们三岁以后,听到的总词汇量的差距就有3000万个。这本书的英文原名叫“3000万单词”,就来自这个数据。

3000万词汇这个差距,我们一般都会嘀咕一下,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每小时2000个英文单词,差不多相当于3000个汉字,意味着每分钟要说50个字。一般人按照正常的语速,一分钟能说180个字到200个字。每分钟50个字,不过是1/4左右,这并不是一个话密的状态,差不多就是正常交流,有停顿、有反应,有来有往。相比之下,每小时600个词,相当于900个字,相当于每分钟15个字,正常语速5秒钟就可以说完。一分钟之内只听到5秒钟就能说完的话,这显然就少了点儿。

当年做这些研究的人,还注意到一个数字:高收入家庭,每小时对孩子的回应是250次;低收入家庭,每小时对孩子做出的回应不到50次。也就是说,高收入家庭的父母更耐心,时时都在回应孩子;而低收入家庭对孩子的回应就少了许多。这可能是比字词的多少还要重要的一个数据。

以上这些数字,我们忽略了英语和汉语音节及字词之间的差异,所以不是特别严谨。当年,三千万词汇差距这个调查是以40多个家庭取样,为期三年的调查,样本也并不是很充分。萨斯金德教授自己也承认,这个调查在统计学上并不是绝对可靠,但她依旧在这个调查的基础上,展开了自己的论述。我们大体上可以说,高收入家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话语密度就是在正常交流、聊天的密度。而低收入家庭,父母经常和孩子沉默以对。萨斯金德认为,婴幼儿的早期语言环境应该是听到更多的词汇,得到更积极的回应,听到更多正面、积极、肯定的词。

所以,父母不要纠结于一小时跟孩子说的到底有没有两千个词三千个字。父母要做到的是尽可能多地和孩子交流,时时回应他,多肯定他、夸奖他。另外,说话的内容也很重要。我们还要注意一个数据,贫困家庭的孩子每小时听到的负面语言是高收入家庭孩子的两倍多,你可以想象一下,时时刻刻听到的都是“不要这样”“你可真差劲”,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第二个问题,怎么跟孩子说话?

跟孩子说话,不仅是越多越好,萨斯金德教授在这本书里建议跟婴幼儿说话要注意三个原则:共情关注、充分交流和轮流谈话。

所谓共情关注,是指你和孩子要处在同一个语境中,他关注什么,你就关注什么。比如母亲给孩子洗澡时,可以和他谈谈沐浴液的气味;一起玩积木的时候,说说积木的形状。孩子的注意力保持不了多久,五分钟就转移,你也要跟着他转移注意力,始终跟孩子在同一个语境下。

我必须提醒你的是,数字设备是共情关注的天敌,父母陪伴孩子时最好放下手机。同样,把孩子放到电视机前,让他看动画片,也一样会破坏语境。互动的消失会限制大脑学习和储存知识的能力,大脑不是被动地在学习语音,而是在回应和互动的环境中学习语言的。语言和词汇是要把人联系起来,把孩子放到电视机前,实际上是隔绝了他的语言环境。

我们来看第二个原则,就是所谓充分交流,它可以让孩子更好地掌握词汇。大人可以一边做家务,一边念叨手上干的活儿,我在做饭,我用平底锅来做饭,我放上油,打一个鸡蛋。如果我们一边煎鸡蛋,一边在解说自己煎鸡蛋的过程,成年人听着可能要疯掉,但小孩子会把你的动作、你拿到的厨具跟词汇一一对应起来,然后他才会听到一个词,立刻明白过来这个词对应的是什么东西、什么事。在这个过程中,要少用代词,李奶奶就是李奶奶,不是她;我很喜欢你的画,就是我很喜欢你的画,而不是我喜欢它。这种交流都是在当下语境中发生的。

孩子们会说话之后,有一段时间也会这样自言自语,一边玩耍一边说自己在玩什么。到三五岁的时候,他们会用语言来描述当下没看到的事物,会在回家的时候告诉你幼儿园里都发生了什么,这样的语言叫作“脱离语境的语言”。掌握脱离语境的语言,是孩子智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语境中的语言,是能从人的身体语言、语音和语调中得到暗示的。有时候我们和外国人面对面交流,如果说的是当下语境中的事情,彼此就很好理解。但如果我们开始说脱离语境的语言,就对理解能力和语言能力有更高一点儿的要求了。

充分交流还可以拓展语言,孩子说,抱一抱。慢慢就会在你的引导下,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会说爸爸,我累了,把我抱起来吧。

还有一个原则是轮流谈话,其实就是聊天。你可以向孩子发起和展开一个话题,请注意要聊开放式的话题。如果你只问一些简单的问题,孩子用“是或不是”“对或不对”来回答,这对词汇量的积累是没什么用的。开放式的交流会让孩子开始独立思考。

好,总结一下和孩子谈话的三原则。第一共情关注,在一个语境下就孩子关注的事展开对话;第二充分交流,在做家务活儿、给孩子刷牙洗澡、陪孩子玩耍时,都加上自己的解说,让他掌握丰富的词汇;第三条轮流谈话,跟孩子谈论一个开放式的话题。

第三个问题,该不该和孩子说宝宝语?

