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原话可不是这么说的

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原话可不是这么说的

时间:2023-06-26 11:00:33

相关推荐

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原话可不是这么说的

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啥意思呢?有人解释成要成大事,就不要怕付出代价---哪怕是自己的孩子。

有没有不在乎孩子的父母呢?在历史上,还真的有,而且还不是孤例。

战国的时候,合纵连横,多国结盟,或者是两国结盟,通常的做法就是让自己的孩子去对方那里做人质,秦始皇的爹秦庄襄王就是为秦质子于赵,替秦国去赵国当人质,当然赵国也会有质子于秦。

这个大概能算“舍”孩子的例子。可是这和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没多大关系。因为为质,只是当“抵押品”,再说为质的目的是为了两国的和平相处,不是为了“套狼”

刘邦

和“套狼”能沾上边的是刘邦的例子。

刘邦舍的是爹,项羽把他爹抓了,威胁他,他竟然说随便你处理,到时候“分一杯羹”给我就好。

不过刘邦也舍过孩子。

刘邦和项羽战于彭城,大败,逃命,路上把鲁元公主、惠帝踹下车。这样可以跑得快点。

夏侯婴把孩子捡回来,刘邦大怒,拔剑想把夏侯婴也一起宰了。

刘邦如此,李渊也没好到哪里去。

李渊

李渊在太原起兵,建成、元吉还有楚哀王智云都留在河东家里。隋朝的兵打过来,建成、元吉赶紧往太原跑,智云年龄小,就惨了,被抓住杀掉了。

历史一次次告诉我们,古来图大事者,尤其创业之君,均是能为了“天下这只狼”舍孩子而不皱眉头的。

有时候,就算不是为了“套狼”,只是为了自身安全,也会把孩子舍了。

乾隆的第五个儿子,有一个直系的后代,记录了一件事,就是说明这种情况。说是有一年为了退避兵乱,逃到了房山自己的墓园,躲在附近一个山洞里,后来写书的这个孩子当时尚在襁褓,他奶奶看这个孩子总是哭,怕暴露了位置,被兵抓到,就说:“这孩子总哭不行,扔了吧。”

还是因为保姆的坚持,才没有扔。他写这段的时候不是怨恨他奶奶,而是要感谢他的保姆。

襁褓里的孩子

为什么俗话会说“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呢?”除了历史上有欲成大事就要付出代价---哪怕是孩子的例子。更主要的是因为,旧社会的时候,孩子不值钱,孩子没了可以再生,就算老婆不能生了,还是买妾来生。

但是,这个俗语,也不是人人都同意,反对的人也很多,比如宋朝的周密就说李渊你怎么那么狠呢,就不能等等,等到孩子都逃回太原再起兵吗?那么一会儿都等不了?

他还发了通感慨,说:“二祖皆创业之君,而与父子之义,其薄如此。岂图大事者,不暇顾其家乎?”

其实“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最早不是这样说的,最早说的是“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

因为,谁都知道,为了打狼,搭上自己的亲生骨肉,怎么看都是赔本的买卖。很少真有人去那里做。

草鞋,鞋古音念(hai)

“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说的是狼这种动物天生谨慎,狡猾,一旦发现危险的味道,就会迅速溜走,所以要想打狼,就不能怕跑路,怕和狼周旋。跑路就很费鞋,尤其是古代穿草鞋的多,不禁磨,所以打狼要舍得鞋子。

这是一个合理的经验的总结。

写了这么多,要是被四川、湖南,广东的朋友看到,准要笑我

早就知道是鞋(孩)子嗦。你以为真的是孩子吗?傻不傻啊你,还写这么多。

打住。

小狼,狼都不会舍了去,何况是人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