很多父母可能会说,我不想跟孩子奶声奶气地说话,要跟他平等交流。其实,在婴儿还不会说话时,父母大多会不由自主地跟孩子说宝宝语,或者用书里的名词,叫作“儿向语言”。有一项研究说,如果11个月到14个月的婴儿一直在接受儿向语言,那么到两岁的时候,比起那些一直接受成人语言的孩子,要多两倍的词汇量。儿向语言的作用是能让亲子关系更紧密,因为语气积极、措辞简练,还有韵律的宝宝语,更能吸引孩子的关注。

儿向语言还有一个好处是不厌其烦的重复。小孩子听父母说话,然后就会自己说话,这个学习过程非常神奇,他们要拆分音素再拼接起来创造出词汇。婴儿的大脑能够区分每一种语言的语音,在一岁之前,就表现出了对母语语音的忠诚性,他们收集重复的语音并把它们标记为“母型”语音,然后大脑会把注意力集中在相关的语言要素上,而摒弃无关内容。这些都需要大量的重复才能建立起来。

有一位专家在日本做过研究,孩子七个月大的时候还是“世界公民”,能毫不费力地分出英语中常见的r音和l音,但到十个月大的时候,日本孩子的这项能力就消失了,就会更关注日语中常见的语音。专家说:说宝宝语,提高声调、帮助婴儿大脑更好提取语音是有必要的,它能帮助婴儿像统计学家那样抓住明显不同的语音。宝宝语的每个语音都在听觉上都被夸大了,婴儿就更容易理解和学习。所以两岁之前,宝宝语还是要说的。

第四个问题,跟孩子说母语还是说外语?

双语教育对孩子的发展肯定有积极作用,但一位专家对双语家庭的婴幼儿,研究了美国的西班牙裔家庭之后得到一个结论:不论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如何,也不管他们成年后的英语多么熟练,父母用自己的母语对孩子说话总是更有益一些。

当人们使用已融入生活的母语来表达自己时,他们不仅是在说词汇的实际意思,也传递着情感和朦胧含蓄的深层含义。非英语母语的父母成年后学习的英语,在词汇量、语法、字词的微妙之处这些地方,总是不及那些以英语为母语的父母。

不过,还是应该早点让孩子学习第二种语言。学两种语言的孩子,在最开始掌握的词汇量较少,但长大后,词汇量会提升。使用双语的孩子相比只用一种语言的孩子,在语言和非语言方面都有优势,比如他们会具有较高的自我调控能力和执行力。婴儿主动抑制一种语言,而从另一种语言中辨别词汇含义,可以帮助他们的大脑忽视干扰,集中注意力。通晓两种语言的人,他们的大脑会不断对使用的语言进行监控,其间变化更微妙复杂。

双语教育对孩子肯定有好处,本书的建议是,孩子从父母那里学习母语,同时跟那些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建立语言联系。这实际上是希望让孩子自然地习得外语。习得,这是一个语言学名词,指日常交际环境中通过自然的运用语言能力而逐步地、下意识地发展这种能力。在中国,小孩子学英语,最大的困难就在于很难营造一种英语环境。

第五个问题,我们跟孩子说那么多话,能让他成为一个听话的孩子吗?

我们都喜欢“听话”的孩子,发出指令,孩子就听从,这是理想的状态。我们还有一句话叫“立规矩”,你得给孩子“立规矩”。“听话”和“立规矩”这两个词,听着都有一种长辈的权威感,这本书里的说法是这样的——看护人在日常互动中向孩子传递文化规范,孩子学会用大脑进行自我调控。你看,传递文化规范,这个词听着就比“立规矩”舒服多了,“自我调控”这个词也比“听话”高级。

我们观察孩子会发现,有些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很难进行自我调控,孩子的语言技能越好,越容易进行自我调控。

如果孩子玩完玩具,你可以说:“现在收拾玩具。”这就是下一个指令,指令通常都是违反人的本性的。你也可以选择另一种说法:“玩完了玩具,我们应该怎么做啊?”“我们是不是要收拾一下呢?”“你能帮助我一起收拾玩具吗?”

很多育儿书都会建议你用第二种方式跟孩子说话。一句指令用到的词汇很简单,后一种说法方式就要你说更多的话,要解释行为的因果关系,还给了孩子一种自主权,说起来更麻烦、更耗时。我们脾气不好的时候,更愿意下指令。我们自己情绪稳定的时候,更容易采取后一种慢慢商量的口气。这种说话方式对孩子的自我调控能力和执行功能的影响很大,是在鼓励孩子向更高层次的行为发展。我们想让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为啥说看孩子特别需要耐心,特别磨性子呢?就在你不能烦,不能发脾气,要以身作则。

情绪稳定的时候,你才会跟孩子说更多的话,鼓励孩子控制自己的行为,向孩子解释规则,帮助他们提升执行能力、推理能力和注意力控制。当孩子处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他的语言能力增强,自我调控能力也增强。讲话较少的家庭,孩子语言能力弱,自我调控能力也弱。我们刚才提到了,两岁到七岁的孩子,在没有大人看护的时候,也经常不停地自言自语。这种自言自语叫自我对话。能自我对话,就说明孩子的社交技能有进步,行为会更符合社会规范。如果小孩子不擅长自言自语,他的自控能力和社交技能也比较差。

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叫“懂事”,这孩子真懂事,说的就是这个孩子懂得逻辑,懂得规则。要想让孩子听话,懂事,就要跟他多说话,解释他所处环境的规则,帮助他理解自己的情绪,给他一定的自主权,鼓励他向更高层次的行为发展。发出指令总是简单的,解释和鼓励要说更多的话,需要父母更有耐心。孩子从被动听话的状态,成为一个自我行为的主人,变得有理性,更容易沟通,更不容易闹脾气,这都依赖于他语言能力的进步。

第六个问题,语言和数学有什么关系?

我们可能都背诵过一个歌谣,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小孩子最开始背诵这个儿歌的时候,当然不理解一二三四五是什么意思,但这些数字就是最早的数学概念。芝加哥大学一位教授,对44个14月大到30个月大的幼儿进行了追踪研究。在一些长达90分钟的家庭对话中,有些孩子听到了4个跟数字有关的词汇,有些孩子听到了250个跟数学有关的词汇。一周时间,有些孩子一共才听到8个数学词汇,有些孩子听到了1799个数学词汇。这样来看,一年之内,有些孩子只听到1500个跟数学有关的词汇,有些孩子听到了10万个。研究发现,到4岁的时候,这些孩子在数学能力上就有差异了。

小孩子对颜色、数字、形状、空间都有强烈的兴趣。我们都会教孩子认识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这就是空间词汇。孩子通过这些词汇,认识大小、长短、高低、前后,理解空间关系。14个月大的时候,那些听到更多空间词汇的孩子,也能说出更多的空间词汇。到四岁半的时候,他们又显示出更多差异,那些从小就听到更多空间词汇的孩子,更容易理解几何概念,对空间也有更好的认识。

空间能力是科技、工程和数学的基础能力。小孩子空间能力强,并不是说他长大了就能当科学家,但说明他具备了一项基本素质。数学概念和空间概念,一开始都是通过语言来传递的。小孩要更多的冰激凌,就是在比较测量,更愿意和熟悉的人玩,而不是和陌生人玩,就是在分析信息,集合和排列。数学概念是通过语言来传递的。

数学概念、空间概念,这其实是语言质量的一个表现。我们说三千万个词汇,是数量上的差异。有的父母絮絮叨叨,说的话可不少,但很可能他的表述不清晰、缺乏逻辑、没什么数字概念,也没传递什么空间概念,说话的质量还不够高。

结论

好,以上就是我对《父母的语言》一书的解读。

有一句俗语叫“一分钱一分货”,花一分钱买一分钱的货,现在的好多教育产品,是花十分钱买两分钱的货,或者就是一分半的货,只要这个产品包装得好一点儿,时髦一点儿,产品就会溢价。很多家长都忘了有些非常基础的教育是免费的。花时间陪孩子说话,花费不多,却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这本书说的就是父母跟孩子交流的重要性。跟孩子说话,是最基础、最底层的教育。

最后,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解读中提到的六个问题。

第一,父母要跟孩子保持一个正常交流的语言密度,不要沉默以待。要对孩子做出积极的回应,优秀的父母在一小时之内会跟孩子说2000个字词,做出200次以上的回应。

第二,我们跟孩子说话要遵循三个原则:共情关注,充分交流和轮流谈话。在一个语境下说话,尽可能细致地说话,就一个共同话题展开对话。少用代词,不要重复简单问题。

第三,对还不会说话的孩子,我们要尝试宝宝语,语气积极、措辞简练、有韵律,最重要的是把每一个音节说清楚,孩子在听觉上会放大每一个语音,就更容易理解和学习。

第四,我们用母语跟孩子说话,能帮助他建立思考的底层逻辑语音。但也要让他学外语。会讲第二种语言的孩子具有较高的自我调控能力和执行力,使用双语的孩子相比只用一种语言的孩子,在语言和非语言方面都有优势。

第五,我们要少用指令性的语音,而用更多更耐心的解释,这样才能传递社会文化规范,鼓励孩子控制自己的行为。向孩子解释规则,能帮助他们提升执行能力、推理能力和注意力控制。

第六,我们还要注意说话的质量。数学概念、空间概念最开始都是通过语言传递的。到四岁半的时候,那些听到更多数学词汇、空间词汇的孩子,在数学能力和空间能力上都表现得更好。

撰稿:苗炜工作室

转述:成亚

脑图:刘艳脑图工作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